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被判刺配,林冲差点被人打死,武松却一路有酒有肉,这是为何?

罗福添


欢迎阅读《梦露居士说水浒第8期:同时刺配充军,为何林冲与武松的待遇不同?》,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林冲和武松都曾有刺配充军的经历,林冲被刺配沧州,武松被刺配孟州。然而两人的待遇却不同,林冲一路被公差折磨凌虐,在野猪林被骗绑在树上,差点被一刀杀死,而武松却一路有酒有肉,并未吃苦。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林冲和武松犯的事情不同,得罪的人不同,待遇自然不一样。且听居士我细细分析:

林冲被刺配沧州,表面上看是因为他带刀闯入了白虎节堂,但大家都知道林冲其实是被冤枉的,真实原因是林冲有个漂亮老婆。当日,林冲的娘子去东岳庙烧香,却不幸遭遇了贪花好色的高衙内,被高衙内当街调戏。林冲得到消息赶去解救娘子,本想将调戏者痛揍一顿,结果发现调戏自己娘子的人,是自己上司高俅高太尉的儿子,所以将他放过了。林冲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一举动正是自己一生噩梦的开端——林冲放过了高衙内,让高衙内看到了他的软弱可欺,所以越来越得寸进尺,从调戏变为强暴,从强暴升级为杀人夺妻!

高俅虽然贵为太尉,是武阶官之首,但实际是个无耻小人!他为了帮助儿子夺取林冲的妻子,亲自下场陷害林冲。高俅设了很大一个布局,布好陷阱等着林冲钻进来。而林冲虽然武艺高强,但是为人过于粗疏,丝毫不知自己已经被高俅盯上了,就那么傻傻的带着宝刀走入了白虎节堂,中了高俅的奸计。

高俅费尽心机,布下这么大一个局,诱林冲带刀误入白虎节堂,他对林冲有必杀之心!因为一来杀了林冲才能让儿子夺得林冲娘子,二来杀了林冲才能掩盖自己杀人夺妻的肮脏之事。本来高俅想让开封府将林冲判为“手执利 刃,故入节堂,杀害本官”的死罪,没想到开封府不齿高俅的为人,顶住压力只判了个“腰悬利刃,误入节堂,脊杖二十,刺配远恶军州”。

高俅没有达到目的,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于是他让陆谦拿着十两金子去找押送林冲的公差董超、薛霸,让他俩在路上结果了林冲。两名公差收了金子,自然要忠心办事。况且那是高太尉所托,一边是国家最高军事长官,一边是刺配的囚犯,两名公差会帮谁?自然是想都不用想了,正如薛霸说道:“高太尉便叫你我死,也只得依他,莫说使这官人又送金子与俺。”众位自己想想,林冲这一路上会有好果子吃吗?要不是鲁智深义气深重,一路跟随并在关键时刻出手相救,林冲早就死得不能再死了。

武松被刺配孟州,是因为他杀人了,而武松杀人,是因为西门庆和潘金莲谋杀了他的哥哥武大郎!一开始,武松也想走法律程序,他拿着证据便去告官了。没想到县官收了西门庆的贿赂,不肯为武松做主,于是武松怒而杀人。

不过,西门庆本身无权无势,只是家中钱财较多而已。县官袒护西门庆,只是因为收了西门庆的贿赂而已,他的心中其实也看不起西门庆这个淫棍。现在西门庆死了,县官再偏向西门庆也没有意义了。县官其实很欣赏武松,他钦佩武松是个义气烈汉,又想起武松为自己上京办事有功劳,所以反而偏袒武松,把案情从预谋杀人改为殴斗杀人,将武松解本管东平府申请发落。

东平府尹陈文昭平生正直,禀性贤明,他也同情武松的遭遇,哀怜武松是个仗义的烈汉,时常差人照看武松,而且最后替武松疏通关系,判了个脊杖四十,刺配二千里外。

不光县官、府尹同情和敬佩武松,押送武松的公人同样钦佩他是条好汉。因为“血亲复仇”是人类从原始社会以来都赞同的一条铁律!如果自己的亲人被人杀死,法律却不能替自己主持公道,那么任何人都有权去报仇!这是私力救济,虽然可能不容于法律,但不论古今中外都会受到人们的赞赏与同情。因为人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是家族血缘关系,家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对某一个人的人身伤害,被认为是对一个家族全体成员的侵害。

所以,押送武松的公人不仅没有虐待武松,反而好好服侍他,不敢轻慢。武松也是知道好歹的人,他包裹内有的是金银,但过村坊铺店,便买酒肉和他两个公人吃。其实,武松可不是林冲,他一向狠辣果绝,如果两个公人对武松有歹意,武松也绝对有能力反杀两人,绝不会像林冲那样任人鱼肉。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


梦露居士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如下:

第一,林冲和武松的对头不同。

林冲是遭高俅一伙陷害,后者相当于今天的军委副主席,位高权重。

将林冲陷害到刺配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要害他性命。林冲有这样的对头,是九死一生的。

但武松不同。

武松是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以后,才被流放。潘金莲孤身一人,算不了什么。西门庆被杀后,都没有男性亲人站出来,要他的老婆去参加司法审判,可见这家伙也是众叛亲离的人,没人会为他报仇。

西门庆和高俅,是无法相比的。

所以林冲在野猪林差点被人干掉,而武松可以一路大酒大肉。

但这也是相对的!

