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凤翔县”概况

凤翔县,隶属于陕西省 宝鸡市,地处关中平原,宝鸡市东北,县城距宝鸡市区44千米;东西分别邻岐山县和千阳县,南北分别为陈仓区和麟游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县总面积1179平方公里,下辖12镇、233个村,总人口525895(2017年末)。

凤翔古称雍,是周秦发祥之地、嬴秦创霸之区、华夏九州之一。夏代为九州之一的雍州之域。商代为太史周任之封国,称为周国。1950年,隶属陕西省宝鸡分区。1956年,由陕西省直辖。1961年,改属宝鸡市管辖。1969年,改属宝鸡专区更名的宝鸡地区管辖。1980年,改属宝鸡地、市合一的宝鸡市管辖至今。

相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善于吹笛,引来善于吹箫的华山隐士箫史,知音相遇,终成眷属,后乘凤凰飞翔而去,唐时取此意更名凤翔。先秦19位王公在此建都294年,是始皇加冕、苏轼初仕之地。享有“ 青铜器之乡”和“ 西凤酒乡”的美誉。

2019年1月,凤翔县凭借凤翔泥塑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陕西省“凤翔县”概况

凤翔县位于关中西部、宝鸡市东北,县城距宝鸡市中心城区40公里。凤翔县东西分别邻岐山县、千阳县,南北分别为陈仓区、麟游县。[9]

地质构造

凤翔县北部山地(千山余脉自西向东延伸至县境北部,俗称“北山”。)主要系寒武纪、奥陶纪、二叠纪、三叠纪及白垩纪地层组成的北缓倾单斜构造。南部塬区主要为第四纪覆盖,黄土层深厚,基石露头甚少。西部冯家山库区出露有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高山河组石英沙岩、龙家园组白云岩等。

本区内断裂稀少,主要有草碧——范家寨——岐山、八度——清凉山——千河断裂,它们分别通过塬区的东北及西南边界,与南侧的宝鸡——蔡家坡——眉县塬边断裂共同组成一个对凤翔塬区的围限边界断裂。 [5]

地形地貌

凤翔县山、川、塬、沟、壑各种地形都有。北部低山丘陵和丘陵沟壑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主要沟系开阔,坡度平缓,多在15—20度,天然植被优于塬区。南部川塬区地势平缓,海拔750—950米,土壤肥沃。

凤翔地处秦岭纬向、祁吕贺山字型及陕西旋卷构造体系的复合部位,地形复杂多样,山、川、塬具有,境内地势总特征为北山、南塬、西河谷。

北部丘陵山区,海拔1200—1600米,最高峰1678米,由红色底砾岩及三趾马红土构成。沟壑纵横,溪流潺潺,人稀地广,清静幽雅;南部平原,海拔649—968米,相对高差319米。横水河、千河自北向南分别入讳河、渭河。雍水河自西北向东南横贯中部,将原面自然分割为两大块,北为山前洪积扇平原,平坦完整。南属黄土台塬,土壤肥沃;西部的千河阶地(亦称千河川道),海拔588—750米,为全县最低处,自北向南倾斜,区内水质甘甜,土壤多为淤土。

气候特点

凤翔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半湿润半干旱。年平均气温11.4度,降水量625毫米,无霜期209天。全年四季分明,冬夏长而春秋短;雨热同季,有利于作物生长。但在农作物生长季节中,太阳辐射强,气温、降水年际变化大,亦易发生干旱。

冬季:受蒙古高压和极地变性大陆气团影响,天气冷、晴、干燥,气温最低,降水最少。

春季:暖气团势力逐渐转强,气温渐高且回升快,通常雨水也逐渐增多。但多风,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多变,农作物常遭霜冻侵害。

夏季:受蒙古低气压及太平洋副热带气团影响,高温酷暑,多雷阵雨,时伴冰雹,降水集中,农作物常遭伏旱危害。

秋季:冷暖气团交替出现,低温多阴雨,10月下旬气温迅速降低,降水明显减少。秋末,天高云淡,气候凉爽,素有“十月小阳春”之称。

由于地形影响,凤翔县南北气候差异较大,南部塬区比北部山区年平均气温高4.2℃,无霜期长20天左右,年降水量少100毫米左右。[10]

