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退休女教師: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奔赴新疆支教,直言要做到70歲

設想一下退休後的生活,你會怎樣度過?出去旅遊、遛鳥逗貓亦或者泡一盞茶,下一盤棋?相比之下,

湖北中醫藥大學退休教師鄭曉屏的退休生活顯得就極其特別了。2012年退休以後,鄭曉屏放棄武漢優越的生活和到美國與女兒團聚的機會,隻身前往4000公里外的新疆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支教,成為當地年齡最大的支教志願者。本期推送,小編將帶大家走進支教老師鄭曉屏的故事。

湖北退休女教師: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奔赴新疆支教,直言要做到70歲

退休老師的支教夢

在鄭曉屏的心中,一直渴望有一個機會到新疆去支教,退休以後,到新疆去支教的想法變得愈來愈強烈。退休前,她就一直在網上尋找需要支教的地方,但網上招聘支教志願者都有年齡限制,沒找到有學校需要退休人員去支教的。2011年9月,她在電視上看到,新疆塔縣皮裡村的孩子們不僅上學路途遙遠,而且各種教育資源都極其匱乏。她立即與塔縣相關負責人取得了聯繫,表示只要能夠去支教,不要一分錢。

但新疆塔縣支教的想法,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由於塔縣位於帕米爾高原,平均海拔4000多米,家人擔心她本就較虛弱的身體承受不了。但是鄭曉屏執意要去,愛人李先生在多次勸說無效的情況下,幫助聯繫了海拔較低的祖國西大門——吉木乃縣。

鄭曉屏主動提出,不拿工資,生活費用自理,只要給她一個住處就行。吉木乃縣距哈薩克斯坦僅有數十公里,素有"中國風口"之稱,一年中有近半時間是冬季,8級大風天氣在90天以上。剛到吉木乃的當晚,就遇上了大風天,鄭曉屏整夜睡不著,第二天打電話回家就哭了。丈夫在電話中勸她,實在不行,就回來吧。但鄭曉屏哭歸哭,卻沒有退縮。

只要情況允許,支教到70歲

湖北退休女教師: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奔赴新疆支教,直言要做到70歲

2012年8月11日,剛剛鄭曉屏來到吉木乃沒有想過要呆多長時間。但是,當她到了吉木乃縣後,周圍的人頻頻向她提出這個問題。據介紹,吉木乃縣教師數量匱乏,每年都有幾十人來吉木乃支教,但很少能夠長時間留在當地任教,給當地教育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鄭曉屏初到縣教育局報到,局領導就問她,你能夠在這裡呆多久。她選擇了沉默,是因為當時自己心裡還沒譜。鄭曉屏支教的學校領導隨後也問了同樣的問題,她依然選擇了沉默。

令她驚奇的是,她的班主任同事對她說的第一句話也是,你能在這裡呆多久?鄭曉屏第一次回答:希望能將孩子們帶到畢業。開學幾天後,就有家長找到她說,"如果你也是教幾天就走,就不要教我的孩子"。鄭曉屏當場就給家長們做出承諾:"第一隻要我身體許可;第二隻要教學不拖後腿,我保證將孩子們帶到畢業,只要情況允許,支教到70歲。"

愛與堅持化解困難

由於環境艱苦,鄭曉屏的生活遇到很多困難,來到鄭曉屏的宿舍,需要走過佈滿灰塵的樓梯,宿舍裡凌亂的空間被四張床鋪填滿,半幅窗簾掩住窗戶上殘破的玻璃。鄭曉屏住在下鋪,沒有衣櫃,衣服只能疊放在床上。她清理了一張桌子,擺上筆記本電腦,每晚就著昏黃的電燈備課。

