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察兵的战斗力强吗?

李鱼60614468


说到侦察兵的厉害,那就谈谈我军历史上侦察兵最大的一次战绩!

《奇袭白虎团》这部话剧讲的以杨育才为首的由12名侦察兵组成的小分队出其不意的打掉南朝鲜军精锐部队——白虎团团部的事迹就广为流传。

1953年7月13日,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一场战役——金城战役打响,中国人志愿军第20兵团5个军20万大军在数千门火炮掩护下分成东、中、西三个集团向金城方向的南朝鲜军的3个师发动全面进攻,重点是南朝鲜军战斗力最强的首都师。

在正面进攻的同时,各集团抽调精兵强将充分发挥我军穿插作战的特长,向敌后猛插,配合主力部队围歼敌军。

隶属于西集团的607团侦察连派出副排长杨育才带领11名优秀的侦察兵,化装成南朝鲜军,配备了手枪、冲锋枪、手雷和燃烧瓶,携带着电台、绳索软梯、破坏剪这些特战工具,在一名朝鲜向导的带领下出发了,目标是距离前沿阵地20多公里的二青洞——首都师白虎团团部所在地。正在指挥部队与志愿军主力大战的白虎团指挥员们做梦也没想到一支中国断魂剑暗中向他们刺了过来。

12名侦察兵钻密林、穿山沟,悄默声地向二青洞扑来。一路上碰见几个哨卡,都混了过去,在距离目标还有6公里的勇进桥时遭遇了一支白虎团的巡逻队。杨育才胆大心细,独自带上翻译和向导,冒充美国顾问主动上前。居然用了一番连自己也听的不太懂的“英语”连哄带骗的把这些南朝鲜兵给糊弄过去了。

直到当天凌晨两点,杨育才率队到达白虎团团部前。白虎团团部最前面是一圈带电的铁丝网,然后10多辆坦克、20多辆装甲车环绕着团部指挥中枢,围的严严实实。而杨育才他们携带的都是轻武器,想要对付数十辆坦克、装甲车还有几百名南朝鲜军官兵,显然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

杨育才当机立断,与侦察兵们一商量,决定从坦克装甲车的缝隙间渗透进去。碰巧的是,就在他们准备行动时,一个南朝鲜军上尉军官突然跑到他们身边,马上被两名侦察兵一声不响的制伏,带到杨育才面前。杨育才又是一通半懂不懂的英语忽悠,估计也是这个南朝鲜军军官吓破了胆,贪生怕死之余居然带着杨育才他们12个人抄一条小路直奔团部。在通过坦克、装甲车防护圈时,南朝鲜军士兵见是自己的军官带路,居然问都没问一声。

到达团部门口时,12名侦察兵就如同猛虎下山一样开干了。杨育才第一个踢开团部大门,里面白虎团团长崔喜寅和首都师副师长林益醇等70多名军官正在开会,猛然见中国侦察兵冲了进来,全给惊呆了。杨育才等人当然毫不客气,更没有二话,一阵冲锋枪扫射,70多个军官除了林益醇和崔喜寅腿脚快跳窗逃生外,全部毙命,前后不到一分钟。

端掉了指挥部,杨育才等人又冲出房门,见人就杀、见房就烧。此时的白虎团部警卫部队已经乱成一团,黑暗之中不知道来了多少中国人,全部四散奔逃。杨育才等12人激战了一个多小时,毙伤白虎团团部官兵200余人,烧毁油库、弹药库多处,自己却无一伤亡。

