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怀疑患有癌症,到省肿瘤医院检查,整个检查半个月都没检查完,这正常吗?该怎么办?

月掠青丝


半个月没检查完,真的不算是个例。



我在武汉,省肿瘤医院也有较熟悉的医生,时长有业务的往来,对他们医院的情况谈不上多了解,但他们忙却是实打实的忙。

先不说省肿瘤吧,就先说一般的三级医院吧,怀疑肿瘤,不同部位的肿瘤确诊,检查手段是不同的。排队检查没什么好解释的,影像检查,CT/MRI/B超快点的两三天,慢点的一周甚至更长,结果有些当天可以出来,有些第二天可以出来。影像检查并不是确诊肿瘤的金标准,只能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密度、信号,周围毗邻关系等等,无法定性。找到了病灶,肿瘤标记物的检查也是需要做的,同时确定是否能做病理检查,并不是所有的病灶都能做病理检查,也不是所有的病灶都要做病理检查。病理的检查结果有些也需要好几天才能出来!


在这期间,只有等待!

这些还都是只有在一般的三级医院,如果是省肿瘤,时间线肯定需要拉长,所以半个月之内能查出结果,真的算是快的了。

有些肿瘤患者根本找不到原发灶,一发现就已经是转移阶段了,这种才是最磨人的。

碰到检查排队时间长的情况,老实说,要看该医院是否相信外院检查结果。几年前,有个熟人的患者拿着武汉某顶级医院的检查结果去省肿瘤住院,按照该检查治疗,结果越治越不对,后来再在本院重新检查,才发现是另一种结果,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后来省肿瘤官司败诉收场,从那以后他们再不信外院结果。所以,碰到检查排队时间长,耐心等待吧,听医生安排即可!


康医生说健康


前一个多月,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到我们家身上,公公吃饭感觉噎,去了当地医院做了胃镜检查后,医生说疑似恶性肿瘤,第二天赶紧到了当地肿瘤医院检查,主治医生让马上住院检查,办了住院后根本就没有床位,每天就这样家里医院的跑,主治医生旁边的女助手给开的检查单,就这样来来回回跑的检查了一个月,女助手每天都再说:哎呀,昨天忘记让你检查这项了,每天都是这句话,不会一次性给你检查完,就这样断断续续跑了一个月检查才都做完,确诊为食管癌。然后就让回家等,期间一直都是办理的住院,等了两个星期后,找了医生无数次。医生才说给做手术,做手术当天都没有床位,在楼道里挂的吊瓶,手术结束后依然没有床位,住进了每天一万多块钱的ICU,期间每天找医生都说是没有空床,等有了床位就会从ICU转出来,就这样持续了八天,就在昨天终于转到普通病房。我们家也是普通家庭,父母都是农民,这就是当地的肿瘤医院。这就是所谓的白衣天使,这中间有好多我不能说的事,大概大家都明白。这种情况真是太严重了,可怜的病人身体备受折磨,病人家属心里又着急,又难过,还要面对医生们的百般刁难,这就是当今社会!


梦120802


我是小影大夫。怀疑得了癌症,到省肿瘤医院做检查,半个月都还没做完检查,还不能确诊,这种情况很正常。

医院做检查要预约排队,大医院检查时间更长

我理解家属的急,怀疑得了癌症都想能尽快的确诊,尽快的制定治疗方案,对家属来说所等的每一天都是煎熬。但是在医院,不止你一个人需要做检查,整个医院住院的患者,特别是三甲医院,还是省的肿瘤医院,想想得有多少人,所做的每一个检查都需要排队,都需要时间。


怀疑肿瘤,CT或者磁共振检查是免不了了,有些医院约一个磁共振,需要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就单单做一个这样的检查就需要一个月时间了,更别说还有其他检查了。当然也可以选择时间没那么长的医院住院确诊做检查。大医院,病人量多,等待时间更长也是可以理解的。