后来武松得罪了有权有势的蒋门神、张都监一伙,也是和林冲一样下场,差点在飞云浦被人杀掉。

第二,林冲和武功性格不同。

林冲猥琐懦弱,委曲求全,胆小怕事。

武松则是天性刚硬,吃软不吃硬,不服就干。

大家看看林冲和武松对待来敲诈勒索的差拨态度。

先看看林冲: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间叫你便见功效。”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

再看看武松:

差拨道:“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你是景阳冈打虎的好汉,阳谷县做都头,只道你晓事,如何这等不达时务!——你敢来我这里!猫儿也不吃你打了!”武松道:“你到来发话,指望老爷送人情与你?半文也没!我精拳头有一双相送!碎银有些,留了自买酒吃!看你怎地奈何我!没地里到把我发回阳谷县去不成!”那差拨大怒去了。


看看两人区别大不大!

像武松这种亡命的硬汉,普通人都是怕的。以差役为例,这些人通常都是狗仗人势,欺压良善,你软他就硬,你硬他就软。

遇到武松这种人,哪个差役敢随便胡来?

说难听的,惹急了武松,说不定连你一起杀了,谁不怕死啊!


萨沙


这样说肯定是以武松在阳谷县杀人后,被刺配孟州时的情形和林冲做的类比。因为武松再一次在孟州遭遇发配的时候,面临的形势更加凶险。

那么,两人同是发配,为什么差距那么大呢?

其实就差在一个“人和”上。

一、大快人心事,粉碎两烂人。

武松发配孟州是因为替兄报仇而暴起杀人,他杀的是一对奸夫淫妇——潘金莲与西门庆。不论任何时候,通奸都是严重的伤风败俗行为,被人们所不齿。而且,潘金莲还有更恶劣行径――谋杀亲夫。武大郎是个老鼠爬在脚面上――老实巴交的人,生性懦弱,从来不会与人起争执。别看平时大家也许会嘲笑他,挤兑他,但同情弱者是人们的普遍心理,现在这样一个老实人被恶毒的杀害,相当于是激起了民愤。也许人们还会进一步扪心自问,这样明显的一桩谋杀案都得不到公正的处理,以后有事轮到自己头上呢……

武松虽然属于滥用私刑,血腥暴力,但是让包括让他在内的所有人都出了一口气——让恶人得到恶报符合大多数人的价值观。

其实西门庆早就已经成了阳谷县人民心目中的一头恶虎,他“放刁把滥,说事过钱,排陷官吏,因此,满县人都饶让他些个”。

也就是说,他的行为已经激起了民愤,大多数人只是出于怕他,才“敢怒不敢言”。

武松原先通过景阳冈打虎本来就积攒了超高的人气,属于实力派+偶像派的完美结合体,阳谷县内人人敬仰。现在又杀了西门庆,等于再次为民除了一害,得到了更多人的佩服和拥戴。

知县虽然收了西门庆的银子,但他一死,家中只剩下妇人孩子,等于没了苦主,以后也没有油水可捞了。他也知道人心向背,又念起武松往日的好,就做个顺水人情,把他的招状改得轻了,呈报给上司府尹陈文昭。偏偏陈文昭也是个正义感爆棚的好官,不但命人在牢里好酒好菜招待武松,还自己花钱去东京打点,替武松活动,这样武松被判了脊杖四十,刺配孟州的刑罚。


押送武松的两个公人本就敬重武松是条好汉,又看到包括各级领导在内的很多人都对武松青眼相加,自然也会格外照顾武松。另外,他俩也了解武松的暴脾气,这就是个人间太岁啊,火一上来,杀个把人就像碾死个臭虫一样容易,是真惹不起啊!所以武松一路上可以吃香的,喝辣的,想走就走,想停就停,无聊的时候还可以调戏一下老板娘。这简直就像自驾游,找了两个拎包的小弟一样。

二、林冲:憋屈他妈哭了一夜――憋屈死了。


按照官方对外公布的说法,林冲被充军发配的罪刑是“不合腰悬利刃,误入白虎节堂”。其实,高衙内对林娘子要做的勾当早已在东京汴梁闹得满城风雨,林冲遭发配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就是高衙内搞得阳谋,摆明了就是要阴林冲,然后霸占人家老婆。

