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個產量很大的酒廠周邊連一點酒糟味都沒有?酒糟也沒有,怎麼處理的?

胡一一一朵


只要是用糧食來生產白酒的廠家,怎麼會沒有酒糟味呢。

沒有這個味道的,只能說是沒有用糧食。

你去一趟貴州茅臺的廠家所在地,充斥一種酒香味。

現在很多白酒廠乾乾淨淨的,沒有酒糟味,其實就是外地採購來食用酒精,然後各種香料添加進去,就是不同品牌的白酒了。

這樣,成本低廉,充分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白酒的需求。


陽數奇


正規酒廠,包含用糧食發酵、燒烤蒸餾、酒質勾兌調味三大環節。無論空氣環保標準控制多嚴格,酒廠生產過程中,一定會有酒糟味飄出廠區。而且遇上悶熱微風天氣,這股味道非常濃。


現在講一個酒城的相關故事。

我住在四川綿竹劍南春酒廠附近,該廠雖然已整體外移,但仍有生產車間在市區內,因為那裡有已使用千年的老發窖池,是酒廠的傳家瑰寶,不可能搬遷或廢棄。

市民常年呼吸著帶有酒精分子的空氣,大概已經麻痺習慣,沒覺得有什麼異樣。但我滴酒不沾的母親,只要從外地來到我家,呆不上幾天就非要走,究其原因,她說空氣中酒味太濃,讓她感到極不舒服。

有人腦洞大開,說這是否涉及酒精汙染(影響市民健康)?我的回答是;國家沒有酒精汙染空氣的環境標準(我在環保局工作)。而有汙染控制標準的事宜,劍南春酒廠都已花具資嚴格做到。包括;烤酒棄煤用氣減少二氧化硫氣體排放,有機廢水集中厭氧處理達標排放,酒糟作為蛋白質飼料原料移送飼料加工企業全部回收,運進糧食、運出酒糟和酒產品的汽車都繞開城區道路行使等。

還有外地“酒鬼”調侃,你們(本地人)真有福氣,每天免費享受美酒氣味。

至於題主說的那種產量很大的酒廠,應該屬於“三無”企業,即;沒有糧食運進,沒有燒火烤酒(或者有烤酒設施設備,行話稱“xx排火”,但多是擺設),沒有酒糟運出。這類酒廠準確說不是“釀酒廠”,而是“勾兌酒廠”。它買入原漿酒(基酒)或食用酒精,用陳年酒勾兌調味加香後,再利用自己炒作的熱銷品牌賣出去。


這類勾兌酒廠的酒,即使產量大,也不會有高端價位。中低端消費者可較為放心飲用。因為國家控制食品加工質量標準非常苛刻,若生產者膽敢用工業酒精等違禁品勾兌假酒,一旦抓到,必將傾家蕩產,並把獄底坐穿。


諶人


小時候我上學常從釀酒廠門前過,聞到酒香漂逸,由於好奇,去酒廠看制酒,那個酒廠只是一個作坊,將稻穀發酵後用大木桶蒸,然後酒從竹管中流出,我也喝過頭曲,辛辣,香醇。

酒廠外面曬了很多酒糟賣給養豬作飼料,後來糧食緊張,酒作坊也關張了。

現在大的酒廠可能做基酒會用糧食釀造,現在市場上賣的幾塊,幾十塊的酒估計都是自己勾兌的。價格高一點用點基酒,價格低的應該是酒精對水,一瓶酒幾塊錢除去利潤,包裝,運費,分銷成本也就是一兩塊錢。

我不喝酒,兄弟四個只有老三愛酒如命,去年至今三次手術,小腸間質瘤和腦垂體瘤,腦垂體瘤今年又復發,手術不太理想。估計老三是喝劣質酒留下的後遺症。

門口小賣部老劉五十剛過去世了,一個十斤桶裝酒三天就完了,用杯子加吸管不吃菜,劣質白酒當水喝,肝硬化不死才怪。

現在茅臺酒兩千多一瓶,這種酒估計是自己釀造的,質量好,只是被那些不花錢的人喝了,嗯,有點意思。

勾兌的劣質酒勸大家還是少喝一點,我家老三今年冬天又要做第四次手術,這酒確實害人。


王老歪49681976


Hello,大家好,我是晶城浪哥。

我的老家小鎮上有兩個比較出名的東西:燒雞和白酒。酒廠就在我們鎮中學旁邊,以前上學的時候,經常會從酒廠旁邊經過,但是從來沒有聞到過酒精味。但是,偶爾會看到有汽車從酒廠拉出成品酒。

