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推出方舟编译品,将彻底改变安卓运行慢的缺点,iOS危险了吗?

蓝蓝的森林


感谢您的阅读!

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笃定华为方舟编译器会彻底改变安卓运行慢的缺点?!这种说法估计连余承东都不敢说吧。安卓系统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先了解下,安卓系统卡顿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内存过小,处理器性能过差等等,这些都导致了系统卡顿。当然,我们说iOS系统比安卓系统流畅原因基本上是在系统的运行机制上。

IOS:使用伪后台。APP在运行时,会将关闭的APP进行进程记录,实际上已经关闭了APP,并且释放了内存给正在使用的APP使用。所以,即使手机的运存不大也没有关系。加之ios应用的盒式机制,APP只运行自己的空间,不会插足其他APP的空间。

安卓系统:APP启动后,后台APP并没有禁止,会占有内存,让手机会在开启多个APP后,形成卡顿。

那么,方舟编译器解决的是什么呢?讲的清楚一些,就是将APP进行再次编译,通过编译后,能够让APP的启动速度,系统操作流畅度提升24%,系统响应性能提升44%的收益。所以,华为P30系列的运行速度会提升。

其实,自从谷歌在在Android 4.4以及之后的Android L的规划中,它将运行模式由Dalvik换成了ART,通过预编译来完成APP的启动,什么意思呢?就是APP安装的时候,字节码已经被编译成机器码,能够减少APP启动的时间;而方舟编译器可能减少编译的时间,带来更好的编译效果。

但是,方舟编译器却不能改变国内APP的臃肿情况,也不能改变系统的运行机制。所以,不可能改变根本的运行机制,除非华为未来的系统,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LeoGo科技


谢谢邀请!

大家要明白华为推出这个方舟编译器的目的是什么!

Android运行慢的根本原因

安卓运行慢主要是三个问题,碎片化严重、应用生态是Java这一虚拟机编程语言、Android定制厂商五花八门。每个厂商的工程师水平差距又比较大,因此华为方舟编译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Android存在已知问题,

能解决的Google已经帮你解决好了,不能解决的Google也没办法,华为的工程师不可能比Google的工程师做得更好。因此大家不要被余承东的“忽悠”给骗了,这玩意儿没有吹嘘的那么好。

华为的GPU Turbo也算是引领了一段时间的技术走向,方舟编译器号称能够使系统响应速度提升44%,操作系统流畅度提哼24%,重新编译后流畅度能提升60%,当然这样的数据真的能够实现,那么Android的用户体验确实将提高很多。

不过就目前的现实来看,华为自己的EMUI远远没有达到华为方舟编译器所宣传的高度,很显然这只是一个实验室值,或者说只是一个还没有实际用户检验的理想化状态。

呼吁使用方舟编译器,全因华为自己的操作系统

大家想一想,海思麒麟CPU香不香?既然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华为不愿把海思麒麟分享给小米、OPPO、VIVO等Android厂商呢?自然是这样对于华为来说并不是有利的事情,毕竟海思麒麟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

在当天发布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宣布华为方舟编译器面向业界开放,同时呼吁App开发商尽快使用方舟编译器。

那么为什么华为呼吁厂商使用方舟编译器呢?开放方舟编译器、跟不分享海思麒麟CPU一样,都是因为对华为有好处,商业公司都是商业价值最大化,无利不起早的。

大家也都知道,华为、三星等厂商其实一直都在研发自己的操作系统,那么方舟编译器的推出,本质上是为了让开发商能够熟悉华为的生态流程,未来华为的开发生态很有可能跟这个方舟编译器有很大的关系。

华为操作系统能否脱离Android存在

阿里云OS已经闹出过一次笑话,阿里云OS在很多层面上都借鉴了Android,甚至可以说很多地方就是Android,并且还直接使用Android建立起来的高速公路。这个所谓的“国产操作系统”成了当时行业最大的笑话。

假设华为的操作系统也会借鉴Android,或者说同样要使用Android建立起来的高速公路,那么对于华为来说也不会成为一次成功的技术革命,最终同样可能闹出笑话。

国产操作系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即使华为能够推出操作系统,大概率还是基于Linux,很多方面同样会借鉴Android,作为从业者希望国内有企业能够早日做出自己的操作系统吧,目前在这个领域走得最远的是深度科技。


本文为字节跳动签约作者EmacserVimer悟空问答原创文章,未经允许转载、抄袭必究!

