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順豐控股2018年年報談起

物流行業從黃金時代走進白銀時代

前言

本號(10年10倍投資路)堅持原創,記錄自己投資路上的點點滴滴,所思所想,每天都花上一些時間把思考記錄成文字。對於看到本文的朋友,我希望朋友們養成點讚的習慣,就是文末的好看。原創不易,堅持把思考寫成文字更不易,希望大家多多鼓勵。同時請大家一定閱讀文章最後的風險提示。

********

好久沒有看年報了,趁著今日行情清淡,不需要點評什麼,看一份年報。

剛好今天在看順豐控股的年報,來聊聊感覺。

先說說順豐控股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自從我接觸到順豐的那一天起,就認為這一家公司是整個物流行業裡面的最優秀的。

第一感覺很有意思,是因為我覺得他們家的logo好看,員工的制服好看,他們家的快遞外包裝很好看,他們家的物流車顏色也很好看呢,硬是把一個低端服務業整出了高端服務的感覺。果然,第一印象是很重要的,我也是外表黨

第二當然是他們的服務質量了,早些時候感覺寄順豐就是最快的,可能稍微貴一點點,但是我覺得時效性明顯好的情況下,服務又好,貴一點是應該的,而且感覺他們家的包裹不容易丟,安全性也很好。

所以整個物流行業,相信絕大多數人還是非常認可順豐這個品牌的。


從順豐控股2018年年報談起


********

既然聊順豐,當然要先聊聊物流行業了。

2007-2016年,我國快遞業務量與業務收入複合增速分別達到43.6%與31.3%。從體量看,經過多年的高速發展,我國快遞業務量規模已躍居世界首位。2017年快遞行業進入了整合期,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2018年快遞行業業務量增長26.6%,業務收入增長21.8%,同比增速放緩,但仍維持較高水平。依據國家郵政局發佈的《2018年12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報告》顯示,快遞行業服務質量指數同比提高25%,1-12月品牌集中度指數CR8為81.2,同比提升2.5,快遞行業進入了提質與增量並存,降本與增效並舉的新週期。此外,據國家郵政局預計,2019年中國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20% ;快遞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9%,可見未來快遞行業仍將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

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快遞業務主要集中於東部地區,中西部差距明顯,中西部地區仍存在較大的市場空間。2018年,我國東、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分別為79.9%、12.3%和7.8%,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80%、11.2%和8.8%。

其中,中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上升0.7百分點,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上升0.4個百分點。

可以看到2018年快遞行業的業務量增長26.6%,業務收入也增長了21.8%,增速雖然放緩,但是增長速度仍然驚人,是一個快速成長的行業。雖然和過去30%甚至40%的增長已經比不了了,但是一個行業增長仍然保持在20%以上的行業,或許黃金增長的年代已經過去,但白銀還是有的,至少青銅!

下面正式開始聊順豐2018年年報。

一、關於業績承諾

順豐控股是在2016年借殼鼎泰新材上市的,當時承諾順豐控股2016-2018年三年扣非淨利潤不低於84.88億(2016年不低於21.85億,2017年不低於28.15億,2018年不低於34.88億),2016年和2017年都完成了承諾,2018年年報顯示扣非淨利潤為34.84億,略微不及承諾,不過三年的扣非淨利潤合計數達到了96.4億元,超過承諾合計數84.88億元。


從順豐控股2018年年報談起


從順豐的披露信息來看,他們認為是完成了承諾的,但是其實2018年單個年份來看,承諾不低於34.88億,實際實現了34.84億,我認為這裡是有一些爭議的,因為這一年裡面是差了400來萬。

二、關於股東減持風險

2019年4月4日,順豐控股發佈公告稱:


從順豐控股2018年年報談起


上述四位股東合計減持不超過總股本的7.911%,減持從2019年4月29日起,最晚減持時間為2019年10月25日。

********

三、2018年業績情況


從順豐控股2018年年報談起


順豐控股2018年實現淨利潤45.56億元,其中扣非淨利潤為34.84億元,同比下降5.92%,經營淨現金流54.25億,同比下滑14.35%,加權ROE從18.43%直線下滑到13.21%。

