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唐代向西对中亚的拓展最远抵达到何处?何时唐帝国的势力范围退回内地?

文史小茶馆


这是个很闹心的的问题,唐王朝没能做到有始有终。

李世民时期在西域打下了基础,实际控制范围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南疆

初唐时期西域的主要势力是西突厥,但当时西突厥也已经问题重重、内乱不断。新兴的唐王朝与西突厥并未进行全面战争,只是通过打击如高昌等一些在双方之间游移不定的小国来展示力量。后来西突厥归附大唐,唐王朝成功打通了西域陆上丝绸之路,占据了天山南麓最有价值的地区,并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安西四镇是最核心的军事重镇。

支持李世民一路向西的动力一方面是保护丝绸之路贸易通道,另一方面是为西亚波斯萨珊王朝提供帮助。当时波斯几乎已经被原属于它的大食逼到了绝境,唐王朝帮助波斯萨珊王朝实际上是一种政治选择,毕竟远隔万里,能够提供的实际帮助非常有限,更多的是在东方压制西突厥,以缓解波斯在东方受到的西突厥压力,避免两面受敌。

(天山南麓)

李治时期唐王朝进入了中亚,但最大疆域时期只维持了短短几年,

李世民去世后,西域西突厥势力反叛不断,唐高宗李治先后派遣程咬金(程知节)、薛仁贵、苏定方等人平叛,压制了西突厥反叛势力,并把实际控制范围扩展到了北疆,也就是后来的北庭都护府所在。

之后李治在中亚和西亚设置了十六州都督府,其中包括波斯萨珊王朝残留领土设立的波斯都督府。这十六州都督府号称军队百万,其中核心是中亚最大势力吐火罗,但没有唐军驻守。

于是,大唐和大食对波斯萨珊王朝复国势力的态度都挑明了,李治派遣裴行俭送波斯王回国,并在碎叶建城驻军,把唐王朝实际驻军位置又向西推进了千余里;

大食也不甘示弱,派遣使者与大唐交涉无果后联系了吐蕃,让吐蕃进攻西域安西四镇,截断西域通往中亚、西亚的通道。同时,大食向十六州都督府发起全面进攻。

安西四镇处在唐王朝与吐蕃的反复争夺过程中,西域的唐军无法支援中亚十六州都督府,这些势力只得脱离唐王朝,重新成为夹在大食、吐蕃、大唐之间的缓冲势力。这就是唐王朝最大疆域面积只维持短短数年的主要原因,也是大唐唯一一次进入西亚。

李隆基时期把碎叶城交给了突骑施势力,继续加强对西域的实际控制

李隆基时期唐王朝一直在与吐蕃对抗,虽然没有收回吐谷浑青海失地,但也基本上压制住了吐蕃,这段时期唐王朝对西域的实际控制是有所加强的。

在中亚,由于需要借助原西突厥势力下属的突骑施来对抗大食并支援波斯萨珊王朝复国势力,李隆基就把碎叶城给了突骑施,成为突骑施的王帐驻地。这相当于大唐在天山南麓有实际驻军的区域又回到了贞观年间的情况,失去了对中亚地区的直接控制。

(碎叶城——李白出生地)

安史之乱后,唐王朝退回中原,再也没能进入西亚、中亚

安史之乱后吐蕃入侵大唐,占领了河西走廊和陇右地区,把西域与大唐彻底切断,西域安西、北庭都护府数十万大唐军民坚持了数十年后被吐蕃消灭或投降,成为大唐历史上最无奈的一场悲剧。

平定安史之乱后的唐王朝元气大伤,再也无力对外扩张,转为全面战略收缩,不但再也没有机会进入西亚、中亚,还失去了西域、河西走廊、陇右地区。

之后又过了百年,唐王朝到了晚唐,吐蕃也进入衰退期,沙洲(敦煌)汉人张义潮起兵反抗吐蕃,并把占领的十一个州郡献给了唐王朝,河西走廊才重新回到唐王朝怀抱。

但这时唐王朝也失去开疆拓土的动力,只能维持这个局面,更不用说再向西发展了。

总之,唐王朝最远在中亚、西亚的势力曾经达到了咸海地区和阿富汗,并延伸到了伊朗和巴基斯坦,波斯湾近在咫尺,但这个区域只维持了短短数年;之后就是碎叶城,今天的中亚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市,大唐控制时间约100多年,其中有唐军驻守时间68年。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理工男读历史