EmacserVimer


早就说了,华为在手机操作系统上用的是李代桃僵,逐步加码的策略。

1. P9系列开始,号称18个月速度不慢,这是改写了文件系统,Kenel级的变动。

2.GPU turbo,Link Turbo改善游戏性能和连接体验,应该是既动了Kenel,也动了native的库,还改了HAL硬件适配,软硬件一体化,充分发挥安卓系手机的硬件能力

3.这次发布新编译器,背后该是重写了ART。靠编译器的优化,打动程序员,占生态系统的开发者资源,这是自建操作系统最关键的一步!而且还对国内开源。说白了,就是跟友商一起抱团,格局很大。

4.往后面是什么?无非就是另一套自研的虚拟机,兼容现有的App应用生态。同时还有自己独有的快应用生态,类似于小程序,已经在推了。

华为终端计划营收500亿美元到1500亿美元,对应的产品体验提升,后面的重点在于智能化、AR化、VR化、全连接化(物联网入口),这需要彻底释放硬件潜能,摆脱安卓固有的限制,这需要华为拿出自己的操作系统,并且能够无缝迁移现有的生态。从进展看,有条不紊,步步为营,逐层验证,每一层的投放,都有明确的产品卖点牵引。全面推出估计也就一两年以内,5G手机大量出货的时候,或许也就是华为自研操作系统横空出世之时了。在软硬件一体化上,完成超越苹果,打垮三星的决战!



songyang1997


华为推出方舟编译品,将彻底改变安卓运行慢的缺点,IOS危险了吗?

在不久前华为推出了自主研发的方舟编译器,并号称能将安卓整体流畅度提升60%,那么方舟编译器会影响到iOS 的霸主地位吗?考拉认为会,但并不足以达到影响iOS 的霸主地位。

有方舟编译器加持,加之现在安卓越来越流畅,为什么还不能挑战iOS 的霸主地位?

最近几年的安卓系统可以说是越来越流畅,特别是在安卓9.0之后。所以导致很多人有这样一种错觉,那就是现在的安卓系统在流畅性上即使无法媲美iOS ,但也不至于相差太远,而又出现一个华为方舟编译器能够将安卓系统提升60%,那凭什么还不能挑战iOS 的霸主地位?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方舟编译器的运行原理。

何为方舟编译器,它是如何提升安卓系统流畅性的?

简单来说就是之前的安卓第三方应用都是采用动态编译的方式,而动态编译方式并不能直接在源头就将应用的复杂代码转化完成,还有部分代码需要我们的手机进行协同转化,大大降低了应用开启效率。而方舟编译器采用的是静态编译方式,与iOS一样,苹果的应用也是采用静态编译。



静态编译最大优点就是能够在源头就解决应用代码转换,直接呈现一个转化完成的应用,省去手机端协同步骤,这样就能大大提高应用响应速度。

采用跟苹果一样的静态编译,安卓系统的流畅性不就能媲美iOS ?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iOS 系统之所以流畅的主要因素并不是因为它采用静态编译器,静态编译器的存在主要是为了提高第三方应用启动速度跟响应速度,而iOS 之所以流畅主要是因为系统闭源。




给你一间房子让你去装扮你会觉得很简单,工作量也很小,但如果给你一个国家让你装扮你还觉得轻松吗?而安卓跟iOS 的区别也正是如此,苹果只管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安卓却要管理全球的安卓系统,这个工作量明显就不再一个层次。当然这里并不是说苹果的工作就简单轻松,而是想说明开源跟闭源的区别,杠精勿喷!

综上所述考拉认为即便有方舟编译器加持,安卓系统也难以超越iOS ,这是先天问题,除非安卓闭源!所以方舟编译器的出现只能相对提高安卓流畅度,但是还不足以超越iOS


回答完毕!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原创不易,喜欢的朋友请点赞关注转发三连哦~

考拉科技馆


昨天刚看到一个新闻华为的一年手机研发费用,大于国内其它手机之和还要多,这是赤裸裸的通过技术生吃友商,科技领域最终掌握话语权的还是要靠技术来说话,现在的苹果谷歌微软都是在某一方面有着巨大的技术优势,所以很多规则都是他们来定,国内科技企业在这方面明显还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主要还是做应用跑马圈地,最后决定市场竞争力的还是靠硬实力。

