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政府領導最新分工公佈

​​遼寧省政府領導最新分工公佈

遼寧省政府領導最新分工公佈

遼寧省政府網站發佈《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省政府領導同志工作分工的通知》。這是遼寧省機構改革及省政府部分領導職務調整後工作分工的最新安排。


​​遼寧省政府領導最新分工公佈



《通知》顯示,2月底由湖南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崗位上調任遼寧的陳向群,接替張雷負責省政府常務工作,負責發展改革、財稅、應急管理、統計、營商環境建設、機關事務管理、政務公開等方面工作。

新分工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機構改革後,統一由省委職能部門歸口協調管理的省政府組成部門,在省政府領導分工中顯示為“聯繫”,而非“分管”。以省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為例,機構改革後歸口省委統戰部領導,但仍作為省政府組成部門。此前副省長李金科“分管”民族宗教委,新的分工則標註為“聯繫省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

詳情請閱讀以下通知↓↓↓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

省政府領導同志工作分工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廳委、各直屬機構:

經研究,省政府領導同志工作分工如下:

 

一、省長

唐一軍:主持省政府及省政府黨組全面工作。

分管省審計廳。

聯繫審計署駐瀋陽特派員辦事處。

二、副省長

陳向群:負責省政府常務工作,負責發展改革、財稅、應急管理、統計、營商環境建設、機關事務管理、政務公開等方面工作。

分管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局)、財政廳、應急管理廳、統計局、機關事務管理局、營商環境建設局(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地方煤礦安全監管局,省政府駐北京辦事處、省政府駐上海辦事處、省政府駐廣東辦事處,信息中心、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省政府採購中心)。

聯繫省人大、省政協,各民主黨派、工商聯、關工委,稅務局、遼寧煤監局、地震局、國家統計局遼寧調查總隊、財政部駐遼寧省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國家能源局東北監管局、遼寧儲備物資管理局和解放軍駐遼部隊、武警部隊、中儲糧遼寧分公司。

  

陳綠平:負責商務、住房和城鄉建設、外事、港澳等方面工作。負責沈撫新區工作。

分管省商務廳(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政府外事辦公室(省政府港澳事務辦公室),沈撫新區管理委員會、對朝黃金坪威化島經濟區管理委員會。

聯繫省臺辦、僑聯、臺聯、貿促會、友協,大連海關、瀋陽海關。

王大偉:負責公安、司法、打擊走私、自然資源、金融監督管理等方面工作。

分管省公安廳、司法廳、自然資源廳、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監獄管理局、林業和草原局,農村信用社聯合社。

聯繫省法院、檢察院,安全廳,大連海事法院、法學會,人民銀行瀋陽分行、遼寧銀保監局、遼寧證監局、大連銀保監局、大連證監局、駐遼金融機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森林和草原病蟲害防治總站、國家自然資源督察瀋陽局。

崔楓林:負責工業和信息化、國企國資改革發展、民政、生態環境、退役軍人事務、人防、通信等方面工作。

分管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民政廳、生態環境廳、退役軍人事務廳、省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人民防空辦公室,先進裝備製造業基地建設工程中心、重大技術裝備戰略基地建設工程中心、國家新型原材料基地建設工程中心。

聯繫省殘聯,通信管理局、黃金管理局、菸草專賣局、電力公司和能源、電力、鋼鐵、石化、通信等中直企業、生態環境部東北督察局。

王明玉:負責交通、市場監管、扶貧等方面工作。

分管省交通運輸廳、市場監督管理局,藥品監督管理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知識產權局,檢驗檢測認證中心、農業科學院。

聯繫遼寧社會科學院、社科聯,郵政局、瀋陽鐵路監督管理局、中國鐵路瀋陽局集團有限公司、遼寧海事局、民航東北管理局。

  

郝春榮:負責農業農村、水利等方面工作。

分管省農業農村廳、水利廳,供銷合作社聯合社、現代農業生產基地建設工程中心。

聯繫省氣象局。

李金科:負責教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文化和旅遊、醫療保障等方面工作。

分管省教育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醫療保障局。

聯繫省民族和宗教事務委員會、文化和旅遊廳(文物局),總工會、共青團、婦聯、文聯、作協、黃埔同學會。

盧 柯:負責科技、衛生健康、體育等方面工作。

分管省科學技術廳(外國專家局)、衛生健康委員會(中醫藥管理局)、體育局,重要技術創新與研發基地建設工程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