我不知道我們小鎮的酒在外地是否有名氣(肯定是不能和茅臺比的),但是我們當地人(除了我們本鎮的)還是很喜歡喝的。我們常見的都是二斤壇裝的,甚至還有十斤裝,那就得用非常大的罈子了。十斤裝的大概一千多塊錢,在一次公司聚會上喝過這種十斤裝的酒,公司領導和同時評價還是蠻高的,但是我喝著卻不是很好喝(沒有我們臨縣的一個小鎮的品牌酒好喝)不知道是不是領導和同事故意在我面前說的(我面子應該也沒這麼大吧,哈哈)。

我在問題“藏了10年的酒少了一半,封口沒被動過,是怎樣被偷的”中回答過,如何辨別真假酒,通俗講就是如何判別是純糧食酒還是酒精勾兌酒還是酒精和純糧食酒混合酒。但是我看了下我們鎮上酒的執行標準是T10781.1-2006,也就是說我們鎮上的酒廠是按照純糧食酒(濃香型)的標準生產的。但是如果是純糧食酒,那麼就應該有糧食發酵、燒烤蒸餾、酒質勾兌調味三大環節,這樣酒廠外面就不可能沒有酒槽味的,而且天氣越熱,酒槽味也越大。我前段時間認識一個在酒廠工作的朋友,告訴說他們一共就二十幾個人在工廠上班(不算銷售),如果是純糧食酒這人數夠麼?

我在這裡也不是打假,我只是就事論事。我們鎮上的酒可能不是純糧食酒,它的定位也就百十塊錢一斤,算是比較低端的酒了,當然了,即使不是純糧食酒但也是用的原漿酒(基酒)或食用酒精製作成的,這樣雖然沒有純糧食酒那種香醇,但也不是假酒,畢竟能存在這麼久也是有它的獨到之處的。

如果朋友們來到我們小鎮上,喝一瓶當地的白酒再配上一隻燒雞,豈不美哉?

好了,相信朋友們看了我上面的敘述,應該能夠明白為什麼很大的酒廠周邊連一點酒糟味都沒有了吧?


我是晶城浪哥,喜歡的朋友們可以點個關注並分享哦,謝謝大家的支持。

<strong>


晶城浪哥


為什麼一個產量很大的酒廠周邊連一點酒糟味都沒有?酒糟也沒有,怎麼處理的?

生產純糧酒的大型酒廠,周邊的酒糟味是很大的,很遠都可以聞到,順風向的話,香十里是實實在在的,不是誇張。烤酒的煤煙也很濃,不過現在環保局檢查很嚴,用技術措施處理了,看不到濃煙冒出了。廢酒糟也很多,有人買去餵豬喂牛。



我們看下茅臺鎮大麴坤沙醬香工藝釀的造過程就知道,它要四糧食釀一斤酒。如果一個年產上百噸酒的酒廠,就要四百多噸的糧食,廢糟也有幾百噸。住在周圍的老百姓經常也可以看到酒廠進糧食,出酒糟的車輛,聞到那種酒糟香氣就更不用說了。

如果像題主提問所說的,一個產量很大的大型酒廠,聞不到酒糟香氣,也看不到拉酒糟的車輛出來,只看見大車大車的成品酒往外運。那只有一種可能,就是這個酒廠生產的全是三精(酒精、香精、糖精)一水勾兌酒,液態法生產的酒。當然這用的是食用酒精,國家允許的。如果用工業酒精勾兌,這個違法存本是很大的,前幾年國家曾打擊過。