从事软件开发多年,去年华为推出GPU Turbo技术的时候还不以为然,在手机主打产品的过程中专门拿出一个性能优化的点作为宣传点显得有点low,大致能猜到现在华为可能有个底层性能优化组不断在提升安卓运行性能,昨天看到余大嘴发布会上讲华为一年手机研发费用60亿美金,这简直就死天文数字,几百个亿的投入在讲究产出比的华为公司到底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可以预见,华为正在把从通讯领域的经验拿过来做手机,不停的提升技术壁垒,并且通过超强的执行力大幅度提升在全球的市场份额。

这次发布编译器以及EROFS,这些非常专业性的词语不断出现在发布会的现场,如果偶然一次拿技术性的东西作为发布会的内容,如果一直拿技术点在召开发布会就是硬实力一种体现了,有实力就是任性,华为按照这种趋势早晚拿下全球第一的份额,照着这种大趋势发展下去到底能在全球占据多少份额都不敢想象的事情,有了方舟编译器大幅度提升了安卓手机的性能,怪不得任正非发布一家人都在使用苹果手机的信息,其实就是在给华为的技术团队一个风向标,先在性能上达到苹果手机的流畅度,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只管去做就是了,可以想象华为的野心有多大,这是别的厂商所不具备的魄力和胆识。

从技术角度上讲述下方舟编译器,安卓的应用程序主要运行在虚拟机上,属于解释性执行,常见的C/C++属于编译性执行,先提前把二进制文件通过编译器给编译好,然后直接拿去运行就可以了,其实这就是java和C语言运行效率的差距,相当于直接把虚拟机给拿掉直接让程序运行在linux内核上,这是一个力气活也是一个技术活,没有成百上千人的技术团队干不了这种事情,一下子拉近和苹果手机的差距,估计谷歌本身也会被吓一跳,近些年华为公司不断给国人制造惊喜,从5G技术上的突破到现在手机技术上的突破,再到芯片技术,这些都是国人的骄傲,我们为拥有华为这种公司而感到骄傲。

一旦能大幅度改善安卓系统的性能,其实能从侧面看出华为已经在部署自己的生态系统了,开始在软件上发力了,现在移动系统几乎除了安卓就是苹果,微软的移动端已经放弃了,P30推迟发布是不是就是等待方舟编译器的成熟亮相,直接以一种压倒性的优势出来,但华为每年不计成本的研发投入已经在慢慢开花结果,其实这也给国内的友商一个信号,做科技产品最终制胜点还是要靠技术实力,只靠饥饿营销这种方式注定不能持久,专注于技术点的突破才是在这个行业站稳脚跟的唯一依据。

种种迹象表明华为的方舟编译器估计都是在为自己的操作系统铺路,后续可能还会有更加亮眼的技术突破出来,让我们拭目以待。

希望能帮到你。


大学生编程指南


说到关键点了,“方舟”编译器,就像一把尖刀直插开发端,掌握开发工具。说到这儿你应该明白了吧? 试想,当所有开发商都在用方舟来进行程序编译,假如某天华为突然升级编译器,支持新无缝支持自家系统呢?是不是釜底抽薪的感觉?

另外我猜测华为的新系统跟安卓高度相融,使用方舟编译器可以非常方便的转换到新系统,降低开发商适配成本,那么新系统的生态搭建难度将会缩小百倍!

“方舟”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是华为研发并验证已久的,说明这步棋早已布局好,难怪任正非为什么这么有自信,不知道后面还有多少杀手锏、B计划是我们不知道的?

最后,我大胆再猜测一下,接下来

第一步,华为可能会在业内普及方舟编译器,随后将编译器体验提升到最好。

第二步将会正式发布新系统、新特性,支持华为、荣耀、其他品牌手机,自愿更新或切换。

第三步,将麒麟处理器利用价格优势对国内友商开放,并以此实现让友商手机兼容华为系统应用,甚至使用华为系统作为底层(使用麒麟芯片必须支持新系统?),最后国内开发商全部归顺新系统,方舟编译器使命完成!华为发布“方舟”编译器是否在下一盘大棋?