然后丢下还在燃烧的白虎团团部、带着缴获的白虎团团旗胜利凯旋了。

这次杰出的特种作战行动对整个金城战役的胜利起了重大的作用,这一光辉事迹后来被拍成电影和“八个样板戏”之一。


大将军威武K


家父64年兵,高炮65师侦察连,2011年去世。

参加过援越抗美战争,荣立三等功。

父亲告诉我,武器对等的情况下,一对一,美国兵不是中国兵的对手。

小时候一家子围着桌子吃饭,一只老鼠从父亲身边跑过,父亲嗖地一下起身抓起老鼠摔在地上,我们都惊呆了,身手比老鼠还迅捷。

家父脾气爆,40多岁了,还对工厂里的小流氓一打三,毫发无损,全胜而归。

父亲晚年身体不好,胃出血,经常吐血。医生说,年轻时,饥一餐饱一餐,所以胃不好,肺不好,经常吐血是被美国重磅炸弹震伤了。

这就是中国侦察兵……



韩理荣


我爸是侦察兵,越战时他们连队刚去了战役就基本结束了,我爸没捞着打仗。我大姑夫全程参加了越战,复原回来后也算无人敢惹的主,尤其是喝酒后,但每当这时我爸要是出现,他就溜溜的跑回家,一点也不敢耍~

之后还有一次我四姑被人欺负后找我爸,我爸独自面对四个混混,两拳打倒两个,剩下的直接不敢动了,结果倒的那俩一眉骨骨裂一轻微脑震荡,但是他们都不敢要医药费😂😂


枯树临风1


我是98年入伍的,在当时的67军侦察连,我们新兵三个月训练后,我被分到侦察连,侦察连训练,那叫一个苦啊,早上5公里,下午10公里,倒功训练,攀爬训练,射击,捕俘。三个月下来,瘦了20斤,后来的专业训练,武装泅渡5公里,差点命都没有。说实话,侦察兵是部队的一把尖刀。

当时只要是我们连在我们师比武,那科科是第一。如果和别的连打架打输了,那就麻烦了。10公里全副武装伺候。如果赢了,全部加餐。

好想再去被折磨一次。

我的部队,我的连。


刀剑如霜


侦察兵一般是团以上单位配属,团一般配属一个侦察排,师一般配属侦察连,集团军配属侦察营。

在部队,侦察兵基本都是陆军,可谓是陆军的拳头和尖刀部队。本人就是一名陆军侦察兵,八十年代云南老山防御作战中,我连奉命开赴云南前线参战,配属原成都军区第六侦察大队,在长达一年半的轮战中,全连指战员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出色地完成了侦察敌情,捕捉俘虏,诱敌深入等一个又一个侦察作战任务,侦察兵以军事素质过硬,完成作战任务突出,一人多能等使侦察兵的名声大振,且以极小的代价夺取了重大胜利,为几次大的战役的胜利完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英雄战例,将永远载入我军的战史。

侦察兵都是全训单位,需要学习多种作战技能,如捕俘格斗,射击,多种枪支使用,多种车辆驾驶,排雷,爆破,武装泅渡,化装侦察,照相,反拍等等多种作战技能,我当新兵时,老兵和我说,你只要认真学,从侦察连走出的战士个个都是好样的。由于侦察兵在作战时所发挥的特殊作用,各级部队首长都高度重视这支精英部队的建设,现在各个部队的侦察兵均已改为陆军特战队,相信将在现代战争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以上回答,仅供参考,更多关于部队、及部队里的事,欢迎战友们关注我,我将积极为战友们服务!

新年即将到来,向全国的现役退役军人拜年啦!


宸源加油


我给你们讲一件事份们自己想,88年南沙海战之后,北舰从南巡一夜之间变成参战,当时三大舰队北舰是老大,我们船也是参战一员,代着海军陆战队,当时叫两栖侦查分队,就是在南沙那几个礁石地方长住的那伙人,五十人,不能说就是人,只能叫牲口,我没有骂人的意思,他们部队叫青岛两栖侦查大队,我们成年在船上水手在去南海过程巾我们碰到水情不好我们晕的死的心都有了,南方湿热,我们穿着短裤,托鞋一天洗多少次澡都受不了,那邦牲口从上船那一天起开始一天一牙缸水,全服武装,钢盔头上代着,在我房间住一个牲口热的汗从驴脸上网下流,我说你在室里我给你打水你洗一洗,这哥们说不用,在三都靠码头补冲食品,刚靠码头,真的刚靠码头这邦牲口就在码头列队,跑步上山走了,我们都看傻,等晚上这邦牲口回来时还抓了一只野鸡,等到湛江他们下船走之后,我们船长说一句同样是军人看看你们,全体船员鸦雀无声,我是北标983的不知那邦牲口兄弟现在还好吗?,服你,服你就服你们这邦牲口兄弟


