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歲孩子的叛逆期要如何指導?

山農大叔


與爾同行:在用自己的成長引領孩子發展的路上,我們,一路同行!

家長可以從建立“同理心”開始,與孩子建立良性的溝通模式。

“同理心”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這樣的心理姿態,在涉及人際交往中的許多領域都是重要的互動基礎,在教育活動中更是一把金鑰匙。

教育從本質上,是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信息交換過程。而信息中不僅有看得見、摸得著的客觀事物,更有基於自身感知、認識和理解的主觀內容。

教育有效的基礎是孩子要發自內心接受你的觀點,而接受的前提是你把話說到他的“心裡”。怎麼進入這個莫測的世界呢?“同理心”就是入口。

那又怎麼找到這個入口呢?我們就現在開始:

First step

1. 確定自己有責任,應該去真正瞭解和理解孩子。

2. 要堅信:即便你再愛孩子,你也不能用你的感受去覆蓋他的感受。也不要“堅信”自己想法總是對的、自己的做法就是最好的。

3. 相信自己有能力去最大程度的理解一個比你幼小的生命。

Second step

1. 溝通,主要是聽,聽孩子把他的感受、理解和行為講清楚和完整。

2. 敏感地體察孩子的行為、神態、表達的變化。

3. 堅決戒除暴力和“冷暴力”,抑制急躁、焦慮等不良心境。

Third step

1. 明確、真誠地向孩子傳達你認同他的感受,並適度地表示關愛。

2. 以建議的方式,和孩子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讓他自己做出決定。

3. 對於孩子不當的想法、做法,給予嚴肅但不嚴厲的指正。

閱讀,是您對這個問題有所關注。點贊,是您認同我們的觀點。轉發,是您希望能幫助到別人。評論,是您有更深思考。無論哪種,您都會讓我們知道:在這條路上,我們在一路同行!

邀請您關注“與爾同行訂閱號”,我們共同探索與孩子共同成長之路。


與爾同行訂閱號


管教孩子就像是在拍皮球,你越用力,它彈的越高,所以對待孩子需要講究方法。分析孩子叛逆原因,然後對症下藥。

大多數處於12-14歲的孩子,都是青春勵志,卻經不起風雨,做事好衝動,還不服誰,總感覺自己長大,喜歡被關注,被尊重,作為家長,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千萬不要居高臨下,最好平等對待,視為朋友,肯定其自尊心,又能恰當不失孩子面子的情況下,讓其認識到自身的不足。

其次,尊重孩子隱私,沒經過孩子同意,千萬不要打著各種想法去翻看孩子日記手機什麼的,給孩子一定的個人空間,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尊重和理解。

再一個,千萬不要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較,要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多激勵孩子,給孩子多點正能量和積極的暗示,相信你對孩子的期望有多高,孩子未來的成果就會有多大。

對待孩子成長道路上出現的各種問題,適當放慢腳步,耐心引導,讓孩子自己發現正視並改正,相信孩子能做到的!





雨果晴天電影說


14歲左右是許多孩子叛逆行為的高峰年齡,既然是叛逆期,孩子們的表現一定是頂嘴,不聽話,你讓他往東,他偏往西,甚至還有一些激動的行為,前兩天是還有一則新聞報道了因為遊戲,親生的兒子給父母殺害,看完後我心裡都很震驚、害怕,可憐的家長,可憐的孩子。

對於叛逆期我們一分為二來看,首先孩子有叛逆期不是壞事,說明他是有想法的,他有他自己的思考,只是被情緒左右,情緒戰勝了理智,情緒隨自我的好惡,沒有能力辨別和控制自己。那怎麼辦,如何引導。

投其所好,投其所好,投其所好。

所謂的投其所好,不是按照他喜歡什麼酒給什麼,而是找他喜歡什麼,這個東西能否起到教育的價值與意義。

比如說,這個年齡的孩子很少有不喜歡聽故事的,那我們每天或者有時間就多給他講一些孝親,敬老的故事,名人軼事。

第二比如帶孩子看一場有教育意義的電影,感人的等等。

最後孩子身邊的環境,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孩子身邊的朋友環境,作為父母的一定要把好關。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

不好的習慣不是一天的結果,錯不全在孩子身上,父母也應多做反省與學習,改變與引導是一次艱鉅的馬拉松,看著孩子的進步與成長,是作為父母最難忘與珍貴的回憶。

作為父母以身作則很重要,方法可利用影音圖書等投其所好,為孩子樹立榜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思想觀,道德觀!持之以恆