公元661年唐高宗李治,此时确实是汉人政权向西拓展的最大范围,最远延伸于今天伊朗扎博勒,大唐疆域达到极盛,预计有1200多万平方公里,仍少于满清的1316万平方公里、元朝1700多万平方公里(如果延伸至北冰洋有2200多万)。

图(唐高宗时期,大唐疆域极盛)


图(大唐疆域极盛时期,欧亚势力图)


以下简单写下大唐的疆域变迁:

AD627年(AD指公元),贞观元年,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位,全国人口估算1769万;

贞观2年,东突厥的薛延陀独立;

贞观3年,唐朝统一;

贞观5年,薛延陀灭东突厥;

图(唐太宗贞观9年疆域)


贞观8年,吐蕃(今属于西藏)建国;

贞观10年,李靖灭吐谷浑(今属于青海、甘肃);

贞观15年,灭高昌国(今属于新疆),全国人口估算2064万;

贞观21年,灭薛延陀(原东突厥地区)。


AD650年,永徽元年,唐高宗李治继位,灭后东突厥;

(由于唐高宗搞了14个年号,什么永徽、显庆、龙朔等等,我还是以公元AD来算吧。)

AD656,武则天专权;

图(公元657年灭西突厥,大唐疆域)


AD657,灭西突厥;

AD660,灭百济(今属于韩国);

AD661,阿拉伯入侵萨珊波斯,波斯王子俾路斯来唐请求救援,唐高宗派特使王名远赴波斯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建“波斯都督府”,大唐疆域达到极盛,预计有1200多万平方公里。

AD665,吐火罗灭亡。

唐朝由于和吐蕃打的正凶,并没有给波斯王子俾路斯实质帮助,“波斯都督府”只存在3年就没了,所以唐朝的“波斯都督府”只能算是势力范围,没派兵驻扎,也没提供保护国任何有效的帮助,算是有名无实。

“波斯都督府”丢失后,大唐疲态开始显现。

AD668,灭高句丽,一统朝鲜半岛,但3年后又被新罗(今属于韩国)夺回;

AD683,唐高宗驾崩;

AD687,安西四镇失去,大唐失去很多中亚领土。

图(武则天称帝时,领土收缩)


AD690,武则天称帝,改国号“武周”,后突厥夺取安北,大唐领土开始收缩;

AD696,东北叛乱,失东北部分领土;

AD700,西域突骑施自立,再失领土;

AD705,唐中宗复辟,全国人口估算4448万。

图(开元盛世时期,疆域最大时的版图)


AD713,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开元盛世,唐朝再次复兴;

开元7年,置室韦都督府,占领今东北部分区域;

开元13年,置黑水都督府,占领比今天东北三省还要大;

AD739,开元27年,灭西域突骑施,夺回失去的部分西域领土,开元盛世领土极盛,但仍没有唐高宗那时候多,全国人口估算5570万。

从此大唐开始衰败, AD750,第一次南诏战争,失云南;

图(8世纪下半叶,欧亚大陆势力图)


图(恒罗斯战役,交战区域)


AD751,恒罗斯战役,是大唐与阿拉伯的阿拔斯王朝的一次战役。这场战役并不能说明大唐打不过阿拉伯,如果不是安史之乱,大唐绝对会继续回到中亚,再次作为汉人政权向中东势力延伸。恒罗斯之战的失败,不仅使大唐在中亚影响力受损,加上3年后的安史之乱,使大唐在西域的势力迅速衰退,新疆此后丢失千年,回头已是伊斯兰。此次战役本来唐军是有很大的胜算的,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不说强于阿拉伯,至少是旗鼓相当的。可惜非我族类的葛逻禄突厥骑兵叛变,和阿拉伯夹击唐军,导致唐军战败。

AD755,安史之乱,唐朝元气大伤,至此大唐盛世一去不复返。

AD763,吐蕃20万军队攻陷大唐都城长安,大肆烧杀劫掠,唐廷都城府库治所存银粮被洗劫一空,长安城富裕百姓家被焚毁抢夺无数,史称“长安中萧然一空”。

经过安史之乱,唐朝人口锐减至3127万。

AD791,吐蕃不断入侵唐朝,最终在这一年攻下整个西域,新疆此后丢失千年,直到满清乾隆才收复。

图(AD791年唐朝疆域)


