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蘇南的鎮江為什麼沒有存在感?

文|方恨少

位於蘇南的鎮江為什麼沒有存在感?

江蘇應該是一個發展比較均衡的省份,沒有特別窮的城市。十三個地級市,就是GDP排名在後面的城市,在中西部的省份中,也能排在前面。

位於蘇南的鎮江為什麼沒有存在感?

但是位於江蘇長江以南的五個城市,南京、鎮江、常州、無錫和蘇州中,南京是省會,也被調侃為“徽京”,蘇州、無錫和常州一向以蘇錫常的名字出現,是江蘇最富裕的地區。但蘇南的鎮江,在媒體中好像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

徐州即是包郵區,又是供暖區。淮安是大強子的老家。揚州,淮揚菜。鹽城,剛在媒體上曝光……

但鎮江,真的沒有什麼新聞。如果不是提及,都忘了鎮江是江南城市。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和鎮江的存在感一樣低的,好像也就只有紹興了。紹興在杭嘉湖、寧波的夾擊下,好像也沒有什麼存在感,連橫店都比不上。

鎮江的GDP不低,比紹興還高,要是在中西部省,妥妥的二哥。

但為什麼鎮江就是少新聞,缺關注呢?

鎮江位於南京和蘇錫常之間,本可以左右逢源,但實際上,誰也不帶鎮江玩。

南京又稱“徽京”,雖是調侃,但也是實情,就是南京幾乎難以帶動周邊的任何江蘇城市,但周邊的安徽城市,卻想積極地融入南京的“都市圈”,共同“發財”。

當初安徽和江蘇還是一家時,一起在江南省裡生活過。所以安徽境內的城市的設置,都是方便到南京的。像現在安徽沿著長江的城市,在鐵路出現前,最方便的交通就是走水運,他們坐上船,順著長江下行就到南京了。滁州、馬鞍山、蕪湖等地,去南京比去合肥方便多了。這些城市和南京“眉來眼去”多了,只是屬於不同的省份,不能“明目張膽”地談戀愛。

在合肥成為“霸都”前,皖北人們去皖南,坐火車都得從合肥繞道南京,才能到黃山。

蘇錫常呢,早期經濟以“蘇南模式”出名。但蘇錫常真正成氣候,尤其像蘇州所屬的縣級市崑山市、張家港市、常熟市和太倉市,經濟在內地堪比地級市,主要是藉助了上海的資源。

蘇錫常主動融入上海的產業結構,承接上海產業鏈的製造業轉移,形成上海是國際大資本的運營總部,蘇錫常是生產基地,一切資源圍繞著上海配套。

但是上海經濟的輻射作用也是有限的,從東往西,影響力逐次遞減。蘇州經濟比無錫強,無錫又比常州強。到了常州,上海的影響力就是“強弩之末”。位於常州之西的鎮江,就享受不到的上海的輻射力。像與上海的一江之隔的南通,早期也幾乎受不到上海經濟的輻射。

還在鎮江西邊的南京,就幾乎不受上海的影響了。但南京畢竟是省會,還是有一定的政治優勢和行政資源的,目前自保還行,照亮別人還沒能力。

所以,鎮江存在感不強,也就理所應當了。

當南京發達了,是輻射鎮江,還是吞併瓜分鎮江,就難說了。

位於蘇南的鎮江為什麼沒有存在感?

位於蘇南的鎮江為什麼沒有存在感?

位於蘇南的鎮江為什麼沒有存在感?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