人们对林冲的态度是: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你也是堂堂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啊!武艺超群,人家已经三番五次地欺负到你家门口,而且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夺你的妻子,你竟然一忍再忍,到最后忍成了神龟的模样。如果你坚挺一点,硬气一下,即使那个高俅是个大官,你惹不起,也接近不了,但也能把那个高衙内收拾个七荤八素吧!不用害怕,毕竟这儿是天子脚下,也是有王法的地方,最后高俅也没能让开封府彻底按他的指示办啊!那时,即使你也被充军发配,甚至掉脑袋,人们也会暗中对你挑大拇指,敬重你是条汉子,够爷们儿。可是,现在你连手指头都没动人家一下,就很配合的让人充军发配到千里之外了,憋屈吗?

临行之前,你还不忘把那个贤淑美丽的林娘子给休了,你到底是几个意思啊?玩空手道吗?

虽然事到临头,可能大家也不见得就比林冲更有勇气,能勇敢的照着高衙内挥出一拳,但是呢,这并不妨碍现在大家心里这样想。

林冲逆来顺受的样子既没让高俅,高衙内等心生不忍,从而法外开恩。又得不到人民群众的高赞,更不用提尊重。董超,薛霸之流一直又是奉行“看人下菜碟”的主,这次还得到了高俅的密旨暗令,高俅可是棵大树啊!那还会对你林冲客气吗?所以一路上他俩像恶婆婆刁难小媳妇一样找林冲的麻烦,林冲又是一顿期期艾艾。直到野猪林,遇到路见不平一声吼的鲁智深,才算暂时摆脱了这种恶运。

归根结底,武松和林冲在发配路上受到迥然不同的待遇是性格差别使然。只有首先自己尊重自己,才可能会赢得对手的尊重,才能赢得人心。有的时候,适当的展示一下拳头反而会避免事情向更加恶化的方向发展,如果一味的忍让,死的方式都会很难看。


田获三狐


一哥“俗人读水浒”之――

教头都头不同的发配路

同样是发配,不同景况遭遇背后的实质是――得罪了谁?

一、高太尉恶起杀心杀林冲,陈府尹暗中保护保武二

常言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林教头实在吃了这个亏。高太尉为义子行恶借刀杀人,一借宝刀赚得教头进了白虎节堂,教头入套;二借开封府尹过堂,教头入刑;三借董薛半道索命,教头险被黑;四借管营差拔草场之火,教头险被烤。这一借是为设局、二借是为正名、三借是为销踪、四借是为匿迹,招招狠毒、步步惊心,卖刀人无奈、引路人乖巧、开封府顺水推舟、二端公心狠手辣、管营差拔没了人性,其实阴险至极者还有个陆谦,这林冲哪还有好过头。

再看武二哥杀人从轻判。自古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武松连杀两条人命,投案自首,阳谷县令、吏员一改偏向西门庆之态度,县令念其打虎英雄、千里送贿,“一心要周全他”,改故意杀人为斗殴互伤致死;移东平府尹,府尹又为其上面活动,轻判刺配孟州,死刑改为有期徒刑。究其原因,一是与官吏“有首尾”的西门庆死了,大家不再怕其“排陷官吏”;二是陈府尹是个“清官”,对伤了风化人伦的“西门三人组”恨之入骨啊!

二、林教头请免杀威棒,武都头大闹安平寨

沧州“劳改队”来了个新犯人林冲,老犯人偷偷告之行规――人情、行贿,林冲在差拨一顿臭骂后连忙“陪着笑脸”取银、递书,在管营厅上又自言有病,求“告寄打”。数月后,孟州安平寨“劳改队”来了个新犯人武松,情景又现,然武二言“半文也无”,而且“要打便打毒些,不要人情棒儿”,连言“不曾害,不曾害,打了倒干净。”嘿,同是一百杀威棒,林冲识得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武松自是好汉宁折不弯,女儿情长、英雄气短,后人扼腕长叹啊!

三、“官二代”做事瞻前顾后,“屌丝男”打杀何来首尾

话说林娘子岳庙受辱,林冲归家,“过了三两日”之又一日,娘子在陆谦家二次受辱,林冲欲杀陆谦在陆家门外“一连等了三日”,第四日与老鲁喝酒,以后每日喝,老都管说此事“今经一月有余”,一日后买刀,第二日蒙冤。一个多月时间,教头实在能忍。实不尽然,另一面,林冲岳庙一遇高衙内举手欲打,见是衙内,手自软了,陆谦家二遇高衙内跳墙而去,林冲竟然没追,以教头身手,追之也易,只是郁郁不乐;而对于陆谦,在其宅外掂刀守望三天,众邻舍熟人尽知,牢城营外听说陆谦到此又持刀追寻多日,在草料场更是一刀剜心,解了心头之恨。嘿,教头这个“官二代”容忍是对人的,冲动也是对人的,其“官本位”思想不息啊。