2018年度每股擬派發股息0.21元。

非經常性利潤10.7億,主要來自於處置子公司獲得的投資收益8.08億,獲得的相關補助2.95億。

********

四、順豐的業務

順豐控股是國內領先的快遞物流綜合服務商,經過多年發展,已初步建立為客戶提供一體化綜合物流解決方案的能力,不僅提供配送端的高質量物流服務,還延伸至價值鏈前端的產、供、銷、配等環節,從消費者需求出發,以數據為牽引,利用大數據分析和雲計算技術,為客戶提供倉儲管理、銷售預測、大數據分析、金融管理等一攬子解決方案。


從順豐控股2018年年報談起


可以看出順豐的服務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求,給出的方案非常細分和專業,深挖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個性化需求,經營模式是直營, 是A股首家採用直營模式的物流公司,總部統一管理,大量運用信息技術保障全網

執行統一規範,建立多個行業領先的業務信息系統,保障了網絡整體運營質量。

此外,順豐控股是一傢俱有網絡規模優勢的智能物流運營商。直營網絡覆蓋國內外,是國內同行中網絡控制力最強、穩定性最高,也最獨特稀缺的綜合性物流網絡體系。

順豐也是精準定位中高端,直營打造行業解決方案的科技服務公司,領先的服務時效和質量,為公司贏得了品牌美譽度和市場號召力。

********

五、核心競爭力

順豐控股對於自己的第一核心競爭力描述為科技實力雄厚,打造業內獨特的競爭力。


從順豐控股2018年年報談起


重視人才,重視科技,打造智慧物流。

大數據、區塊鏈、AI智慧決策、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智慧物流地圖、自動化分揀、智能硬件、物流無人機、數字化倉儲、智慧包裝、信息安全等一系列技術的應用都是為了更好的節約運維成本和提高決策效率等。

第二個核心競爭力是高效的行業解決方案整合能力。


從順豐控股2018年年報談起


隨著移動互聯網向物聯網技術的逐步演變,工業4.0和全渠道新零售時代的快速到來,使得企業原有的傳統供應鏈必須通過變革轉型和創新優化來快速應對數字化經濟的到來。順豐控股審時度勢地著力打造方案+服務,致力成為基於順豐DNA,以數據和科技驅動,為企業重塑供應鏈、提供多場景產品化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第三個核心競爭力當然就是品牌號召力了,根據2018年BrandZ全球最具價值品牌百強榜,順豐控股榮登第90名,惠普是第89,KFC是第87位。事實上在國內最耳熟能詳的快遞品牌應該也就是順豐了。

第四個核心競爭力是獨特稀缺的智慧物流網絡,“天網+地網+信息網”三網合一。是國內全貨機數量最多的貨運航空公司,順豐2018年航空發貨量總計約123.8萬噸,日均發貨3391噸,其中國內發貨量佔全國國內航線總貨郵運輸量約23%。2018年全年航空運輸快遞件量為8億票,佔公司總快遞業務完成量約21.5%。自有全貨機50架,外包機架16架。

並在湖北鄂州建民用機場,以該機場為基礎打造的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項目是順豐航空運輸體系佈局建設的核心。未來,順豐將以該樞紐為中心,全面打造覆蓋全國、輻射全球的航路航線網絡。核心樞紐項目的建設符合公司的戰略規劃,對於提升產品時效、提高服務的穩定性、構建高端綜合物流服務能力、提升客戶滿意度形成了良好的底盤支撐。另外,核心樞紐項目是實現公司航空網絡結構優化、降低航空網絡運行成本的重要途徑,核心樞紐項目符合公司長遠發展和全體股東的利益,是未來進一步鞏固天網核心競爭力的核心戰略之舉。


從順豐控股2018年年報談起


順豐控股業務覆蓋全國336個地級市、2775個縣區級城市,近1.56萬個自營網點。國際業務方面,國際標快/國際特惠業務覆蓋54個國家;國際小包業務覆蓋全球225個國家及地區。

有各種用工模式收派員約29.14萬人(含非全職收派員3.77萬人),其中自有員工4.5萬人,勞務派遣0.02萬人,其他用工24.62萬人等。

自營及外包乾支線車輛合計約3.5萬輛,開通幹、支線合計超過9.7萬條,末端收派車輛合計7.6萬輛(不含摩托車和電動車)。開通高鐵線路82條,普列線路127條,陸運網絡遍佈全國。