如果你也有这种感觉那就对了,这还得从头说起,华为经过数年的风风雨雨,在手机领域从一家小品牌,到国内数一数二,花费了大量心血,随后在国际市场遇到西方国家的强烈压制,让华为面临着无路可退的局面,芯片、手机、通讯都消耗大量资源,此时是不可能放弃的,但西方遏制中国的手段决不止这一个,华为是面临一个强大的对手,必须用心下好这盘棋,想要下好就得走一步看七步,我们看看华为如何布局。

首先手机品牌方面,华为已经获得成功(这里要感谢美国),其次硬件方面核心的芯片已自主掌握,其他的零部件掐不住华为,剩下的就是软件生态这一项了。还记得华为前段时间放风出来的营销软文吧,全网突然铺天盖地的说华为自研系统,这是在干什么?没错,拉关注、造势,这一点华为已经轻车熟路。但是人人都知道做系统并不难,难的是空有平台没有生态,没有app的系统就是一个空壳子,解决这个问题甚至头条有不少用户很有“创意”的提出花钱请人开发的办法,但是这只是一句玩笑不可能实现,我们看看华为怎么做的?

说到关键点了,那就是“方舟”编译器,一把尖刀直插开发端,掌握开发工具。说道这儿你应该明白了吧? 试想,当所有开发商都在用方舟来进行程序编译,假如某天突然宣布,升级后的编译器,支持新系统呢?是不是釜底抽薪的感觉?

另外我猜测华为的新系统我猜测绝对跟安卓程序高度兼容或类似,使用方舟编译器可以非常方便的转换到新系统,降低开发商适配成本,那么新系统的生态搭建难度将会缩小百倍!

方舟这样的编译器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是华为研发并验证已久的,这步棋要在第一步的时候就已想好,任正非为什么这么有信心,后面还有多少步棋是我们不知道的?

还有,我大胆再猜测接下来,第一步,华为会尽全力在业内普及方舟编译器,随后将编译器体验提升到最好,第二步将会发布新系统、新特性,支持华为、荣耀、其他品牌手机,第三步,将麒麟处理器利用价格优势对国内友商开放,并实现让友商手机兼容华为系统应用,甚至使用华为系统作为底层(使用麒麟芯片必须支持新系统),最后国内开发商全部归顺新系统,方舟编译器使命完成!


热度传媒超哥


方舟编译器

4月11日,华为上半年度旗舰P30系列在上海正式发布,国内版EMUI 9.1系统的新特性也悉数亮相,其中最亮眼的要数“华为方舟编译器”的“首秀”。华为表示使用这一工具能够从程序编译与运行机制上提升安卓系统流畅度,补齐安卓系统的短板,引发外界高度关注。

根据已有的消息来看,华为的方舟编译器可以极大地解决安卓系统容易卡顿、APP运行低效、不流畅等一系列问题。如果方舟编译器能够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APP生产厂商推广,对安卓用户而言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在使用经过方舟编译后的安卓系统和软件时,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将会得到极大提高。

如果是别的人,比如说魅族的黄章,或者小米的雷军,OPPO的沈义人说出这种话语,老毛是会相信的。但是这是华为的“余大嘴"在说,我就随便一搜,你们直接看下图吧。

轮打脸,说实话,老毛非常佩服余承东,他作为职业经理人,主要是站在了华为这个巨人的肩膀上,所以现在混得风生水起。但是老毛从心底里佩服任正非任老爷子。


所以,老毛说下自己的理解吧,这个“黑科技”只是一个噱头而已,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神奇,除非华为你不使用安卓系统了。那才有可能可以与其一争!

这里是老毛聊科技,懂生活,爱科技,每日推荐科技资讯。


老毛聊科技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不定时放送福利哦!

华为方舟编译器确实厉害,因为这是编译器的层面提升系统的效率。

在发布会上,华为表示EMUI 9.1在仅仅对系统组件System Server应用了华为方舟编译器后,带来了系统操作流畅度提升24%,系统响应性能提升44%。

其实,这预示着智能手机向着软硬一体化的进化。这也印证了乔布斯以前的看法是对的。

安卓因为开源,同时系统的内核本身并没有不先进。所以一开始的几代安卓机子都比较卡。

到了后来,得益于系统的优化,硬件的提升,所以体验都好了很多。

但是苹果不一样,除了iOS内核本身非常优秀之外,iOS闭源,APP生态优质、A系列芯片强大,硬盘速度快等因素,所以iPhone一直都很快。

这一次,华为方舟编译器是从编译器的层面入手的,软件开发使用的语言是,程序在手机上运行需要转换成可以高效执行的机器码,这样的转换过程就是由编译器完成的。这是提升整个系统的效率的工具。

