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国外被迫娶妻生子,被拘禁监视生活十余年


一个汉人在国外被迫娶妻生子,截留国外生活十余年。

河南汤阴县菜园镇南的博望岗上有座“张骞祠”,又称“府君庙”,俗称“高韩庙”。原规模较小,仅有石砌窑洞3孔,后经明朝万历四年扩建。当地相传,张骞出使回国后封博望候,在汤阴地区带领百姓治理黄河为民造福。博望岗东边有张骞治理黄河时留下的马蹄泉,据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马蹄泉还有泉水涌出。

张骞祠楹联:大汉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中外友好,博望封候治黄河为民造福古今有功。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这条路上主要贩运的是中国的丝绸,故得此名。


1877年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作《中国》一书中,把“从公元前114年至公元127年间,中国与中亚、中国与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这条西域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

西汉时期的西域,狭义上是指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包括今天的巴尔喀什湖东、南和新疆的广大地区。广义上的西域则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中亚和西亚、南亚的一部分,以及东欧和北非的某些地区。公元前2世纪左右,塔里木盆地周围散布着龟兹、疏勒、于阗等大大小小36国。在张骞通西域之前,这些小国受匈奴贵族役使,成为匈奴进攻西汉的军事据点和经济后盾。

公元前138年,张骞以皇帝侍从官身份应募出使大月氏。他在途中被匈奴截留,拘禁10余年,被迫娶妻生子,但始终保持着汉朝的特使符节,没有忘却肩负的使命。公元前126年匈奴内乱,张骞乘机脱身回到长安。出使时率领100多人,前后13年,最后只剩下他和奴隶出身的堂邑父二人返回。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派出使西域。这次,他率领300多人组成的使团,携带金币丝帛巨万,牛羊刀头。公元前115年,张骞顺利返回长安。

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汉朝与西方的通道——“丝绸之路”,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有史学家认为,张骞对世界历史的贡献,只有1600多年后的哥伦布才能与其相提并论。功劳显赫的张骞回国后,汉武帝封其为“博望侯”,表彰其沟通东西促进国家和平发展的不朽功勋。

张骞通西域后,在这条“丝绸之路”上,一群群骆驼商人穿梭行进,他们越过崇山峻岭,将中国的养蚕、缫丝、冶铁、灌溉、造纸等技术带向中亚、西亚和欧洲,将那里的葡萄、胡桃、石榴、蚕豆、黄瓜、芝麻、无花果、菠菜等食品带到中国。中国的音乐、舞蹈、绘画和雕刻也吸收了西域特长,更加丰富多彩。东西文化交融的频繁,增长了人们的知识,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大大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