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不可逃逸区指的是什么?

qzuser202165744


应该说叫“空空导弹的不可逃逸区”才对!

不可逃逸区是指空空导弹从战斗机发射出去,处于增速和匀速阶段,如果目标没有电子干扰或红外干扰的情况下,任凭战斗机自身动力无法逃离被击中的命运。不可逃逸区不单单取决于导弹的射程,和敌我战机的态势,以及引导头是否锁定敌方战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空空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数据,他指的是一个飞行范围,专业术语叫导弹飞行包线。空空导弹的研发公司在测算一款导弹飞行包线时,仅仅考虑了导弹的飞行性能、引导头能力、和敌方战机飞行包线考虑在内。而在实战中,飞行员的临场决策和发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导弹的攻击效果。


在敌我双方空战过程中,双方战机都在高速飞行,这样的情况下空战战局往往会瞬间发生变化,即使最有经验的飞行员,也无法判断敌方战机是否进入导弹不可逃逸区做出正确判断。那么这个工作只能由火控计算机来完成,在空战中,火控雷达不断侦测敌方战斗机的方位、速度和方向并进行实时计算,由此计算出一条新的导弹的飞行包线,这个飞行包线是根据战场态势不断进行动态变化。相对于生厂商给出的空空导弹的飞行包线,这条动态变化的飞行包线实际所覆盖的不可逃逸区范围就要小一些!

明白了不可逃逸区的飞行包线的意义所在,怎么扩大导弹飞行包线就是导弹设计师和飞行员的共同目标了。导弹设计扩大飞行包线的手段主要是3个措施:

1、尽可能延长导弹的动力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目前空空导弹都是采用双脉冲火箭发动机或者喷气冲压发动机来完成,增加导弹末端冲刺的机动性能。

2、改变导弹的发射弹道,比如发射后先动力段爬升高度,然后平飞,最后俯冲向目标战斗机

3、提高导弹的目标辨识能力。这个在三代空战导弹后已经完全不是问题,目前主流空战导弹都有凝视成像能力,各种干扰弹已经对导弹引导头影响很小了。

一旦导弹的动力工作时间延长,这将极大的拓展导弹的飞行包线范围,增加目标被击中的概率。除了导弹设计师,飞行员自身在战斗中也要尽量为扩大飞行包线而努力,飞行员主要要做的是抢占有利的发射阵位,提升战斗机发射导弹时的速度和高度,来达到扩大飞行包线的目的!

现代空战,随着空战导弹制导能力抗干扰性大幅度提升,还有导弹速度、机动性成倍的增加,先进的空战导弹已经成为战机的噩梦,最近10年的空战准则:发现即意味着击落,一旦战机被火控雷达照射,战机的命运基本已经被确认为被击落了。速度在3~4马赫的空空导弹,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域能够达到50公里以上,在这个区域的战机被锁定99%的命运就是被击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