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一岁半宝宝的语言发育?

初晓蕊


避免四个误区,宝宝语言发育好,没毛病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好口才,不但吐字清晰、发音准确,更需要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引起共鸣。

可能很多家长都很疑惑,现在的孩子早非当年可比,要吃有吃,要穿有穿,物质丰富,教育医疗都有最好的保障,为什么孩子语言障碍会越来越多呢?

咨询语言问题的家庭很多,很多宝宝都是两岁后才讲话,如说不清楚,发音不准确、语法混乱、呼吸节奏错误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有的宝宝对父母的话似懂非懂,对父母的语言指令理解不清,也无法回应。甚至有些孩子3-4岁仍然发音不准,很多话都说不完整,没有逻辑,让家长非常焦虑,再大一点到了6岁后,很有可能就会耽误学习教育。

从语言病理学、幼儿语言教育方面分析:

1、家庭教育太过溺爱

溺爱孩子是当下所有家庭和父母共同的通病,有的家长认为,我每天大部分时间陪在孩子身边,给孩子的爱够多了,为什么还这样呢?

孩子的语言启蒙期,父母溺爱孩子太多,孩子要吃,马上直接喂到嘴里,孩子需要什么,立刻第一时间满足愿望,根本不给孩子开口表达的机会,完全省略了语言表达需求的过程,孩子就会发现,哪怕一个字,一个手势就能达到目的,就不用开口,省去了很多麻烦,不是吗?

从孩子开口学会第一个发音,就会经历语言敏感期,在这个时间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那语言的发育肯定延迟,说话自然就会晚。这是当下很多家庭抚养孩子的一个通病!

2.营养过剩或营养缺失

宝宝的语言发育也需要营养,保证宝宝的营养,就是保障各种指构音器官的健康发育,比如吞咽功能、咀嚼功能、呼吸功能的健康。有的营养缺失,从而引起其他发育迟缓,可能也会影响语言能力发育的滞后,比如智力发育迟缓、心理发育迟缓等,会很大程度影响语言的正常发育。

3.语言器官功能发育落后

“爱在心头口难开”,宝宝不是不想说话,实在是有口难言,有时候宝宝常添东西,咬手指,在父母眼里都是不良习惯,很多父母第一时间禁止宝宝的这种行为,其实宝宝是在用口腔的触觉感知外界,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学术上称为“口欲期”。

切忌进食太过精细,很多妈妈溺爱孩子,为宝宝准备的辅食多为,流食、糯软、易吞咽,这样就省去了咀嚼的过程,会直接导致口腔肌肉发育不良。很多开口晚、咬字不清的现象都有这方面原因。因此,在对待孩子的饮食习惯上,父母要杜绝这种做法,让孩子的口腔触觉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刺激。

4.忽视了听觉的刺激

据科学研究发现,0-3个月幼儿听力很脆弱,接受不了高分贝噪音刺激,语言发育早期,保护宝宝的听力很重要,幼儿适合接受父母的亲子互动,尽量不要为了省事儿,给孩子视听电子产品作为陪伴玩具,机械语言、电子游戏、卡通动画虽然会教孩子说话,但永远也不能代替父母的声音和表情。

提醒所有父母,不要轻易错过宝宝的语言教育,迷失在网络中,大量的游戏视频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从而缺少了与孩子的互动时间,手机游戏永远不会结束,孩子的语言发育只有一次!


阳光语言矫正师


大多语言能力弱的宝宝性格内向,不喜欢说话,从而在人际关系方面出现问题,而这一情况又会让宝宝变得更加胆小,所以父母一定要提提高宝宝的语言表达能力,让胆小内向的宝宝,主动大方起来。

一、丰富宝宝的生活

生活内容是语言的基础,如果生活没有新鲜事物的刺激,宝宝自然就没有说话的兴趣。

二、培养宝宝口语表达能力

父母要多和宝宝说话,多交流,让宝宝对语言熟悉的语言保持敏感。

三、借助绘本与宝宝交流

绘本后里的有趣故事会吸引宝宝,父母在陪宝宝看绘本的时候,要多和宝宝进行交流,不仅让孩子听,还要让孩子学会思考。

四、让宝宝把话说完整

宝宝在练习语音的过程中,首先是简单的词开始,然后逐渐过渡到句子,这时父母要引导宝宝把要说的话完整地表达出来。

我是侯妈,多平台签约作者,欢迎你能关注我,每天给大家分享教育内容,培养优秀孩子。


侯妈家庭教育


1.宝宝的语言发展总体上是差不多的,说话很早(1岁开始)和说话很晚(4岁说词语)都是少数,所以不管宝宝说话早还是晚,父母都不要太焦虑或担心,除非医生诊断确实有问题除外。

