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正鼎、ECO案件:"爛尾樓"何以轉危為安?



關注正鼎、ECO案件:

“爛尾樓”何以轉危為安?

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林劍波 陳榮富

近年來,莆田兩級人民法院與政府、金融機構建立全面聯動長效機制,通過精準研判、靈活施策,成功化解正鼎、ECO等系列案件。其中,正鼎案件入選最高人民法院與新華社聯合舉辦的全國法院十大執行案件。

關注正鼎、ECO案件:

關注正鼎、ECO案件:

資金緊缺 連鎖反應

關注正鼎、ECO案件:

2015年,由於資金週轉困難,莆田市正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北戴河項目出現工程停建、工人欠薪等問題,併產生連鎖反應,債權人相繼訴至法院。一時間,莆田兩級法院受理的執行案件達133件,申請執行標的本金高達10.4億元。

為週轉資金,正鼎將北戴河項目的土地使用權抵押給上海綠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由於未按期歸還到期債務,綠地公司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進入執行程序。

正鼎擁有上千名員工。一旦法院實施查封、拍賣等強制執行手段,公司不僅無法全部償還債務,還有可能導致資金鍊斷裂、樓盤爛尾、購房戶利益得不到保障。

鑑於正鼎抵押融資較多,且涉及不同類型的債權,案情極為複雜。莆田市中級人民法院展開深入走訪調查,發現北戴河項目樓盤有34.78萬平方米,如果以每平方米1.4萬至1.5萬元銷售,預計銷售額可達40多億元,資大於債。

在瞭解案情後,莆田中院向莆田市委彙報,向市政府溝通案件進展情況。莆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成立正鼎北戴河項目金融風險防範化解工作協調領導小組。

關注正鼎、ECO案件:

關注正鼎、ECO案件:

國企介入 起死回生

關注正鼎、ECO案件:

經多番研究部署,協調領導小組決定國有企業莆田市建工集團注資介入。莆田中院、市金融辦、荔城區政府也多方協調,獲得上海高院、綠地集團同意,暫不拍賣已查封地塊。

莆田市建工集團分期向正鼎注入5億元,停工半年的北戴河項目得以復工。

其後,莆田中院徵得申請執行人同意,把查封土地使用權變更為查封房產。在此基礎上,又協調相關法院,統一集中查封北戴河項目的3棟高層樓盤,確保其他5棟高層樓盤和95幢別墅正常銷售。同時,為申請執行人提供以房抵債或用售房款還債的形式,促成當事人簽訂執行和解協議。

莆田市建工集團從北戴河項目獲得地塊四的3棟樓盤,目前已對外銷售。另外,該集團還收購了北戴河項目地塊七的樓盤。

正鼎系列案件的成功化解,避免了樓盤爛尾,盤活40多億元資產,支付農民工拖欠工資1億多元,還帶動正鼎其他樓盤460多戶購房者順利拿到房子,3452戶業主辦理了產權證。

關注正鼎、ECO案件:

關注正鼎、ECO案件:

經驗複製 推廣應用

關注正鼎、ECO案件:

“正鼎系列案件的順利化解,形成政府主動擔當、法院積極作為、各方聯動配合的工作機制,實現多方共贏。”莆田中院院長蘇建平說。

該案的順利執結,是莆田中院貫徹落實省高院提出“善意執行”理念的生動實踐。該理念強調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恪守司法的謙抑與審慎,儘可能地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活動造成的不利影響。

有了正鼎系列案件的成功經驗,莆田中院將其複製到ECO系列案件中。ECO城是香港萬好國際集團開發的大型健康產業綜合體項目,其建設中所面臨的困境與正鼎公司相似。

2015年5月,ECO城樓盤開始停工,債權人訴至法院,並相繼進入執行程序。為全盤解決問題,避免司法拍賣後買受人僅開發F地塊,莆田中院將A地塊爛尾樓後續開發與F地塊空地開發建設捆綁拍賣。

關注正鼎、ECO案件:

通過淘寶網發佈拍賣公告後,莆田市建工集團以最高價6億多元(含稅收等)中標。該方案一次性處置ECO城內的465套房產和60畝土地,用拍賣款償還了銀行貸款。此外,莆田市政府作出配置教育資源的政策,萬好公司也協助建工集團做好交房及產權證件辦理工作,解決了房產長期不能交付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