白菜幫幫堂


這個階段的孩子出青春叛逆期,也是生理和心理發育的關鍵階段。家長的引導十分重要,分享一些我的幾個簡單看法。

一、加強溝通!加強溝通!這是核心點,最遲從孩子小學六年級開始就要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要善聽,讓孩子願意和你說話,如果孩子不願意和你聊天,都不和你分享他在學校或開心、或鬱悶的事情,你很難掌握孩子的心理變化,這種狀況下去引導孩子,無異於盲人摸象。有很多文章說要父母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這個當然好,實際中卻非常難做到,但和孩子多溝通,多聊天,多傾聽,這個是不難的,也是必要的,是青春叛逆期引導孩子的前提。

二、多觀察孩子的行為,尤其要注意孩子的反常行為。每個孩子都有他的特點,沒有任何一個教育方法放之四海而皆準,要因材施教,就必須瞭解孩子,語言溝通是一個方面,行為觀察又是一個方面,舉個例子,我女兒六年級的時候,就是因為觀察到她行為變得比較暴躁,進而找原因發現她偷偷玩手機遊戲的,還好及時糾正過來了。從理論上講,人習慣行為方式的改變,往往都是源於內心的激烈變化,觀察並留心孩子的反常行為,進而感知他青春期的心理變化。

三、鼓勵和誡勉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性格情況進行選擇。現在談孩子教育往往都是說要鼓勵,要表揚,要讓孩子有自信,理論上很完美,但實際卻不一定如此,通過觀察和分析,對於性格開朗,比較自信的孩子,適當的誡勉更有利於孩子成長,一味的雞湯似表揚很容易讓孩子迷失自己,錯誤判斷自己的能力。對於性格比較內向,自信心不足的孩子,鼓勵則更有利於成長,這裡只是一個原則性討論,即教育沒有定式,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而變化。

四、教孩子要有責任感。這是我們教育的一個短板,中國教育是輸出式教育,孩子往往處於被動接受的地位,他們更多有一種替別人生活和學習的錯覺,要引導孩子敢於發表自己的觀點,學會對自己的言論和行為負責,一旦孩子具備了這個意識,家長在以後的教育中會輕鬆很多。

五、要培養孩子獨立判斷、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是授之以漁的事,無論家長能力再強,能量再大,也不可能守護孩子一輩子,人終歸靠的是自己,要放手讓孩子處理自己的事務,孩子的世界,不要輕易介入,不要讓他對父母產生過分依賴感。

青春叛逆期孩子的引導,是一個複雜而系統的問題,還有諸於培養孩子誠信品質等等方面,也非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我長期從事心理和行為分析,有興趣可以關注我,進行交流探討。


青春成長記錄


12-14歲孩子處於叛逆期,叛逆期的孩子感覺自己已經是成年人了,凡事不要別人管,但是很多事情他們又做不了,所以這個時期是半成人期。

對於這個時期的孩子,首先一定要尊重他,凡是和他有關的事情一定要和他商量。原來高高在上的父母要變成和孩子平等的地位,很多事要請示孩子的意見,甚至可以說有時父母和孩子的地位要顛倒一下,父母要聽從孩子的建議。

和叛逆期的孩子交流,要順著他們說,千萬不要頂著說。要不斷地發現他們的優點,不斷表揚,這樣孩子就會感覺自己得到了大人的認可,感覺自己能力很高,已經是大人了。你越誇獎孩子,孩子就會越朝著你誇獎的方面發展。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講究策略,不能直來直去的批評,不然孩子不僅不會接受你的批評,反而和你頂著幹。


平原春秋


我有一本書專門寫此類問題,叫《如何陪孩子走過中學六年》。

初中生進入第二反抗期,需要家長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一方面要多交流多溝通,理解孩子的想法,不要只管成績不管心靈,。

另外不要動不動呵斥謾罵, 打擊孩子信心和麵子,要給予尊重 ,平等相待。

再者就是跟上時代思維,不要拿自己小時候多苦多懂事來比較孩子 沒有可比性 ,孩子還會反感。

家長可以主動說一些自己上學時候的困惑,糗事,換取孩子打開心扉,站在孩子立場幫忙想辦法解決問題。

這還真不是三言兩語的事。

祝好。



作家李媛媛


我身邊不乏有正處於12-14歲的孩子,那麼面對正處於叛逆期的小孩,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是一味地打罵,還是坐下來和他們談談?

