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學江小白,陶石泉金句頻出

◎ 文|宋金

遊學江小白,陶石泉金句頻出

個人有個習慣,遊學一趟,一定逼自己寫個總結,相當於給自己佈置作業。

隨著三大社群遊學江小白,有太多感悟,特別是陶總的方法論和思維模式。

01

金句頻出

陶石泉陶總金句:

1.過去的鄙視鏈是高價對低價的鄙視;現在的鄙視鏈可能是潮流對保守的鄙視。

2.不要過於在意誰搶了我們的飯碗,而是更多關注誰給了我們吃飯的碗。

3.重點思考品牌和用戶的觸點,如何變得更多。

4.選人比用人重要,用人比培養人重要。用人觀:小材大用,小馬奔騰。左手之所以沒有右手強,是因為你沒用它。

5.建立品牌的成本一定是越來越高,越早做越好,在這件事上算大帳不算小賬,算長賬不算短賬,只要跟品牌調性匹配的推廣,多多益善。

6.人品一體,人是品牌的主體,其他都是物化的外象。

7.小白精神:1)心態年輕,持續創新;2)內容大於形式,把話說小,把事做好;3)“過得去,不夠好”是常態,所以要持續改善;4)因為熱愛,才能做到數一數二!

8.企業產品差不多的話,我們要比跟用戶的溝通能力。比對事物本質的看透,比誰執行的好。

9.其實是用戶在創新,不是你的企業在創新。

10.品牌帶給他溫暖,帶給他個性,帶給他歸屬感。老的品牌不是銅牆鐵壁。用戶需要的品牌已經跟我們腦袋想的不一樣了。

遊學江小白,陶石泉金句頻出

11.經銷商跟你反映競爭激烈,是跟你要費用。員工跟你反映競爭激勵,是跟你要預算。

12.當你要求幹什麼,不幹什麼的時候,你就不要指望創新了。

13.我們擁有更多創新的機會和機遇,很多行業和品類都值得重新做一遍。我們最大的敵人不是同行競爭者,不是外界環境,而是我們自己。我們常會被舊事物和舊習慣矇蔽,陷入思維遮蔽,看不到新的東西。

14.你理解的品類,對用戶來講,未必是一個品類。為了一個不存在的品類,去打造一個IP,戰略上是錯誤的。

15.企業老講,我想做什麼,我不想做什麼。其實,我是誰不重要,用戶心中你是誰重要。

16.品牌會幫助用戶,達成認知,他也會創造價值。我們首先要承認品牌的力量。

17.關於市場已經形成的格局,消費者不是口感的習慣,而是認知的習慣。

18.戰略是捨棄,捨棄追隨前者。

19.如何提高洞察力及思考力,讀書和反省。超大量的閱讀。

劉春雄老師金句:

遊學江小白,陶石泉金句頻出

1.你誤解/讀的是江小白,耽誤的是你成為你行業裡的江小白。

2.思維錯了,方法不可能對。我們感覺很吃力,其實是用錯了思維。

3.不能以茅臺的成功,來否認茅臺的對立面是錯誤的。

4.江小白IP引爆了,鋪貨爆了,到底是那個先呢?

方剛老師金句:

遊學江小白,陶石泉金句頻出

1.每個行業都應該有一個江小白。

2.無所不能是最大的坑,有所不能是一種能力。

3.沒有叛逆,那來成長。

4.品類可以無邊界,只有品牌是小眾的,是有邊界的。

5.每個品牌都是有基因的,是誰給品牌賦予基因,是創始人。

02

江小白做了哪些事

說了幾些話,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做了哪些事。江小白三個模塊:全產業鏈——品牌管理——渠道運營。

1.全產業鏈

江小白從產業鏈源頭做起,由種植、釀造、生產、分銷、物流、品牌推廣、銷售等多個環節構成的產業鏈。

在內部,江小白集上游江記農莊、中游江記酒莊和驢溪酒廠兩大釀酒生產中心,以及下游品牌營銷、市場銷售、現代電子商務於一體。

而外部,則是產業配套的江小白酒業集中產業園。

遊學江小白,陶石泉金句頻出

此次遊學,我們到了江記農莊、江記酒莊和驢溪酒廠。

江記農莊,以高粱種植為主導,以循環農業為延伸,以農業休閒旅遊為特色。高粱品種研發、核心示範種植面積達5000畝,規劃輻射面積將達10萬畝。

品牌是“江小白的一畝三分地”,依舊要做IP。

遊學江小白,陶石泉金句頻出

江記酒莊佔地760畝,是國際化的當代中國酒莊,研製出“單純釀造法”,實現傳統中國酒的“老味新生”。

驢溪酒廠有104年曆史,31畝,傳承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江津燒酒釀造技藝”。江小白保護性收購這個酒廠,希望守住白沙燒酒的文化根。