病理检查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出结果

怀疑肿瘤,病理是必须要做。有了病理才能指定治疗方案。医生取材送到病理科,病理科需要做病理图片,到诊断是什么,这个过程就需要一个星期。标本的制定就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不管有没有熟人,要想看清楚标本就需要差不多一周的时间才能做好。


比如老人家咳嗽2个月去医院就诊,怀疑是肺癌,这就需要先约个胸部CT看看是不是长了肿瘤,约了三四天能做,做了CT,发现肺里长了一块东西,影像科报肺癌可能性大。虽然报了肺癌可能,但是一样要取病理,可以做支气管镜,也可以做穿刺活检,根据肿瘤生长部位决定,这个约支气管镜或者穿刺也需要时间,比如约了两天可以做,做了取组织送病理,等病理出来还需要一个星期的时间。这个过程10天就过去了。如果结果是肺癌,那么还需要做更全面的检查评估分期,有没有远处转移,有没有腹部和头颅转移等等。如果没有转移,能手术,那也需要做检查评估下患者能不能承受手术的风险,如果不能,那就不能手术。

这整个检查的过程都是需要时间的,并不是说在一天就能完成,就能开始治疗。怀疑肿瘤入院做检查,无论多急,也不差这十几天了,耐心的等待,给医务人员多一点理解,配合治疗。


小影大夫


对于癌症的确诊来说有时比较困难,半个月没有检查完不能说不正常。肿瘤的诊断分为定性诊断和分期诊断。所谓定性诊断,就是明确是否为良恶性;所谓分期诊断,就是在明确是恶性肿瘤后,再进一步明确是什么分期,因为分期决定治疗方案。

先说定性诊断,这个有时很简单,有时又很困难。以胃癌为例,绝大部分患者都是可以通过胃镜检查取活检明确。但是并不是做一次胃镜就会100%明确,有时因为胃癌合并溃疡炎症,胃镜取活检时只是取到了炎症黏膜,没有取到癌变组织,这样就不能明确诊断。可能需要再次胃镜检查或者服药后再次胃镜检查。一般来说,胃镜检查的时间比较久,原因是胃镜检查前常规要抽血化验,然后再去预约。由于胃镜检查操作相对麻烦,可能需要花费的时间长,因此预约的时间比较久。据了解,大型医院一般预约时间在一周左右,有的可能长达一月。做完胃镜后,取活检,等病理结果可能还需要一周的时间。所以,一个胃镜检查加上活检报告,可能需要2周时间。

对于胃癌来说,胃镜检查只是其中一个项目,一般肿瘤专科医院还需要超声胃镜和胸腹盆CT等检查,等所有检查完善,可能2周时间未必能够。

当然,位于胃癌患者和家属来说,每一分钟都是煎熬。如果检查时间超过2周,着急程度可想而知。但这的确是现阶段尤其是大的肿瘤专科医院面临的尴尬问题,患者集中,人群基数大,医院和医生也是通过各种方式来缩短预约和检查时间。比如周末加班做,比如我们医院几乎所有的机器都在满负荷运行,经常会遇到机器故障的现象。因为,没有休息的时候。

另外,我们要明白,癌症的检查2周左右的时间是可以等待的,肿瘤疾病属于慢性病,不会在半月到一月有大的变化。在这里,顺便提醒大家,千万不要因为着急,在没有检查清楚,明确诊断的时候就急匆匆的治疗。我曾经说过多次,对于癌症的诊治,准确的分期诊断有时比简单治疗还要重要。同一个癌症,不同分期,治疗方案是不一样的。初次治疗是整体治疗成败的关键。如果初次治疗不合理,后期再修补往往作用不大。


【张成海医生】所有文章均为原创,追求真实、客观,普及健康知识,欢迎关注和转发,持续提供有用的医疗健康(肿瘤防治)科普和肿瘤科工作内容。


北大肿瘤张成海医生


先讲一个老王买彩票的故事。

老王前两天买了两张彩票,等到开奖那天,突然找不到自己的彩票了,于是,他严重怀疑自己彩票中了大奖。可彩票丢了怎么办呢?哦,我去我买彩票那里看看,如果中了大奖,他们那边肯定会知道。结果去了,人家说这一期本站没有中大奖的,甚至把一些本来机密的销售额等情况,摄于老王的淫威,都给他看了。可老王还是怀疑自己中了大奖....