再看武松性情刚烈处人不恭,自幼父母双亡,侏儒长兄养大,社会底层,倍受冷眼凄苦,在柴进处亦有病难医,类如乞丐。碰见对他好的宋江四拜结交。又见孟州“监狱长”的儿子施恩,一个带着百十个死囚徒去霸占了孟州道快活林商贸市场的黑恶势力,感其酒饭之恩,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再看这个武二哥真是海量,“三碗不过冈”酒家连饮十五碗(兑换成茅台二哥约喝了1.3斤左右),景阳冈打虎一举成名;孟州道“三碗不过望”醉打蒋门神痛快淋漓。然二哥张都监家一醉被污再发配,再醉被孙二娘“流动摊点”店员活捉,孔家庄酒醉落水又被孔明捉个正着。嘿,真是一个莽撞“屌丝男”,做起事来顾头不顾屁股。

正是:教头都头同发配,一路梁山头不回。是官是民无可奈,徒引后人空伤悲。


一哥于一


林冲和武松是水浒中的两大头号人物,林冲排行第六,武松排行十三,两人都有万夫莫敌之勇,武艺超群。然而两人被逼上梁山之前,都有一个共同的命运,他们都是朝廷钦犯,被刺配各州充为兵役。林冲刺配沧州,武松刺配孟州。但是两人同命却不同运,在刺配各州的路上发生了不少插曲,林冲九死一生,而武松却一路有酒有肉,好生快活。

林冲初为宋廷80万禁军教头,后因高俅之子垂涎其妻美色,并多次调戏林冲爱妻,遭到林冲呵斥,因而高俅之子伙同高俅三番五次加害于林冲。高俅设计将自己的宝刀让别人卖给林冲,后谎称宝刀丢失,而听说林冲的宝刀与自己的相似,于是请林冲入府相看。带路的人故意将林冲带入白虎堂,白虎堂属于军事重地,不能携刀驶入。因而高俅污蔑林冲要杀他。林冲无言以对,被高俅逮捕入狱。

高俅本想杀死林冲,但在开封府尹的周旋下,林冲刺配沧州。去往沧州的路上,林冲还很天真,没想到两个押解他的衙役被高俅买断,于是上演了野猪林绑林冲事件,林冲差点被两衙役活活打死,幸得半路杀出个花和尚将他救下。可这仍然没完,林冲到达沧州后,又在山神庙差点被活活烧死,林冲这才意识到高俅不杀了他绝对不会罢休,愤而投向梁山。

而武松就和林冲不一样了。武松是在回老家的路上,途径景阳冈空手打死一只吊睛虎,而这只老虎正是当地阳谷县县令悬赏捉拿的老虎,县令十分喜欢武松的本事,硬是让他留在县衙做了都头。武松在街市巡逻时,恰好遇见了搬来此地居住的大哥武大郎。自此武松就住在大郎家中,武大郎的爱妻潘金莲却勾引武松,武松为了避嫌又搬回到县衙住了。在这期间,又发生了潘金莲出墙西门庆,大郎被毒杀。武松知道真相后,把这对狗男女全杀了。

因而武松也吃了人命官司,在北宋杀人是要偿命的,但武松的人生是开挂的,审判他的官吏竟然是个好官。官哥看武松重情重义,便轻判他,改刺配孟州。让林冲苦逼的是,武松和他天差地别。武松一路吃酒吃肉,两个衙役还为武松自掏腰包,路上还结识了母夜叉孙二娘。到孟州后,还受到步军统领的盛情照顾。接着就发生了武松醉打蒋门神事件,看这酒喝的,比起苦命的林冲,这日子也过得忒爽了吧!

同样是刺配,林冲九死一生,差点死于非命,而武松却能吃酒吃肉,优哉游哉!差距为何会如此大么?

(以下是笔者观点)

一、林冲得罪的是高俅,武松杀的是西门庆

高俅是官,西门庆是民。林冲得罪了最大的官,等于是林冲打了高俅的官脸,官脸就是他的自尊,是他立足于朝廷的基本。并且,在高俅看来,杀林冲就是在助长他的官威。而武松杀死西门庆,还没有偿命,根本原因是西门庆是一个遭人唾弃的死人,活着的时候肯定也是被家人嫌弃的。

二、林冲在功名利禄面前畏惧高俅,而武松却有情有义到处是朋友

高俅之子多次调戏林冲妻子,林冲都没有动手杀死他,他肯定是看中禁军教头这个官职的;这样一来,使得他畏畏缩缩,高俅的儿子根本不把他当回事,十分得看不起他,从而也让林冲有了这等无尽的杀身之祸。还有林冲刺配沧州的路上,被衙役骂了还赔礼道歉,显然他的内心是自卑的,在他心中,仍然有着官民之分的概念,所以他畏惧高俅,百般忍让着高俅。而高俅就是你越弱就越欺负你的那种人,林冲的九死一生,他自己也是要买单的。

