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所有人的养老金会按照统一标准发放吗?

弥撒气球开始燃烧CP魂


这样理解有偏差。

实际工资可能不同,缴费基数可能不同,退休后的养老金就可能会不同,所以企业与事业单位养老金并轨之后,退休金水平是有落差的。

因为退休金水平不同,就会引发人们对规则是否一样的关注。规则基本是一样,不过其中有一部分人群,遵循兼顾历史兼顾现在的原则,有一个计算方式上的过渡期。

养老金并轨,就是把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的职工,同样执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养老金并轨的改革不断推进中,最终实现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规则一致,而此前由财政拨付养老金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也将和企业退休人员一样,实现养老的社会化管理。

企业职工养老社会化管理,就是指企业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保费由单位与个人各缴一部分,退休之后就是社会化发放,养老金每年调整,也是按地方制定的调整方案执行。而在2014年养老金并轨之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是由财政承担,退休金按照工龄不同有的可以是原来工资的八成到九成。一个社会化发放,一个由财政包干,这里面退休金计算方式并不相同,实际拿到手的退休金也相差很大,有的差距会达到3倍。

2014年10月1日企事业养老保险制度并轨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计算分为“老人”、“中人”、“新人”,其中老人为2014年10月1日前退休的人员,中人为2014年10月1日前参加工作2014年10月1日后退休的人员,新人为2014年10月1日后工作的人员。企业与事业单位并轨改革,老人执行原有的退休标准,新人执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都是比较明晰的,比较复杂的是中人。中人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是这样的:养老金=基础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这里面是含有一个过渡性养老金,这是因为并轨改革设定有一个为期10年的过渡期。

2014年10月后,事业单位缴养老保险与企业是一样,单位缴一定的比例的,个人也要缴8%的比例。5月1日起,社保降费,事业单位跟企业一样也同时降费,这也是二者首次同步降费。

社保降费方案实施后,月平均工作的计算方式也有改变,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的上限与下限也会下降,下限更低,上限也会更低,以往事业单位部分工资高的人员会受上限封顶的影响。而企事业在养老金水平上的落差,也会随着社会化放发的深入,逐步缩小差距。


波士财经


好多人对“并轨”有误解。我觉得误解的产生不是知识方面的问题,是心理阴暗。所以不再解释什么是并轨。

其实我身边这样的人很多,他们说多了,我一般不反驳,何必呢。有一次把我惹毛了,我问过他,你家孙女是大学毕业,如果到咱们厂工作,让你孙女和技校毕业的拿同样的工资你干吗?他立马急了,凭什么?我说是啊,技校毕业的起码受过专业训练,你一个初中毕业的凭什么和我大学毕业的比呢?

不服的朋友看看下面链接的文章,看看有这种想法的是不是无理取闹。

https://m.toutiaocdn.com/item/6664369660198126091/?iid=65136559530&app=news_article×tamp=1551896455&group_id=6664369660198126091。


眼小散光


有不少人对于养老金并轨,持这样的观点,即认为养老金并轨后,所有人的养老金按照统一标准发放,这是对养老金并轨的误读。

所谓养老金并轨,就是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实行一样的保险制度。逐步缩小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金与企业职工之间的差距。

在养老金制度并轨之前,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不缴费,退休金由财政全包。企业职工养老金由个人和单位缴费,社会化发放。相同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退休金比企业职工的退休金高出许多,最多的达到3倍。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呼声不断,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也给社会进步带来的阻碍的作用。这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一场涉及千万的人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展开了。

养老金制度改革后,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跟企业职工一样,实行个人、单位缴费,养老金不再由财政负担,而是实行了社会化发放。这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变革,现在,全国已经全部完成了这项改革。

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中,为了实现平稳过渡,保证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待遇不降,实行了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过渡办法的衔接制度。

对于改革之前的老人,改革没有任何影响,新人将来按照养老金方案计算就可以了。现在就是中人的问题,全国大多数地区,从2014年10月改革至今,已经过去4年多了,还在给中人预发养老金,中人对此不够满意。