言归正传。

不知道这位家属为何怀疑自己得了癌。

通常有如下的情况:

1、自己的朋友或家人,或亲近的人得了某种癌。

因为是自己身边的人,跟他/她很熟,一旦出现状态,很难不往自己身上想。曾接诊过一个30多岁的小伙子,一查,肺癌晚期,他是房产中介,确诊后的没几天,他一个公司的几乎所有人都来做肺CT,结果呢?其他人都还好。

但也有一些其他情况,比如曾兄弟两人,都是乙肝患者,弟弟查出来肝癌了,幸好还有手术机会;哥哥也顺道查一个吧,一做CT,不但肝癌,而且已经转移,失去手术机会。这种情况是合理的,因为,乙肝本来就是肝癌高危因素,如果不体检,很多发现的时候已是晚期!

2、体检发现某项肿瘤标志物高了。

随着体检得人越来越多,发现肿瘤标志物高的人也越来越多。针对这个,记住:并不是肿瘤标志物一高就有癌,很多都不是。怎么办?去找专科医生继续检查,查了没事就可放心。

3、出现了某种症状。

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可能自己出现了某些不舒服,然后一上网,遇到了不良的搜索引擎,被严重误导,怀疑自己患了癌,严重者甚至焦虑,抑郁。

对于这个,奉劝一句话:不可上网查询,自己诊断。

不知道题主是因何原因去查的。但通常,选择去了正规的大医院,做了相应的检查,没发现癌,则暂时不用担心。虽然,目前的技术尚不能通过一次检查把所有的早中晚期癌都查出来,尤其是早期癌,但,目前去正规的三甲医院检查,依然是我们最好的选择。

实在不放心,针对怀疑的症状或指标,及时复诊。


放射科杨大夫


这种情况很正常的,我发现在中国,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好多人平时不体检,也不瞧病。等到出现明显的不舒服,怀疑是肿瘤了,就开始变得非常的着急,恨不得一来医院就能住院,第二天就能做手术。

其实,好些人对疾病,对看病存在误解。首先,人体是很复杂的,确诊是不是肿瘤就要做很多检查,例如怀疑是肠癌,需要查肠镜,做肠镜需要预约,做完肠镜要等病理结果,这就需要一个星期左右。还需要做CT检查,明确肿瘤浸润的范围,有没有淋巴结转移,有没有远处器官转移。

其次,还需要完善患者的心肺功能检查,需要做心脏彩超,肺功能检查,甚至有可能需要做心脏冠脉显像,冠脉造影。特别是高龄的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需要全面的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心肺功能,能不能耐受手术等等。如果病情复杂,诊断不明确,还需要请相关科室来会诊,还需要麻醉科,外科ICU等科室会诊,指导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

总而言之,看病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做手术不是单纯的切除病变组织这么简单,不仅需要评估肿瘤的情况,还需要评估患者各个重要脏器的功能。其实,中国看病的效率已经很快了,在美国,即使你确诊是癌症了,可能需要等上两个月才能轮到你做手术。


普外科曾医生


首先,省肿瘤医院啊,病人数量肯定不少,一般都菜市场一样,不会故意拖着你不出结果。

其次,通过检查得出一个准确的诊断比治疗重要,何况怀疑肿瘤啊,放化疗还是手术?错一步缪之千里,没有一个正确诊断谁敢进行下一步治疗。

另外,有些检查就是要很长时间的,比如被称为“金标准”病理诊断就需要一个星期左右,如果考虑癌症或者比较疑难的病例还需要免疫组化或者基因检测,时间更长,所以医学没有那么简单,不是想象的问下症状或照个片,抽个血什么就能知道是什么病的。患者家属焦急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只有医患之间共同配合才能战胜疾病!💪