教學中的困難也比想象要多得多。最初帶教五年級語文課,班上40多個學生,一大半是哈薩克族孩子,只有少數幾個維吾爾族和漢族學生。學生們的語文基礎薄弱。鄭曉屏很快就發現,自己先前設想的教學方法並不適合10歲左右的孩子。於是,她抽空就去聽年級組其他語文老師的課,還讓丈夫從武漢寄來成套的教案資料,和女兒打越洋電話時,也不忘探討怎麼上課才能讓孩子們喜歡。她的真情帶教慢慢讓孩子們愛上了課堂。可是,學期末,她給學生報聽寫,成績很差,可以說是"全軍覆沒"。她十分沮喪,"自己這麼遠來支教,努力堅持,可帶不好學生,怎麼跟家長交代呢?"她在支教日記裡寫道:第一次有了要打退堂鼓的想法。可到了新學期,她早早就訂了來新疆的機票。

2013年3月3日清晨7時許,鄭曉屏揹著大包小包下了到吉木乃縣的大巴車。這一次,她為孩子們帶來了好幾套試卷,都是在武漢自費買的。為了減輕重量,她把試卷的封皮全部拆掉,就這樣,行李還有七公斤重。因為時間早天又冷,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她只能揹著沉重的行李步行到學校,原本二十分鐘的路程,她走走歇歇,花了一個多小時。

數學老師趙美化說,鄭老師身體不太好,有幾種慢性病。剛來的時候需要出門打水,在冰雪路上經常摔跤,她也堅持下來了。趙老師說:"年初開學時,聽說新疆孩子沒見過桂花,鄭老師特意從武漢帶來了桂花,請學生家長幫忙做成桂花包子,班裡所有學生和老師都嚐到了桂花包子的美味。"

2015年9月,鄭曉屏的工作地點由原來的吉木乃縣直小學,換到了吉木乃託普鐵熱克鄉小學。而她帶到"新家"的行李中,就有愛心人士捐贈的數百件衣物和圖書資料等。學校得知這一情況後,專門為她準備了一間房存放這些物品,籌建了"愛心超市"。多年來,湖北中醫藥大學大力組織師生為新疆孩子捐贈物資。"超市"裡的愛心故事在持續上演……

要讓孩子們來北京看看

2018年,鄭曉屏與愛心人士共同動議設立"邊疆內地民族漢族兒童手拉手"項目基金,每年在吉木乃縣中小學選拔5名優秀學生及1-2名帶隊老師,資助他們到北京開展暑期遊學活動。

湖北退休女教師: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奔赴新疆支教,直言要做到70歲

2018年7月,來自吉木乃縣小學5名學生和1名老師成為首批受資助者,到北京開展了為期一週的體驗遊學。"別提孩子們有多興奮了,晚上都沒有睡好覺。"帶隊老師馬翠霞說,從吉木乃經停烏魯木齊,再到首都北京,學生們一路上都在期待。7月9日抵達北京時,鄭曉屏專程從武漢赴北京接站,迎接了她在祖國西北邊陲的學生。

遊學期間,學生們入住到北京有相近年齡學生的志願者家庭,與同齡孩子交流。在志願者的帶領下,學生們參觀了以前只在語文課文裡出現過的天安門廣場、故宮、天壇,爬上了八達嶺長城,走進了中國科技館、鳥巢水立方、北京自然博物館、八達嶺動物園,參觀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等學府。行程雖然緊張,但學生們非常開心。最讓11歲男孩加勒哈提·木拉提津津樂道的是,他第一次看到了4D電影,"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太震撼太神奇了"。

鄭曉屏非常感念愛心人士和志願者的熱情接待和周到安排。她在感謝信中寫道:"門票預訂、餐廳安排、景點銜接都傾注了您們的深情厚意。您們讓這次到京的吉木乃孩子們感受到了滿滿的溫暖和關愛。"

2018年,鄭曉屏獲得第六屆湖北省道德模範稱號。最美不過夕陽紅,鄭曉屏在退休後選擇奔赴邊疆,實現自己支教夢的同時,也把自己的一腔熱血再一次的投入了祖國的教育事業,這種奉獻精神,值得每一位湖中醫學子學習。

關注"湖北中醫藥大學招生辦"頭條號,獲取更多精彩資訊!

文章素材來源於湖北中醫藥大學官網、湖北文明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