消費扶貧,標準助力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其中強調,我國將加快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鼓勵貧困地區制定特色農產品地方標準,開展標準化生產,全面提升貧困地區農產品供給水平和質量。

剛剛過去的2018年,隆重紀念了改革開放40週年。我,一個普通老百姓,親眼目睹了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親身體驗了百姓生活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改革開放40年,業績千千萬,成就萬萬千。若一定要比較,其中最大的業績和成就是什麼,我會說,是近8億老百姓脫了貧。這40年,我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對全世界的減貧貢獻率更超過了70%。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表示:中國扶貧解決了8億人口的貧困問題,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成就之一。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一份報告指出:“世界上沒有任何國家能像中國一樣在扶貧工作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貧困問題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中國扶貧成就,足以載入中華民族發展史冊,載入人類社會發展史冊,也足以向世界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中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是扶貧取得偉大成就的前提。同時我國對扶貧事業進行了嘔心瀝血的探索:從“救濟式扶貧”到“開發式扶貧”,從“區域性扶貧”到瞄準貧困縣、“整村推進”、再到“扶貧入戶”,直到現在建檔立卡,一戶一策的“精準扶貧”。

2018年全國又有125個貧困縣通過驗收脫貧,1000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完成了扶貧脫貧的既定任務。然而需要清醒的是,越是到最後,越是難啃的硬骨頭。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徹底擺脫絕對貧困,依然是一場艱難的攻堅戰。需要上下同心,四方協力,攻克徹底脫貧的最後堡壘。

《意見》指出,消費扶貧是社會各界通過消費來自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產品與服務,幫助貧困人口增收脫貧的一種扶貧方式,是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的重要途徑。消費扶貧,無疑是扶貧工作的又一新思路。應當點贊、必須支持。

消費扶貧,須標準助力

《意見》明確,要動員社會各界擴大貧困地區產品和服務消費,推動各級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等帶頭參與消費扶貧,推動東西部地區建立消費扶貧協作機制,動員民營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消費扶貧。要大力拓寬貧困地區農產品流通和銷售渠道,打通供應鏈條,拓展銷售途徑,加快流通服務網點建設。

中央政府倡導的消費扶貧,與日常民間自發的消費助弱,屬於同一種倫理精神,同一種情感淵源。助人為樂,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譬如,雨夜街頭,看到老人還有一些菜蔬水果,就順手買下一些,反正到超市菜場買,也是買,今晚家中不需要,明天會需要。網絡上群體自發的幫助特殊困難者的烤山芋、燒餅饅頭、布鞋,也是屬於消費慈善、消費助弱。可以想見,政府倡導消費扶貧,會得到熱烈廣泛的社會響應。

不過,政府倡導與民間自發,還是有一些區別。民間自發的消費助弱,因為是自願自主的,倘若購買了劣質品,不能使用,也是後果自負,怨不得別人,至多到網上吐槽一番便作罷。而政府倡導的消費扶貧,涉及面廣,啟動量大,消費品的質量與安全,必須得到充分的保障。否則將招來怨怪,倡導者不得不為之背書,甚至陷入兩頭不討好的尷尬境地。

好心做好事,要防止好事做不好。消費扶貧是大好事,若要做得好,仔細思量,頗需標準助力。否則,一不留神,消費扶貧就會成為半拉子工程。

要保證消費扶貧農產品的安全和質量。固然未必要優質,但不能劣質,要能說得過去。其實貧困地區一般沒有什麼工業,土壤、水源、空氣等汙染相對較輕,農產品總體上能夠讓人放心。但是,人天生有惰性。若沒有生存壓力,常常就懶得把事情做到最好。

即便沒有工業汙染,農產品也未必能保證質量。如果消費扶貧農產品被包銷,不愁出手,生產者久而久之難免會鬆弛下來,馬虎起來,懈怠下去。農業種植不規範,操作流程不把關,就會出紕漏。譬如化肥使用過量,農藥使用過度,生長調節素、激素藥之類使用不當,都會導致任何農產品質量低劣,甚至不安全。

因此,《意見》強調要加快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鼓勵貧困地區制定特色農產品地方標準,開展標準化生產,全面提升貧困地區農產品供給水平和質量,極其重要。令人擔憂的,是“鼓勵”,而不是“強制”。“鼓勵”類似於“推薦性標準”,相關方可以執行,可以不執行。儘管是政府出面倡導的消費扶貧,如果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沒有地方標準,如果不開展標準化管理和生產,貧困地區農產品的質量依然很難得到保障。到時候,供給者說,消費扶貧農產品是合格;消費扶貧農產品購買者說,這是劣質農產品。各執一詞,卻沒有標準作為根據進行參照對比,誰也不會服誰。

