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为什么很少有人喜欢出游?

秀峰观世界


经济基础决定一个人的生活状态,试想一个农民刚从温饱解脱出来,还要娶妻生子,盖房,小孩上学,买农具、化肥等一系列化费,落在手上钱也所剩无几,他们能化钱出游吗?当然现在有的农民富裕了,他们有能力出游了!

我是农民出身的,九十年代结的婚,那时候,人们喜欢旅游结婚,旅游对我们农民是多么向往的一件事,有多少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辈子也没走出自家的三亩二分地,趁结婚时携着妻子到外面旅游一下,一方面省去结婚请客吃饭的宴席,一方面能节约结婚时不必要的化费,那时农民也没有巨额彩礼之说,我的妻子看上了我,我也看上了她,结婚时她陪嫁简单,我父母分给我二间房子,简单装修一下就作婚房,旅游结婚时,特地跑到上海南京大城市地去玩一趟,这就是我年青时跑到最远的,也最繁华的大城市旅游了。

现在的农民,负担则更重,特别是彩礼,现在还有房贷和车贷,真想出去安心去旅游,不能不考虑经济问题,作为大部份打工的农民来说手头不宽裕,还要省吃简用,出去去旅游,还是一点奢侈的,所以我认为农村人出去去旅游还是很少的!

我是合肥宝迅,针对农村人为什么很少有人喜欢出游的一点看法,希望网友们讨论评论!



合肥宝迅


不请自来啊!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来自大山之中,闯荡江湖已经有十多年了,却没有专门出去旅游过,为什么呢?不是我不喜欢,也不是我不爱好,只是说不舍得把,很多时候想去旅游,想去看看风景名胜的地方,可是想想自己的口袋,自己生活,还是算了吧,我不能把这些钱拿去享受吧啊,我得留着养家糊口呢!

这样年长期都是处在艰苦的奋斗中,总是感觉每年赚的钱都没有多余的,也没有时间去旅游,一年四季奔波在打工的路上,每天都只想着怎么去挣钱,怎么能多挣一点钱,能省则省,一直都是这样的在过,所以到现在都没去怎么旅游过!

或许你们听了会觉得很我很可悲啊,人一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啊?可是我想说的是,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很多农民工都是给我一样的,肩上的责任压力很大,想到家庭,想到子女,总是在心里告诉自己,等以后有钱了去吧!时间还很长!

是不是有很多朋友都是给我一样呢?欢迎下方评论留言,一起探讨!




趣笑哥


我30好几了。快奔40了。在我的印象中。唯一算旅游的。是上初一的时候。学校组织的一次旅游。

那是到我们几十公里外邻县游玩。学校租了个小巴车。只要学习好的奖励去。车费免了其他费用自己出。一车塞的满满的。老师都站在过道上。

那时候路也不好。所有的学生都没有出过远们。没有做过这种高档的车。80%的学生都晕车。有人吐了。这个像传染。很多人都吐了。我也一样。

一共去了两个景点。一个门票5元。一个门票8元。就和同学一起拍了一张合影。因为回来冲洗照片。要花钱。家里就给了20块钱。中午没有吃饭。我买了一瓶健力宝。我看别人喝过。特别羡慕。走的时候又买了一罐。回来已经很晚了。我记得到学校天已经黑了。我家离学校有六里多。回到家已经8点多了。

我娘一直在等我还给我留了饭。我打开那瓶健力宝。和我娘一起喝的。娘第一次喝。还问我这里怎么有气。每次想起都难以自制。

初三母亲查出得了癌症。很快去世。母亲去世以后。我到了上海打工。和三个工友住在7平方的地方。那是在上海人民广场旁边的。隔着一条马路。距离南京路步行街很近。我上班天天都从哪路过。每天可以看到全国旅游的人。每个人都是笑容满面。我们同样是到了上海旅游地。但他们是旅游。我却是上班。很羡慕。

虽然现在还是天天努力赚钱养家。可我还是梦想有一天。赚够了。轻松的去旅游。

现在很少再见到健力宝了。只要见到我总会买一罐。它能让我想起小时候。想起母亲。

我的旅游故事完了。第一次把我多年的心里话说出来。我不想和我认识的人说。可突然想和你们。陌生人说出来。凌晨1点了。我要失眠了


风云赛鸽


农村人为什么很少有人喜欢出游?

