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中小学校逐步、全面建立餐厅并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我省中小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巨大,除个别少数寄宿制学校外,绝大多数在校学生是每日走读学生。目前走读学生就餐方式有:家庭就餐,学校餐厅就餐,学校周边私人设立小饭桌就餐(主要针对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学校周边各种饮食餐馆(主要是中学生)等。随着城市的扩大以及学校资源配置(如农村地区学校向城镇集中)等一系列因素影响,能够就近回家就餐的学生人数逐渐减少(包括父母因工作等原因中午无法回家照顾家庭),中小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中午就餐以及午休问题已经是许多家庭面临的亟需解决的大难题。

中小学生涉及千家万户,甚至是每个家庭。在上述指出的各种就餐方式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下面予以具体分析介绍:

1)能够就近在家庭(包括亲戚朋友家)中就餐的应该是就好的方式,但能够做到的较少,即使有条件回家就餐,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往返学校的接送问题也为许多家庭增添许多负担,浪费社会资源,造成学校周边交通拥堵。

2)目前一些中小学校设立了餐厅,包括一些新建的农村学校也规划和设立了餐厅,但是目前学校设立的餐厅许多没有合法身份,经营方式、卫生质量、餐饮质量、收费标准等一系列问题没有相应法规约束,出现问题后法律责任不明确,造成许多学校开设的餐厅面临两难局面。此外,由于没有相应法规约束和政策的支持,有些学校餐厅成为盈利工具,饭菜质次价高,甚至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等问题。

3)目前在许多学校周边开设了大量的家庭小饭桌,收纳大量小学生午餐和午休,但是,这些小饭桌缺乏相关资质管理,存在多方面的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中小学生午餐问题涉及千家万户,问题的解决涉及面很宽,难度极大,急需从政府层面予以规划和解决。

国外发达国家在校中小学生在校午餐的解决方式是学校设立餐厅,餐厅是学校硬件组成条件之一;学校餐厅的管理是政府指导下的管理,其中包括餐品质量、价格规定等,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午餐由政府补贴等等。

解决好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午餐(包括午休)是社会发展文明程度的体现,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在中小学校设立餐厅并规范管理,必须政府主导。经过改革开放,陕西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的期望和要求逐步提高,目前从政府层面引导逐步、系统、全面地解决在校中小学生午餐及午休问题,具备了基本条件。

针对逐步、系统、全面在中小学校建立餐厅和规范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1)针对在校中小学生午餐需求,需要从政府层面开展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包括餐厅建立的可行性,餐厅建立条件设置、餐厅管理方式等一系列问题。

2)在已开设餐厅的学校中选择合适的试点对象,进行经营合法性、经营方式、管理方式、成本核算以及卫生标准、营养配餐标准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为系统全面建立中小学校餐厅和规范管理积累经验。

3)中小学校设立午餐餐厅是社会发展必然需要,必须是学校建校的基本硬件要求之一。从政府层面解决学生在校午餐就餐方式问题,必须坚持非盈利和社会化方向,不是单一教育部门可以实现的,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协调合作,如卫生、工商、税收、商品配送等,是一个系统化工程。

逐步、系统、全面、合法地在中小学校设立餐厅和规范化管理,为广大中小学生提供安全、营养、经济的午餐是非常必要也是可行的。

陕西省人民政府交办意见

<table> <tbody> 主办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协办单位: 交办日期:
2011-01-27 复函时限:2011-04-27/<tbody>/<table>

承办单位复函

<table> <tbody> 类别:B 陕西省教育厅签发人:曹普选 陕教函〔2011〕310号 对省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第570号
提案的复函/<tbody>/<table>

韩香娥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在中小学校逐步全面建立餐厅并规范化管理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感谢您多年来对我省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尤其是对中小学生午餐、午休等问题的关注与关心。您关于“逐步、系统、全面在中小学校建立餐厅和规范管理”的建议,既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建议,也是我省各级政府尤其是教育行政部门正在努力做好的一项工作。

长期以来,我省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在统筹地方教育事业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十分重视中小学后勤设施建设和规范管理工作。据统计,近5年来,我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结合国家和我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灾后重建工程、卫生新校园等项目,通过项目推动、财政支持、学校集资、引入社会资金等方式,先后投入资金近20亿元,对全省中小学后勤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与改造,在全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和部分高中学校建起了学生食堂和学生公寓。与此同时,省教育厅按照我省基础教育发展尤其是“双高普九”和农村寄宿制学校发展的要求,2009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中小学后勤管理工作的通知》(陕教产〔2009〕7号),初步实现了全省中小学后勤工作的“归口管理”。2010年出台了《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学校食堂管理服务标准(试行)》和《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宿舍管理服务标准(试行)》,推动全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食堂、学生公寓的管理服务向标准化阶段迈进。目前,还在抓紧筹备全省中小学后勤工作现场会,以期借此总结交流工作经验,用“精细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的理念引领中小学后勤工作,进一步提高全省中小学后勤的保障能力与服务水平。

