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耗时最长的一个工程:春秋时就开始,两千多年后,至今还在建

大家都知道,隋朝二世而亡,隋炀帝杨广也因此成为历史上昏君的代表。大家经常对隋炀帝的昏庸大加批评,其中一项就是京杭大运河的修建,说它劳民伤财。但其实,京杭大运河最开始并不是隋炀帝修建的,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凿。

中国耗时最长的一个工程:春秋时就开始,两千多年后,至今还在建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三项工程,并且直到如今都对中国人民产生着影响。它们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也成为了如今中国文化的象征。

中国耗时最长的一个工程:春秋时就开始,两千多年后,至今还在建

在春秋时期,运河是由于吴国为了讨伐齐国而修建的。到了隋朝,隋炀帝把运河大幅度扩修,直到完成。在唐宋时期,大运河一度处于繁荣状态。元朝时把运河取直至北京,明清时期把它进一步疏通。至今为止已有2500年的历史。直到最后一次兴修完成,它才真正有了姓名——京杭大运河。

中国耗时最长的一个工程:春秋时就开始,两千多年后,至今还在建

大家都知道,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它想要长期发展下去,就必须要有充足的物资。由于古代科技并不发达,大家主要依靠大自然来获取物资。而当时的粮食产量并算不上很高,于是统治者们只得举全国之力,来供应首都。

中国耗时最长的一个工程:春秋时就开始,两千多年后,至今还在建

毕竟,首都的物资供应如果不是很充足的话,在强大的国家也会像纸老虎一样,经不住敌人的攻占。在当时,统治者们也知道国家的命根子就是农产品,没有粮食,就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于是他们开始想办法来供应都城。

中国耗时最长的一个工程:春秋时就开始,两千多年后,至今还在建

隋炀帝因为修建京杭大运河而被后人所诟病,但其实他这么做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为了贪图享乐,而是他一早就发现了江南的物资抵达都城的困难。当时隋朝其实是有两个都城的:一个是大兴城,就是如今的西安;另一个就是洛阳了。这两个都城都处于北方,也都是内陆地区。

中国耗时最长的一个工程:春秋时就开始,两千多年后,至今还在建

而当时南方经济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可以用十分富庶来形容了。毕竟南方自然环境良好,适合农作品的种植。而北方因为经过连年的战乱,人口大大减少,经济发展止步不前。南方就显示出了它良好的优势:物资充裕。

中国耗时最长的一个工程:春秋时就开始,两千多年后,至今还在建

所以隋炀帝就开始想办法把南方的物资运到北方。在当时,传统的陆路运输成本极高,且消耗巨大,实在不适宜。于是只能改成水路运输。于是隋炀帝下令开始修建大运河,以方便江南的物资运到北方。大运河很快就已经完工了,但在当时过重的劳役也害惨了百姓,为之后隋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中国耗时最长的一个工程:春秋时就开始,两千多年后,至今还在建

到了元朝,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是江南地区了。当时的首都就是北京,而北京与江南相距甚远,于是元朝的统治者也开始着手于物资运送。历史上的经验告诉了他们陆路运输的缺点。于是,忽必烈下令让郭守敬再次修缮大运河。

中国耗时最长的一个工程:春秋时就开始,两千多年后,至今还在建

郭守敬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他不仅是一个水利工程专家,还是天文家、数学家。最后他耗时多年,完成了这项伟大工程。郭守敬把大运河主要改成了杭州至北京的两点一线,成为了当时元朝的一大生命线。京杭大运河在明清时期也得到了一定的修建,直到如今它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运河不仅被纳入“南水北调”的东部工程,更是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文献:《京杭大运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