聯繫省廣播電視局,科協、紅十字會、老科協,中科院瀋陽分院。

三、秘書長

徐 巖:兼任省政府辦公廳主任,分管省政府研究室(省政府參事室、文史館)。聯繫省政府新聞辦,中央駐遼新聞單位。

遼寧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9年3月28日


長青街快速路互通立交工程開建

4月17日,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局瞭解到,作為長青街快速路重要節點工程的長青街快速路與二環互通立交工程、長青街快速路與渾南大道互通立交工程昨日開始進行基礎施工,預計年底前將與長青街快速路同步具備通車條件,屆時從東一環至渾南將僅需4分鐘。

長青街快速路工程北起一環,南至渾南大道以南的銀卡路,全長5.4公里。高架橋由北向南上跨泉園一路、泉園二路、泉園三路、文化東路、方青北路、長青路、文萃路,為雙向6車道。在上跨二環路形成立交後由雙向6車道減為4車道落地。

其中,長青街快速路與二環互通立交工程,將實施長青快速路上跨二環路工程,同時對交匯處的二環路進行加寬改造,以及對二環現有匝道進行整體提升,在長青快速路與二環交叉處新建3條定向匝道,實現長青街快速路與二環路的交通轉換。

長青街與渾南大道互通立交工程採用渾南大道快速路在上,長青街快速路在下的結構設計。長青橋南橋臺處至渾南大道為雙向6車道連續高架橋,上跨恆達路、渾南大道後變為雙向4車道落地,與既有地面道路銜接;渾南大道快速路方向上跨長青街快速路為雙向6車道,同時建設一條北向西的右轉匝道與一條西向北的左轉匝道與長青快速路實現互通,由渾南大道西行方向去往長青街北行方向將可少等兩個信號燈的時長直達長青橋及二環,長青橋南行方向需要進入渾南大道的車輛可直接進入長青街高架橋後經右轉匝道駛入渾南大道高架橋,一路綠燈跨過朗明街、朗月街、朗日街等直達地下隧道段,實現二環南移目的。(來源:瀋陽日報)

城市住宅供地將“該快的快、該停的停”

保持住宅用地供應穩定,引導市場預期,2019年住宅用地供應將按“顯著增加、增加、持平、適當減少、減少直至暫停”五類調控目標,該快的快、該停的停。

記者17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為落實中央關於房地產調控相關要求,實現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用地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自然資源部要求各地商品住房庫存消化週期在36個月以上的,應停止供地;36-18個月的,要適當減少供地;18-12個月的,維持供地持平水平;12-6個月的,要增加供地;6個月以下的,要顯著增加並加快供地。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日前下發通知,要求各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組織地級以上城市、地州盟所在地和百萬人口以上縣(縣級市),結合2018年和2017年住宅用地供應數據,根據商品住房庫存消化週期(截至2019年3月),結合本地土地市場實際,切實優化住宅用地供應,實施差別化調控政策,在上年住宅用地供應分類調控目標基礎上,調整確定2019年住宅用地供應顯著增加、增加、持平、適當減少、減少直至暫停五類調控目標。(來源:瀋陽日報)

沈白領今春求職平均薪酬6186元

瀋陽春季哪個行業工資最高?哪個行業求職競爭最激烈?大數據告訴你。

近日,智聯招聘發佈《2019年春季中國僱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數據顯示,瀋陽地區2019年春季求職期的平均薪酬為6186元/月。

從薪酬分佈情況來看,瀋陽地區平均薪酬4000元-6000元/月的職位佔職位總量的32.2%,8000元/月以上的僅佔17.4%。

數據顯示,瀋陽地區競爭指數59.2,排名前五位的行業中,房地產/建築/建材/工程行業的競爭指數最高,其次是物業管理/商業中心行業,交通/運輸行業排在第三,快速消費品(食品/飲料/菸酒/日化)和物流/倉儲行業的競爭指數位列第四和第五。

瀋陽地區2019年春季競爭最為激烈的職業是交通運輸服務、財務/審計/稅務和物業管理。此外,人力資源和土木/建築/裝修/市政工程的競爭也較為激烈。交通運輸服務的人才需求漸趨飽和,然而求職者眾多,導致競爭指數升高。財務/審計/稅務、人力資源一貫職位供給穩定,因為求職者眾多,競爭較為激烈。