在全國擁有170個不同類型的倉庫,面積近177萬㎡,業務覆蓋全國100多個重點城市,形成輻射全國的倉儲服務網絡。

在國內設立4個獨立呼叫中心,約4500個坐席,每天提供108萬人次的客戶服務。

第五個核心競爭力是稀缺的物流場地資源,先發優勢明顯。順豐控股提前佈局,致力於打造“快遞+”和“互聯網+”雙核驅動的產業園服務生態圈,不僅為順豐控股內部服務,而且為地方產業和外部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倉儲、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綜合配套服務,截至報告期末,順豐控股持有物流場地土地面積約6173畝,總規劃建築面積約367.71萬平米,已建成建築面積約110萬平米,物流場地資源賬面淨值合計約人民幣102億元。所以,順豐還是個小地主呢!


從順豐控股2018年年報談起


還有一個核心競爭力就是企業的文化,別的公司我一般不說這個虛的,但是順豐王老闆當年上市的時候帶著一個快遞小哥一起敲鐘,而且順豐的快遞小哥收入也應該是高於同行的。在人力資源密集型的行業裡,員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以及那種向客戶展示的由內而外的自豪感,顯然本身就是順豐形象和品牌的組成部分。

從順豐控股2018年年報談起


以上這些都算得上是順豐的護城河,規模優勢突出,網絡效應明顯,科技實力雄厚,品牌力強大。

********

六、順豐的2018年經營

2018年實現快遞件量38.69億票,同比增長26.77% ;營業收入909.43億元,同比增長27.60%,其中速運物流收入896.77億元,同比增長27.01%,高於快遞行業整體收入增長水平。另外,優質的服務也帶來了高於同行的品牌溢價,以公司2015年至2018年的票均收入看,快遞業務票均收入分別為23.83元、22.15元、23.14元和23.18元,遠高於行業12-14元的平均水平。

事實上,順豐就是用全市場8%的業務量獲得業總收入的15%,這就是品牌帶來的自主定價權,所以順豐在快遞行業中的地位和白酒中的茅臺、保險中的平安是一樣的。

不過順豐2018年的淨利潤下滑應該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我仔細的觀察了一下,由於營業成本上升了31.2%,高於營業收入的增長,使得毛利率下滑了2.13個百分點,降低至17.84%。

除成本上漲的影響外,主動應對市場需求,對新業務進行了開拓性投入,以擴展多元化的物流服務。


從順豐控股2018年年報談起


看得出來,增長最快的是兩塊:


從順豐控股2018年年報談起


一塊是外包成本,增長42%或117億,此外租賃費用增長也比較迅猛,達到46%。

此外銷售費用18.25億,同比增長了31.63%,研發投入9.8億,同比增長51.68%,這些都拖累了淨利潤的表現。

另外可以看出行業的集中度也是在往頭部企業集中,強者恆強態勢明顯,CR5 的快遞企業市佔率

已經達到 10%以上,並且仍有不斷提高的趨勢。

最後就是不斷拓展新業務,分產品來看,時效性產品一開始是順豐的絕對份額收入來源,2013年佔比仍然高達96.1%,而2018年的佔比已經下降到58.67%,相信新業務在順豐的業務比重還會不斷提升。


從順豐控股2018年年報談起


********

七、其他財務數據

1、在手貨幣現金161.3億。

2、應收票據與賬款73.7億,其中一年以內的為73.6億,和業務模式有關,主要是月結客戶。

3、可供出售金融資產34.2億,30.7億權益工具,就是股票類,具體是什麼股票我沒有找到,後面再仔細看看。


從順豐控股2018年年報談起


4、負債347億,其中有息負債大約170億。

5、總資產716億。

********

八、總結

總體來看,順豐控股是一家物流行業內的優秀企業,且將持續受益於物流行業的發展和行業集中度的提升,規模優勢突出,網絡效應明顯,科技實力雄厚,品牌力強大的順豐擁有一定的自主定價權和品牌溢價。

根據相關預測,2019年快遞行業業務量仍將繼續增長20%,而收入將增長19%,相信優秀的順豐將保持與行業同等速度或更高速度的增長。

********

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從順豐控股2018年年報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