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陆海新通道“新”印象

西部陆海新通道从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两年多时间,两年来西部沿线各省区(市)迅速行动,不仅达成一系列共商、共建的合作共识,更是在实现通道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快脚步,如今西部陆海新通道已从最初提战略、打基础进入了补短板、破瓶颈的阶段。这条大通道建设得如何,记者在此次“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采访活动中寻访了其中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从他们的讲述中寻找新通道的新印象。

西部陆海新通道“新”印象

黄光辉(左二)与同事在首趟印度班列前做例行检查。记者 王海波 摄

讲述人:钦州港东站站长 黄光辉

“现在比过去两年真是忙多了!”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来,每每面对媒体的采访,黄光辉必说的心里话。他语调里带着些许感慨,而脸上笑意却透露出他满怀的自豪。

2016年,由于工作需要,黄光辉调到钦州港东站。那时候的景象,黄光辉记忆犹新:“就是一片滩涂荒地,什么也没有。”虽然近几年来北部湾钦州港区的货物吞吐量逐年增加,黄光辉的工作还是按部就班地重复着。

2017年9月28日,随着首趟西部陆海新通道上行班列从广西钦州港东站鸣笛开行,黄光辉的事业迎来了新的一页。

黄光辉说,最初是来自重庆的班列,虽然当时货物散且少,有时候一周才发一列车,但心里总是暖融融的。

两年来相继开通了至重庆、成都、昆明、兰州、贵阳、青海等西部6省市的5条班列线路,车次也由过去一周一至两列到一天三列。货物量逐渐增加,接车、验收、驳接等工作也相应增多,黄光辉一下子就“忙”了起来。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推进,从铁路运输到港口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越发凸显,黄光辉也有了新的焦虑。

黄光辉告诉记者:“业务量大了,我们必须给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连通港口的问题不能解决,心里总觉得酸溜溜的对不起客户。”

2018年7月,广西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海铁联运重要项目——钦州港东站集装箱办理站正是开工。该项目也是广西北部湾港打通海铁联运“最后一公里”的破瓶颈项目。

经过半年的建设,宽敞的货物堆场,旁边一条蜿蜒的铁路从外连接至钦州港东站。“2019年6月,钦州港东站集装箱办理站一期工程将要竣工,到时‘最后一公里’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黄光辉说,现在从钦州港东站到港口还有将近几百米的距离没有通铁路,目前正在修建一条直接通往港口的铁路,实现铁海联运的无缝对接。

4月11日,钦州港东站集装箱办理站东站作业又迎来了从重庆出发的“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出口首趟印度专列。两年来,经历了数次首发、首趟的黄光辉感慨:“西部陆海新通道从无到有,从有到逐步扩大,心中感到无比骄傲,随着事业有了新的突破,自己再忙再累也值得。”

西部陆海新通道“新”印象

吴宇(左)与父亲在畅谈防城港港口建设的过往。通讯员 王国宽 摄

讲述人:北部湾防城港码头有限公司集装箱公司经理助理 吴宇

吴宇大学一毕业就进入防城港港口工作,至今已有22年,由于父亲也是港口员工,对外他总把自己称为“港二代”。

从小到大,立志要为港口建设作出贡献的吴宇见证了防城港点点滴滴的变化。“小时候,港口的码头不大,停泊靠码头的都是一些小船。1996年,来到港口工作的时候,整个码头也就十来个泊位。”在吴宇的印象当中,虽然防城港被外界称呼为“西部第一大港”,但在他的心中这个第一总有些许不对称。

吴宇说:“相比上海、宁波、天津、广州等大港,无论是从港口的硬件设施,还是软环境建设,我们确实存在不小差距。”

理想的丰满与现实的骨感,让吴宇为港口的发展缓慢而苦恼,甚至产生了离职换岗等念头。“这么多年过来,工作上肯定会有彷徨期,总感觉做了那么多年也没有什么成就,就会想着换一个环境和单位,或是出去走走闯闯,还有可能打开一个新局面。” 吴宇告诉记者,这样的念头在他心里纠缠了一段时间。

细心的父亲了解吴宇的心思,总是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你们是幸福的一代。” 也是因为这句话,吴宇的苦恼逐渐被化解开来:“什么事情的发展都会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世界上许多城市都是因港而兴,应该坚信港口的发展会改变家乡的面貌。”

近十年来,防城港港口日新月异地飞速发展,让吴宇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如今的防城港成为我国最大的硫黄中转、磷酸出口港以及铁矿石、煤炭、化肥等重要战略物资的中转基地,与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250多个港口通航,港口年吞吐能力过亿吨。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不断推进,企业聚集、飞地经济等效应进一步呈现,防城港正释放着巨大潜力。这让吴宇觉得,未来充满希望。

如今的防城港港口已建成生产性泊位43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3个,10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20万吨级泊位三个)。与港口一同成长的吴宇,也成为北部湾港防城港码头有限公司集装箱公司经理助理,延续着自己当初的港口梦。

讲述人:广西广亚国际货运有限公司负责人 唐丛华

在防城港市口岸联检大楼内,广西广亚国际货运有限公司负责人唐丛华的办公室就设在其中。不仅办公设备齐全,办理相关手续也更加方便。

然而,2013年刚到防城港时,当时的情形与现在却是大相径庭。唐丛华说:“那时候办公条件差,住的地方也是临时租的小旅社。当时不是客户一再说服留在防城港做物流,可能都打退堂鼓咯!”

唐丛华清楚地记得,刚来的时候办理报关手续还是比较原始,所有的单据都是用人工填单据,并且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还没有联合办公,效率相对较慢。加上货源比较少,唐丛华的公司效益刚维持收支平衡。

“现在好多了!不仅办公条件改善,办理相关手续效率大幅提升,生意也蒸蒸日上。”唐丛华告诉记者,近两年来由于货源增多,他每天都会有不同业务订单。特别是东南亚的海鲜和水果,从他这里发货走西部陆海新通道运送到成都、重庆的量逐年都在增长。

通道一通,也吸引了更多的物流企业把目光投向防城港。唐丛华说,周边的物流企业一下子就多了起来,这两年新增的至少有20家。虽然存在一定竞争,但他觉得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同行多了,对客户的后续服务肯定会提升。

如今,趁着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不断推进的东风,唐丛华把发展重点放在了冷链运输上,在他看来居于防城港独特的区位优势,不仅可以节约运输成本,还可以把最新鲜的海产品和果蔬卖到内陆城市,这是物流的大趋势。(记者 王海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