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热播剧《都挺好》一出,引发全民热议。这部剧为什么能大受欢迎,很大原因是:过于真实。

女主苏明玉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家里一共三个孩子,她是唯一的女孩,她的母亲经常用语言来羞辱她。

明玉母亲直接怼明玉:“我们给你吃,给你喝,养你这么大,我们有罪了是不是?你要是有能耐,你就别用我们钱呐!

语言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语言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自尊心强又饱受委屈的明玉,怎么听得了这样的话,一气之下和父母一刀两断,真的离开了家。从那以后,在明玉心里,这对父母与她再无关系。这也成了明玉心中永远的痛。

苏妈妈确实可气,甚至可以说她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但她嘴里说出的那些话,并不是她的专有台词。

很多家长在陪孩子写作业时,都会数落孩子:“你怎么这么笨?”“你动动脑子行不行啊?”

在孩子磨蹭时,犯错误时,都恨不得说些难听的话,以为这样可以刺激到孩子,让孩子改正错误,但其实这只是在伤害他们。

心理学家胡慎之说“语言暴力真的很恐怖,它不像暴力一样,会立刻产生伤害,但语言暴力,就像一把刀子,在人的心口狠狠拉上一道,这个伤口,有些人一辈子都好不了。"

很多人把语言暴力冠上了个好听的帽子:刀子嘴豆腐心。

可这张刀子嘴,可能就会把孩子的心划开一道道伤口,再也无法愈合。

2014年,谢勇导演的戛纳国际创意节银奖作品《语言暴力》,就讲述了语言暴力和暴力伤害的关系。

影片中,他采访了沈阳市少管所的几位少年犯。

他们从小被父母语言暴力对待:

“猪脑子”“废物”“丢人”“你怎么不去死”。

谢勇把这几个与语言暴力相关最具代表性的关键词,做成了“武器”。

语言暴力就像一把刀子,冷冰冰、硬邦邦扎进你的心,把人伤得鲜血淋漓,留下的伤口,却是一辈子也愈合不了的。

语言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02

你满目狰狞,让孩子懦弱自卑

相信绝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真心爱孩子的,这不容置疑。

但绝大多数时候,他们满嘴是爱,却表现得满目狰狞。

根据美国爱荷华大学一项研究显示,父母每天对孩子说的话语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积极和充满鼓励的。

每个孩子平均一天会得到超过400条的负面评论,而正面评论却只有30多条。

“你怎么这么笨?”

“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为什么别人能做到你就做不到!”

“你脑袋里装的是什么?”

“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

“别哭了,再哭就不要你了。”

这些,都是父母责骂孩子的常规用语。

有些父母不是不知道这些话会伤到孩子,也不是控制不住情绪要发泄。

只是想当然地认为,不能对孩子说太多好话,要是说几句就承受不住,以后出来社会还怎么生活?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Safekids曾发布过这样一则海报。

语言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一个失落的孩子,拿着26分的考试卷。他眼角下垂,神情紧张,看起来十分害怕的样子。

身上刻的,是父母对他说的话:

“你脑子让猪吃了吗?”

“考成这样,还有脸回家?”

语言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还有一个小孩抱着足球回家,他刚刚踢了一场超有趣的足球赛。

还没来得及跟父母分享喜悦,就开始被嫌弃:

“没见过这么脏的孩子。”

“你是从垃圾堆里捡出来的?”

海报的制作人,把每一句话深深刻在了孩子身上,就像伤疤一样。

希望警示家长,语言暴力对孩子的严重伤害。

但仍有不少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只是哗众取宠罢了。

语言暴力怎么可能伤害到孩子身体呢?

但以下两项研究,可能会让你对语言暴力的伤害,有新的认知。

1. 情绪伤痛和身体伤痛的脑回路是相同的

根据密歇根大学的伊森·克罗斯博士的一项实验:

当一个人受到语言暴力攻击,他的情绪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和身体疼痛极为相似,神经系统能体验到了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

也就是说,当父母辱骂自己孩子的时候,孩子情绪上遭受到的创伤,和身体受到伤害的疼痛程度不相上下!

