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与王世充、宇文化及,三个男人的对战

李密与王世充的对战(617 年-618 年)

义宁元年(617)七月,王世充与李密的对战正式展开,隔年正月双方攻防才正式落幕。两方的战争持续将近半年左右的时间,王世充所带领的隋军最后仍是不敌瓦岗军,甚至王世充还躲入洛阳城中,不敢再出城应战。瓦岗军威逼洛阳城的举动,使得东都城内人心惶惶,在这种的情形之下,东都官吏决定背弃隋王朝,转而投奔瓦岗军阵营。《资治通鉴》记载:

李密与王世充、宇文化及,三个男人的对战

义宁二年(618 年)李密击败王世充和韦津,进而威逼东都,瓦岗军三十万人进驻金墉城。隋朝官吏巩县长柴孝和、监察御史郑颋见东都局势岌岌可危,于是遣使归附瓦岗军。除了柴孝和和郑颋向瓦岗军投诚外,仍有宇文颖叛归李密;将作大匠宇文恺子儒童、河南留守职方郎柳续、河阳都尉独孤武都、河内郡丞柳燮皆向李密投诚。

李密与王世充、宇文化及,三个男人的对战

王世充影视剧剧照

关于宇文颖与宇文儒童二人背弃隋朝,向李密投诚,或许是因为北周是宇文氏所开创,但是隋文帝杨坚却于大宝元年二月(581 年)废掉北周静帝,作为开国皇帝,一举建立隋朝。杨坚从宇文氏手中夺取政权,成为隋朝皇帝,自然而然对于宇文家族会有所防范。只是,宇文忻一族与北周系统是不同的家族,加上宇文忻有功于隋,因此整个宇文家族得到文帝的重用与爱戴。

李密与王世充、宇文化及,三个男人的对战

瓦岗军

但是,随着宇文忻谋反,遭到朝廷诛杀,宇文家族的风光也一夕之间全变了样,多位宇文氏遭到除名。纵使后来宇文家族有子孙入朝为宦,仍旧无法恢复隋初的光彩。在这样的家族背景影响之下,宇文的后代子孙如宇文颖、宇文儒童在面临国难之时是无法认同隋朝,反而先会考虑维护家族的利益,因此转而投奔瓦岗政权。

李密与王世充、宇文化及,三个男人的对战

李密

李密对宇文化及展开征讨(618 年)

大业十四年(618 年),宇文化及与其胞弟宇文智及和将领司马德勘等隋臣发动江都之变,弑逆炀帝和其皇族宗亲,将秦孝王的儿子杨浩,当作傀儡,立其为帝。宇文化及还自称大丞相,并引兵十余万西归。

宇文化及西归的消息传至洛阳东都,造成越王杨侗和朝臣们人人无不震惧,在危急的情况之下,东都只好招抚李密并提出请求瓦岗军阵营能伸出援手,抵挡宇文化及及其势力。于是,同年七月,李密带领瓦岗军向东讨伐宇文化及。两军在童山地区交战。

李密与王世充、宇文化及,三个男人的对战

宇文化及

瓦岗军是河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割据势力,而宇文化及及其阵营只是刚组成不久的团体。以势力来论,宇文化及是无法与瓦岗军相抗衡。而且,宇文化及在西归的途中,内部发生严重内讧,史载:

李密与王世充、宇文化及,三个男人的对战

宇文化及的所作所为与炀帝无所差别,尽是贪图个人享受,不懂得体恤将卒百姓,使得阵营内部怨声载道,甚至司马德戡、赵行枢和陈伯图等人都有谋杀宇文化及的计划,史载:

李密与王世充、宇文化及,三个男人的对战

上段史料,还凸显出宇文化及对功臣不信任的弊病,导致司马德勘等人的不满。再加上宇文化及不体恤将卒的行为,帐下将领们不满的情绪终于爆发。这些将领们私下计划弑杀宇文化及之行动,最后因为谋划不周宣告失败,一干人等均被宇文化及所杀。宇文化及虽然幸运躲过死劫,却也让帐下的将士们,再也不想继续待其麾下,他们宁可冒着危险也要逃亡离去。人员的流失,使得化及阵营里的人数快速锐减。

由上可知,李密阵营尚未对其征伐,宇文阵营其内部就已出现严重问题,将卒对宇文化及的领导方式极为不满,因而人员不断的离去与流失,这样的窘况对宇文化及和其阵营来说是极其不利。因此当李密与宇文化及展开征战后,宇文化及阵营不但屡战屡败。宇文化及颓势的情况,反而让麾下将士决定逃叛,其将陈智略率岭南骁果万余人,张童儿率江东骁果数千人,相继归附李密阵营。除了两人归附外,尚有王轨、许敬宗和苏威三人各因不同因素,进而加入瓦岗阵营。

首先谈论王轨部分。武德元年(618 年)七月,李密攻打宇文化及前夕,化及军队粮食将尽,李密佯装与之讲和,于是化及放纵士兵吃粮。后来李密部下有人犯罪,逃至化及营下,将实情全盘拖出,化及极为震怒,因此拷打东郡官民索取米粮,米粮事件竟让宇文化及显露残暴的一面。王轨因不堪忍受化及的暴虐,于是透过瓦岗阵营的通事舍人许敬宗,向李密寻求归附。而许敬宗归附李密的原因为:

李密与王世充、宇文化及,三个男人的对战

许敬宗,籍贯杭州新城,他爹是隋礼部侍郎。祖上自从高阳南渡后,历代都在江左当官。许敬宗年少就有文名,写得一手好文章,因此很早就进入朝廷为官。但是,大业十四年(618 年)江都之变,宇文化及不但弑炀帝,对随同至江都之朝廷官宦亦不放过,许善心就是一例,他在此事变中遭到诛杀。遭受丧父之痛的许敬宗,便毅然决然离开隋朝,转而归附瓦岗军的李密。

李密与王世充、宇文化及,三个男人的对战

许敬宗 影视形象

许敬宗归附李密之一例,与其他上述人士不同处在于,陈智略等人是宇文化及帐下之人员,他们皆因不堪忍受宇文化及的性格与对待,于是借由与瓦岗军对战的时机,转而投奔李密。但是,许敬宗只是隋朝朝臣,从不曾于宇文化及帐下仕宦,但是归附李密,却是因为宇文化及弑父,而让许敬宗做出如此重大的决定。

大业十四年(618 年),宇文化及终将不敌瓦岗势力,遭李密击败,宇文化及只能引兵北走,另于河北魏县做为新的根据地。宇文化及的失败,让帐下人士苏威决定投效瓦岗阵营,史载:

宇文化及之弑逆也,以威为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化及败,归于李密。

苏威原本是为隋朝重臣,不但曾与高颎共同辅佐朝政,深受文帝的信任,此外苏威历任刑部尚书、御史大夫、吏部尚书等中央官职,炀帝时又与宇文述、裴矩、裴蕴、虞世基等五人同参朝政。大业十二年(616 年)七月,炀帝南下江都,苏威陪同随行。但是,隔年却爆发江都之变,苏威虽然免除一死,却也成为宇文化及麾下之一员。大业十四年(618 年)宇文化及失败,苏威便趁势转而投附瓦岗军的李密。


参考文献:

  • 《资治通鉴》
  • 《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