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改了河道,整个城市的“气运”都被断送了!这个千年帝都可惜了

众所周知,我国有八大古都,它们分别是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安阳、杭州和郑州。而在这其中,安阳无疑是发展最差的一个,不论是人口规模、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和经济指数等方面,都位列八大古都之末。

因改了河道,整个城市的“气运”都被断送了!这个千年帝都可惜了

但在距今3300多年前,安阳的殷墟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商朝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不论是经济文化发展、人口规模,还是王陵建设等方面,它都处于当时中国,乃至东方的最高水平。

因改了河道,整个城市的“气运”都被断送了!这个千年帝都可惜了

这不禁让人好奇,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安阳一朝没落,从此丧失中国一统王朝都城的机会。(即使它后期又出现春秋卫国、曹魏和东魏等都城,也再难现当年盛况。)

殷都安阳,早期条件优越

3300多年前的安阳,自然环境非常优越。因为自古以来,能成为都城的地方,环境都不会差,尤其是地理因素。

据《吕氏春秋·慎势》记载:古之王者, 择天下之中而立国。通俗点讲,就是建都要在国土的中心。这样做有利于王朝或政权进行统治、控制全国的疆土,实现长治久安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当时的安阳位于全国中心。

因改了河道,整个城市的“气运”都被断送了!这个千年帝都可惜了

此外,据学者考究,当时的安阳三面环水,一面靠山(进可攻退可守)。详细来讲,安阳的东部是古黄河, 从安阳东南方向而来;南边是淇水、荡水、羑水;北面有漳水、滏水, 紧靠安阳的是源于太行山向东奔流的洹水,水系丰富,漕运交通发达。

因改了河道,整个城市的“气运”都被断送了!这个千年帝都可惜了

而且,河流冲刷也给安阳带来了肥沃的土地,是农业发展的理想地带。在气候上,则类似于今长江流域的气温和潮湿度。

可以说,当时的安阳具备依山傍水、土地肥沃、宜居等优点,综合指标最佳,自然而然就成了商朝都城。

殷都安阳,当时的社会面貌

而从殷墟景区如今展示的甲骨文、青铜器、农业器械、陶器、玉器等发掘文物,以及人畜殉葬的车马坑、妇好墓等王陵建设来看,当时的安阳很繁盛。

因改了河道,整个城市的“气运”都被断送了!这个千年帝都可惜了

首先,在文化方面,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甲骨文已具备了现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有象形、指事、会意、假借等造字法,标志着文字系统已初步形成。它为传播华夏文化、促成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形成与巩固发挥了重大作用。

因改了河道,整个城市的“气运”都被断送了!这个千年帝都可惜了

其次,在制造方面,安阳殷墟在1978年出土青铜容器4000余件,司母戊鼎是其中最大的。从发掘的青铜器和制造的工厂遗址来看,安阳当时的青铜加工业很发达。

因改了河道,整个城市的“气运”都被断送了!这个千年帝都可惜了

甚至于,工匠们已学会了在矿石的产地冶炼粗加工,然后把加工品运到安阳进行配比熔炼。(注:安阳没有高品质铜矿。)

因改了河道,整个城市的“气运”都被断送了!这个千年帝都可惜了

再从出土的玉器来看,亦显示出中国当时高超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力。据有关学者研究,3300多年的殷商,已经有通往新疆的“金石之路”了,比“丝绸之路”还要早1200多年。

因改了河道,整个城市的“气运”都被断送了!这个千年帝都可惜了

最后,再从农业方面来看,出土的工具有矛、钺、刀、斧、锯、铲、锥、镰、纺轮等,陶器有夹砂灰陶、红陶和泥质灰陶、红陶的日用器皿。可以看到,当时的农业也非常发达,人们生活的便利性也高。

因改了河道,整个城市的“气运”都被断送了!这个千年帝都可惜了

总的来说,当时的安阳不仅是中国,还是整个东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没落原因,自然环境恶化最直接

那这么繁盛的安阳,是如何没落的呢?首先,它肯定是自然环境恶化、政治中心转移、经济衰退、军事防守缺陷和交通不畅通等综合因素的结果。

因改了河道,整个城市的“气运”都被断送了!这个千年帝都可惜了

而在这里,自然环境变化是最直接,也是最致命的。据专家介绍,安阳从商晚期以后, 温暖湿润的宜居气候转向干冷, 尘暴天气频现。紧接着是黄河改道,这对于安阳的发展而言,无疑是最致命的,这种危害甚至延续到了今天。

从甲骨卜辞、《汉书·沟洫志》和《国语·周语上》等综合文献来看,古黄河一直在殷墟之东自南向北流着,孕育着安阳。但这条河似乎在周代发生了大改道,河水远离安阳, 制约了安阳一带的水源补给, 加重了旱灾。(这就是为何,今天的林州要建红旗渠了。)

因改了河道,整个城市的“气运”都被断送了!这个千年帝都可惜了

加上洹水的泛滥(季节性河流), 造成土壤盐碱化, 农业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可以说,这些变化直接导致了安阳环境的恶化,永远失去了“一哥”的地位。

现在的安阳也受自然恶化带来的严重影响,经济、农业发展受限,外出务工讨生活的人很多,这在晚商时期是难以想象的(当时的人都是往安阳跑)。不论如何,安阳的辉煌早已淹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再难重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