2. 语言暴力能改变大脑结构

哈佛大学医学院马丁泰彻博士发现:

言语暴力最容易影响的大脑区域是胼胝体(主要负责两个大脑半球间传递动机、感觉和认知信息的区域),海马回(负责管理情绪的大脑区域),和前额叶(负责思考和决策的大脑区域)。

孩子的大脑尚在发育中,若他们总生活在苛责、匮乏的环境中,他们的大脑为了适应环境会发育成“求存模式”的结构,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所以我们能看到,诸多童年贫穷、家庭不幸的人,即便成年后生活环境出现了极大的改善,也还是很难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

过早承受压力,不仅不能提高孩子的心理素质,还会让孩子变得过于谨慎、胆怯等等,而且,这样的改变,终身不可逆。

03

正确的沟通,都是非暴力的

很多时候,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远比修复一个破损的成人容易得多。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肯定、认可,特别是来自父母的。当父母懂得考虑孩子的感受,多一些接纳和爱的时候,孩子必然能够更加积极面对生活。

语言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1. 给孩子表达的机会

没有完美的孩子,当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应该给他一个解释的机会,也许事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

公益短片《语言暴力》里面,一个男孩打碎了杯子,不由孩子解释,妈妈立马责备了起来,换来的是孩子哇哇大哭,妈妈更加生气。

在短片结束时,让时间倒流,孩子打碎了杯子,妈妈没有责备,而是温柔地说:“没关系,妈妈来收拾。”

孩子告诉妈妈:“妈妈,本来是想给你喝的。”

语言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改变一下态度,也许就有不一样的结果。有时候,我们看到孩子犯错误,就气不打一处来,但是孩子所做的,并不一定都是有意要惹我们生气,给孩子一个机会,才能让他有更多改正错误的空间。

2. 当伤害形成后,要积极补救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然这些道理我们都懂,也都愿意尽量克制自己的情绪和语言,但是难免有口不择言的时候。

如果真的是说了不该说的话,要及时补救,让孩子不受到二次伤害。

之前一个外国爸爸开导不开心女儿的视频,火爆网络。视频里,小女孩因为爸爸的一句玩笑话而大发脾气,情绪失控。

爸爸见女儿发脾气,并没有跟女儿“硬碰硬”,而是等女儿发完脾气,蹲下来询问原因。

女孩对他说:“我不喜欢你骂我!”原来是爸爸开的玩笑,被女儿当成了谩骂。爸爸意识到自己说话不当,就赶紧解释:“宝贝,我只是在逗你。”

并且,这位爸爸立刻道歉,表示如果女儿不喜欢这样,自己就不会再说这样的话。


语言暴力,到底有多可怕


爸爸诚恳的道歉,让女孩情绪平稳下来。

把事情说开了,孩子就会明白,有的时候我们也不是有意的,就像他们也不是故意犯错误一样,只要沟通到位,互相理解,孩子的心里就不会留下阴影。

3. 营造良好家庭氛围

在《家问》中说到: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他们在家中最先看到并习惯的待人处世经验,是破碎流离和粗暴残酷。

语言暴力,不仅仅是针对孩子。有时候,我们对爱人更容易恶语相向。而对孩子温柔细语,对另一半口出恶言,更容易给孩子造成伤害,只有营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才会让孩子在无忧地成长。

小嗯哼在参加完几期综艺节目后,圈粉无数。这个小暖男,能如此健康阳光,也得益于他的家庭氛围。

不仅爸爸妈妈对他特别温柔,父母之间也从来是有话好好说,他们之间别说是难听的话,就是生硬一点的话都听不到,感觉整个家庭,就像蜜罐一样,除了甜蜜,就是甜蜜。

情绪是会传染的,好好说话,应该从身边最亲近的人开始练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