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老人常说“姑死连着筋,姨死断了根”啥意思?有道理吗?

美丽乡村丹丹


首先我们要知道嫁出去的姑娘家,娘家才是自己的根脉所在。虽然自己长大成人,出嫁他乡,但她们对生她养她的娘家那份特殊感情始仍然不在。特别是父母健在的时候,她们会隔三差五地回娘家,就象那首歌《回娘家》所唱的情景一样"左手一支鸡,右手一支鸭,身上还背着个胖娃娃。"久而久之,自己的孩子对姥姥家也就产生了感情!特别是每次到姥姥家,舅舅的孩子们也成了小外甥小时候的玩伴,姑舅的孩子们你打我闹,过家嫁,玩游戏,不由得从小就建立起了感情!就象亲兄弟一样的亲,这种亲情自然也会一直延续。民间曾留有这样一句歇后语:外甥打灯笼一一照舅(旧)。这句歇后语充分说明了过去小外甥常住姥姥家玩耍戏闹之场景。



另外,姑舅亲辈辈亲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就是在我们家乡,母亲去世,设立灵堂,母亲的后代舅舅或舅舅的孩子们必须灵前撕灵才可出殡下葬,如果娘家后代到时不撕灵或拖延撕灵刁难,那就证明外甥对母亲生前不孝,这么多亲朋好友在场,不孝之名就会传遍四方,使你脸面尽失!所以娘家后代是若不起的,做外甥的必须要给舅和舅的下一代多多走动,越亲越好!


再说姨娘亲,姨娘亲相比姑舅亲走动自然要少了,姨娘姐妹,其根脉同在姥姥舅舅家,除了经常在娘家回合外,其它的也就是过个庙会,亲戚过事聚一聚外,平常来往很少。亲姐妹来往少了,下边的孩子们感情自然也就淡了。

现在看来,过去老人们留传下来的话不无一些道理,但也不一定完全符合当今社会。农村人说串亲戚,串亲戚,亲戚越串越亲,如果你懒得不串了,走动了,再近的亲戚也就会变得生分不亲。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

神语兮兮欢迎朋友们阅读点评!在此谢谢!!


神语兮兮


亲戚分为父系亲戚和母系亲戚,父系亲戚也就是指同姓氏的或父亲的姐妹即姑姑们,母系的亲戚多为异姓氏的即母亲的姐妹弟一方的亲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般同姓氏的从内心感情上来讲要比异姓氏的要亲近些。这是因为姑姑是从你家嫁出去的,从小就是在你家长大,自然对娘家感情深,所以就算外嫁平时回娘家的次数就多,因而亲戚走动就多,人也就熟络些感情也深些。再次就算姑姑不在了,正所谓‘娘亲舅大’,姑姑的子女们还是会经常探望舅舅,而走动。但姨表亲却不一样了,因为姨亲基本上都是外姓人,平时除逢年节及人情走动外,基本上一般不走动,因而从感情上讲就要比姑姑差一大截。如果再加上姨妈的去世,基本上姨亲之间很少走动,因而越是不走动,就更加生疏。所以说姑死连着筋,姨死断了根,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但由于现今兄弟姊妹比较少,所以不管姑表还是姨表,都走动的比较亲近,因而现如今这话也不是十分正确了。


金生水81653609


姑娘是直系血亲,俗话说:姑娘親姑娘親,死了姑娘还连着筋。姨娘是傍系血親,俗话说:姨娘親姨娘親,死了姨娘断了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