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和客機之後,客機速度一直沒有超越協和,是人類技術倒退了嗎?

楓梧簫楠


協和客機本身的結局反映出的問題並不是人類科學技術的倒退,而是技術先進性和商業應用性之間的矛盾而已。

協和客機誕生於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當時的全球民航運輸業正在面臨著一次大分歧——追求超音速飛行還是追求亞音速飛行。在冷戰時期,任何一次技術領域的討論都難免被附加上冷戰思維。英國和法國首先採取行動,共同出資聯合研製超音速客機,以投入到泛北大西洋的洲際航線運營中,這就是日後的協和式超音速客機。這款客機採用超細機身和S型超音速機翼,配置四臺帶加力燃燒室的渦噴發動機,使得協和號客機能夠在高空進行2倍超音速的高速飛行,商載能力達到100座。從倫敦到紐約的時間壓縮到只需要區區3.5個小時,比時差還要短。

與此同時,蘇聯也同期研發了一款超音速客機,這就是圖波列夫設計局的圖-144超音速客機,外觀佈局大同小異,發動機也是帶加力燃燒室的渦噴發動機,內外設備都是蘇聯自己研製配套的。

在商業化運營方面無論是協和還是圖144都很不成功,雖然前期運營時非常吸引眼球,尤其是其高速飛行能力,大幅壓縮了飛行時間。但是油耗方面實在是太大,這一問題在七十年代開始對於航空公司而言是一種無法接受的缺陷。過高的油耗,商載能力又太小,航程也沒有突破1萬km,導致這種超音速客機的商業使用價值不斷縮水。2000年後,協和和圖144就徹底停飛,離開跑道進入到博物館了。

反觀之下,經過五十年的磨合,噴氣時代的民航運輸業對於客機性能要求的特點就是下面三點:

1、適度的商載能力、適度的航程;

2、商載能力、貨運能力的靈活調整能力;

3、不斷降低的燃油消耗率;

在這三條的面前,中近程幹線客機變成了雙發亞音速窄體佈局,比如737和320;中遠程幹線客機由原先的四發、三發統一成雙發寬體客機,比如777、A350。

而如今,再也沒有航空公司談及超音速商業飛行。

——問題就回答到這裡了——

對航空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關注老鷹航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