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小學生寫觀後感、讀後感會不會太難了點?

灰機23


🎁歡迎來到“老穆說語文”問答領地,老穆將用最大的熱忱和最好的回答來回饋您!🎁


老穆解析

✨二年級學生寫觀後感、讀後感,究竟難不難呢?

我們都知道,一二年級作文以看圖寫話為主,字數在100—200左右,說句實話,孩子寫出來不是很難,除了有些字不會寫外。但是要想寫的出彩,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倘若沒有豐富的詞彙量和出色的語言表達能力,很難出眾。

二年級的孩子,正是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齡,是形象思維、抽象思維與邏輯思維形成的過程,這個年齡,讓孩子寫讀後感,無可厚非,關鍵是方法與寫的好與不好問題。

倘若老師佈置了讀後感或觀後感的任務,我們的孩子還是可以完成的。

也許這個時候家長就開始著急了,我也不會寫,孩子也不會寫,怎麼辦呢?不要著急,老穆為你支招。

讀後感,最重要的環節是什麼呢?穆老師告訴各位家長,感觸點。

何謂“感觸點”?是指作品中讓孩子深有感觸的點。

感觸點一般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典型人物、內容情節、經典語句、主題思想”。

比如孩子讀《狼和小羊》的故事,讀完故事後,我們的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問孩子讀完後有什麼體會或感悟?

大多數孩子會說:“大灰狼太壞了,總是找各種各樣經不起推敲的理由吃小羊……”

這個時候,我們的家長就可以針對這一點,讓孩子發表自己的見解與看法,最後要引到“人”的層面上,讓孩子去思考人性善惡好壞。


如果孩子讀完後,沒有感悟,也沒有關係,我們的家長可以圍繞這四個方面的感觸點引導孩子,啟發孩子。

我們在知曉感觸點後,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寫。如何寫?穆老師為大家整理如下圖,大家只要按照上面的步驟寫就可以了。

二年級的孩子,家長引導時,要多一點耐心、愛心和責任心,倘若家長朋友再有一顆童心的話,就更棒了!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你們清楚了嗎?加油哦!


🎁如果您覺得不錯,記得關注“老穆說語文”,並點個贊哦!🎁


老穆說語文


回答難不難問題,我們首先看一下課程標準,因為課程標準是國家制定的某一學段共同的,統一的基本要求。《語文課程標準》對1——2年級的學段目標有明確的規定。其中與讀後感和觀後感相關聯的如下:

1.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寫話)

2.聽故事、看音像作品,能複述大意和精彩情節。(口語交際)

3.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課內外閱讀,共同討論。(綜合性學習)

綜合來看這幾點內容,二年級的學生寫讀後感和觀後感並沒有超出規定的範圍,但著實有了難度。有難度的原因,在於對學段目標的整合實現,還在於孩子的書面語言積累還比較少,大多數語文教師還沒有對孩子們作出系統的指導。

語文素養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不重視平時的訓練指導,永遠都是老大難。作為老師或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做出努力:

1.降低要求。作文在於“以我之手寫我心”。告訴孩子,作文就是寫話,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寫出來就行。只要孩子們能夠盡力寫出自己看到的或者想到的東西即可。不要在語言表達或思想深度上作過多的要求。

2.選擇孩子能看懂的、喜歡的文章或影視作品來寫。有些作品,我們成人認為簡單或者喜歡,但孩子們不一定。孩子看懂的、喜歡的才會印象深刻,才會有話可說。

3.科學指導。讀後感和觀後感不外“‘引、議、聯、結”四個字。所謂引,就是引述作品內容。議,就是表明自己的觀點和看法。聯,就是聯繫自己的生活和社會現實。結,就是聯繫全文進行總結。我們可以分項指導訓練,然後整合。可以單項練習複述,也可以單項練習發表看法。

4.功夫用在平時。六歲的兒子還沒有上一年級,經常看《熊出沒》,和他一起看的時候,我會經常問他問題,比如“你喜歡這一集中的哪個人物,為什麼?”“你剛才看的那一集我錯過了,你可以講講嗎?”等等。我相信,這會對他將來的寫作有幫助。孩子上二年級,同樣可以問類似的問題。

“親子語文”,讓你我陪伴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歡迎關注交流。


親子語文


二年級小學生寫觀後感讀後感會不會太難了點?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得簡單說說學習的層次。

一:【學習的第一個層次是為了分數】。也就是應試,也就是所謂的成績。處於這個層次大多是為學而學,很盲目,很被功。說白了,是在為成績而學。

二:【學習的更高層次是為了學習知識培養能力。】人的學習過程,從呀呀學語開始直到人生終結,都是在有意和無意的進行著。其目地都是獲得知識獲得技能。說白了,是為了生存而學。

三:【學習的最高層次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個層次的學習,往往更主動,更系統,通過學習、觀摩、效仿等形式,獲得了知識,得到了能力。比如考試,是一道道題目,通過分析找到解決辦法,再作出答案的過程。在生活工作中非常類似。說白了,是在為人生而學。


至於二年級要求寫觀後感讀後感,同樣體現了教育和學習的潛在價值。雖然二年級學生不可能寫出多麼精人的篇章,也不能給他太高要求和太多條條框框。但看一篇文章後寫出讀後感意義非凡,因為這種方式比其他大多數人的層次更高,正無限接進學習的真諦。

為什麼這樣說呢?看一個影片後,寫一篇觀後感,至少不是為看而看。他會帶有目地的觀看,帶著問題觀看,也就是說:他是在帶著思考去觀看。看後寫出感想收穫,充實了過程,獲得了能力。


所以說,條件允許條件下,寫寫觀後感讀後感意義重大。與其為看而看不如帶有目地兼有收穫的用心去看。但也要切記,要求不要太高,頻率不要太高,畢竟也才二年級,您覺得呢?


醉z清q風f


讓二三年級的學生寫讀後感純粹是難為孩子。

因為讀後感是一種敘議結合的文體,就是說它必須有敘述,有議論,它是界於議論文和記敘文相結合的一種文體樣式。你讓一個二三年級的學生去寫一篇有一多半屬於議論文的讀後感,他能不困難嗎?

我看過二三年級學生寫的讀後感,基本都是把文章內容複述一遍,感受部分、議論部分都寫不出來。這不能願學生。二三年級不會議論很正常。

我認為不應該讓二三年級的學生去寫什麼讀後感,讓他們寫寫敘事的能把事寫清楚就行了!非要寫就得放鬆條件,就別要求那麼多,那麼高。

我個人認為,讀後感到五六年級時再寫 ,比較合適。讓二三年級的學生去寫讀後感,純屬難為孩子們!!!


閆老師教作文


不會。

七八歲的孩子對於事物已經有了自己看法,當他看過一場演出、電影或讀過一本書,心裡一定會留下些什麼,把它寫出來即可,並不難。

但是如果教師限制太多,命題人限制太多,孩子必須按照他們的想法來寫,則會很難。


翩然絮語


不會。

二年級孩子他們的識字量不多,所以教師不能給他們過高要求,讓他們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平時上課教生字時讓學生會給每一個生字組詞、造句,通過這樣的訓練寫讀後感或觀後感並不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