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滅歷史中的妲己繼子—武庚,他的叛亂是我國這些姓氏的起源

在商朝的歷史中,很多人記得的都是紂王暴虐好色,妲己的妖媚殘忍,但是實際上商朝同其它王朝覆滅一樣,都會有留下來的王族子弟想要復國。

武庚,是紂王之子,在史記之中被稱為祿父,幼時聰明好學,深受紂王的賞識和喜愛,他的生母不詳,但是如果按輩分關係來算,他的繼母就是妲己。

他出現於歷史記載之中時,已經是商朝在經歷牧野之戰失敗,紂王帝辛,妲己身亡,朝歌城破,商朝滅亡,周朝建立的時候。

湮滅歷史中的妲己繼子—武庚,他的叛亂是我國這些姓氏的起源

那個時候周武王姬發即位,定都鎬京,為了犒賞有功之臣,管理商朝的封地,進行了分封諸侯,據記載周朝初期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國,而其中有一個人極為特殊,那就是武庚。

因為在征服了商朝之後,當時有“滅國不絕祀”的原則,但姬發又怕殷商遺民不服從周朝的統治而發生叛亂,雖然說紂王已死,但是商朝的奴隸主階級仍然保存了很強的勢力,於是在和姜太公商量之後,讓他仍在朝歌管理遺民。

而為了防止他們叛亂和武庚與他們相互勾結,於是在朝歌城的周圍設立了邶、鄘、衛三國。

朝歌以東設衛國;朝歌西與南為鄘;朝歌以北為邶,分別由武王弟管叔(東衛管叔鮮)、蔡叔(南鄘蔡叔度)、霍叔(北邶霍叔處)去統治,而朝歌屬於邶國之中,共同監視武庚,稱為三監。

後來在周朝建立幾年後,姬發去世,他兒子周成王年幼,便讓其弟周公旦(史稱周公)代為掌管國事,但是這個旨意下達以後,管叔和蔡叔都十分不滿。因為姬發的弟弟中,以管叔最為年長,按照兄終弟及的慣例,他是最有資格攝政的,也正是因為如此,他覺得周公一定是篡改了姬發的遺命,而且在其掌管國事的而過程中,對於諸侯的勢力進行了嚴格的限制並建立了相應的禮制。

湮滅歷史中的妲己繼子—武庚,他的叛亂是我國這些姓氏的起源

這種情況使得武王姬發的弟弟們都十分不滿,並且都猜忌他是要篡位,於是,管叔和自己的自己的弟弟們散佈周公要篡位的言論,要求討伐周公。

而此時的武庚其實早就有了復國的野心,正好管叔,蔡叔等武王的群弟要清君側,於是一拍即合聯合三監,並且又聯合殷商舊地東夷的徐、奄等東方夷族一起反叛,如《尚書大傳》雲:“管叔、蔡叔疑周公,流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王’,奄君、薄姑謂祿父曰:‘武王既死矣,今王尚幼矣,周公見疑矣,此百世之時也,請舉事!’

於是他們聯合之後發動了大規模的叛周復殷戰爭,聲勢之大,使周的統治出現了騷動和不安,嚴重地威脅了周王朝的安全,史稱“三監之亂”又稱管蔡之亂或武庚之亂。

但是周公在得知這個消息以後,為了儘快平息這場暴亂,“內弭父兄,外撫諸侯”。他與姜太公,召公姬奭商議,希望能讓他親征,於是在勸服召公以後,由周公以成王之命率軍東征,姜太公輔助其左右,又再一次的殺向了朝歌。

湮滅歷史中的妲己繼子—武庚,他的叛亂是我國這些姓氏的起源

此時的武庚早有準備,並且也有著一定的計劃,所以在這期間兩軍交戰的次數不計其數,但是仍被周公先是將與自己一起叛亂的三監鎮壓,殺管叔、流放蔡叔、貶霍叔為庶人;隨後在經過一番激戰之後,不敵對方,最後被誅殺,但是商朝的那些奴隸主貴族仍然不放棄,仍然進行反抗,但是仍然沒有什麼結果,在經過三年的艱苦鬥爭之後,這場動亂還是被平定下來。

在這場武庚之亂平息以後,周朝的統治者,深刻認識到了封建親戚、蕃屏周室的重要性,於是在武王分封的基礎上,周公、成王再次大規模分封諸侯。

湮滅歷史中的妲己繼子—武庚,他的叛亂是我國這些姓氏的起源

將原來屬於武庚的封地一分為二,一部分分給了商朝滅亡以後,投降於周朝,未參與叛亂的的紂王兄長微子啟,國號宋;另一部分封給了成王的叔父康叔,建都朝歌,國號衛;此外還分封了一些其他的異性貴族,這這些行為不僅鞏固了自己的統治地位,還擴大了周人的影響力,使周成為國力和疆域遠遠超過商朝的強大國家。

所以,這場武庚之亂不但沒有得到什麼特別大的成就,反而是讓周朝的統治更加的牢固了,而他也在動亂中失去了生命。

而關於他的封地邶國滅亡之事卻有著不同的說法;一是說武庚,管叔被殺,原來的邶、鄘、衛三國之地劃歸衛國所屬,周王室封康叔於衛,領“以殷餘民”。從此邶國之民和邶國之地轉屬衛國所有。二是《詩經·大雅·韓奕》中有“奄有北國”的說法。而許多學者解釋此“北國”即“邶國”,所以邶國是為韓國所滅,但是有的說是西周初年,也有的說是周宣王時期。

湮滅歷史中的妲己繼子—武庚,他的叛亂是我國這些姓氏的起源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邶國只經歷了武庚這一代就終結了,是周初封國中壽命最短的方國。

在歷史的記載中,他的存在只不過是曇花一現,關於他的記載也甚為稀少,不過其後裔不忘宗祖,有少許留在朝歌附近守墓祭祀,並以“殷”、“商”、“湯”、“祿”為姓。

而紂王之兄,因被封宋國,所有其與後世嫡系子孫均以宋姓,後來宋國被滅,為了懷念故國,都以宋為姓,尊微子為宋姓始祖,商丘是宋氏祖地,這即是“天下宋氏是一家”和“天下宋氏源於商”之緣故。《通志·氏族略》載:“宋民,子姓,商之裔也。

不過在歷史的發展中,有因為各種原因被改為宋姓之人,也有許多宋姓和殷姓之人改為其他姓,如今在我國的姓氏中,殷商遺民中由子姓分流而出的宋姓人口,居當今百家姓第22位,殷姓、商姓、湯姓和祿姓則排列在100位之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