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海战之七:败像

原油,是日本帝国选择南进政策的根本动机。既然已经发动了珍珠港偷袭,接下来,当然是抢油。东南亚的油田,主要集中在荷属东印度的婆罗洲岛,也就是现在东马跟印尼共有的那个岛。

这地方有多少油呢?在当时,荷属东印度排名在美国、伊朗、罗马尼亚之后,为第四大产油国/区。中东的阿拉伯国家产油是后来的事,这时候跟石油关系不太大。

在这次主动攻击中,占绝对优势的日本海军面对仓促应战的英美荷澳四国联军,获胜是情理之中,但战役中居然损失了两艘驱逐舰,暴露了日本海军的弱点------不经打。之后虽一度高歌猛进,但在此已现败像。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之后,东南亚的局势是日本占有越南,在金兰湾有舰队,西贡有机场。这都得益于日本签署的轴心国协议:法国向德国投降,日本自然就不费一弹占领了越南。

太平洋海战之七:败像

盟军方面,英军在新加坡有基地,但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被击沉后,新马局势岌岌可危,菲律宾巴丹半岛的麦克阿瑟也难逃厄运。婆罗洲北岸的美里等地虽然有大量油井机炼油厂,但防卫力量基本为零,仅千余人的印度士兵及1500人左右的当地土著士兵。

另一方面,欧洲的荷兰虽然被占领,但流亡政府仍能控制荷属东印度,并于12月10日对日宣战。荷兰兵力仅为700余人,驻扎在婆罗洲岛英荷边界附近。装备方面,荷兰人数虽然少,但有5架老式的F2A水牛战机,3架水上飞机,几架B10马丁轰炸机,还有两艘潜艇。这几项装备虽然微不足道,但已经是盟军当时的重火力了。

12月中旬开始,志在必得的日军出动战列舰、驱逐舰大小舰艇52艘,从越南出发开始攻击英荷共占的婆罗洲,一个月就拿下了婆罗洲的美里、山打根、古晋、亚庇等地。

太平洋海战之七:败像

本来,这力量悬殊的一场战役没什么好说的,但日军损失了两艘驱逐舰,所以应该有个记录。

12月13日,10艘运兵船在一艘巡洋舰4艘驱逐舰的护卫下离开越南金兰湾,攻击舰队为两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16日早上,日军拿下美里、古晋等地,基本没遇到抵抗。

17日,美里郊外机场的荷兰轰炸机前往攻击日舰,无功而返,倒是跟着凑热闹的水上飞机立功了:被击落一架,但剩下的两架中,有一架将两颗200公斤的航弹扔到了驱逐舰东云号(Shinonome)上面,东云号弹药仓殉爆,2000吨的战舰几分钟就沉没了,舰上219名官兵无一生还。

这是太平洋海战中日本损失的第三艘水面舰艇,跟在威克岛损失的驱逐舰一样:殉爆。东云号的残骸至今未能找到。

18~19日两天,荷兰的轰炸机继续出击但仍然没战果,最后到23号的时候,荷兰人跑了------机场被日本人发现。不过在跑之前,荷兰又给了日本人一记重拳。

22日,日本运兵船离开美里前往古晋时,被荷兰的水上飞机发现,通知了K XIV潜艇。这潜艇不大,只有1000吨,但火力密度相当了得:前4后2共6具鱼雷管之外,艇外横着居然还有两具鱼雷管,太牛了。(据说在太平洋战争爆发时,这横的拆掉了,具体没找到出处)

22日入夜之后,这潜艇混到了日舰编队中,干掉了两艘运兵船,淹死数百日军。

24日凌晨,这潜艇再度出击,在古晋附近击沉2000吨的狭雾号(Sagiri)驱逐舰,舰上241人中,生死各半:121人死,120人获救。这是日舰损失的第4艘,狭雾号沉没的原因,还是殉爆。

这两艘驱逐舰的损失不是太冤,毕竟是中了航弹跟鱼雷,相比之下,威克岛损失的战舰居然是被152口径炮弹打爆的。这大概是日本这个新兴工业国的跟基不足吧,有点像零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