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海洋工作會議召開,看廣西向海經濟“成績單”!

筆者從4月17日召開的廣西海洋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廣西自治區海洋部門將緊緊圍繞“打造好向海經濟”這一中心任務,力爭到年底,全區向海經濟空間新格局初具規模、向海產業體系進一步升級、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科創動能作用進一步提升、海洋生態修復成果持續鞏固、海洋強區建設取得初步突破,全區海洋生產總值達到1680億元,同比增長9%。

廣西海洋工作會議召開,看廣西向海經濟“成績單”!

圍繞中心任務,廣西全區各級海洋系統將堅持生態和發展兩手抓、海域和陸域齊聯動、淺海和深海共發展三項原則,在盤活海洋經濟“大資源”、培育海洋經濟“大市場”、搞活海洋經濟“大產業”、打造向海經濟“大平臺”、夯實海洋經濟“大支撐”五個方向上統籌佈局,以海洋經濟戰略規劃為引領,以海洋產業轉型升級為核心,以海洋領域科技攻關為支撐,以海洋資源綜合利用為方向,以海洋觀測預報預警監測為保障,以海洋管理體制機制完善為突破,努力實現廣西向海經濟發展戰略最優部署和全區海洋事業發展最大效果。

在推進海洋產業轉型升級中,立足海洋資源基礎和產業特點,按照“功能互補、區域聯動、節點支撐、軸向集聚、翼帶聯動”的思路,加快建立“一主”“三軸”“四翼”的全區海洋產業一體化聯動發展機制。“一主”,即以南寧為主體平臺,利用“首府”中心城市的功能輻射帶動效應,發揮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優勢,打造為引領全區海洋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龍頭。“三軸”,即充分發揮區域特色優勢,明確“欽北防”三大濱海經濟功能軸定位,指導支持北海市建成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城市,推動北海海洋經濟率先做大做強;指導支持欽州市打造以區域特色海洋產業體系為重點,推進港城互動融合、陸海融合和城鄉融合發展;指導支持防城港市打造邊海經濟帶,突出發展沿邊貿易和生態旅遊。促進全區海洋生產要素加快向沿海地區聚集、向西部陸海新通道靠攏,實現港口、城市、產業互動發展。“四翼”,即深入實施北部灣經濟區升級發展行動計劃,重點通過提質增效海洋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海洋新興產業、集群集聚臨海(臨港)產業、優化提升沿海現代服務產業四大戰略翼帶,推動產業協同發展步入快車道,實現海洋產業向中高端、智能化、綠色化、集約化發展,為構建廣西全面發展的現代化海洋產業新體系奠定基礎。

經部門預估,2018年廣西全區海洋經濟呈現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海洋經濟整體穩中有進,海洋經濟結構進中調優,海洋優勢產業優中育新,海洋綜合管控變中向好,海洋生態環境好中趨優。全區海洋生產總值達到1537億元,同比增長10.2%。全區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812億元,同比增長10.2%。根據廣西海洋生態監測結果,全年廣西近岸海域水質環境基本保持良好,水質達標天數佔監測總天數達到90.3%,海洋生態優良狀況繼續領跑全國。

來源:中國海洋報通訊員 李 鵬 楊曉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