2.语言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父母的说话习惯对宝宝影响不一样,还有性别差异,一般女宝说话早,还有遗传因素等。我是想说,父母可以通过一些积极的措施来帮助孩子发展语言能力,如果父母平时不注意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引导和培养,那必然会对孩子的语言发展不利。

3. 下面分享一些我家宝宝的养育经验。

一是多互动多陪伴,以求给予孩子更丰富的语言刺激。这一天陪伴是指父母的陪伴,而不是隔代陪伴,必须是父母用心的陪伴与引导,老人由于年老体力不行或者教育观念的差异,很多时候不能主动积极的引导孩子想和说,这样日复一日,语言刺激必然少。

二是针对孩子的语言发展阶段采取适当的的方法。我家孩子13个月开始发音,我唱“我有一只小毛驴我我从来也不...”孩子就会跟着唱最后一个字,当然只是发音qi,我很快知道她脑袋里面已经知道这首歌了,所以才能唱出最后一个字,于是我又换了其它儿歌让她补最后一个或两个字,很不错的锻炼方法。16个月的时候,她开始说短句子,尽管发音不准,但是她很努力地表达自己,在这期间,我们给她读绘本,给她讲插画,用很慢的语速重复给她,她也很喜欢这种重复,如果我们翻页过去了而她还想听,她就会翻回来用手指住那个地方一直说:念念念。。。这种重复对孩子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语言储备,储备在大脑记忆里面,为开口说话做准备。后来,她会说话以后,我们又一起边说边做动作,或者念绕口令,或者她说的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我就用毛笔楷体写出来,帮助她记忆,为以后识字做准备。

三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养育孩子本就是很需要耐心的事情,说话更是一个不能着急的事,我们要相信孩子内心也是很想表达的,只是他们需要父母来帮助培养这种能力。作为父母,要不急躁,有耐心,能陪着孩子牙牙学语开始人生旅程应是无比幸福的事情,所以请拿出足够的爱!


我对你谈情


孩子学会了什么,学会了多少,除了他自己的天赋外,和他周围的环境关系最大:家长教了什么,教了多少,方法是否有趣,是否得当。教育孩子,并且还想教育的好,在早期是没有捷径的,早期越用心,越尽早培养出孩子的好性格,好习惯,好思维,以后就会越省力。早期不注意,以后再培养就难了,语言方面也是这样。建议:

1结合生活。在生活中教育。孩子在看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就教给孩子什么,或者主动引发孩子兴趣。比如拿一个红苹果,让孩子吃,苹果甜甜的,让孩子摸,苹果滑滑的,让孩子看,苹果红红的,圆圆的

2讲究方法。孩子学会什么一定是不断重复的结果。要经常复习,直到孩子记住。所以父母要经常多说,重复的说,效果就会比较好了

3给孩子多放些儿歌这类的孩子喜欢节奏明快的音乐。家长也可以每天给孩子唱。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唱了。

4给孩子读绘本。每天坚持。主要是孩子感兴趣,以后她就会主动要求家长给他读,有时候他也会自己翻书看图

5和孩子做游戏。比如猜猜看,让孩子猜某种水果。藏猫猫,让孩子找某个小动物。都可以发展孩子需要。


做不完美的妈妈


一岁半的宝宝能说词语已经算合格。比如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或者不要吃饭睡觉喝水便便玩什么的已经算语言表达能力很棒了。

想要孩子需要发育好,需要大人更多耐心的进行需要刺激。

做每一件事都去告诉宝宝,这是什么?这个怎么用怎么玩。需要配合动作,能让宝宝明白这些话跟动作相关。能很快理解并作用起来。

育儿过程没有捷径,都是家长们一遍一遍教出来的


花妈妈讲故事


每个宝宝都是不一样的,语言达到什么标准都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具体的标准,家里照顾宝宝的人,都要尽量多地和宝宝交流,给宝宝讲讲故事,才能促进宝宝语言的发展。之前听过一个案例,是一个小孩子得了自闭症不说话,因为家里雇了一个保姆照顾孩子,这个保姆内向,从来不和孩子说话,导致孩子自闭,没有说话的能力,所以孩子的语言的发展和我们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要尽量多和宝贝交流,慢慢地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





棒棒糖思瑶


个人觉得宝宝语言能力各人差异很大。我家两个孩子都是两岁才说话,但是赶上来的快。很快就比早早会说话的语言能力强,很多孩子不说话,其实是在组织语言,不用急


耿艺尘


多对他语言交流


阳光不锈2218


任何时候都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