希望有关部门尽快落实中人养老金的待遇,不要让中人苦苦等待了,退休的人是等不起的。

需要明确的是,养老金并轨后,并不是代表所有人都按照统一的标准发放养老金,这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中人过渡期过去了,进入新人阶段也不会的,因为个人的工资不同,缴费基数也就不同,个人账户金额差异将永远存在,所以,养老金标准永远都是因人而异的。

以上回答不知是否帮到了您?欢迎留言继续探讨。


当代师说


楼主您好,养老金并轨首先这个做法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并轨,它是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来进行过渡的,虽然说机关事业单位从2014年开始缴纳这个基本养老保险,但实际上机关事业单位在2014年之前参加工作的人群,他还是沿用以前老的退休办法来执行的,所以说退休金待遇和企业单位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而且我们的这个养老保险目前来说是两种养老保险,一种养老保险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另外一种养老保险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这两种养老保险参保的人群,他最终退休以后获得的养老金待遇都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因为本身它的这个养老保险的缴费就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说退休以后的养老金是有很大的差距。

那么也就是说,虽然从某种意义上实现了养老金的并轨,但是这个养老金的待遇不可能是统一的标准,因为它根据你的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和当地的一个社会平均工资等,多种因素来考量你的这个,养老金待遇能够拿到多少钱,实际上这种计算办法也是相对比较公平的,如果说大家都发放一样的养老金待遇,那么对于那些交纳养老保险多的人相对是很不公平的,所以说也不可能这样做。


懂社保


养老金并轨和按照统一标准发放就不是一个概念,这是很多人思想认识上的一种错觉!

再者说,养老金并轨后,养老金按照统一标准发放就不可能!

因为养老金并轨只是养老金缴纳模式的改变,在2014年之前,事业单位的人员个人是不缴纳社保费用的,并轨之后也就是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的员工都共同缴纳基础社保费用。

但是养老金发放的标准却不是统一的,这其中牵涉到很多的条件:比如缴费的年限、缴纳社保的档次、是否足额缴纳社保、各地社平工资等。

即使是在同一个单位内,也会出现不同的养老金发放标准,这里面就特指的是一些社保中人,由于一些社保中人处于改革的过渡期间,他们退休之后的养老金会有一个视同缴费年限和过渡期的补贴,但是各地的补贴标准发放的进度不一样,发放的标准也不一样。单从这方面来说,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就不是统一的!

再一个,事业单位都会为员工足额缴纳社保,而企业单位大多只为员工缴纳最低限的社保费用,从这层面来说,他们之间的差距就很大。还有就是事业单位的福利待遇都很好,一般的事业单位还有职业年金,到最后加上这部分待遇就会比企业的员工待遇好多了!

一句话,虽然实行了并轨,但是养老金的发放是因人而异的,标准不一!


谈保说金



养老并轨,所有人养老金统一发放标准,而不是统一标准发放!

一、2014年10月,养老并轨,就是原来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机关单位、部分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事业单位,实现全员参保全复盖。

改变机关、事业单位不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无需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费,由财政、单位发放退休费的情况,统一纳入社会养老保险范畴,必须交纳社会养老保险费,退休由社会保险机构发放养老金。

二、养老并轨,改变机关、事业单位按照工龄计发退休费的办法,为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后,主要按照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缴费额度计发养老金的办法。

实现机关、事业、企业单位计发养老金方式方法统一,体现养老金以养老保险缴费“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
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全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统一的养老金计发公式。

从这个意义上说,养老并轨,实现所有人养老金统一发放标准。

因为,社平工资、缴费年限、缴费额度不同,不可能所有人养老金统一标准发放。


z山海


养老金并轨是指以后新人所有人不论你是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单位的职工。到退休年龄时计算养老金时,计算方法一样。也就是说所有人都是以个人上养老保险的年限及上养老保险的多少计算养老金。并不是说不论事业单位职工和企业单位职工拿的养老金一样多。并轨后新人到退休时每个人拿的养老金还会有很大差别。和现在一样国家垄断企业职工的养老金比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金高还会存在。就是一个单位的职工养老金也不可能完全一样。

