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的生活,真的很“精緻”嗎?

林成龍


宋朝雖然在軍事上無所作為,但社會經濟卻發展很快,宋人的物質生活水平較以前有了極大的提高。


民以食為天。今天我試著從宋人的飲食入手,來窺一窺宋人的生活是否精緻。

肉食水產:

在宋代,皇室貴胄最喜歡的肉食是羊肉,因為羊肉“膏嫩鮮美”,口感味道遠好於豬肉。可見,宋代皇家的口味顯然和以前大不相同,更加追求細膩的口感。


宋代的士人以吃河豚為一種時尚,河豚有劇毒,去毒之後烹調也可能致人死命。宋人為嚐鮮居然甘冒如此風險,可見對口腹之慾的追求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宋時還有一種風靡一時的美食,洗手蟹。在食用蟹肉前,要先用手把蟹整個拆開,再以鹽梅、椒橙為調料倒入蟹中,再去洗手,然後食用。據說,這樣醃製的蟹肉鮮美十足,令人流連忘返。

蔬菜素食:

蔬菜在宋人的飲食中佔據重要地位。宋代的蔬菜品種繁多,僅《東京夢華錄》中就記錄了苔心、矮黃、萵苣等三四十種蔬菜。

同一類型的蔬菜還有多個品種,單菌類就包括合蕈、稠膏蕈、松蕈等十餘種。


素食藝術是宋代飲食文化中的亮點之一。比如玉灌肺,並不是用動物的肺做成的,而是用真粉、油餅、芝麻、松子、核桃、蒔蘿六種食材加上白糖和其他作料蒸熟之後,切成肺狀做成的一道美食,是地地道道的精緻素食,但味道卻異常美味。

麵食:

餅依然是宋人的主食。宋代的麵食都可稱作餅,麵餅名目繁多,許多餅類已不僅僅限於充飢,而更像是工藝美食,集色、香、味、形於一體。

有一種油炸環餅,外形精巧,香脆可口,顏色鮮嫩油亮,讓人一看就垂涎欲滴。蘇軾還曾專為它題詩一首,贊它是“碧油煎出嫩黃深”。


南宋的臨安城中還以出售各種精緻麵點而名聞天下。據說這些點心,香甜沁人,入口即化,讓人慾罷不能。

零食:

在宋代某些食品已不只是用於充飢,而是成為了人們消遣的休閒食品。最新鮮的當屬爆米花,其特點是鬆脆易消化。爆米花是通過高溫高壓作用來改變食物的狀態,進而改變其口感,我們現在食用的各種膨化食品還是從宋代的爆米花演化而來的呢!

飲食方式的改變:

在唐以前,平民每日只吃兩餐,只有宮廷才吃得起三餐。到了宋代,隨著社會經濟的繁榮,人們的日子過得充裕了起來,這時一日三餐也成為人們固定的飲食習慣。


在宋代,人們多追求口腹之慾,普通的家常便飯也已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因此宋代城市內的飯莊林立,美食店櫛比鱗次,到處都能看到茶坊、酒肆、小吃店、路邊攤。有些飯莊無論冬夏食材都非常豐富,商家將各類蔬菜放在地窖中儲藏,因此即便嚴冬時節也有新鮮的蔬菜上桌。也由此可見,宋人對飲食要求之高。

精緻飲食,精緻生活:

宋代,溫飽問題已經解決,人們對食物的口感有了更高的要求,飲食日趨精緻。宋人為了嚐鮮嘗精,甚至不惜一擲千金,這樣的事在記錄宋史的書籍中屢見不鮮。

我們現在常說,對待飲食的態度,決定生活的品味。宋人飲食如此講究,可見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堪稱精緻。


老王頭丶丶丶


宋朝人的精緻令人難以想象。

宋朝人得以精緻起來,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經濟和文化。宋朝時期,商品經濟已經非常發達了,這個從清明上河圖就可窺見一斑。市突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夜市早市草市都非常完備,《東京夢華錄》就記載了當時北宋都城的繁華景象。

另外當時精緻界的翹楚就是宋徽宗,他酷愛琴棋書畫詩酒花茶,在這樣一個精緻的老大的帶領下,精緻的生活在全國風靡起來。尤其是在文人之間流行起來。

點茶作為一項高雅的藝術,受到當時文人的追捧,並且還流傳日本,成了現如今我們能看到的日本抹茶。

詩詞自是不必說了,唐詩宋詞四個字已經很好的解釋了,當時宋朝的詞有多聞名,李清照,辛棄疾,蘇軾,柳永,這些名字一說出來,大家都耳熟能詳,可見他對後世的影響確是深遠。

焚香也是精緻生活的代名詞,剛好宋代文人就很喜歡焚香時作詩作畫,文人墨客,往往是惜香如金。

現代人都知道,插花是一門藝術,而這門藝術其實在宋朝時就已經很流行了,宋朝的插花藝術走的是清雅路線,與唐朝的富麗堂皇相區分之外,同時還體現了宋朝人對理學的追求。

宋朝人的精緻是高雅中卻又充滿生活氣息,真是精緻到讓人不得不感概萬千。


塵風溪川


個人覺得宋朝人生活真的很豐富,比如那個《清明上河圖》就描繪出了宋朝時期繁榮昌盛的汴京,如果放大的話,更顯得豐富的宋朝都城震撼世界。


晟曦fergkf


宋朝雖然經常受外族侵略,但文化環境好!社會經濟好!所以會有很多人想穿越宋朝


太陽雨一切


宋朝是中國文化發展的一個高潮時期,整個宋朝湧現出了很多文學家,不錯這就是一個精緻的時期


漢東省京州市第一把手


到了清朝繁榮生活更是豐富,隨著人類歷史增長技術和生產生活資料不斷積累不斷進步,生活質量當然原來越高,災年除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