在西北偏远山区县城长大,生活了近20年,中学假期时间也做过临时工作,接触过各种工作的农村人,他们为什么很少出行,是有原因的。

有人说旅行要有钱也要有闲,觉得是有一定的道理。哪么农村人是怎么样的状态?

第一,从农村收入来看。

父母一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一辈子耕耘在自家几亩地,农闲时节就想着怎么样找点活挣钱。农村的几亩地一年能有多少收入呢?北方农作物两年三季,玉米产量高一亩地算1000斤,小麦算800斤,大豆或者其他作物算500斤。两年后农作物收入大概1000+800+1000=2800中间加上其他小作物估计总共收入3000块。我们家来说4亩地两年收入10000-12000之间。这是把所有粮食作物卖了自己家不吃的状态家计算的。并且一般是两个中年劳动力的收入。除去一家人吃饭费用,农作物收入两年不到6000快钱。

这也是为什么农村人为什么一直要找工作干的原因。直到2019年的今天,国家经济发现到这个状态,全国理论还有8000万贫困人口,实际上是怎么样的,我们大家都能想到。

第二,没有闲时间。

早起晚归是他们的常态!如今上班有些公司可能提出加班或者一段时间的996大家觉得很辛苦,没有业余时间了。在没有工厂,企业的经济发现不好的一些农村。他们的状态是早上6点到晚上8点,回家做饭干家务一年365天出了过年。对于经济发现较好的东南沿海地区会好一些,村里有工厂有企业基本会按照正常上下班,但是周六日也会加班。想要闲时间只有请假。

第三,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出去游玩!

回家问问自己的家人,他们会说:玩什么,花那些钱干嘛?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干些其他!

2019年今天的状态下,上一辈的孩子们基本都工作了,愿意让自己的家人多休息,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有些农村的年轻人也愿意多到外面看看。所以我们能感受到近些年来国家旅游业的发展速度很快。

第四,年轻的农村一代影响带动出行。

经济发展好了,年轻人有上学的更多了,大家的视野看的更广一些,生活之余愿意花钱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年轻人的观念也会影响到家人,带动部分人愿意出行。


第五,出行花费不少!

出行旅游并不简单,简单来说报团旅游,省内游7天2000-3000块不等,国内游7天3000-10000块不等。对于很多农村人来说这是一笔很大的开销,3000块钱基本是工厂上班一个月的工资结余,还不包括出行的其他购物隐形消费。很多人更愿意把钱花在其他地方,教育,家庭置业等。

第六,其他原因

生活压力大,家人,孩子,家务,每一样都不能少,从某些角度来说农村人的工作效率底一些,这也是很多人一直忙的原因之一。希望将来大家的生活都越来越好!

简单总结来说农村还是缺少出行的条件,大部分农村人没有太多闲时间闲钱去旅行!

谢谢阅读,喜欢请加关注!


奔跑de地瓜


农村人家里放不下的人和事太多了……

我二姑是个典型的农村妇女,不过二姑比较有经济头脑,一直到六十二岁才不做猪下水生意,二姑年轻时候很能干,我二姑父是个比较爱发火欺负媳妇跟孩子都渣男,非打即骂可是二姑还是坚持赚钱养家,二姑家前些年生活拮据,虽然生活过得不好但是二姑带着我表哥两个人一天也没有耽误过生意,二姑父在五十七岁时心脏脱落撒手人间,到他不行时还得是二姑跟表哥开车送医院去,邻居都说表哥是好样的,我想为人子女再怎么的也是亲爹啊,虽然脾气不好有病了也得给看病。表哥娶了媳妇小两口能干能吃苦,几年就盖上一个二层小楼,旁边的邻居都说表哥表嫂是好样的,又过了几年又在哈尔滨群力新区比较高档的小区买了楼,过上好日子这不二姑一个人说什么也不去市区跟表哥表嫂生活,可能老人想的比较多吧,好说歹说的住了一宿就生病了,去医大二院一检查肝包囊虫病变严重,这个病就是不注意加工猪下水后,洗手不注意细节导致的,初期发现早的话这个病根本就是两瓶点滴就能痊愈的。可惜三十多年了大夫说了真是没有办法了,整个肝脏都包住了,入院三天就驾鹤西游了,年轻时候拼命的赚钱养家,可是老了老了又没有享过福,人呐真是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啊!

