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膽小不合群,該如何提高孩子的社交力?

crazy曉彤


培養寶寶社交能力,簡單實用的好方法,從家庭做起

寶寶第一次離開家庭,背上書包去幼兒園,父母總會有各種各樣的擔心,怕寶寶想家,怕寶寶哭了沒人哄,怕寶寶挨欺負。

融入集體生活、適應校園環境是寶寶必須的經歷,父母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很多寶寶從小就被一群家長呵護,缺少社交能力的鍛鍊。所以,作為父母可以平日在家訓練寶寶社交技巧,讓他該學會與同輩相處比。早早累積社交經驗,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重要基石頭。

兩、三歲的幼兒是語言學習的啟蒙階段,從學習語言開始,幫孩子規範良好的言行舉止,早早養成禮貌用語的習慣,絕對有利於打開社交第一道門。利用幼兒喜歡模仿成人的行為,父母可以這樣做:

從禮貌問候提高語言溝通

父母可以在家中訓練他們的社交技巧。首先父母要以身作則,待人有禮、示範與人相處的禮儀和互相問候,例如:“早”、“晚安”比“請”等。如幼兒有其他兄弟姐妹,父母可以製造兄弟姐妹相處的機會,鼓勵他們一起玩集體遊戲,尤其一些需要合作的遊戲,例如:“火車過山洞”、砌面積木、把玩具都車或小球相互來回地推的遊戲。

多接觸人 學習規則

寶寶多接觸同齡人,是學習與人溝通和相處的好機會,尤其對一些沒有兄弟姐妹的幼兒,可以增強他們的社交技巧。父母多帶幼兒上街、探訪朋友、到公園玩、參加其他小朋友的生日聚會或遊戲小組等,有助建立社交圈子。

接受規則,接受約束

很多寶寶玩起來就忘乎所以,特別是沒有父母的約束時,孩子很容易放飛自己,這是用一種不好的習慣。幼兒與其他小孩相處時,父母可以從旁引導他們學習與人相處的技巧,例如:在公園教幼兒輪流玩耍的規則時,父母在幼兒排隊時陪伴在側,與他們的話,並留才告訴他們玩的時間:“這個鞦韆每人只可以玩一會,數二十下就要輪到下一位小朋友玩。”並在時間結束提醒他們。幼兒大約到三歲便開始與人分享玩具都,但他們往往的選擇性地把玩具都借給他喜歡的小朋友,所以父母可以嘗試引導他:“朋友兒子也跟你一樣很想玩娃娃,不如讓他玩一會兒吧。”不過不要勉強他。

接納體諒,學會寬容

一些性格內向的寶寶,總是需要長時間接觸,才可以與其他小孩建立友誼,對這種慢熱型的寶寶,父母要耐心一點,要體諒和接納他們的特性,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久心地引導他們與人溝通。例如:父母先陪同幼兒觀看其他小朋友玩遊戲,讓他們從中學習慣,並示範怎這樣參與其中;在適當的時候邀請其他小朋友一起加入;如幼兒不肯參與,不需要批評或取笑他們,要認同他們的感受,尊重他們參與遊戲的意願,待幼兒投入遊戲後,父母可以從旁觀察,以作支持。特別注意,要培養寶寶的愛心和寬容之心,對其他小朋友的缺陷不要嘲笑、歧視,要有接納的愛心和勇氣。

在幼兒成長髮展中,父母可以在家通過不和方法,引導和加強他們的社交技巧,讓他們與同伴相處時,掌握在一些與人相處的竅門,慢慢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他們的成長。


陽光語言矯正師


首先要解決寶寶膽小不合群這個問題,就要先了解,是什麼原因導致寶寶膽小不合群?是寶寶與其他人接觸太少?是遺傳因素還是環境造就?