啊长医生说



最近身边有位家人,在两个月之内两次去省级肿瘤医院,最后查来查去还是回家。

为啥?医生给的说法是乳腺结节——可手术,可防守治疗(观察,定期复诊)。

医生和患者的心情,永远不可能同频。

医生按照专业去判断,不到某种指征不采取某种医疗行为,这是严格的教科书的规定。就像做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堵塞程度如果不超过75%,是不会下支架的。


而患者的心情则不同,患者一方面担心病重,一方面对诊断又心事重重,如果诊断结果比自己想的“轻“,甚至有的还会猜测,觉得医生的诊断存疑,于是有了“有病乱投医“的想法和做法。

就像我这位亲属,乳腺结节。之前查出了左侧1个右侧3个,两个月之内,又开始增多、长大,但是是不是手术?医生可以在两种选择中取其一。


而患者就需要一个确切的答案,但是这个确切答案该是啥?医生不会替她做主。医生的严谨,会让患者觉得医生效率低、水平不够。

所以面对疾病的态度和做法,应该是科学看待医学专业的要求和规定;理性的看待病情的发展;严肃听从医生的建议。而不能心存疑虑,持怀疑主义的精神,在各个医生的诊断中陷入一种“混乱“。

更多贴心科普,尽在辽沈名医!


辽沈名医


家属一个小小的“怀疑”,要“折腾”医院半个月,还没完结,医院都不急,患者你急什么?当然,医院喜欢这样的“折腾”。

因为,1.你的怀疑不等于就一定有“癌症”的真实存在。

2.越是大医院,科目分的越细,一个系统没发现,就到了一个系统,一路查下去,这需要时间和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3.诊断疾病,就如同警察破刑事案件,抓住一点儿蛛丝马迹,再循迹找出元凶,越是接近真相,难度越是大,困难越是多。

4.患者想要知道结果,而医院越是想给你一个明晰的结果,医院反倒将自己“套牢”的越深——查出来,万事大吉。查不出来,是漏检还是技术不到位?如果似是而非又如何定性?“是进亦忧退亦忧”,很为难!

总之,癌症的定论不是像普通感冒那么简单,错就错了,心急没用!


见肿消世界


正常。得了病,当然急,可以理解,但有的病必须得先检查清楚,这需要时间。看病“急”,求快,急着要求治疗、急着要求输液打点滴,巴不得快点好(心情可以理解),可疾病有它的发生发生发展规律,可很多疾病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或者一下就能治好。有什么不舒服或者发现哪里有问题,急着去医院要求医生快点治疗,也不管有没有把疾病诊断清楚,否则就认为医生不重视,耽误了他的病情。


其实正确的诊断是正确治疗的基本前提,也是保证疗效的重要基础。但由于病人“急”心理作怪,往往不愿等,希望什么都要快,有时为了快点完成看病的过程,到处找熟人医生,希望简化甚至免除检查。至于他这个所谓的熟人医生对他这个病是不是专业对路则完全不关注不在乎,以为所有的医生什么病都懂。这其实无形中就走偏了就医方向,这个风险有时挺大的,隔行如隔山,跨专业有时也如隔山。


拿这个提问来说,怀疑患有癌症,什么意思?就是说,没有确诊,需要进一步确诊,如何确诊?需要病理检查,这就需要取得病灶的组织标本,活检,然后将活检的标本送病理检查,这通常至少得三天或以上,有时较少见的或较复杂的,需要会诊,需要加做免疫组化,或基因检测,单是病理检查有时一周或更长都完全可能。有的人说,不是做了CT说是癌症吗?已经诊断了癌症,你还东检查西检查,这不是耽误病情吗?之所以有这种低级的说法,所以我才有必要不断科普,根本原因就是缺乏基本的医学常识。除了病理确诊,还需要分期,这就需要全面检查。可以说,对大多数癌症来说,从发现到确诊并分期,以及评估,十天半月,这是常态,还不算是时间长的,有时一个月甚至更长都可能,看病情,不是每个病人都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