而武松却不一样,他骨子里的血液是沸腾的,他不怕官,因此官见了他都要自败三分,再加上他的有情有义,又如何不会打动官呢?所以,他遇到一个“好官”是必然。另一方面,武松重情重义的性格早已名扬四海。所以,无论他走到哪里,都有和他肝胆相照的朋友。即便没有,他的这种性格也会感染到对方,就像那个不认识他的阳谷县县令和判他这场命案的主审官,都被他的情义融化了。这就是武松为何犯了命案也能吃酒吃肉的原因。


读文学史诗


林冲这个人,论武艺和人品没的说,但是他最大的性格缺陷就是“懦弱”,这一点和他的“豹头环眼”高大魁梧的“张飞式”的外观有着很大的差别。

懦弱的表现,就是“逆来顺受”,就是“息事宁人”,仅这两点,就造成了他的人生悲剧。

在对待自己的娘子屡次被高衙内欺负调戏,同时在面对高俅的赤裸裸的诬陷的时候,林冲的表现实在是让人产生“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很替他着急的想法。

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林冲的善良,懦弱,让包括高俅在内的坏人们觉得林冲这个人,不欺负他都对不起自己。就像那个高衙内,林冲的隐忍居然让他有了“那一定是我的女人”的“正当念头”。

所以,林冲会越混越没朋友。和鲁智深心心相惜结拜做了兄弟,但是林冲自始至终没有把鲁智深当做自己的结拜兄弟来看,只是把鲁智深当做一个“外人”,一个普通的朋友。但是鲁智深还是相当够意思,把林冲当做自己的“兄弟”,主动的在林冲被发配沧州之后,一路暗中保护,并且在野猪林救了林冲一命。

高俅的目的,是想要林冲的命,他认为只有林冲死了,那个林娘子才有可能顺从了自己的干儿子高衙内。而且从林冲的表现来看,干掉林冲并不困难,因为林冲几乎连反抗的意识都没有,尽管他有着强大的反抗能力。

这一点估计两个押解差伇董超薛霸都看出来了,不然,就凭他们两个三脚猫的功夫,去杀林冲就跟找死差不多。他们之所以敢接下这个“杀人”的私活,其实最大的底气,就是觉得林冲的性格让他们有机会干掉林冲。

事实上这两位一路上一直在不断的挑逗林冲的底线,谩骂,抽打,甚至是开水烫脚这样的就连傻子都能看出来是“故意伤害”的事,林冲都是可以忍耐的,这让两位差伇更加心里有底,这个林教头“好欺负”。

所以,在野猪林他们就动手了,并且是光明正大的把林冲五花大绑的捆成粽子之后,再从容下手。

整个林冲发配一路上发生的故事都挺让人憋气,到了林冲被捆成粽子之后两位差伇从容动手的时候,鲁智深的出现让读者松了一口气,好在林冲还有个惦记他的拜把兄弟。

林冲这个人,是一个极为隐忍的人 这种心态的人,都是把仇恨埋在心里,对很多的人和事都寄予善良的希望,但是一旦被逼到绝望的时候,他的残忍手段也是让人不寒而栗的。但一般到了那个时候,已经就是失去主动,走投无路了。

而武松则不同,武松是一个绝对不忍的人,不主动欺负别人就已经是他最好的品行了。武松要是被人欺负或者心里不爽,报仇绝对不会过夜。

武松一共被发配过两次,第一次是因为杀了害他哥哥武大郎的潘金莲和西门庆这对“奸夫淫妇”,按照常理,武松是要被判死刑的,但是,武松狮子楼斗杀西门庆,然后再兄长的祭台前杀了潘金莲的这种“为兄报仇”的侠义之举,在阳谷县也是很多人竖大拇指的,民众求情,县令有意维护,武松最终也就是被判了发配恩州。

武松从阳谷县去恩州牢城上路的时候,送他的老百姓和街坊邻居还不少呢,武松杀了西门庆,也算是为地方除一害。

所以,武松的第一次发配,还是挺风光的。

武松第二次发配,就非常凶险,杀机四伏。

武松在恩州牢城,被施恩父子看中,用小恩小惠博得了武松的好感,施恩趁机与武松结拜兄弟,并央求武松替他夺回那个“肥的流油”的快活林。

武松答应了,也做到了。醉打蒋门神之后,把蒋门神赶出了快活林,武松把快活林给施恩抢了回来,但是武松的行为也就得罪了蒋门神的后台老板张都监。

张都监觉得明打明的对付武松有难度,在江湖上想找一个可以打败武松的人一时半会估计找不到,所以,张都监想了一个办法,这个办法就是栽赃陷害。

张都监假意招揽武松,让他当了自己的“亲随”,并给予很好的待遇,甚至是许诺把养女许配给武松。对于张都监的这些举动,武松心里应该是十分感激。

武松是一个“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典型的有着“侠义”情节的江湖好汉,和他相信并感激施恩父子对他的“知遇之恩”一样,他对张都监的知遇之恩也是心存感激,所以当他听到“有贼!”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冲了出去。