我说的片面了些可能我没啥文化吧,我觉得农村人不是不出去旅游,而是家里的孩子,家里的一摊子放不下而已。

往往事与违日子好过,可是老人确走了………不可抗拒的命运!



冰城尔东


我家就是农村,最近这由于工作的原因,我已经和农村打了七年的交道,我来说说我的看法。这个问题现在来看,其实要一分为二来看。

首先,对于我们父母的这一辈人。他们真的是辛苦劳作了一辈子,他们经历了那个最贫穷的年代,经历了那个最困难的年代,所以在骨子里,在基因里,想尽一切办法就是挣钱和省钱。现在的旅游需要花费很多的金钱和时间,所以呢,大部分的像我们的父母那一辈的农村人,他们是不太愿意出去旅游。

第二个是身体方面的原因,其实我们的父母那一辈人,尤其是农村人,真的是一辈子辛苦劳碌,拿命拿身体换钱,到了该享受的年代,我敢保证我们现在所有的80后,90后的父母身体没有一个是完全没有任何问题的。也就是说,多多少少身体上都会有些不是,尤其是腿脚。身体上的不舒服固定和折磨一个人的思维,让他不太愿意往外走,这其实也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

第三,就是虽然现在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物质生活的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已经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日常,但是我们会发现,我好多的农村人,他们也不太愿意旅游,原因很简单,就是旅游这个关键词是从90年代以后才正式进入我们的公众视野,而在他们的那个年代呢,根本就没有这个旅游这个说法,所以呢。嗯,即使呢就是追求时髦,也就是附近走一走,不会走的太远。

第三个呢是时间上的问题。其实在我们的华北地区,大部分家庭的孩子,也就是我们这一辈人有了我们自己的孩子以后,其实都是我们的父母在带孩子,他们大部分的时间全部浪花在了带孙子,带孙女身上,也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要不要出去旅游的事情,这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非常关键的原因。

最后,我想讲的是一分为二的第二种看法,那其实呢,现在也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村人愿意走出去去享受一下美好的生活,愿意走出去旅旅游,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比如说我父母啊,最近最近一段时间刚刚我就带着父母去了海边走一走。

所以呢,所有的伙伴们,让我们努力挣钱,给父母提供更好更惬意的生活,让他们在有生之年能够多多享受现在的幸福生活,多出去走走。





胡老师怎么说


作为地地道道的农家娃儿,我们是上了大学,毕业后在城市打拼的一代!我从我的父母,从我们村儿,从我的体会出发来讲讲为什么农村人不喜欢旅游!

1,一提到农村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贫穷,提到为什么农村人为啥不喜欢旅游人们潜意识都认为是没钱,穷呗!

2,在我看来不尽然。我们村是县里的温室蔬菜大棚种植基地,国家的政策好,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大棚,我们种的番茄销向全国甚至出口!村里的大户年收入50万的大有人在,农村吃住都不花钱,论起经济能力其实要远超大部分城里人,白领!现在各行各业厂家将办事处从市级铺到乡镇就是发现农民朋友的手里有钱了!

3,所以你要问那到底是为什么农民朋友不喜欢旅游呢!在我看其一是农忙没时间,从开春开始除草灌溉,大棚温度高疾病频发要时刻关注!挂果,采摘,拉倒市场贩卖。现在农作物大多套种,小麦还没收,就要给辣椒育苗,套种,都要人工!忙的饭都顾不上吃还去旅游!我尤记得高三的2个月一次的返家,我们家院子草一人高,换洗下来的衣服一堆,我做好饭爸妈晚上9点才披星戴月的回来,他们天不亮又走了!😭这就是为什么农村的孩子早当家!

4其二,现在大多景区都是人工景区,吃的玩的大多卖点都是纯生态无污染农家乐,什么草莓采摘园,樱桃沟,地锅鸡,劈材炖!对于我们家家种菜种果树有大地锅的农村人根本没有吸引力😂,吃西餐吧!说实话吃不惯!农村人劳动强度大腰疼腿疼都是少不了的毛病,爬山漂流啥的身体受不了!