水文概况

凤翔县境内年平均径流深68.5毫米,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变化范围50—100毫米。最高值区为丘陵山区,可达100毫米。降水丰富,蒸发量小,地面坡度大,渗透系数小,径流系数0.15,有利于产流;最低值区为黄土台塬,50毫米,其条件与丘陵山区相反。县境内河流的支流均在山区。地下水主要由降雨补给,年内降雨多集中在7—9月,径流年内变化与降雨量年内分布基本一致。塬区地面平缓,耕地连绵,下渗大,部分降雨下渗后潜入地下,其少量再经天然沟渠出渗排泄,径流分布较匀。丘陵区沟深坡陡,土壤侵蚀除面侵外,有滑坡、塌方等现象,致使暴雨季节径流输泥沙量增大,年侵蚀模数最高的浅山区已达2288.2吨/平方公里。

土壤概况

凤翔县土壤分土、黄绵土、褐土、淤土、潮土、雍土、沼泽土、紫色土8类,20个亚类,46个土属,129个土种。

自然灾害

凤翔县的自然灾害主要是干旱、连阴雨、暴雨、冰雹、霜冻等。以干旱、连阴雨、冰雹危害最大。

土地资源

截至2017年末,凤翔县耕地79.85万亩,基本农田66.83万亩,园地4.53万亩,林地62.01万亩,草地13.59万亩。[16]

林业资源

建国以来,天然林木得到有效保护和发展,从1949年的2400亩增加到1988年的23409亩,增长8.7倍。1982年,凤翔县被评为陕甘两省十三县联防护林先进县。止1988年,人工造林保存808.18万亩,原区农田林网和“四旁”植树累计575.03万棵,全县人均13.3棵。林木总蓄积量390895立方米,年总生长量26913立方米,平均亩生长量1.47立方米,林木覆盖率11%。林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例由1949年的0.6%上升到1988年的3%。林业的发展,对控制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减轻自然灾害、促进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12.7%,全省22%的平均水平。

[17]

植物资源

南起川塬栽培区,西北、东北、北部分别与千阳、麟游及岐山接界。北部为深山区,植被较好;南部为浅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区内包括姚家沟、涧渠、五曲湾、汉封四乡的全部及横水、田家庄、糜杆桥、范家寨、董家河、柳林、唐村、长青八乡的一部分。区内以栎类、油松、山杨、灌木、藤木等群系为主。还有药用草本植物及低等植物。[18]

动物资源

县境内玉祥、九龙、大塬、水沟、瓦岗寨等文化遗址中发现,先民在五六千年前已饲养牛、羊、鸡之类的家畜家禽。饲养动物:牛、驴、骡、马、骆驼、猪、羊、兔、貂、狗、猫等;野生动物:刺猬、野兔、狼、狐狸、黄鼠狼、獾、金钱豹、野猪、草鹿、野羊、蝙蝠、小家鼠、巢鼠、褐家鼠、苛岚绒鼠、社鼠等。禽类有120余种,大多就地繁殖,部分只在境内越冬或迁徙经过,或短暂停留。虫类主要有中国蜂(俗称土蜂)、意大利蜂(俗称洋蜂)、蚕、蝎、土元(簸箕虫)等。野生虫类甚多,有些对农业、林业及人类有一定危害,如螟虫、玉米螟、棉蚜、小麦吸浆虫、红蜘蛛、金龟甲等。有益于人类的有:壁虎、蜘蛛类、蛇类、蟾蜍、蛙类、蚯蚓等。

东湖公园

东湖,古称“饮凤池”,位于凤翔县城东南,是陕西历史悠久的风景区之一。相传周文王元年,瑞鸟凤凰飞鸣过雍,在此饮水,故取其名。

东湖,是我国宋代文学家苏轼,在宋嘉祜七年(1062年),任凤翔府签书判官时,藉“饮凤池”,挖掘疏浚,扩池而成,引城西北角凤凰泉水注入,种莲植柳,建亭修桥,筑楼成阁,并因地处城东取名东湖。东湖与闻名与世的杭州西湖南北遥望,皆因苏轼而名,人们你之为“姊妹湖”,有诗曰:“东湖暂让西湖美,西湖却知东湖先”。