消費扶貧須周密籌劃

固然,如若為了保障消費扶貧農產品的質量而制定標準、按照標準進行管理,監督標準的執行落實,及時糾正偏離標準的行為與現象,無疑會增加消費扶貧供給方的生產成本。加上消費扶貧農產品的供給方與購買方,兩者之間多有較遠的物理距離,運輸成本又增加了一點。結果導致消費扶貧農產品喪失價格優勢和市場競爭力。如果是協商價格,供給方也會處於協商的弱勢。

因此,《意見》明確要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創新機制,十分重要。要著力激發全社會參與消費扶貧的積極性,著力拓寬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渠道,著力提升貧困地區農產品供應水平和質量,著力推動貧困地區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加快發展,在生產、流通、消費各環節打通制約消費扶貧的痛點、難點和堵點,推動貧困地區產品和服務融入全國大市場。市場運作是必須的。只有通過市場運作,才能保障商品的價格接近價值、反映價值、表現價值。

但在市場運作的原則下,為了降低消費扶貧農產品生產和運輸成本,非常需要稅務部門、工商部門、質量檢驗監督部門、標準管理機構、交通管理等單位創新服務,幫助消費扶貧農產品供給方降低成本,以便提升其價格優勢和市場競爭力。其實,標準化也是重要的競爭力。在農產品質量難以鑑別、購買放心農產品難以把握的背景下,如果市場上有了標準化生產的消費扶貧農產品,即使價格稍微貴一點,消費者也會樂意為其解囊的。買放心,買安全,對於食品來說,更具吸引力。所以消費扶貧農產品,如果標準化生產,並且貼上防偽標籤,小票上再有追溯碼,那麼一定會大受歡迎的。關鍵是做到這一點,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和機構組織傾力相助,勉力作為。

更為重要的是,扶貧區域畢竟是少數不大的區域,對消費扶貧農產品進行標準化生產和管理,探索與試點的成本較低。然後將成功的經驗向其他地區全面推廣,可以更好地紓解中國人餐桌上“不知道吃什麼能放心”的困惑。

農產品,須標準化生產

我家曾經常吃花菜。花菜炒肉絲,花菜炒肉片,花菜紅燒肉,單純炒花菜,都是飯桌常見的菜品。後來花菜塊頭越來越大,越來越難燒爛,味道越來越差,自然就不買花菜了。結果發現,大家買花菜的也越來越少了。雖然不知內情,但可以料想,一定是種植上出了問題,或是化肥過度使用,或是生長激素不當使用。消費者的口感,是很難被長期欺騙的。

有時,在電視新聞頻道上也看到某某農戶種植了某農作物大量滯銷的報道。我想,有可能是農戶產銷信息不對稱造成供需失衡,還有可能是種植戶沒有按照標準進行種植,導致質量低劣,導致需求方過度萎縮,供給方虛假性過剩。既然不好吃,就忍住不吃了唄;賣不掉也是很自然的了。

2018年6月27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的《銷不動的菠蘿》,給我留下深刻記憶,因其印證了我的猜想。廣東湛江徐聞縣是我國菠蘿最大產區,國產菠蘿三分之一來自徐聞。該地果農陳中貴種植菠蘿時用有機肥,不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讓菠蘿自然成熟,3元錢1斤,供不應求,賺了不少錢。其鄰居果農陳福才種菠蘿時施磷肥、尿素、複合肥三種化肥,還要噴920,使水果大一點、壯一點,0.2元1斤無人問津,虧本幾十萬元(0.7元1斤可保本)。由此我也明白了,為什麼愛吃菠蘿的我,現在不吃菠蘿了,因為我無法區別,哪個菠蘿是“陳中貴”種的,哪個菠蘿是“陳福才”種的。

餐桌上聊天常聽有人說,農民種地,有一小塊是種給自己吃的。小塊種給自己吃和大片種了賣出去的,種法完全不一樣。前者施農家肥、人工拔草,儘量不用農藥。後者大量施化肥、使用農藥,包括除草劑,甚至還有生長調節劑。兩種方法收穫的糧食,表面上看沒有什麼不同,但吃到嘴裡後,味蕾會明明白白告訴你,大不一樣。

所以,農業生產,不但從效率和效益上考慮,而且從安全和質量上考慮,也必須走大規模種植、規範化種植、標準化種植的道路。大規模種植,操作程序監督成本低;千百萬農家小規模種植,根本無法監督。大規模種植的糧食質量,檢驗成本也低。千百萬農家種植的糧食,質量檢驗成本也太高。

不難想見,要想有效保障從田頭到餐桌的農產品安全,必須標準化生產、標準化管理。

2019年1月10日召開的全國標準化工作會議,定調2019年為標準體系建設年。我期待,農產品生產標準化的時代,儘快到來。不僅是鼓勵貧困地區制定特色農產品地方標準,而且是強制所有地區制定農產品地方標準,制定強制性國家標準。開展標準化生產、標準化管理,包括包裝袋上貼防偽標籤,銷售票上提供追溯碼,讓老百姓吃得放心。(文/柏文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