5最后一点就是,我父母一心为儿女从没想过自己想想清福,为了儿女,他们想留更多的钱给儿女!娶媳妇盖房子,老了看病花钱都不想给儿女添麻烦!

想让父母多出去走走,从土地里抬起头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在他们胳膊腿还利索的时候离开我们村多出去走走,还得我们年轻一代多努力多挣钱,给他们更好的生活!

好了^0^~这是我的一些看法!可能很狭隘,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欢迎大家评论转发谢谢!☺☺


刘家这闺女儿


我就不爱旅游,因为哪里的东西和物景的组成部分都是金、木、水、火、土。在北京上学的那几年,一来沒钱,二来不爱玩,除了学校组织参观故宫、动物园和颐和园、香山外,其它地方都没去。参加工作到退休的这几十年走的地方倒不少,办完公事就往单位跑,一点玩兴都没有。退休后孩子们每年都要带上我俩去外边转几次,去吧,走得慢,看到人多就头疼。不去吧,拂了孩子的心。往往到了目的地,孩子们去玩,我要么在宾馆睡大觉,要么和电脑下象棋,或者和宾馆保安聊天。我真不明白,满世界跑有啥意思?还是那句话:哪里都是金、木、水、火、土。与其花钱到假山假景处玩,还不如回老家看真景,闻闻稻花香。


LBT211



对这个问题我现身说法一下吧!我的身份是农民,以前是,现在是,估计以后还是,这个身份应该会是我这辈子唯一的标识。

虽然是农民,我也能熟练操作各种农作物的耕作方法,但实在是因为责任田太少了,我们那里98年左右调整一次责任田承包,规定三十年之内不再调整土地承包合约,那年我还不到二十岁,按平均可耕面积,一人承包1.1亩,当时我家六口人,爷奶年纪大了,不能再劳动了,和叔叔家可分种一人的承包地,所以,那年分包地为7.7亩,加上半亩自留地,这是我们一家六口人的全部农业收入来源。

2003年我结婚,增加一人,到08年我与父母分家过日子,父母把一块整二亩的地块和半亩自留地分给我,到目前我的小家也已经是六口之家,而承包地仍为2.5亩,吹个牛的说法吧!这2两亩半地,就算按年收入两万元,每个月才一千六百块,我们一家吃饱饭就很难,这还不能算每年要交的合作医院及其他费用。


而现在实际情况呢?两亩半地实际年收入不足两千元,去年我们一家合作医疗及卫生费,共缴纳1428元,也就是说,我的农业年收入仅剩五百多元,不考虑其他,单单算上我们一家的生活费,这五百块钱能支撑多长时间?一个月够吗?如果不是自己还能打工贴补家用,我们一家人仅靠种地,早晚有一天会自生自灭。

谁不向往面对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如果有游山玩水的闲情逸致谁愿意拒绝,可当现实要面对仅剩生存或是毁灭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如今我在外务工虽然也有机会去很多地方,比如曾经三次去天安门均在故宫门前止步,不是我买不起票,而是本能,我第一时间不是嫌票价高,而是不管高低,这个票价如果放在生活中够我们一家人生活多长时间,是的,也许有人会说,你太偏激了,生活本来就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不需要瞻前顾后考虑太多,那我只能说您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农村生活一点也不美丽,也不多彩,如果可以,世界这么大,我们也想去看看。可除了面朝黄土背朝天,就是没日没夜的打工,生活之外,除了没钱就是没闲。

《晋书·惠帝纪》:帝尝在华林园,闻虾蟆声,谓左右曰:"此鸣者为官乎,私乎?"或对曰:"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类也。

最后这一段我就不解释了,相信大家都能读懂,就这样吧!不想再写了


王大侃赶集


作为一名老家是农村 自己是旅游从业者的人来回答 我不知道其他地方农村怎样 我家这边的农村是比较原始的 家家户户都有牲口 有家禽 而大部分留守农村的都是五十岁以上的老人 我就曾邀请我爸妈出去旅游 但是家里有🐂走不开 要知道现在几头牛就是老两口的大部分财产 别说旅游了 就连来我家都是当天来当天回 交给别人他不放心 所以就一再搁置

但不是农村人不旅游 他们会选择那种价格低的汽车团 从东北坐汽车去北京 去山东 300多块钱啊各位 他们觉得超级便宜 也会报名去参加 我又能说什么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