华为把这一个编译器开源了,目的是提升整个安卓阵容的手机的运行速度。削弱苹果的优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iOS没有优势,因为iOS优化的优势、A系列芯片的优势、生态的优势,本身还是很强。

只不过,这一次是缩短了整个安卓阵容跟iOS的距离,削弱苹果的优势啊。


太平洋电脑网


这里我想说的不是iOS危险了,而是安卓可能危险了,更大的可能是这是华为在为自己的操作系统铺设道路。

华为做事像来是大格局,规划的比较长远,所以我们现在都知道了华为几年前就已经在研发了操作系统,并且在今后向外界进行了透露。而这种事情对外公布其实都需要时机,并非是想说就说的,余承东之前能公开说必然是一系列工作做的差不多了。

离公开提操作系统的事没多久,华为现在又推出了方舟编译器。而从目前各方面的消息综合来看,这并非简单的基于安卓的编译器。对于这套编译器华为是自己写了一套完整的文件系统和工具链(Toolchain),使用它编辑后的文件打包格式是可以做成华为自己的格式,说白了就是专门给华为手机开发使用的。

由于这个编译器仍旧是基于安卓的系统,并且是开源的系统,因此今后软件厂商单独给华为开发对应的版本并非什么难事,对用户使用应该也没有任何影响,可以相对比较轻松的完成过度。届时推出后,如果业界反响强烈,积极使用,那未来华为上线自己的操作系统就是大概率事件。

当然,这件事本质上是分类安卓阵营的行为,因此后续就看谷歌这边会有什么反映。如果谷歌这边不能认可华为这种操作,如果放任不管的话,并且有相对的反制措施的话,对华为估计会有一定影响。不过,想想华为现在有2亿手机用户,而2019年华为的目标是2.5亿用户,这点数量的用户作为华为手机系统的基础用户应该是没问题了。

未来几年后随着华为手机用户的持续增加,而编译器的推广应用也能跟上,并且有诸多厂商支持,那未来华为手机也就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封闭手机系统。届时,可能就是和现在的苹果一样了,自己一整套的体系。



罗氏虫社


“极客谈科技”,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你遨游神奇的科技世界。


华为在4月11日的发布会上,不仅仅发布了P30系类手机,还包含了一款“方舟编译器”。

  • 该款编译器的出现,将会彻底改变安卓与iOS之间的悬殊地位;


  • 系统流畅度提升24%、系统响应提升44%、三方应用操作流畅度提升60%。

当安卓手机的性能趋近或等同于iOS戏能的同时,您还会选择苹果手机么?


华为科研初见成效

华为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已经初见成效,势必会拉动华为公司的快速发展。

十年累计研发奋勇总金额为4850亿元,2018年研发投入已经超过千亿大关。

对于研发的高度重视,使得华为获得较多的成绩:

  • 5G网络方面,获得专利1970件,占比5G专利总数的21%;

  • 芯片方面,天罡芯片(基站)、麒麟处理器、巴龙5000(基带)、鲲鹏芯片(服务器)等;

  • 软件方面,从2012年开始研发,现已开发出手机端的操作系统。

而“方舟编译器”仅仅是华为研发成果中很小的一个部分。


“方舟编译器”能否改变iOS系统的地位?

暂时还很难说“方舟编译器”能够对苹果的iOS系统带来直接的影响。

一、“方舟编译器”能否存活已经快速发展的问题

该款软件的推出还需要市场的检验:

  • 能否快速被开发人员掌握并进行推广是这款软件存活的前提;

  • 更多的三方软件开发厂商加入进来,是这款软件发展的必要条件。

华为采取开源的方式,对于推广一款新生软件是十分有利的选择。

二、“方舟编译器”的特色

发布会上对于安卓系统执行效率缓慢的原因,余承东给出了解释。

现在的安卓系统存在边解释边执行的低效现象,也就是硬件无法直接识别用户操作语言,需要翻译;而“方舟编译器”的出现,刚好解决了这个难题,可以直接翻译成机械码供硬件操作,从而省去了中间翻译的环节。

在确保效率以及硬件资源的前提下,确实可以说这是安卓的一次性能革命。

方向没有错误、性能具有保障,剩下就交给市场,等待市场进行检验吧!


关于华为推出的这款编译器,您怎么看,能否给苹果带来一些影响?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