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你的工作受威脅了嗎?

說起李開復,大家都不陌生。相對他那些更為大眾所知的職位和頭銜來說,李開復或許更看重的可能還是他的本行:人工智能科學家。

1988年,李開復獲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學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主題就是關於世界上第一個“非特定人連續語音識別系統”。他開發的“奧賽羅”人機對弈系統,於1988年擊敗了世界冠軍。而在任職微軟期間,李開復則在自然交互式軟件及服務部門等進行前沿技術探索。後來,他所關注的領域從未離開人工智能,繼續著他與人工智能的緣分。

人工智能時代,你的工作受威脅了嗎?

在新書《AI·未來》中,李開復憑藉對全球科技業與AI行業的深入瞭解,為讀者描繪了人工智能新世界的樣貌、未來人工智能對社會的衝擊以及在人工智能時代我們的應對策略。

他介紹道:AI的發展,目前大致上可以分為四波浪潮:互聯網智能化、商業智能化、實體世界智能化、自主智能化。每一波浪潮運用了人工智能的不同能力,改變了不同的產業。人工智能已經從發明的年代步入了實幹的年代。經歷了超過半個世紀的發展,人工智能迎來了“深度學習”這項重大技術突破。深度學習使得人工智能的力量終於落地,可以在真實世界裡解決過去人們遇到的大量棘手的問題。

他還特別提道:中國AI技術快速發展,成了全球AI領域的重要拼圖之一。過去三年,中國各地掀起一波AI熱潮,從科技界、商界,一直蔓延到各行各業,甚至中小學和幼兒園的小朋友都在學習AI的知識。

AI時代,可以創造更多有愛的崗位

人工智能時代,你的工作受威脅了嗎?

去年剛剛出版了《人工智能》,今年又推出新書《AI·未來》,有什麼不同呢?李開復說:“這本書跟我上一本書是完全不一樣的,上一本書是一個科普性的、客觀介紹人工智能是怎麼回事的書,這本書是一個基於38年從科研到產品、到市場、到投資全方面觀察人工智能的書,是我對未來15年的預測,我預測AI是會大大改變世界的,一方面會帶來巨大的機會和財富,一方面會帶來很多的挑戰。”

隨著越來越多的AI算法和設想進入到我們的生活之中,大幅度提升了我們工作與生活的效率。但同時還可能帶來巨大的破壞,甚至可能導致嚴重的社會撕裂:AI的四波浪潮已經改變了世界,即將對全球經濟展開前所未有的衝擊。而最可能發生的AI對社會的大沖擊,是AI帶來的大規模失業。

關於這個問題,學術界也一直在討論。李開復通過自己患病的經歷,思考出了未來人類與AI共存的方法,他在《AI·未來》中寫到,唯有從“人機協作”和發展“關愛型工作”的角度來調整未來的就業崗位,同時鼓勵創意型工作,才能真正減輕AI對就業造成的巨大沖擊,並且讓人類發揮自己的特有價值。AI沒有感情,用AI能取代重複性的工作,可以使人類從傳統勞動中解放出來,創造更多有愛、有創意、有人情味的崗位,這才是符合人類繁衍規律的可持續性選擇。

人工智能時代,你的工作受威脅了嗎?

對話李開復:我非常相信喬布斯說的“很多點能串成一根線”。

問:哪些工作AI無法完成呢?

李開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創意性工作(例如,醫學研究員、人工智能科學家、獲獎劇本作家、公關專家、企業家),因為AI不擅長提出新概念;複雜性、戰略性工作(例如,首席執行官、談判專家、併購專家)需要了解多個領域並需要進行戰略決策的工作,對於AI來說,即使是理解常識也很困難;靈敏性工作(例如,口腔外科醫生、飛機機械師、脊椎按摩師),看看機器人拿鉛筆的樣子,你就會懂我的意思;需適應全新、未知的各類環境的工作(例如,地質調查、集會後的清潔工作)。機器人在特定環境(如裝配線)中運行良好,但不易適應新環境(如每天在不同的房間裡工作);同理心、人性化工作(例如,社工、特殊教師、婚姻顧問),因為AI沒有人類的情商。人們也不願“信任”機器,讓機器來處理人性化任務。

人工智能時代,你的工作受威脅了嗎?

問:近些年,您對人工智能的思考和理解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李開復:我非常相信喬布斯說的“很多點能串成一根線”的演講,告訴我們,你很難從年輕的時候策劃你未來的每一個點,把你的未來都設計好,但當你年紀大的時候,回去看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這個點確實可以串起來。

面對AI的話,我20多歲的看法可能是AI就是來取代我們的大腦,懂了AI,我們就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科研;30多歲看待AI,可能覺得這個技術論文很好寫,做出產品卻好像有各種問題;到了40多歲的時候,我看到的是AI其實在一些數據領域,還是可以產生相當大的價值;然後到了50歲出頭生了一次病,對整個人生有了不同的看法,也對過去“取代人大腦就是一切,拼命工作就是一切”也有了不同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