宝玉山

宝玉山坐落于昆仑山脉支系千山北麓麟凤交界的羊引关,距凤翔县城北30公里,凤灵公路左翼。据山上汉白玉石碑记载,建于唐高宗元年。庙宇分中会、南会、北会,占地数百亩。每逢农历正月初九、三月三、七月七便有陕西、四川、甘肃、宁夏等省的几十个县的信男善女前来朝拜、游览,香火不断。特别是七月庙会更是热闹非凡。这里气候凉爽,是理想的避暑山庄。[35]

石佛寺

石佛寺位于凤翔县城东北,距县城约13公里处。它雄踞于马头坡之上,青峰山之巅,俯视雍川大地。石佛寺原名千佛寺,始建于北魏386年—534年间,因供奉有1000余尊大小石佛像而得名。据考证千佛寺属千年古刹,历史悠久,在关中一带享有盛名,山势居高临下,形如卧虎之态,蛇山、龟山、虎山、牛山、骆驼山一脉相连,相传远古时期五龙聚海的传奇故事就发生在这里。[36]

秦穆公墓

秦穆公墓位位于凤翔县城文化路博物馆院内,东距陕西省级风景名胜区东湖古典园林仅数百米。这里有神奇的“西周古饮风池”和“秦穆公赐盗马野人美酒解毒”的历史故事,以及《诗经·秦风·黄鸟》中所提到的“三良”之墓冢,还有秦穆公的小女儿弄玉和肖史一对青年神仙夫妻乘凤凰飞天的美丽神话故事,数千年来被历代文人墨客在小说、诗歌、笔记中记载、叙述和吟咏。

秦穆公墓占地近十亩,仿古建式油漆彩绘大门,墓冢在院内中心部位,高出地面6米有余。大门前树有清代名流陕西巡抚毕阮篆写“秦穆公墓”四字的高大碑石。

[37]

周家大院

周家大院位于凤翔县城关镇通文巷,原由东、中、西三大院落组成,现仅存中院和西院。保存面积约24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239平方米,共15座房屋,是明清时期北方四合院式民居。2008年9月被陕西省政府公布为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7月经县政府批准,由凤翔县国资局将其划归县博物馆管理,并成立周氏民居文管所。周家大院造型意趣,风格独特,特别是各类花卉鸟兽、人物故事、文字等雕琢精美。诸多文化信息,反映了周氏家族耕读传家的文化氛围。

灵山

即凤翔县城西30里之灵鹫山,古名九顶莲花山,以先秦穆公狩猎于此遇见灵鹫鸟而始名,简称灵山。陲秦川西端,绵吴岳之东岭,傍冯家山水库于左,依丝绸之路于后,处凤翔、宝鸡、千阳三县之交。山中名景梅子岭、舍身崖、看柏树、牛犊泉与寺内铁佛、大锅、卧佛像、老母亭共称八景。每年四月初一的会期人山人海,香火鼎盛,为西府名胜之首。

净慧寺居灵山之颠。建于唐德宗二年(786年),历经宋、元、明、清,苍桑之变,毁而重修。

雍州古镇

灵山为古雍州第一名山,古皇帝郊雍之地,秦汉帝王祭畤之区,又名九鼎莲花山,穆公狩猎遇神鸟灵鹫而易名。西接吴岳,东连箭括,北拥千山,南眺秦峰,诚佛道之名山,文化之圣地。

雍州古镇依灵山而建,由雍州民俗文化街、诸子百家街、礼佛街和雍州老街四个街区组成。通过山地台阶式规划,结合秦汉建筑风格建设,错落分布,同时配合区域内大型历史典故文化景观、壁画、浮雕等,让游客在了解中国民俗文化、各民族特色的同时,感悟历史,体验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文化底蕴。

雍城湖水利风景区

雍城湖省级水利风景区位于凤翔县城东南5千米的东风水库,凤翔古称雍城,因此得名。东风水库建于1971年,总库容1550万立方米,最大水域面积近3000亩,2006年国家投资进行了除险加固,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有防洪、养殖和旅游开发等功能的中型水库。

景区结构划分为“一环、六区、一带、多点”,周边分布着六营(泥塑)民俗艺博园、雍城遗址公园、东湖园林、秦穆公陵园、佛教名刹灵山净慧寺等旅游景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