我看過很多家庭的情況。他們12-14歲的孩子,基本都開始有一定的獨立意識,會有自己的觀念和想法,同時也正在開始懷疑大人們原來給自己傳輸的觀點和思維,甚至直接開始懷疑大人做的事情,是否正確。

那麼這個時候,所謂的大人們,遇到小孩情緒波動較大時,開始反對和抗議自己觀點和意見的時候,是要怎麼做呢?打罵,我身邊有一些家庭就真的純在這種情況——一言不合就打罵孩子。正處於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你這下打下去,他很可能就恨你一輩子,直到他有力氣和能力反抗你時,他們會做出自己的表態。

這個時期的孩子,他並不是你以前認識的那個,只能在你的幫助和照顧下,才會寫橫豎撇拉的孩子了。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想要自己去探索和實踐,所以好奇心幾乎也是在這個年齡段達到的頂峰。我們可以給提供一定的私人空間和探索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探索,而不是一味地用自己的觀點束縛孩子的世界。

我們可以坐下來,嘗試在一個合適的時間,靜下心來和他們細細談談,走進、瞭解他們的內心,和他們交心地談話,而不是一味的崩著自己的架子,放不下身段來和他們講話。他們是你的孩子,對世界好奇又恐懼,你們可以分享你們的經驗和閱歷來供他們參考,而不是否定和扼殺他們的任何想法。

對於孩子的指導問題,如果夫妻、家庭成員間,出現分歧,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鬧,這會讓他認為“家庭”,並不是一個溫暖的詞彙,也會影響他後來的家庭、婚姻觀。


我喜歡整理很多改善生活、提升生活幸福感的技巧出來,也會發到主頁裡,喜歡的朋友可以一起討論!


麥兜說事


首先作為家長應該懂得孩子不同成長期的有性格發展、心理和生理發育特點,家長應對的方法也應該各不相同。一般2-3歲時,會出現第一個叛逆期,稱“寶寶叛逆期”。另一個是6-8歲時,經歷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最後12-18歲時,是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家長感受最明顯、最深刻的“青春叛逆期”。這個叛逆期往往是家長最頭疼的,也是孩子表現最激烈的時期。家長了解了這個特點,就不會產生莫名的焦慮和恐懼,對孩子的態度也會有所顧忌。當孩子產生所謂的“叛逆”時,我們要從正面看待“叛逆”,這時期的叛逆,其實是孩子獨立自主的真實體現,說明我的孩子長大了,有獨立自主的意識了,我們應該感到高興。

其次站到現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孩子在這個階段面臨成長壓力,學習壓力、以及對未來步入社會的壓力,十分容易產生焦慮和恐懼心理,他們往往表現出做事浮躁,這種現象雖然不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但我們若能換位思考,走進孩子內心,傾聽孩子的煩惱和壓力,對孩子來說也許是最好的方式,而不是站在家長的立場指責孩子的行為。

我們要和孩子成為無話不談的好朋友,陪伴孩子度過這段非常時期,順應他成長的必然規律,允許孩子犯錯,給孩子改正的機會,讓孩子的情緒波動最小化,在潤物無聲中讓孩子進行青春期的蛻變。

 






瞭然教育


我不贊同青春期叛逆這種說法。是站在成人的視角看孩子帶有一定的不公平性。

青春期所謂的叛逆從心理發展角度來看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高峰期,呈現出來的特點是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的矛盾統一體。

青春期一般開始於10-12歲這個階段,結束於20歲左右。12-16歲是心理、情緒等發展的不穩定期。

和青春期孩子建立信任關係是解決“叛逆”的最基本點。

成人和青春期的孩子溝通或提出要求,一定要讓他們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


柳氏心理


我在社區曾做過幾場《讓青春飛揚》的講座, 發現有青春期孩子的家長問題最多, 煩惱也最多, 下面我分享一些怎樣與12—14歲孩子相處的方式給有需要的家長朋友們.

一般來說孩子到了12—14歲這個年齡段, 便迎來了青春期, 這是孩子需要家長攙扶的最後一個時期, 這個時期如果父母引導的好, 可以扭轉孩子的一些不良行為, 根據埃裡克森人格發展理論, 如果青春期孩子被認同, 會形成忠誠的品質, 將來會組建一個穩定幸福的家庭和事業, 所以這個時期對家長和孩子來說都非常重要.

那麼家長該怎麼做呢?

首先, 父母對孩子的一些過激行為要持寬容的態度, 因為孩子體內荷爾蒙的作用, 自控力差、極度敏感、做事易衝動, 但絕非孩子有意為之.

其次, 父母好奇心不要太重, 因為青春期父母與孩子正處在躲藏與尋找; 隱瞞與窺視的關係中. 由於性意識的萌芽, 孩子心中正煩著呢, 此時家長最好不要添亂,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讓孩子平穩渡過這個時期.

最後, 父母要有意引導孩子接觸一些正能量的人或事, 包括一些影視作品, 幫助孩子建立積極向上的世界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