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國學精粹 弘揚中華美德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這是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處世標準,也是中國人骨子裡流淌的民族性格。成都溫江東大街第二小學外國語實驗學校以培養具有外語特長、雙語並重的高素質學生為己任,植根千年國學精粹,緊抓經典誦讀傳統,堅持鼓勵性原則、浸潤性原則、差異性原則和自主性原則,為廣大師生樹立起文化自信。徜徉在東二外國語實驗學校,東西方文化在這裡交融,如何講好世界語境下的“中國故事”,全體教育人一直在行動。

突出文化亮點 裝點菁菁校園

教學樓上“夸父逐日”的大型浮雕和“學貴有恆”的金色大字;國學大道兩旁古聖先賢的畫像和名言;旗臺的背景浮雕、古樸典雅的國學教室,直至每個教室門玻璃上精選的成語、典故、詩文……濃郁的校園文化使師生的心靈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薰陶。教學樓走廊上的“國學文化長廊”,各班級教室內設置“國學”專欄,利用黑板報、班會、早讀課等宣傳國學文化,設置經典誦讀牆報……這為進一步營造班級國學文化氛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學校的校園誦讀由最初的階段性舉辦校級誦讀比賽轉變為校園常態化國學誦讀踐行活動:每週的升旗儀式全校齊學齊誦國學經典,每天的晨會課和午間活動進行全校誦讀;廣播站每天中午播放國學歌曲,學校持續開展每期一次的班級齊誦國學經典、古詩對誦、經典接龍等形式的全校性國學誦讀展示活動。另外,新生開筆禮、畢業成童禮、國學素養大賽等更是成為學校“童蒙養正、明理成才”的重要展現。

誦讀美文經典 啟迪人生智慧

每週一節的國學課,分年級學習《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孝經》《大學》《論語》等。每天利用晨讀進行20分種相應內容的誦讀,採取教師帶讀、學生齊讀、領讀、自由誦背等多種形式。每到放學時分,校門前排列整齊的學生隊伍中響起的琅琅誦讀聲,已經成為東二外亮麗的風景線。早在10年前,學校便組織骨幹力量編撰了《國學啟蒙》讀本,還增編了一套國學校本教材。隨著國學經典誦讀活動的持續深入,學校進一步引進北京育靈童國學研究院編撰的國學教材,並邀請國學名師王東亮作為學校國學工作室客座講師為學校國學教育提檔升級。目前,國學教研組老師們的身影已經更多地出現在大眾面前,他們錄製的《弟子規——孝篇》《三字經——聖賢篇》《孟子選段》《誠信》等國學講堂在溫江電視臺開播;經典誦讀節目《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在文廟廣場廣受好評;教師編排的少兒國學經典誦讀節目《滿江紅》獲區一等獎,並參加了成都市的比賽,賽後成都電視臺少兒頻道還對小演員們進行了專題採訪。在大家的努力下,誦讀國學經典活動正在從課堂向課外延伸。學校通過先後推出的《弟子規學習評量表》、學生踐行弟子規日記、家長意見反饋等紮實的踐行載體,將家長也拉進了經典誦讀的隊伍當中。截至目前,學校已連續4年邀請校外輔導員成都電視臺節目主持人陳嶽到校為一年級新生家長開設傳統文化與家庭教育專題講座,同時通過家長會、家長開放日等活動感染家長、培訓家長,構建起強有力的教育共同體。

堅持立德樹人 培育天府好少年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每個班級分時間段確立了《弟子規》的班級踐行點。學校還另外編印了《東二外國語實驗學校校園生活“三字經”》,利用班隊活動課進行學習討論,規範引領學生課間、集會、就餐的文明行為習慣。與之對應的,每學期學校都會舉辦“孝順好孩子”“文明禮儀小標兵”“文明禮儀示範班”“師德標兵”等系列競賽評比,受到了全體師生的熱烈歡迎。此外,學校還在國學經典教育中加入有關傳統節日以及風俗習慣的介紹,甚至還將國學活動與“天府文化”做了實踐結合,制定出國學遊學系列活動,以國學活動周做載體,鼓勵學生爭做懂感恩、有孝心的“天府”好少年。

2018年12月29日,一場規模盛大的國學素養大賽決賽在東二外國語實驗學校舉行,全校1100餘名師生及數百名家長參與了此次活動。這是學校“國學立根、雙語達人”辦學路途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學校植根傳統文化、培育美德少年的一項重要實踐。東二外的孩子們在“文軒杯”成都市青少年經典誦讀大賽溫江區決賽中斬獲一等獎,在成都市決賽中喜提第二名;五年級孩子表演的《勸學》誦讀節目獲區民辦協會一等獎;學前班的《大學》誦讀節目受邀參加公平街辦迎新活動獲得高度評價。傳統文化的種子早已在每個東二外的孩子心中生根發芽,一群具有世界眼光、中國脊樑的時代新人即將向我們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