純酒精(食用酒精)勾兌的酒可以喝,現在市場上70%以上的酒都是純酒精勾兌的酒,但它對身體沒有什麼好處,只有壞處。有條件的酒友最好還是能買純糧酒作口糧酒喝。醬香型白酒中,純糧酒是比較多的,如果能找到正規渠道,買到廠價直銷的醬香酒,40多元以上就能買到純糧酒。


三酉久


按照國家標準,白酒分三類,固態酒,半固態酒,液態酒,固態酒就是純糧酒,半固態酒是純糧酒+酒精+蒸餾水+香精(有的加有的不加),液態酒是食用酒精+蒸餾水+香精,分別有三個執行標準,就是酒瓶商標上GB\\T10781-2006這個東西,具體表示什麼意思可以百度,只是一般人看不懂,也不注意。以上三種屬於國家允許的三類,不等於假酒,不要認為加酒精就一定是假酒,這是個認知誤區。比如瀘州老窖二曲配料表就明確寫著食用酒精,蒸餾水。行業內叫調酒。另一個誤區就是隻要是純糧酒就一定好,新燒出來的糧食酒含有甲醇,醛類等有害物質,必須經過提醇,或者窖藏,把有害物質去掉。一般小酒廠和農村小燒根本沒這個技術,也不會陳幾年再賣(陳酒不光是為了好喝,主要是為了去掉有害物質),如果長期飲用傷害是很大的,明顯特徵是眼窩水腫。

我教大家兩個鑑別純糧酒簡單實用的方法,第一種,滴幾滴在手心上使勁搓,搓完之後用鼻子聞,如果是酒糟或者糧食的醇香味兒就是純糧酒,如果有刺鼻氣味和臭烘烘的味兒就是酒精勾調的。另外一種是把酒倒入乾淨的玻璃杯,加入同等的自來水,如果渾濁就是糧食酒,不渾就是酒精。

至於題主說的酒廠沒有酒糟味兒這個很正常,只不過人家是買的基酒自己勾調,不自己生產而已,相當於代加工。瀘州老窖就是全國較大的基酒供應商。酒廠只做品牌營銷,不能認為只要不自己釀酒的一律是假酒。


騎驢1916052


如果是自己烤基酒,一個產量很大的酒廠一定是會有酒糟味兒的。一般來說產量很大的酒廠都是白班夜班連軸轉,不管什麼時候都能看見酒糟聞見酒香。像我們這種小酒廠只是白天烤酒,晚上會休息,只能早上出酒的那段時間聞見酒香味,酒糟出來是會被被人拉去餵鴨子的。像你說的產量很大沒有酒糟味兒應該是在外邊拉基酒回去勾調的不冒煙兒的酒廠。前兩年很多這樣的酒廠,特別是我知道的山東那邊,我們這邊那會原漿酒都是被他們收購拉過去,這樣他們節省很多物力,拉過去直接勾調然後放會兒上線罐裝出貨。你說的酒廠我覺得應該是屬於這類。



一酒酒肆


一、糧食的消耗成本:按照濃香型白酒的傳統工藝,發酵時間為60天,窖池溶劑為10立方,每輪發酵週期得投糧量約為4000KG的糧食,然後按照3斤糧食一斤酒的產量來算,4000KG糧食約能生產1300KG的原度白酒。

二、時間成本:然後白酒,必須在儲酒容器中,至少經過半年的存儲,才能夠去除蒸餾過程中乙醛等有害成分,這個過程稱為“脫新”。為了保障品質,某些酒廠甚至會儲藏幾年的時間。

三、釀造工具等成本投資:在白酒的釀造及儲藏過程中,蒸餾所用的甑桶,儲藏所用的不鏽鋼儲酒罐,甚至是發酵時所用的窖池,都是一個酒廠的固定投資,而按照目前的行情,投資最大的就是不鏽鋼酒罐的投資,每個1000噸罐的建造成本都在100萬左右,而為了保障存儲的時間,以及白酒的品質,一個小型酒廠至少需要100個千噸罐以上,並且這些不鏽鋼罐在平時的使用中,還需要一定的維護成本。