我們村有一個小男孩,與我女兒同齡,他媽媽經常帶他來我們家玩。我女兒一見到他就很高興,手舞足蹈的拍手歡迎,又是和他拉手又是給他遞玩具的,還不會說話就對著他咿咿呀呀。

剛開始那個男孩就是一直不作聲,坐在那裡不敢動,也 不敢離開媽媽的身邊,但是兩人玩耍過多次之後,漸漸的他就玩得開了,兩個小夥伴走到一起就會顯得特別開心。

但要是有不太熟悉的人去逗他玩,他很快就會害怕得大哭,也不敢跟其他的小朋友玩。大人們都說,因為他媽媽的性格也是屬於內向,一向獨來獨往,與人交流少,說話不多,大概孩子遺傳了母親的性格。

我覺得,哪怕是遺傳,也可以通過努力去改變的。就像我和先生都不是開朗的人,但是我們的一雙兒女都性格開朗,喜歡與人交往。我想主要原因是,我做好了以下幾點:

一、總是帶著歡快的情緒面對孩子。無論工作多累,無論心情有多麼不好,但是當我面對孩子的時候,我總是面帶微笑、語調歡快的,陪孩子一起玩,跟孩子多說話,而家裡其他人也都是一樣,大家都表示出十分高興孩子的到來,孩子生活在愉快的家庭環境種,性格自然活潑開朗。

二、主動帶孩子走進人群。有些家長認為,應該讓孩子獨自與孩子交流,大人與大人交流,各有各的玩,這樣才能培養孩子的獨立性。這種想法是好,但剛開始不適宜採用。剛開始可以與孩子一起參與大人間的交流,也可以家長和孩子一起加入到小朋友們的交往當中,在一旁指導孩子如何與人交往,當孩子適應了才逐漸放手。

三、與幾個家庭形成固定的交往關係,定期舉行一些聯誼活動,讓孩子們有機會多接觸溝通。

我有一篇文章《孩子不是內向,他只是需要你幫助他更好地融入集體》專門有說到這個問題,歡迎閱讀。


哲媽說教育


根據問題我想孩子還應該挺小的!

我家孩子小時候,也很膽小看到生人會躲,讓喊人也不喊!

在這種時候不要說孩子,也不用同著孩子給人解釋“孩子害羞”平時我們有意識的帶他參加我們的一些活動,去人多的地方玩兒鼓勵他和小朋友玩兒但不強迫。平時經常讓他“幫忙”比如超市幫結賬,飯店幫要些東西!

就是給他多與人交流的機會!效果很不錯,超過了預期


海天漫步者1


剛好我現在正在帶小孫孫,她現在兩歲半。她一歲多時正是膽小不合群,現在好多了。我把一些做法貢獻出來供大家參考。

1,引導寶寶先把家裡的親人關係處理好。家庭成員肯定都是愛寶寶的,這個大家一定都知道而且做得到。當寶寶“我不要誰”拒絕家裡人時,爸媽千萬不要急躁,不喝斥,少埋怨,多說些:XX是你親人,XX愛你。該放手時就放手,讓寶寶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多待些,讓寶寶先在家庭環境中盡情去發展自己的個性,即使有時屬於調皮或者不合理,也不要急於阻止,不妨先依了他,再尋機會慢慢開導。

2,把寶寶先帶到鄰居玩一玩,然後再帶到親戚、朋友家中串串門,如果哪個家中有一個年記相仿的小孩那就是幸事了。有時自己可以“躲”起來,囑託別人試著帶一會。

3,多出門,帶著寶寶到外面的世界多轉轉。例如:公園,遊樂場,電影院等。那裡人多嘈雜,紛紛憂憂,讓寶寶漸漸習慣這個大世界。

4,放到有小朋友群的地方,例如幼兒全託或者半托班去鍛鍊一段時間。

5,遇事當大人與寶寶的觀點發生分歧時,你要提供兩種方案供寶寶選擇。例如,寶寶老是坐“搖搖車”不厭,你就說:你已經坐了很長時間了,你如果還要坐,要麼我回去你一個人在這兒坐,要麼我們先回去下次再來坐。寶寶一般最終會聽你的回去。但他經過選擇,樂於有了自己的主張,增加了自信心。



錢德鑄


大寶小時候在家裡是活潑好動,特別愛說話,做什麼事情都是樂呵呵的。可是一到外面,小臉就繃得緊緊的,也不和其他小朋友玩。

是寶寶膽小嗎?還是有其他的原因呢?

