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美好生活”為主題的上海車展,我卻看到了“殘酷”

“共創·美好生活”,是2019屆上海車展的主題。作為以“新”為特點的上海車展,從來都是不遺餘力地通過廠商們的最新概念與科技成果,來為我們傳遞和描繪未來的、全新的用車生活。


在以“美好生活”為主題的上海車展,我卻看到了“殘酷”



然而,在經過一整天的參觀、問詢以及體驗之後,兵哥看到的卻是“殘酷”。

能源:傳統的倔強與初生的牛犢

馬自達SKYACTIV-X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技術宅”的執念,當大多數車企陷於政策限制與消費者焦慮的兩難中時,馬自達選擇繼續堅守自我,意在為消費者營造大排量動力輸出、高燃油經濟性的自吸發動機體驗。


在以“美好生活”為主題的上海車展,我卻看到了“殘酷”



同時,格羅夫新興品牌帶來的多款氫能源全新車型,也讓我們看到了初生之犢的膽量。縱然,格羅夫擁有著3分鐘充滿氫氣,1200km的NEDC續航里程。然而受限於氫能源基站的建設難度、消費者對氫能源安全性的質疑,單憑格羅夫一個品牌、一款車型的出現,恐難以改變消費者們的傳統認知。


在以“美好生活”為主題的上海車展,我卻看到了“殘酷”



小結:兩個品牌,兩種模式,傳統的堅守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全新的解決辦法:將自吸發動機的效率提高,將燃油控制得與新能源車型一樣,節能的目的自然達到了。然而從結果來看,混合動力的出現無疑實現了這一目的,因此,堅守是否是唯一出路,那自然是未必。

兩款車型,兩種技術,帶給消費者的無疑是兩種新的選擇,前者滿足了人們對內燃機的念念不忘,又解決了政策的節能限制;後者解決了人們的純電焦慮,也同樣符合國家政策要求。然而受限現有條件的限制,它們的未來,卻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美好。

智能:初創與傳統的激烈碰撞

上海車展特意設立了“新出行區”,該區的出現,吸引到了中移智行、小馬智行、地平線等多家企業參展,意在為觀眾展現引領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新技術,給人們帶來一種全新的出行方式。

在以“美好生活”為主題的上海車展,我卻看到了“殘酷”


(小馬智行)


在以“美好生活”為主題的上海車展,我卻看到了“殘酷”


(Polopilot)

而確實,小馬智行帶來了它們引以為傲的L4級別自動駕駛,由激光雷達與6個攝像頭,在眾多傳感器的支撐下,足以實現解放雙手的自動駕駛功能。而同為初創企業的Polopilot也同樣帶來了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系統和停車自動駕駛系統兩類,其智能化程度同樣可接近L4級別。


在以“美好生活”為主題的上海車展,我卻看到了“殘酷”



不同於初創企業的百家爭鳴,傳統車企在本屆車展上關於自動駕駛板塊的展示並不多,然而奧迪展臺的一款Aicon概念車卻帶來了L5級別自動駕駛。在自動駕駛領域中,L5就意味著完美。


在以“美好生活”為主題的上海車展,我卻看到了“殘酷”



小結:從新出行區走到奧迪展臺,所能看到的是一個百家爭鳴的縮影。對於自動駕駛這個新四化的終極目標,傳統車企與初創企業都做出了相當大的努力,並取得了一定成功。但在實際應用上,不說只存在概念中的奧迪L5級別自動駕駛系統。其餘諸如小馬智行和Polopilot都面臨著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成本。


在以“美好生活”為主題的上海車展,我卻看到了“殘酷”



小馬智行基於中國路況設計,擁有符合國情的自動駕駛系統,然而在沒有傳統車企願意與其合作的情況下,如何獲得更多的實測結果,成了箇中難題;而Polopilot在成本問題上表現得更為明顯,比如要實現自動泊車功能,需要在停車場的車位安裝一個模塊組,每個成本最低都需要1000~2000元,這絕非一家初創企業所能承擔。

互聯:民營與體制,是共榮還是競爭?

5G時代什麼時候帶來,這應該是一個疑問句。但是5G在汽車上的推行什麼時候到來,就在這一屆的上海車展,分別出現在移動子公司中移智行的展臺和華為的展臺上。但是,從兩者所處的展臺位置來看,兩者又有著不同。


在以“美好生活”為主題的上海車展,我卻看到了“殘酷”


華為的展覽主要集中在數字模塊方面,即5G技術的應用。其意旨在將5G應用到汽車上,組建更為高效且緊密的車聯網系統。也就是說,華為這次展覽是明確擺出了要進入汽車行業的姿態。


在以“美好生活”為主題的上海車展,我卻看到了“殘酷”



相比之下,中移智行則明確表示不會加入造車行列,它們身處的新出行區也明確表明了他們此行的目的,以移動這一國內三大運營商之一的身份,切實推行5G的普及。同時,為汽車出行提供一種更精準、方便、快捷的生活模式。


在以“美好生活”為主題的上海車展,我卻看到了“殘酷”


小結:相對新能源與自動駕駛來說,5G無疑離我們更近。在此次的5G推廣中,華為與中移智行有著很多相似之處,比如同樣推廣的精確定位、一站式車聯網服務、車主隱私保護協議等。但同時,兩者也有較大不同,華為更為注重5G與汽車數字應用的結合,而中移智行則是優先推廣5G技術在不同領域上的普及,最遲在明年北京車展上才會有實際搭載5G技術的車型亮相。


在以“美好生活”為主題的上海車展,我卻看到了“殘酷”


這是一個打破邊界的時代,汽車產業已經演變成一場多維革命,誠如上海車展主題所言,共創成為了當今的主旋律。但正如當初的諸子百家,縱使這樣的碰撞能夠產生無限的激情與奇思妙想,但未來永遠不可預測。

或許在未來,電影裡面的場景會成為現實,無人駕駛得以實現,車聯網的進化會使得人們的距離拉得更近,人們不需要為能源而擔憂,汽車與生活之間的鏈接變得更為緊密,從簡單的代步進化成為人·車·生活。

但我們是活在當下的一代,相比未知的未來,我們無疑更為注重當下的已知。於是在爭奪未來那有限的名額時,這些企業會產生碰撞、摩擦,之後他們有的會經歷合作互利,達到共贏,但更多的還是優勝劣汰。這,無疑就是通往未來美好生活的殘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