372O5易成


必须强,你说的跑腿传递消息的那是通信员。

我爷爷是土八路,送了一年鸡毛信,然后2年土八路,43年才转入正式部队编制,在晋冀鲁豫八分区五团当侦察兵,那必须啥都会一点,我爷爷是文盲,但是竟然会说日文,而且没口音。爆破很拿手,山东济宁城最大的炮楼是他亲手炸掉的。枪法也挺准,双手都能开枪,而且是甩枪。再说身手,小时候家里来了老鼠,他快七十多了,二话不说,拿来酒杯粗细的顶门栓,一棍扫去,老鼠四条腿全断了但还是活的,据说当年他的手劲特大,一个日本的伪县长被抓了还不服,他一巴掌过去,那县长四个门牙被煽掉了


玉面二郎


这个问题很好,我有个邻居比我爸爸大两三岁吧,辈分小,叫我叔叔。他当兵的时候就是侦察兵,我记得小时候见到他都感到害怕,他个子不高但是很魁梧,给我感觉相当强壮。有一次他给我们几个孩子表演徒手掰砖头,两只手抓住砖头两边,一下就拉开了,当时把我们几个孩子惊呆了。他跟我们说这很正常,这是基本功。他跟我们他在捕俘班,就是负责抓俘虏。他说侦察兵出去抓俘虏,需要在最短时间内抓到,就必须一下打晕,抗起就走,有时候要抗起俘虏跑,还要跑很长距离,所以体力要好,力量也要很足,所以我觉得合格的侦察兵绝对很厉害


伤心真的是一种说不出


侦察兵在我看来,是和特种兵一样的存在。我以前工作时的一个工地里,一个队长就是侦察兵出身,个子不高,先不说能不能打,就看一眼他的手都觉得发怵,虎口比一般人饱满,整个手背是平的,看不出手背的关节,手掌又厚,一身腱子肉,胳膊线条明显。当时距离他退伍已经有快30年,一口气可以做50个俯卧撑,我们这些24,5的年轻人一口气最多才30几个,拉力器和臂力棒也可以轻松做几组。当时真的佩服,可见训练强度有多大。战力如何,不必多说了吧!


TATRA813


活着的一等功英雄

他,我的邻居,初中文化,身高183厘米,1982年兵,从农村入伍。84年时在 广西边防某师侦察连任副班长,火箭筒手。一天晚上全班7人在排长带领下深入越方4公里处,准备打掉一公安屯。

在距离敌营房正面只有100米左右的地方潜伏起来,据线报称越军驻地的村子当天有人结婚,当晚越军只留两人看守营房(其实就茅草棚)其余的人都会去喝喜酒。大约凌晨1点左右,越军喝完酒后全部回到营房,过了约半个小时,估计越军全睡下了。

夜深人静,甚至能听到虫呜蛙叫,他当晚担任第一射手。当排长发出开火的手势时,他第一发正中敌营房中间,全班迅速按照他的弹着点火力齐开,持续射击一阵后再冲上去又是一阵阵手榴弹猛炸,越军被这一波强力打击后,没有一点还击的能力,竞然连一枪都没来得及还击就被干掉了,他们后来放了把火将该营房烧了。此次战斗我军大获全胜且无一伤亡,安全返回国内驻地。当天晚上全连加菜并可以适当喝点白酒,师、团首长亲自为全班敬了茅台酒。

事后据越军内部通报:这次被袭击造成死亡23人(全屯23人),其中少尉中尉各1人。

战后论功行奖,大家都得到相应的荣誉(具体没问清楚)。

由于他第一发引导弹打得准,打得好才使我军取得全歼一个公安屯23人,并且无一伤亡的奇迹。他被授一等功,并送到师教导队学习,96年副营转业到县某局下的分局任副局长,现巳退二线混日子了!

注:这个战斗经过是2004年时听他口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