其實這是一種社會,退縮性行為,這種行為是指兒童不能主動與同伴交往,不願意到陌生的環境中去,表現出害怕,膽小,退縮,沉默寡言等行為特點。

社會退縮性行為會使兒童難於應付各種人際交往,而變得自卑而膽怯,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寶寶的健康成長。

經過查找資料,進行學習,我發現,引發這種行為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第一,家庭環境影響,現代家庭,以獨生子女居多,無形之中減少了孩子與同伴交往的機會,導致人際間接觸減少。

第二,寶寶個性問題,有的寶寶性格天生內向,害羞膽小,在家裡備受嬌慣,到了和外界接觸的年齡,媽媽又沒有有意識地鍛鍊寶寶的社交能力。

第三,寶寶小時候,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建立足夠的信任感,安全感比較差,缺乏對周圍人的信任,所以見到陌生的人和事,容易恐懼,害怕交往。

第四,在交往中促教,有的寶寶剛剛走向同伴群體的時候,可能遭遇到了,孤立,拒絕欺負令他恐怖的事件,而媽媽又沒能及時安撫寶寶心靈的創傷,所以寶寶會覺得同伴是不友好的。

針對以上問題,我覺得,如果要想寶寶大大方方的,去進行社交活動,我們要先給寶寶一個完好的社交前環境。

第一,營造利於成長的家庭環境,我們首先要統一家裡家外的行為標準,在家也要用正常的規範的,社會交往規則要求孩子,即使寶寶不習慣,我們也要堅持。

第二,培養寶寶的自主性,自主性,比較強的寶寶,掌控自我,探索世界,適應環境的能力比較強,內心的力量也會很強大,即使遇到了一些困難,他們也不會輕易放棄,更不會很軟弱的屈服。

第三,寶寶主動交往,寶寶的交往能力主要是在社會中鍛煉出來的,即使是不善於交往的寶寶,如果媽媽積極引領寶寶交往,寶寶也能成為善於交往的人,這就是習得的力量。

其實,媽媽可以利用一切與人接觸的機會,引導寶寶與人禮貌交際,比如帶寶寶去社區活動場地,公園早教機構,超市等地方,鼓勵寶寶向人問好,如物業人員,保安,鄰居的,在超市購物,遇到困難,鼓勵寶寶多向工作人員求助,去餐館吃飯,鼓勵寶寶跟服務人員打招呼,寶寶與人交往多了,膽子自然就大,社交能力和社交自信就會大大提升。

關注雯子育兒,育兒路上,我們一起走!





雯子育兒


孩子的性格來自家庭教育,孩子在性格上有什麼缺陷,家庭教育一定存在著問題,孩子膽小,不合群,父母該怎麼引導他呢?

一、父母做好榜樣

孩子的天性就是模仿,孩子主要模仿的對象是父母,父母平時表現不懦弱,對孩子能起到正面的影響.

二、家庭氛圍

父母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家庭氛圍,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心情愉快,性格自然開朗,如果父母經常吵架,則孩子會膽小自卑。

三、父母要尊重孩子

父母平時不打罵孩子,不恐嚇孩子,不得孩子做過高的要求,不拿孩子與其他人的孩子都比較,不對孩子作負面的暗示,多鼓勵和表揚孩子.

四、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對於孩子的興趣愛好,父母要給予培養,讓他成為孩子的才藝,這樣會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五、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父母要對孩子學會放手,讓他自己去處理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作決定,培養孩子的主見性。

我是侯媽,多平臺簽約作者,歡迎你能關注我,每天給大家分享教育內容,培養優秀孩子。


侯媽家庭教育


非常高興有機會解答您的提問。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擁有好的社交能力不但對孩子的現在影響很大,在孩子未來發展中也有很重要的意義。所以您的關注很有必要。

建議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幫助:

1、營造和諧和愛的家庭氛圍、父母多陪伴孩子。

這裡所說的陪伴,不是你玩你的、我忙我的;而是放下手中的事情,認認真真地和孩子在一起,做一些孩子喜歡的遊戲,我感覺家庭遊戲中像騎大馬、捉迷藏就很好。

陪伴能夠給孩子帶來安全感,當孩子感覺到自己很安全,就不會刻意地把自己藏起來拒絕和其他孩子的交流。

2、家長不要評判孩子、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我們說孩子的感受力是很強大的,如果你對孩子的評判是不善於交流、社交能力差,孩子在和人交往的過程中會很緊張,因為孩子很希望能夠讓家長滿意,可是事與願違,孩子越是緊張希望做好這件事,越會不知道怎麼做這件事。然後就會表現逃避。