后面就是唐朝各种被虐,我就不说了。

总的来说,大唐是汉人政权向西拓展的最大范围,汉宋明的疆域都未到达波斯,满清同样没有,只有蒙古帝国拓展的更远,但他不是汉人政权,而且蒙古帝国和元朝不是一回事,元朝只是蒙古帝国分裂后的其中一个政权而已。所以中国人有民族自信心是好事,但不能自大,大唐是很强盛,但阿拉伯也不差,不能一味抬高自己的文明,而贬低其他文明。不合实际的自卖自夸,无非得到的是一场意淫的快感而已,只会让其他国家的懂历史的人觉得这些中国人很可笑、很可悲。


无头骑士Tomas


文| 西湖折柳


【唐朝的繁华富强】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强盛的大唐,是令中国人无比崇拜和艳羡的时代,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魂牵梦萦的大唐梦。大唐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巅峰,经济高度繁荣,文化高度发达,军力高度强大。自由开放的唐帝国,吸纳了万国来朝学习游览,长安是当时世界人口密集的大都市。唐帝国的势力范围,借助着铁骑和屠刀,延伸到中亚和西伯利亚地区,大唐天子是西域和大漠游牧民族统一尊称的“可汗”,公元8世纪的唐帝国无疑就是世界的中心。

在唐朝的字典里,没有称臣纳贡的字眼。身上带有鲜卑人彪悍好斗血性的大唐统治者,从来只允许周边蛮夷之邦向自己俯首称臣。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国祚289年的大唐,几乎年年都在打仗。兵锋所指,都是周边蛮夷之邦,对外战争总共打了130场。尊严是靠战争打出来的,大唐的疆域也是前所未有的广阔。疆域之大,国力之强,后世朝代未能企及。下面历数大唐全盛时期的对外战争:


贞观四年(630年),大将李靖灭了东突厥,唐朝的实际控制区达到了贝加尔湖以北,设置行政区的范围也扩大到了阴山以北600里,超出了今国界。

贞观九年(635),吐谷浑被征服,为唐朝所控制。

贞观十四年(640年),因依附西突厥的高昌国(今新疆吐鲁番东南高昌旧址)多次拦阻向大唐进贡的西域商队,唐太宗命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率兵灭国,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市西北)设置安西都护府。

贞观十八年(644年),唐以不纳贡为名,命西州道行军总管郭孝恪率兵攻占焉耆国都(今新疆焉耆西南),擒获国王凯旋而归。

贞观二十年(647年),唐军击败薛延陀。

显庆二年(657年),右屯卫将军苏定方率军灭亡西突厥,安西都护府管辖面积大幅度增加。

显庆五年(660年),唐军由山东半岛东端渡海进攻朝鲜半岛中部的百济,百济降。

总章元年(668年),灭高句丽,在平壤设置安东都护府。

天宝四年(745),唐灭后突厥汗国。

天宝六年(747年),安西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率军击败依附吐蕃、拒绝向大唐纳贡的小勃律国(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并俘虏国王、吐蕃公主回国献功

天宝九年(750年) , 唐与大食怛逻斯之战

此外,大唐还与吐蕃有六次战争,与奚、契丹的多次战争。尚武好战的大唐统治者,从未停止对外扩张的步伐,将防御战线延伸到周边少数民族脚下,御敌于千里之外。

【唐朝的疆域】

唐高宗龙朔初年(661年),波斯王子卑路斯第二次向唐朝请援,帮忙收复波斯国土,唐高宗遂决定以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为中心,建立波斯都督府,这是汉人朝廷在西域设置机构的最远距离记录,远远超过今天中国国土面积的范畴。可以说,唐高宗龙朔年间的疆土,唐朝疆域面积达到顶峰,虽然只维持了3年就被阿拉伯攻占波斯都督府。

唐朝的国土之大,北及俄罗斯、西及乌兹别克斯坦,国土面积达1237万平方公里。为了管理如此广阔的国土以及众多少数民族,唐朝设置安西、安北、安右等多个都护府,以及关门管辖少数民族聚集区的州府。安西都护府更是经营了150年,唐朝长期在西域派驻军政人员,范围超过历朝历代对西域的延伸距离,直到安史之乱唐朝势力才慢慢退出西域。据历史记载,从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到越南、老挝、朝鲜、蒙古国,都出现过唐朝皇帝所册封官吏的身影。从一个例子可侧面看出疆域之大。怛逻斯之战期间,安西副都护高仙芝于天宝十年(751年)四月,从安西出发。在翻过帕米尔高原(葱岭),越过沙漠,经过了三个月的长途跋涉之后,在七月份才到达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逻斯。如果从长安出发,要想到达怛罗斯城,估计至少要半年。高仙芝在西域和中亚左冲右突,经营多年,相继灭亡石国,小勃律国,与吐蕃、阿拉伯多次激战,威名响彻中亚,俨然就是大唐在中亚和西域的总督。