具體來看,信託/擔保/拍賣/典當的平均薪酬最高,為8897元/月;其次為基金/證券/期貨/投資,平均薪酬為8802元/月;再次是中介服務行業,平均薪酬為8336元/月。

瀋陽地區平均薪酬排名前十的行業,信託/擔保/拍賣/典當行業的平均薪酬略有下降,排名上升一位;基金/證券/期貨/投資行業平均薪酬水平及排名均有所下降;石油/石化/化工行業發展迅猛,相對上一季度平均薪酬水平及排名上升幅度較大,進入薪酬前十的排行榜,位列第四。網絡遊戲、互聯網/電子商務和IT服務(系統/數據/維護)行業也進入了前十位的榜單中。(來源:遼瀋晚報)

遼寧一季度新增“個轉企”2037戶

4月17日,記者從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截至3月31日,遼寧新增“個轉企”2037戶,比上年同期增長40.48%,其中轉為公司制企業719戶,佔比35.3%,實現一季度“開門紅”。

據瞭解,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揮大數據優勢,按照登記機關、所屬行業向各市下發符合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劃型標準的個體工商戶名錄,為各地精準建立“個轉企”培育庫、推動重點行業和重點群體轉型升級提供數據支撐服務。

為助力緩解轉型企業融資難問題,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結合市場監管部門和省郵儲銀行開展的“百億送貸行動”,組織開展了“送貸助轉型”主題活動,第一季度投放貸款4034萬元,涉及“個轉企”163戶。(來源:瀋陽日報)

重大新規!北京新房將強制上保險

近日,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聯合起草了《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關於印發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就《北京市住宅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暫行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管理辦法》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住宅工程質量潛在缺陷險將覆蓋新建、改建、擴建的住宅工程。其中新建的住宅工程項目,要在土地出讓合同中,將投保工程質量潛在缺陷保險列為土地出讓條件。

關於對《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關於印發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條例》等法律法規和文件要求,加快推進我市住宅工程質量保險制度建設,強化工程質量風險管控,不斷健全工程質量保障體系,全面提高我市住宅工程質量水平,切實保障住宅產權所有人合法權益,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聯合起草了《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關於印發的通知(徵求意見稿)》,現公開徵求意見。有關單位和各界人士如有修改意見,可在2019年4月22日前以傳真或電子郵件方式反饋市住房城鄉建設委。(來源:北京市住房城鄉建設委)

1-3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11.8%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今年1-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和銷售情況。

數據顯示,1-3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3803億元,同比增長11.8%,增速比1-2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17256億元,增長17.3%,增速回落0.7個百分點。住宅投資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的比重為72.5%。

1-3月份,東部地區房地產開發投資13540億元,同比增長10.3%,增速比1-2月份回落0.6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投資4816億元,增長8.4%,增速回落0.4個百分點;西部地區投資4901億元,增長18.9%,增速提高2.1個百分點;東北地區投資547億元,增長21.8%,增速提高10.9個百分點。

1-3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69944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8.2%,增速比1-2月份提高1.4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施工面積484560萬平方米,增長9.7%。房屋新開工面積38728萬平方米,增長11.9%,增速提高5.9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新開工面積28467萬平方米,增長11.5%。房屋竣工面積18474萬平方米,下降10.8%,降幅收窄1.1個百分點。其中,住宅竣工面積13043萬平方米,下降8.1%。

1-3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土地購置面積254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3.1%,降幅比1-2月份收窄1個百分點;土地成交價款1194億元,下降27.0%,降幅擴大13.9個百分點。

觀點地產新媒體根據公佈獲悉,商品房銷售和待售情況方面,1-3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2982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0.9%,降幅比1-2月份收窄2.7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下降0.6%,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11.1%,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下降6.9%。商品房銷售額27039億元,增長5.6%,增速提高2.8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7.5%,辦公樓銷售額下降13.0%,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下降2.6%。