现在中人退休。是由几快工资组成。包括养老保险和其它的几块工资组成。就是事业单位的算法也不统一。企业有企业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以后事业单位不会很多了。现在大量事业单位都在逐步转为企业。

现在所指的并轨,只是上养老保险这点并轨。其它的需要逐步的一点一点的过渡到计算养老金方法完全统一,那时才是养老金真正的并轨。

并轨后养老金还是统一发放。但是每个人的养老金差别更大。比如上养老保险上限和下限问题。拿一.八年算。上限每个人每个月可以上2000元的养老保险。下限每个月每个人可以上400多元的养老保险。三十年后计算养老金。相差更多。

以后中小企业职工和私企职工的养老金还会是低的。


世通27


楼主你好,这个问题并不是这样的养老金的并轨,只是从制度上完成了一个养老金的并轨,但实际上我们的这个养老金的差距依然还是很大,而且到目前为止还是有两种养老保险,存在一种养老保险,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另外一种养老保险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那么这二者的养老保险,实际上他的这个退休金的待遇相对来说差距还是很大的。

养老金的并轨主要体现在事业单位人员从2014年10月份之后开始缴纳这个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那么这个从政策层面上来讲实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之间的一个养老金并轨的工作,但是虽然说在这个政策层面上实现了并轨,实际上他们二者之间的养老金差距还是很大的。

一方面事业单位人员享受到一个退休工人的待遇,也就是说在2014年之前没有办理完退休的这部分人群,是可以享受到一个退休工人的待遇,他是有一定的补助,养老金在里面的另一方面,本身事业单位人员缴纳的这个养老保险的平均缴费指数相比于企业单位来讲要高了不少,所以说他们退休之后。获得的养老金待遇往往都会高于企业单位的养老金待遇的。


社保小达人


不是的。

目前我们国家的退休有三种方式,企业退休、事业单位退休和普通城乡居民退休。

养老金并轨后,所有人的退休待遇都有一部分相同点,就是都必须先参加养老保险并按规定缴纳15年以上的养老金、退休待遇都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这三种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式相同,都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金额除于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退休年龄计发月数表全国统一,50岁退休是195事个月,55岁退休是170个月,60岁退休是139个月。

但这并不是说,也不可能是所有人的养老金都会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发放。因为这不符合我国养老保险所遵循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基本原则。

试想一下,如果所有人的养老金都会按照统一标准发放的话,这与有些人提出来的农民不交养老保险费,也要与城镇职工一样发放养老金又有什么区别?如果所有人的养老金都按照统一标准来发放的话,这与上世纪我国一度存在的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又有什么区别?如果所有人的养老金都按照统一标准来发放的话,这对哪些缴费年限长、缴费基数高、缴费金额多的参保人员何谈公平、公正!

从养老金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影响退休人员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6个,即退休地的社平工资高低不同、缴费年限的长短不一、缴费基数的高低不同、缴费金额的高低不一、个人账户储存额的多少和退休年龄的大小不一。

就目前来说,中小企业单位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之间、经济发达地区的退休人员与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退休人员之间至所以会出现养老金绝对数差距比较大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在退休地的社平工资以及各人的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等不同上。


叶公来帮忙


了解更多事业单位招考信息及资料,可关注【重庆中公事业单位考试】!

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明白养老金并轨到底是什么——

养老金并轨,是指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什么叫实行一样的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实行并轨以前,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的养老保险全部是由单位承担的,员工无须承担任何费用,而企业则是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并轨制度实行以后,机关事业单位员工也和企业员工一样,实行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养老保险缴费的制度。看到这里应该就明白了,并轨的不是养老待遇,只是养老制度!所以养老金是不会全部按照统一标准发放的。

那现在并轨制度实行后,事企的养老金差距又是如何的呢?机关事业单位缴费基本是按照最高比例缴纳,而很多企业是按照最低比例缴纳,基数差距必然会导致实际养老金差距。另外,企业参保,不是你想缴多少就能缴多少的,个人没有主动权,所以目前事企的养老金虽然制度并轨,但在实际缴纳金额上,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期待以后会有更确实的制度,缩短两者差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