唐朝的强盛不仅体现在疆域上,连都城长安的辖区面积都令人叹为观止。据历史记载,唐朝长安城区面积为85平方公里,这个记录一直到近代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伦敦才被打破。

可是好景不长,自安史之乱后,大唐就开始走下坡路,国土面积逐步萎缩,西域被吐蕃回纥轮番侵占,直到1000年后才被清朝收复。公元763年,吐蕃更是大举入侵长安,占城半月,将长安城糟蹋得满目疮痍,府库殿宇尽被掠夺。

请批评指正


Xiao书童说史


唐朝在高宗时期没掉了西突厥,并在原来西突厥的领土上建立行政治所,面积达到最大。最西边已经到达了黑海,和东罗马帝国的东部接壤。

据记载,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苏定方率军消灭了西突厥,并分置了蒙池都护府和昆陵都护府。随即唐高宗派遣使者前往东罗马帝国(唐朝称为扶林国)商定边界。大唐派遣到东罗马的使臣是一个祖籍波斯的人,名叫阿罗憾,他跟随苏定方征战西突厥有功,被调往长安任职。考虑到他的波斯出生,比较熟悉西亚一代的风土人情,对东罗马帝国也比汉人更为了解,就交给了他和东罗马政府商定国界的任务。此人不负众望,通过反复磋商,最后商定了国界,并立了界碑。

既然已经有史料证明大唐的最西边界已经比邻东罗马,那就说明唐朝的统治区域已经远远超出了汉文化圈范围,已经到达了现在的伊朗和中亚一代,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大国,国境内多种族的文化相互融合和碰撞,造就了大唐恢弘的气度。

但是好景不长,高宗以后,历任统治者对西域的控制力越来越弱,唐朝领土也一直在缩水。


星空史话


这恐怕是一个众口难调的问题,因为人们对“西域”的定义各有偏好,除了有众所周知的广义和狭义之分以外,西域的地理范围还因时代而改变。

现在,我们以唐朝疆域最盛的时期——唐高宗时期——朝廷势力所能触及到的西域为例,探讨一下其地理范围。

讨论这个问题,有个很重要的参照物——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是唐朝政府用来管理西域的机构。所以,用安西都护府所管辖的范围为参照来了解唐朝时西域的范围是合理的。

唐高宗时期,唐朝平定了西突厥,安西都护府的统辖面积达到顶峰,安西都护府也被升格为安西大都护府。安息大都护府的治所在龟兹,其统辖地区除了包括贞观年间就设立的安西四镇以外,还包括昆凌都护府、濛池都护府、波斯都督府等地。

这样说还是有些抽象,毕竟西域地区有很多古老而神秘的地名,而这些地名我们如今都不再使用,所以,很难弄清楚这些地方到底在哪里。具体点说,安西大都护府的治所龟兹也就是如今新疆的库车,而安西四镇就是如今新疆的库车、焉耆、和田和喀什。除此之外,濛池都护府、昆凌都护府、吐火罗和波斯都督府等地的涵盖范围可以涉及如今的伊朗、咸海、巴尔克什等地。

也就是说,安西大都护府的管辖地区大致相当于如今的新疆、中亚五国和阿富汗。

怎么样,够大吧!当然,这是唐朝控制力最强的时期。唐高宗以后,西域面积几乎一直是有减无增。肃宗年间,唐朝与吐蕃争夺西域的管辖权。宪宗年间,安西都护府陷落,唐朝势力所及之处大幅度内缩。


疯语者51020


唐朝疆域鼎盛时期,疆域范围到达了中亚咸海。基本上涉及到了今天的中亚,哈萨克斯坦,伊朗等地。唐朝势力退出中亚,一是因为,高仙芝在恒罗斯之战中失利。而是是由于安史之乱的爆发,所有有战斗力的边军都被唐朝中央政府调回内地,来平定安史之乱。


历史鉴古今


唐代向西到咸海里海一带,安史之乱后唐朝势力逐渐退回内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