1-3月份,東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1163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8%,降幅比1-2月份收窄2.9個百分點;銷售額14280億元,增長1.1%,1-2月份為下降1.2%。中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8496萬平方米,增長2.8%,1-2月份為下降0.6%;銷售額5897億元,增長10.9%,增速提高4.3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8736萬平方米,增長4.3%,增速提高2.1個百分點;銷售額6093億元,增長12.2%,增速提高2個百分點。東北地區商品房銷售面積960萬平方米,增長0.3%,1-2月份為下降4.8個百分點;銷售額768億元,增長6.3%,1-2月份為下降2.4%。

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51646萬平方米,比2月末減少605萬平方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減少531萬平方米,辦公樓待售面積減少47萬平方米,商業營業用房待售面積增加21萬平方米。

另於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情況方面,1-3月份,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38948億元,同比增長5.9%,增速比1-2月份提高3.8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貸款7134億元,增長2.5%;利用外資33億元,增長1.1倍;自籌資金11795億元,增長3.0%;定金及預收款12303億元,增長10.5%;個人按揭貸款5645億元,增長9.4%。

此外,3月份,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簡稱“國房景氣指數”)為100.78,比2月份提高0.21點。(來源:觀點地產網)

統計局:一季度國民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

4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一季度經濟運行數據。總的來看,一季度國民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積極因素逐漸增多,為全年經濟穩定健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但也要看到,全球經濟增長和國際貿易有所放緩,外部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國內結構性矛盾仍比較突出,改革發展任務艱鉅,經濟下行壓力猶存。

下階段,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狠抓各項政策落實落地,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紮實推動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

觀點地產新媒體查閱根據公佈得知,初步核算,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2134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4%,與上年四季度相比持平,比上年同期和全年分別回落0.4和0.2個百分點。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8769億元,同比增長2.7%;第二產業增加值82346億元,增長6.1%;第三產業增加值122317億元,增長7.0%。

一、農業生產基本穩定,種植結構不斷優化

一季度,農業(種植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禽蛋產量增長2.3%,牛奶產量增長2.0%。豬牛羊禽肉產量2252萬噸,同比下降2.8%;其中,豬肉產量1463萬噸,下降5.2%;牛肉、羊肉和禽肉產量分別增長1.7%、1.4%和2.1%。3月份全國主要農區氣候條件總體有利,大部分農區日照和墒情適宜,光熱條件總體較好,春耕春播進展順利。大豆意向種植面積同比增長16.4%,優質的中稻和一季晚稻意向種植面積增長1.9%。

二、工業生產有所加快,高技術產業佔比提高

一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增速比1-2月份加快1.2個百分點,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4.5%,股份制企業增長7.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1.4%。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2%,製造業增長7.2%,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1%。工業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8%,快於規模以上工業1.3個百分點,佔全部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為13.5%,比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7%,快於規模以上工業0.2個百分點。新產品快速增長,一季度,移動通信基站設備、城市軌道車輛、新能源汽車、太陽能電池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53.7%、54.1%、48.2%和18.2%。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5%,比1-2月份加快3.2個百分點,環比增長1.0%。

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080億元,同比下降14.0%,剔除春節因素後與上年同期持平略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79%。初步統計,3月份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情況有所好轉。

三、服務業較快增長,主要行業增速回升

一季度,第三產業發展穩中有進。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3%,金融業增長7.0%,住宿和餐飲業增長6.0%,批發和零售業增長5.8%,增速比上年四季度均有所提升。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保持較快增長,同比增長21.2%。

一季度,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4%,增速比1-2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比上年四季度加快0.2個百分點。3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7.6%,比1-2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1-2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9%,增速比上年全年回落0.5個百分點。

四、市場銷售增速上升,網上零售佔比提高

一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790億元,同比增長8.3%,增速比1-2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1.5個百分點。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83402億元,增長8.2%;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4388億元,增長9.2%。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10644億元,增長9.6%;商品零售87146億元,增長8.2%。消費升級類商品銷售增長較快,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類、通訊器材類商品同比分別增長10.9%和10.0%,增速分別快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和1.7個百分點。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7%,比1-2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91%。

一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22379億元,同比增長15.3%,比1-2月份加快1.7個百分點。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7772億元,增長21.0%,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18.2%,比1-2月份提高1.7個百分點。