武松落入了陷阱,张都监的目的达到了。但是,和武松之间的仇恨就此形成,要知道武松这个人是绝对的“有仇必报”。

在二次发配之时,再次被抢了快活林并又一次被打的浑身是伤的施恩前去送行,他送给武松一只大熟鹅让武松在路上吃。

当然,张都监对于武松仅仅是被发配不甘心,派了杀手,想在发配路上结果武松。

其实他不知道,武松也对自己被发配不甘心,也在找机会如何脱身回头找张都监算账,张都监派的几个杀手估计是低估了武松的本事,带着枷板的武松,把杀手,差伇都给收拾了。

然后就是“武松血溅鸳鸯楼”。

林冲和武松这两个人,是两个性格截然相反并且都很极端的人,林冲的性格太过隐忍,太过内向,这样的性格就不会有太多的朋友,遇到问题能帮他的人也不多。

而武松的性格,吃软不吃硬,又极好面子,这种性格极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所以武松的朋友当中酒肉朋友居多,武松其实是很享受有许多酒肉朋友的。


步武堂


看这个题目,感觉题主对林冲武松两人有点刻板印象啊。的确,武松要比林冲杀伐果断的多,可是,他两个的命运也有不少相似之处:都吃过官司,都经历过发配,发配路上都有人要害他们,也都遇到过很好的招待,最后都是大开杀戒,落草为寇。林冲作为成名已久的英雄人物,人家在发配路上也得意过呢。

林冲因为老婆被高衙内调戏,因此被高俅设计陷害,吃了官司。依着林冲的个性,这事忍下来,过几年风波过去就算了。可是高俅却是个狠毒又谨慎的人,他觉得林冲活着就始终是个威胁,而且他儿子高衙内硬要林冲老婆,林冲老婆死活不答应,如果林冲死了,那不就可以断了他老婆念想嘛。因此在发配路上就准备搞死林冲,于是买通了两个公差董超薛霸。既然要害林冲,路上肯定就没啥有待了,他们忌惮林冲的武艺,那就先折磨一番再杀死他。如果不是鲁智深及时出现,林冲直接就挂了。可是就算经历此事,林冲仍旧没有觉悟,对朝廷还是心存幻想,苦苦央求鲁智深饶过了这俩公差。要说他俩,绝对是水浒里最重要的配角之一,后来卢俊义被发配,也是这俩人押送,也是要路上害人,不过那一次他俩没那么幸运,直接被燕青射死了。


经过鲁智深一闹腾,两个公差害怕了,自然不敢再危难林冲,走着走着就到了柴进府上。那柴进专门招待囚犯的,何况是赫赫有名的林教头呢,直接好好招待一番。恰好柴进府上有个座上宾洪教头,这柴进是个好事之人,非要挑唆两个教头干一架,林冲是大获全胜。柴进大喜,对林冲另眼相看,好吃好喝供给着,临走前还给了林冲一锭大银,还特意写了书信给林冲发配地方的官员,让他们到时候关照一下。看到了吧,林冲的确是差点被杀,但因为他久负盛名,也是被很好的照料过得,因为柴进的关系,林冲到了发配地点,做了份看草料场的美差,混的也算是不错了,毕竟林冲也没有出什么力,仅仅凭名声就得到如此优待。

不过高俅实在不是东西,两个公差失败而归,他又派陆虞候和富安去害林冲,这俩人也是狠人,知道自己打不过林冲,直接就把草料场烧了,就算烧不死林冲,草料场失火看守人也是死罪。所幸林冲没有烧死,但是他心里那个气啊,再也忍不了了,直接把两人杀了。这时候林冲知道,忍也是没用的,草料场已经烧了,他早晚是个死,倒不如先报仇解恨,然后再做打算。

与林冲的发配之路比起来,武松的发配之路是另一番景象。武松没有得罪过谁,只是因为自己亲哥被人害死,武松杀了潘金莲西门庆报仇,因此吃了官司。可是呢,在这之前,武松是打虎英雄,还是阳谷县都头,杀人也是情有可原,当地的官员也给他尽量轻判。押送他的两个公差也敬重他是英雄,一路上尽是优待。待走到十字坡时,武松跟张青孙二娘夫妇上演了一出先敌后友的好戏,武松用实力赢得了两位结拜兄嫂,自然受到了好酒好肉的招待。到遇到施恩时,施恩是要有求于他,请他去教训蒋门神,这才给他准备好了酒肉。其实比起林冲直接受到柴进的优待,武松的每一次的好酒好肉都是他下了大力气才得来的,无论是第一次打孙二娘还是后面教训蒋门神,武松都是拿本事换吃喝,说那些都是他应得的。