然而,我省教育行政部门在推动大中城市中小学校后勤发展与改革方面却陷入了困境。当然,这也是一个全国性的问题,一个当前中国社会发展进步进程中亟待破解的社会难题。主要原因,一是随着我国城市化速度进程加快,城市面积迅速扩张,城市生活压力增大,大中城市的上班族普遍存在居住地点与工作单位距离较远、上班下班与学生上学放学时间不一致、夫妻双方都在工作等问题,致使很多家中没有老人且子女正在上学的上班族中午无法回家照顾子女;二是我国绝大多数大中城市的中小学校最初是以学生走读为前提规划建设的,因此,目前我国大中城市除了一些省级重点高中和民办寄宿制学校外,一般中小学校均无给中午无人照顾的学生提供食宿条件的能力,以至于这些学生只能借助小饭桌、小餐馆等解决午餐问题。这些就餐方式,不仅存在一定的饮食卫生与人身安全风险,而且容易使学生午间疏于管控,在客观上也给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带来了一定的思想负担。至于解决学生午休的问题,那就更无从说起了。

当前,解决我省大中城市学生午餐和午休问题的主要瓶颈,一是地方财力限制。我省处在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支付能力十分有限,现有教育投入主要用于维持教育系统正常运转和对国家教育投资项目进行配套,去年刚刚实施的“蛋奶工程”已经使得一些市县(区)地方财政捉襟见肘。也就是说,我省目前还不具备独立进行大规模教育建设投资的能力。二是建设规划限制。我省大中城市中小学校一般建校时间很长,在初建和改建过程中,很多都是严格按照教育部的城市中小学校规划建设标准进行规划建设的,大多都未预留后勤设施建设用地。目前,随着城市的发展,多数校园已经被周围建筑物所包围,在校园内兴建或者征地兴建后勤设施都是十分困难的。为此,我们只能寄希望于教育部重新修订城市中小学校规划建设标准,进行建设立项并投资改建城市学校。

当然,单就解决中小学生午餐问题而言,我们也是有新的机遇和途径的,这就是教育部经过长期准备即将推行“学生营养餐工程”。2001年初,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广学生营养餐的指导意见》,教育部制订了系统、科学的学生营养餐计划,进行了初步的尝试。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小学生营养餐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亟待破解的一大难题,逐步进入了沿海省市部分县区政府的视线,如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天津等省市的个别区(县)已经全面实行了中小学生免费营养午餐制度。其中上海市制订了《学生午餐的营养标准》,培训了中小学校营养师(卫生老师和食堂承包管理员),近期有可能在全市范围内普及中小学生免费营养午餐。同时,2010年初,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我省也加快了普及学生营养餐的步伐,通过实施“蛋奶工程”实现了对中小学生的营养早餐全覆盖。2010年下半年,教育部在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过程中,认真总结了沿海省市个别地区普及学生营养午餐的经验,把解决中西部地区学生营养餐问题列入了议事日程。同年11月,教育部组织专家组在我省合阳县开展了学生营养餐专题调研活动。据悉,教育部近期将在中西部省区选择10个县进行学生营养餐试点,待试点成功后,将逐步在中西部12个省市区全面推广。为此,省教育厅也在积极支持澄城县争取教育部试点的同时,认真总结实施“蛋奶工程”的经验,研究规划全省中小学生营养餐工程,以期借助教育部中西部地区学生营养餐工程,一举解决全省中小学生营养午餐问题。

我们认为,学生营养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全省GDP的支撑,也需要政府资金、政策与措施的配套,更需要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当然,这也将是全省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即将面对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从全国情况看,截止目前,还没有一个省市区甚至地级市全面解决学生营养餐问题;从世界经验看,全面推行学生营养餐大都是在人均GDP接近10000美元时完成的。因此,作为中西部欠发达省份,我们预计,在全省大中城市全面实行中小学生营养午餐供给大约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同时,鉴于中国的国情,一是大中城市大多数中小学没有条件修建学生食堂,二是国人饮食习惯与西方人不同(参照东亚国家和地区),未来我国大中城市最有可能的学生营养餐供给方式是国家制定营养配餐、卫生管理和质量价格标准,社会餐饮公司送配餐,中央、地方政府和家长联合买单。

为了积极推进“逐步、系统、全面在中小学校建立餐厅和规范管理”的工作,尽快实现全省中小学生营养午餐工程,省教育厅近期将采取如下工作措施,一是筹备召开全省中小学后勤现场会,总结推广典型经验,用“精细化管理、标准化服务”的理念引领全省中小学食堂的建设、服务和管理工作;二是认真开展《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食堂管理服务标准(试行)》推广试点工作,总结经验,完善体系,不断强化全省农村学校食堂的标准化管理与服务工作;三是积极支持澄城县争取教育部学生营养餐试点工作,在巩固“蛋奶工程”成果的基础上,借助教育部中西部学生营养餐工程,推动我省中小学生营养午餐工程;四是开展全省非义务段学校后勤管理调研工作,加快全省高中后勤协会的筹建步伐,借此推动与强化全省非义务段学校后勤的“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工作;五是向教育部提出修订我国城市中小学校规划建设标准、进行大中城市中小学校校舍改建立项的意见与建议。

感谢您对陕西省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二O一一年五月六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