五、投資穩步回升,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

一季度,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01871億元,同比增長6.3%,增速比1-2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1.2個百分點。其中,民間投資61492億元,增長6.4%。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3.0%;第二產業投資增長4.2%,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4.6%;第三產業投資增長7.5%,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4%。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1.4%,增速比全部投資快5.1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增長19.3%,比全部投資快13.0個百分點。從環比看,3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比上月增長0.45%。

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23803億元,同比增長11.8%,增速比1-2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加快1.4個百分點。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2982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0.9%,降幅比1-2月份收窄2.7個百分點;全國商品房銷售額27039億元,增長5.6%,增速比1-2月份加快2.8個百分點。

六、進出口總額增長加快,貿易結構持續優化

一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70051億元,同比增長3.7%,增速比1-2月份加快3.0個百分點。其中,出口37674億元,增長6.7%;進口32377億元,增長0.3%。進出口相抵,順差5297億元,比上年同期擴大75.2%。貿易方式結構進一步優化,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6.0%,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9.6%,比上年同期提高1.3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增長5.4%,佔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8.8%。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長9.9%,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0.6%,比上年同期提高2.3個百分點。3月份,進出口總額24626億元,同比增長9.6%,比1-2月份加快8.9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3419億元,增長21.3%;進口11207億元,下降1.8%。

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27663億元,同比增長4.8%。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0292億元,增長5.7%。

七、居民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工業生產者價格小幅上漲

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8%,漲幅比1-2月份擴大0.2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城市上漲1.9%,農村上漲1.8%。分類別看,食品菸酒價格同比上漲2.2%,衣著上漲1.8%,居住上漲2.1%,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1.3%,交通和通信下降0.8%,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6%,醫療保健上漲2.7%,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2.1%。在食品菸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0.5%,豬肉價格下降1.2%,鮮菜價格上漲6.9%。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3%,漲幅比上月擴大0.8個百分點;環比下降0.4%。

一季度,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0.2%,漲幅比1-2月份擴大0.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3.5個百分點。3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環比上漲0.1%。一季度,全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0.1%,其中3月份同比上漲0.2%,環比持平。

八、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下降,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繼續增加

一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324萬人。3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其中25-59歲群體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8%,低於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0.4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3月份,全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0小時,比上月增加1.1個小時。3月末,外出務工農村勞動力總量17651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210萬人,增長1.2%,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1個百分點。

九、居民收入穩定增長,農村居民收入增速快於城鎮

一季度,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93元,同比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633元,實際增長5.9%;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00元,實際增長6.9%。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為2.53,比上年同期下降0.02。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7158元,同比名義增長8.8%。

十、經濟結構調整優化,轉型升級成效明顯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一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5.9%,與歷史同期相比,為2013年以來的次高點。3月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51646萬平方米,比上月末減少605萬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9.9%。2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9%,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一季度,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鐵路運輸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3.0%和11.0%,分別快於全部投資36.7和4.7個百分點。

三大攻堅戰紮實推進。2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191420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准的限額之內。脫貧攻堅有效推進,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快增長。汙染防治成效繼續顯現,清潔能源消費比重上升。初步核算,一季度,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1.5個百分點,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同比下降2.7%。

經濟結構繼續優化。一季度,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57.3%,比上年同期提高0.6個百分點,比第二產業高18.7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長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61.3%,高於第二產業24.4個百分點。最終消費支出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5.1%,消費繼續成為需求動力的主導力量。在全部居民最終消費支出中,服務消費佔比為47.7%,比上年同期提高1.4個百分點。東、中、西、東北四大板塊良性互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進展,長江經濟帶大保護行動加快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穩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佈,海南自由貿易區有序建設,空間發展格局更趨優化拓展。

十一、市場預期明顯改善,發展信心有所增強

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重回擴張區間。3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為50.5%,比上月上升1.3個百分點,連續3個月低於臨界點後重回擴張區間;5個分類指數全部回升,其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分別回升3.2和1.0個百分點。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6.8%,比上月上升0.6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持續處於景氣區間。3月份,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4.8%,比上月上升0.5個百分點。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6%,比上月上升0.1個百分點,服務業新訂單指數連續三個月位於擴張區間。建築業商務活動指數為61.7%,位於高位景氣區間。綜合PMI產出指數明顯回升。3月份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4.0%,比上月上升1.6個百分點,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總體擴張加快。一季度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24.6,比上年四季度提高3.2點。(來源:觀點地產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