不过因为打了蒋门神,得罪了蒋门神背后的张团练和张都监,武松因此也被人陷害,再次走上了发配之路,这一路上可了不得了,不但两个公差要害他,张都监他们看武松勇猛,还特意另外找了两个好手在路上等着,待到会和之后,四人一起结果了武松。从人数上来说,武松的处境比当时的林冲更加危险。不过武松天生神力,又是杀伐果断之人,小小枷锁和四人根本困不住他。武松直接杀掉四人,然后又直接折回去把要害他的人一股脑全杀了。


其实对比这个过程就可以看出来,林冲和武松的差距就是在对待公差的态度上。林冲那时候是第一次被发配,心里一直琢磨着怎么忍过这几年牢狱之灾,回去以后接着过好日子,再加上林冲打小养尊处优的,没有什么斗争经验。武松第一次发配根本没人与他为难,待到第二次时他的处境已经大大不妙,相当于罪加一等,而那些人一心想着置武松于死地。可是武松是谁啊,他从小在市井厮混,从小打到大,斗争经验十分丰富,看到苗头不对就先下手为强。

最后的结果两人都是以大开杀戒结束发配之路,说明这林冲虽然喜欢隐忍,但发作起来,也是杀人不眨眼的。


一览众河小


年轻时,总觉得林冲窝囊,豹子头林冲应该快意恩仇,可是他却畏畏缩缩,面对高衙内一味忍耐。成年了,才理解林冲的难处。他有家有业,不像武松哥哥死了,无牵无挂,只图自己痛快。他有岳父有娇妻,即使他自己痛快了,打死了高衙内,那么扔下娇妻怎么办,年迈的老丈人怎么办?因此他忍了。

林冲被诬陷发配后,一路上他忍受着差役的诸般虐待,他想的就是刑满回家与妻子团聚。林冲没有江湖经验,没看出两个差役要害他。如果不是鲁智深,林冲在野猪林就成了屈死鬼。鲁智深要杀董超、薛霸,林冲阻止了,他依然坚持去沧州。如果不是高俅派人赶尽杀绝,林冲走投无路,他也不会上梁山。

武松与林冲不同,他父母双亡,哥哥死后,他成为孤家寡人。对于杀害哥哥的凶手,武松绝不放过。但是武松做得漂亮。润杨总觉得武松是一个非常会经营自己的人,他善于宣传自己。他成为打虎英雄后,他披红挂彩,走马游街。人们都知道有一个打虎英雄。当上都头后,他个性豪爽与衙役们称兄道弟,交了一帮铁哥们。

他杀潘金莲,杀西门庆都留下了他们的供词,人们知道这对奸夫淫妇害死了武大郎。武松是为兄弟报仇。他占住了理字,舆论一致认为武松是有情有义的好汉。人们佩服武二郎为兄报仇。所以当武松刺配孟州的时候,差役们都尊重武松,给他打酒买肉。武松的刺配之路过得潇洒!

武松第二次发配是被冤枉的,与林冲有些相似。武松被刺配恩州牢城,武松比林冲有江湖经验,见两个差役的行事就断定他们不怀好意,因此早早提防。【约离城也有八九里多路,只见前面路边先有两个人提着朴刀,各挎口腰刀,在那里等候,见了公人监押武松到来,便帮着做一路走。武松又见这两个公人与那两个提朴刀的挤眉弄眼,打些暗号。武松早睃见,自瞧了八分尴尬;只安在肚里,却且只做不见】。

来到“飞云浦”武松行动了,他以一对四,他飞起两脚,先踢下水两个。武松大喝一声把枷只一扭,折作两半个,武松杀了三个,留下一个活口问明仇人是谁,在哪里之后一刀把这人杀死。武松返回孟州城,血溅鸳鸯楼,报仇雪恨。武松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他蘸血在墙上写道:杀人者,打虎武松也!武松有仇报仇,杀得痛快淋漓。

林冲的敌人太强大,他无法像武松那样来去自如。林冲唯一的一次报仇的机会是高俅被梁山好汉所擒。林冲欲杀高俅老贼,替妻子报仇。然而,宋江以为众兄弟谋取好前程,封妻荫子为由,给拦下来。林冲后来不得不接受招安,替皇帝和高俅卖命。林冲到死也没有报仇雪恨。