3、家長多帶孩子在人多的場合玩或者多參加一些活動,讓孩子慢慢適應這樣的環境,但是在這個場合要允許孩子不和別人交流,只是看著其他孩子們玩。不要指責孩子。

4、在家中邀請孩子和你一起進行角色扮演,表演兩三個小朋友一起玩的情節,在情節中給孩子表現怎樣和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借玩具、交換玩具等。

慢慢來,孩子一定可以做到的,別太緊張。





孔凡伶家庭教育成長


您好,我是陳建,專注婚戀和親子諮詢。諮詢公眾號:心靈魚。如果有情感和親子方面困惑,歡迎關


你家寶寶是幾歲呢?關於這個問題,家長真的不必太擔心。不同的孩子,氣質類型不同,對外界的適應也是不同的,這本身沒有什麼好壞。焦慮的都是父母,比如有的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太好動,太外向,有的會覺得自己孩子太內向擔心。父母相信孩子自己的節奏和感覺,只要媽媽穩定不焦慮,孩子就不會有任何心理問題。

您好,我是陳建,專注婚戀和親子諮詢。諮詢公眾號:心靈魚。如果有情感和親子方面困惑,歡迎關注私信我哦!注私信我哦!


心理專家陳建


膽小源自於內心對未知世界的恐懼。要想讓孩子主動社交切莫心急,過於心急反而適得其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最初學到的都是源自父母。對父母的依賴,也導致孩子更容易信任、學習父母的行為。

要想提高孩子社交能力,首先父母要做好示範,讓孩子潛移默化的學習。當孩子出現逃避時,要慢慢鼓勵,讓自己主動接納他人。親人也應該做好輔助,給予足夠的配合,鼓勵。還應控制好脾氣,因為你的態度、臉色會第一時間投射在孩子心裡,待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以和藹、溫和、體貼的態度面對孩子。

孩子初期做好與親人的社交後,再讓孩子去面對他人,因為不能保證他人都能溫和的對待孩子,讓孩子逐漸接受別人的冷暖,適應接納別人的態度。


情訴者


寶寶不合群我個人覺得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分為兩種:一種是他是否真的是膽小不合群,第二種是他是否只是不想和這群小朋友玩。

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家寶寶今年也才三週歲,她平時出去玩也都不和小朋友一起玩,沒有哪個是特別要好的小夥伴,但她會在那個群體玩。

如果是因為膽小,那家長就要反思自己是否有經常兇他,或者說些“膽子怎麼這麼小,有什麼好怕的”諸如此類的話以及環境的各種原因(是否被其他的小朋友欺負過),爸爸媽媽要多鼓勵、陪同寶寶一起去加入群體,讓他慢慢適應陌生的環境,讓他感受到陌生的環境其實沒有那麼可怕。不能總指望著爺爺奶奶幫忙帶著,畢竟爸爸媽媽的角色是無可替代的

不和別人一起玩我覺得這個不要緊,因為寶寶也會和自己有眼緣的一起玩,不合眼緣的不搭理也是正常的。還有就是大人千萬不要在寶寶面前和別人說他膽小,孩子小但也是有自尊心的。

對於孩子被欺負是否該還手這個問題很多家長都會猶豫,我是這樣想的,可以作為參考:寶寶小,心理是很重要的。所以在她小的時候,我就對她說過,如果別人打你,你就狠狠的打回去,媽媽支持你;但是我們不可以先去欺負別人。

所以我家寶寶現在膽子很大,別人欺負她,她都是沒有負擔的還回去,因為有媽媽的支持;但是如果她先打人,我會嚴厲的批評她。她現在的思想就已經比較牢固,我不能主動欺負人,但也不能被動欺負,所以心理上是沒有什麼陰影的。但是被打就要還回去長大後終究不可能事事如此,這個還是要慢慢改變思想,等寶寶再大些,可以慢慢去改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