遊學江小白,陶石泉金句頻出

2.品牌管理

電影植入

音樂:自己的音樂,重點不是所謂的企業自己員工都不願意唱的企業之歌,勵志之歌,這些消費者是無感的,不會代表他的東西,他是不會主動去傳播的。

文化IP的結合:張小盒,同道大叔。

青年藝術展

朋友會社群

說唱音樂節

國際街舞

品牌IP運作,動畫片,“我是江小白”,江小白的一畝三分地媒體矩陣:微信,微博,抖音等等

自媒體運營:江小白,江小白酒業,我是江小白

統一的視覺識別系統

與永輝,沃爾瑪,華潤等賣場,不斷創新新的體驗

遊學江小白,陶石泉金句頻出

3.渠道運營

線上:阿里系,京東系,其他

BC端一體

客戶選擇:講究的是合適否,匹配否,不是實力大否。有了客戶,爭取做長期,無論好壞,不輕易換。及時客戶不行,但要會幫客戶賦能。

線下:29個辦事處,1000多個客戶。

高炮廣告,店招,門貼,冰箱貼,牙籤盒,筷條盒,菜單,陳列架,終端廣告氛圍,家門口高速服務區。

遊學江小白,陶石泉金句頻出

我們看到的是他的文案,他的音樂節,看不到的是他是如何把他的產品鋪進全國大大小小的餐飲店,大大小小的終端店。

僅看線下,這些的表現,就已經完全勝過了對手,沒有那個白酒企業,能做到這樣的程度,就放大到傳統快消行業,也沒幾個的。

當然,我指的是如此成體系的組合拳。拆開來看,每個企業都在做,但正是因為沒有形成組合拳,就無交叉覆蓋,就無所謂的密度,所以威力不大。威力不大,就開始思考這些廣宣物料,還有用否。然後又去探尋所謂能一招制敵的“套路”。

03

疑問與自解

做了哪些事 ,說了哪些道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如何思考的。

去遊學之前,肯定有準備,也是帶著問題去的。關於對江小白的,及關於我司的。但提問題的機會只有一次,3個問題顯然問不完,故把提問放在了關於我司產品這塊。

但關於江小白的疑問,雖沒機會去提問,但似乎自己的思考及現場的感知,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疑問1:

吐槽酒難喝,上面的高管,應該是聽到了的,下面的業務,經銷商也絕對跟公司高層反應過。可為什麼沒去改變口感?

1.有粉就有黑,你不能迎合與滿足所有消費者。同時,辦企業也不能矯情,別人一提點意見,你馬上就去改變,這些是沒定力的,是辦不好企業的。

2.創新者的窘境。你之所以能達到現在的地步,是所有用戶對你的支持,你又去調整配方,那些原來支持你的消費者怎麼辦,是否有會是當年可口可樂換配方的翻版呢。

你當時引以為豪的優勢,似乎會是你再轉頭去迎合哪些“反對你的消費者”時的障礙。

這是很多企業都很難跳過去的大坑。

3.哪些什麼你好我好大家好,世界之所以精彩,就是在與包容,就是在與我與你不同。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人喜歡你,粉你。小眾永遠都是從大眾邊緣切入,然後切分大眾的。陶總的話,正適合:不要在於誰搶了你的飯碗,而要在意誰給了你吃飯的碗。

沒有陷入客戶遮蔽性盲區,員工遮蔽性盲區。

遊學江小白,陶石泉金句頻出

疑問2:

前些年,聽陶總“如何定義好產品”的演講,說到他在公司內部會議中提到,即使現在停掉費用與廣告投入,2017年,都可以使公司增長80%(當然他說不會停掉費用,會繼續借助後端的營銷,使自己的公司增長更快)。牛人啊,當時想何來的底氣?

現在回過頭來看,明白了,當時全國還有大把空白市場未啟動,國內市場佈局完了,還有國際。而現在驗證了,現在目前全國市場已完成70%的佈局了。當然,他不是國內一步到位,也不是先國內,再國外,而是國內國外一起做。而是按自己的節湊穩定的推進。

這是區域的橫向擴展,那麼還有單個市場的垂直增長呢。

這是線下渠道上,那麼還有他當時剛發力的電商呢,又是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客戶數量與客戶質量的雙驅動,終端,餐飲雙驅動,線上線下雙驅動,品牌渠道雙驅動。

有了這些立體的雙驅動,再者行業空間足夠大。增長何愁。

遊學江小白,陶石泉金句頻出

疑問3:

B端C端,是先成名後,才有那麼高的鋪貨率。還是先有那麼高的鋪貨率了,就成名了。用劉春雄老師的話說,到底是IP爆了,鋪貨就爆了,還是鋪貨爆了,IP就爆了。

陶總的原話:“很多企業是隻做B端,沒有以消費者為中心,去與用戶交流溝通。只做C端也不行,因為你沒有B端做支撐,江小白是BC 端一體的。”

非要分先後的話,我認為一定是先C端,再B端。一定是IP先引爆了C端,然後水到渠成的引爆了B端。這也符合了“搞定客戶的客戶,才能更好的搞到客戶”這個邏輯,這裡的客戶先後順序就是:消費者,終端,經銷商,廠家。

C端爆了,B端一看,第一,有人找這個產品(指名購買率)。

第二,自己也聽說過這個網紅產品(品牌知名度),認為自己能接受,也認為自己能賣(此時他即是B端,也是C端,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BC一體,雌雄同體)。

第三,以上是垂直方向的,還有就是水平方向的,較高的鋪貨率,及較強的終端氛圍營造,B端看B端,B端影響B端,好產品其他人沒拒絕,我肯定也不能拒絕。所以較高變更高。

第四,這樣連橫合縱,一張立體的C端,B端交叉封蓋的網絡已經形成了。

同時,我們更不能忽視的線下B端深厚的渠道運作能力。

遊學江小白,陶石泉金句頻出

04

感悟

網絡上黑江小白的也不少,這也正常,曲高和寡嘛。有粉必有黑。黑主要是是口感,我相信即使江小白瓶子裡面裝的是茅臺,照樣也有人黑,有人繼續口感,也有人會換個角度黑。存在即合理,我們更多的要看到他存在的理由。

“我就喜歡你看不慣我,又幹不掉我的樣子。”這句話小白同學可以送給他的同行的。

江小白,你學不會。

走近了就不神秘了,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大家都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成為自己行業裡的江小白。

方法不同,底層的方法論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