润杨阆苑


这主要是因为两个人的身份不同,脾气不同,犯得罪不同,判刑的地方不同,得罪的人不同。

身份不同: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听起来很厉害,实际上就是京城里面的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官,谁都不高看你一眼。京城里面的差役,平常押运的都是达官贵人,还在乎你一个小小的教头。即使没有陆谦从中作梗,董超和薛霸也不会对林冲太客气。武松是都头,这个官职本身就属于押运体系的,在杀死武大郎之前,武松就押运东西去了外地。押运武松的差役,即使不是武松的旧相识,看在都是同行的份上也会照顾武松。

脾气不同:林冲平常对人客客气气的,一副老实的模样,差役们自然不害怕他。武松平常脾气暴躁,差役们一旦惹恼了武松,恐怕免不了报复。

犯得罪不同,林冲是被陷害的,犯得是轻罪,差役们也不知道他心狠手辣。武松犯得是杀人罪,杀了两个人,这种心狠手辣的犯人,差役们也害怕。

判刑的地方不同,林冲是被大宋的高级法院开封府判刑的,其中有高太尉作梗,连差役都是专门安排好结果林冲性命的。武松是被平常的州郡法院判刑的,从县令一直到知州都知道武松是个好汉,刻意去照顾他,因此才能从死罪变成了误杀罪。差役们也明白林冲是上面点名要杀的,武松是上面点名要保护的,对他们的态度肯定不同。

得罪的人不同:林冲得罪的是高太尉,高太尉是一手遮天的人物,想要整死林冲易如反掌。武松杀死的潘金莲和王婆都没有后台,西门庆算是个富豪,人已经死了,也就人死茶凉了。

这样来看,两个人不同的待遇,并不是因为差役的不同,而是两个人发配的时候,各方面条件的差异导致的。


史海泛舟摆渡人


豹子头林冲,无疑是水浒英雄里面比较憋屈的一个人,虽然武功高强,名号响亮,八十万禁军教头说出来能镇住一大片,但其性格却有点胆小怕事,唯唯诺诺,怕是因为身在官场多年,沾染了官场习气,变的逆来顺受,谨小慎微,这也是官场人士的通病啊!



后来林冲娶了个如花似玉的美娇娘,夫唱妇随,小日子过得挺好,不曾想,林夫人去东岳庙上香时,被市井流氓高衙内看上了。

高衙内是高俅的干儿子,其实高俅年龄并不长他几岁,为了攀高枝就认高俅当爹了,这家伙平日里就是横行霸道,鱼肉乡里的主,自认了干爹后,更加肆无忌惮,他有个特殊嗜好,就是喜好别人的老婆。



且说高衙内调戏林娘子时,恰被闻讯赶来的林冲喝止,自此和高衙内结下梁子,高衙内一番添油加醋,向高俅控诉林冲,说林冲辱骂高俅,高俅很恼火,于是设计陷害林冲。

后来就有了林冲误入白虎堂。高俅先让人把宝刀卖给林冲,又让人通知林冲,高太尉想借宝刀一看,不明所以的林冲就去了,但他并不知道白虎堂在哪,于是让人一路连蒙带骗走进了白虎堂,高俅突然指控林冲想行刺自己,于是将他逮捕入狱,本想置之于死地,可罪行尚不够判死刑,就准备在押送沧州途中暗害他。



押送的公差董超、薛霸二人,他们早就被高俅买通了,准备在野猪林害死林冲,这一路上,林冲受老罪了,不仅没吃的没喝的,还经常被鞭打脚踢,最后被开水烫了脚,行走困难。两个官差将林冲绑在树上,正待行凶时,突然来了个大救星鲁智深,林冲这才大难不死!

林冲之所以被虐待,还不是因为得罪了只手遮天一心想置他于死地的高太尉。相比之下,武松幸运的多了!



武松虽然替兄报仇,手刃潘金莲、西门庆和王婆,但潘金莲和王婆本就是个平民百姓,无权无势,西门庆虽然在县城有些权势,但比起高太尉来,那根本不值一提了。宋代历来极为重视女子贞洁,通奸本来就是死罪,武松的所作所为被当地百姓深为同情,不少百姓为其请命,县太爷也是深明大义之人,知道民心不可违,于是就将该案轻判,刺配孟州便了。



且说两个公差押着武松前往孟州,一开始也没虐待武松,也没特别优待他,有他们一口吃的喝的,就赏点给武松。

但当他们走到十字坡的时候,误入母夜叉孙二娘开的黑店,两位公差被蒙汗药蒙翻在地,武松早就知道有诈,识破后和孙二娘打了起来,好在菜园子张青及时赶到才化解误会,张青当即要砍了公差,武松反倒替他们求情,这两个公差吓得半死,阎王殿走了一回,自然对武松感恩戴德,几个人在十字坡酒店好吃好喝,停留了几日就要赶路,临行前张青又给了公差好多银两,要他们好生照顾武松。后来武松才有了有酒有肉,有两个公差服侍的惬意舒服生活!

林冲和武松的刺配旅途,一个在天堂,一个在炼狱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