四、人工成本:白酒釀造業不僅僅是傳統的發酵行業,同時也是勞動密集型行業,目前主要還是依靠人力進行生產,而酒廠一般是按照班組進行生產,一個班組約為5~7人。這還僅僅是一線的生產人員,同時一個酒廠還需要庫房的管理人員,酒體的嘗評人員等各類人員,所以人工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除開以上這些成本,酒廠日常的開支還包括釀造所用的能源消耗,國家相關質量檢測的檢測費用等等各項費用,這些費用對於一個白酒釀造企業是很大的一筆支出。

所以,目前很多釀造企業為了節約日常的費用開支,採取外購原酒的方式進行生產,簡而言之,就是掛羊頭賣狗肉,從四川、貴州等地購入原酒,自己負責包裝,最後上市進行銷售。而另一種極端的方式就是直接用酒精加香料進行勾兌,然後充當固態法發酵的白酒進行銷售。而通過著兩個手段進行生產的白酒,您肯定也不會在周邊聞到酒糟味了。

請關注“值不值得喝”頭條號,我們將為大家帶來更多美酒知識。謝謝支持!!!


值不值得喝


很簡單的問題,是一些想喝好酒,又要價位符合自已要求的人搞複雜了。再不懂經濟只要識數的人都可以算一下:傳統工藝固態發酵的蒸餾酒,一般三至四斤糧食產一斤酒,加上場地費用、工人工資、稅費、貯存、營銷費等開支,還不說利潤,散酒一斤已達三十幾元。你要想從市面遍佈的散酒店四十元內買到一斤純糧固態發酵酒,除了賣酒的人腦殘外,就是自己腦殼頭有包。現街面上擺上幾筐玉米高粱,搞一臺現代釀酒機具,打著現釀現賣,你相信嗎?你到知名酒廠周邊去走一趟,隔江隔河一公里之外都飄來醉人的酒香糟香味,就啥都明白了!


用戶4169087063468


首先要搞清幾個概念,酒糟味和酒精味(或酒味)是不同的味道;不是隻有糧食才能釀酒,也不是隻有糧食釀的酒才出酒糟;真酒和假酒的曲別不是以是否是糧食釀造的劃分的;酒的原材料除了糧食外還有很多種,如土豆,地瓜秧,水果,麥麩,玉米桔杆等等,食用酒精除了糧食,用以上材料生產的也很多。勾兌是酒廠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工藝流程,也叫調酒,酒剛生產出來叫原漿,有苦澀味,度數也偏高,不宜直接飲用。搞清以上幾個概念,就可以回答下列問題:1.聞不到酒糟味的酒廠,也一定會有酒味,除非它的消煙除塵,清除汙染(包括除味)的設備一流。它不過是把釀酒的設備轉移到了遠離居民區或市中心的地方,或乾脆把釀造工藝包給了一個或幾個其它酒廠,自己只保留了調酒(勾兌),灌瓶,包裝等工藝流程,再加上倉儲,發貨,辦公等等,讓你看到的是一個乾淨的廠區。不然,讓附近居民天天聞酒糟味,頭會暈,遭投訴。2.酒廠生產出的酒也分高中低檔,用純糧食為原料釀造的原漿,再經過精心勾兌,調出不同的香型,不同的度數,佩上精美的包裝,賣個幾百上千。普通老百姓喝不起這樣的酒,酒廠用收購的用便宜材料生產的食用酒精,加上蒸餾水,再加上其它材料,用廠裡的獨家工藝生產出低價酒,它原料和製作工藝都是經國家食品監督管理部門檢查認定的,產品每年都要送檢,廠裡隨時要接收抽查,所以,不管高中低檔的酒,只要是正式的,有國家頒發的各種營業執照的酒廠生產的,基本上可以放心。3.以上說的是真酒,假酒指的是用非國家批准使用的原材料,甚至是有害的某種化工原料生產出的酒,喝了有生命危險,再便宜也不能喝,這一般都是由無照無牌無良的小作坊生產的,也有一些個人經營的,稱有祖傳密方,幾代相傳的釀酒作坊,生產的酒在網上賣,那一般都辦有經歷驗證的營業執照和相關許可證。還有一種假酒,酒可能是酒,不過是冒用了別人的品牌,又叫山寨貨。其實,說了半天,酒還是要少喝,喝多了真耽誤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