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到30歲,有沒有必要買保險?保險是不是騙人的?

陳秀3381


我是保險金融,又名海哥說險,專業的保險規劃,保險自媒體作者。歡迎關注我,可以每天看到我的保險案例更新。

第一、孔聖人有云:三十而立。意思是,不僅僅讓我們經濟獨立,更是讓我們思想獨立。而思想的獨立,則體現在知道責任,明辨是非,懂進退,更重要的是不盲從。我個人認為盲從才是一個人最悲劇的。別人說什麼都信,例如題主的提問,海哥我可以肯定是看了很多保險的負面新聞,以及保險噴子的發言才會提出這種問題。

第二、有沒有必要買保險?很簡單,自己思考這樣幾個問題即可。

①能否算出自己會平安一生,無病無災?或者說能否算出多久會遇到意外、或者疾病?

②是否已經為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都準備了一筆能夠應付各種風險的家庭風險準備金,注意咯,這個風險,包括了很多,常見的大病、意外、天災人禍、做生意失敗都是、甚至於失業也算。這筆準備金按照目前的消費水平,起碼都是50萬一個人。很簡單,遇到一個大病,直接損失,隱藏損失輕鬆就超過50萬。

③自己或自己家庭是否有能力承受第②條所說的各種風險?不能的話你是準備賣車賣房賣兒賣女賣老婆還是賣臉賣膝蓋?別說你遇不到,你可以去網上下載一個癌症確診報告,發到朋友圈,然後再去借錢試試……世界的殘酷,只有在自己最困難時候才知道多現實。

④保險雖然不能解決全部問題,但是保險至少是絕境中唯一的希望。

第三、保險是不是騙人?

海哥只想說,基本都是人騙人,保險就是一本合同,怎麼騙你?網上所謂的保險騙人,無非是以下這些情況引起的。

①投保險種不對,無法理賠。例如海哥遇到的,投保了車險,生病了去車險公司報銷,怎麼報銷?結果就是這個客戶在大街上大吼,保險公司是騙子,生病了不賠。他給大家說過買了什麼險種要去賠什麼了嘛?沒有!還有就是最常見的,只買了重疾險,然後一般生病住院,居然想讓重疾險賠幾十萬;或者就是買了醫療險,生了大病醫療險額度不夠。

②因為健康告知原因導致。很多人買保險時候被代理人忽悠,或者自己故意不告知以往有病,身體有問題。因此理賠時候被拒賠。這個就需要具體原因具體看。原則上,海哥是認為,投保時候一定要如實告知。

③觸發免責條款。實際上免責條款就寫在合同中。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對於不合理的,我們堅決維權,對於合理的,法院也不會判你贏。

④網絡盲從太多,因為別人一句:保險公司就是騙子,保險不賠。你就信了,你的腦袋呢?至少海哥在很多文章的評論後面遇到這種評論,直接回復一句:海哥我就缺案例,哥給我說說,你的這個拒賠案例始末,指不定我還能幫你理賠成功,然而,海哥兩百多篇保險文章,成千上萬的評論,只有屈指可數的網友會回覆自己遇到的拒賠情況。

所以,海哥我認為,網上噴保險無用論的,噴保險的噴子,95%都是沒有買過保險的。

如果覺得我說得對,可以點個贊,關注我一下,就是給我最大的支持。


保險金融


一、保險肯定不是騙人的。但如果打算買保險,1、一定要對保險有一個基本的瞭解,比方說保險有哪些種類,不同的種類對應不同的保障範圍,如果買了意外險,得了重疾,得不到賠付,很有可能主觀的覺得保險是騙人的。2、保險是一個基於合同的商業行為。保險公司保什麼、不保什麼在合同裡都有列明,買了重疾險,得了重疾,但重疾不在合同規定範圍內,也得不到賠償,投保人也會主觀的覺得保險是騙人的。

但不是買了保險,就什麼都保險了,每種保險、每個產品都有特定的範圍和侷限性。而且保險保的大多都是小概率事件,註定會發生的或發生可能性非常大的,要麼不保,要麼保費奇高。

二、不是每個人都有買保險的必要,但大多數人都有。在弄清楚第一個問題後,自己有沒必要買保險相信題主會有答案。

三、有沒必要買保險和年齡沒有必然關係,30歲不到,因為年輕,買保險反而有更多優勢,1、被拒保的可能性小;2、保費便宜;3、可選擇產品多,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的完善保險配置。

四、提供保險基本種類供參考,30歲不到,如果打算買保險可以從最基礎的“普通意外傷害險”和“醫療保險“入手,慢慢加入“重疾險”和“定期壽險”,隨著需求的變化逐步配置。

1、最基本的是社保。

2、接下來是第一大類(藍條),人身保障中最基礎的四種保險"普通意外傷害險","醫療保險"、"疾病保險"和"定期壽險"。這四種保險可以從不同方面提供比較全面的保障。對於普通家庭來講,滿足了保障的基本要求。

3、在第一大類配備的基礎上,如果還想將保障做得更加完備一些,可以考慮在第二類保險(黃條)中根據需要挑選。

4、第三大類保險(紫條)是保險與理財的複合產品,在基礎保障(社保和第一大類)完備,有理財需求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這類產品通常更為複雜,適合具備一定保險和理財知識的人購買。


IC保諮


一、首先,保險當然不是騙人的。

所謂說保險騙人,是購買保險和後期索賠的期望值讓你有了大的反差所致。解決問題關鍵在於:

1、這點很重要,購買保險時你理解條款了沒,我知道多數人是連看都不看的。

買了車,個人風險程度增加,就要學會應對掌控,要學習駕駛,學習道交法,同樣也要學習保險。許多時候是因為不懂不理解就說保險是騙人的。

2、其次買保險選好自己保險代理人,到保險公司聊聊,特別是理賠人員,對條款吃得最透的往往是理賠人員。

選中一個業務素質強,熱心有責任心的業務員,就條款是一些不明白之處講解講解,有些專業術語看著難懂,根據案例一說,很容易明白。這樣你省心也能給你把把關,少走彎路。

二、三十歲前買保險當然好,特別是十年八年長期繳費的定期壽險類較好,這類險種越年輕繳費越少,繳足後等著受益就是了。



江南煙雨濃433


1 2014年國家頒佈了《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即“國十條”,有關於指導我國保險行業的指導性意見,2016年《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也有提及到保險。

2 2015年國家取消了一系列保險也的從業資格證書,降低了保險業從業門檻。

3 在關乎民生疾病高昂醫療費用等方面,近幾年國家都有在倡導“社保+商保,生活更美好”。

4 保險金融方面,國有企業:中國人民保險,中國人壽,中國再保險集體,中國太平保險(非太平洋保險,這是兩家保險公司)

5 “國十條”出臺到2018年,新成立的保險公司20多家,總註冊資金超200億。

總結:保險應該不是騙局的,如果真是騙局。那麼多年了,神秘的有關部門應該出手了。

買保險很多人關心的保費和理賠問題。

首先,(重疾險和重疾險)越年輕保費越便宜,0歲的比10歲的便宜,10歲比20歲的便宜,50歲以後門檻比較高,60歲……

保險講究:最大誠信原則,在黑龍江檢查出身體有毛病,去海南治療不知道,反正全國通保(別耍手段,車頭蓋坐一坐還沒了137億呢?或許真沒查到呢?🤒🤒)

理賠:我相信,一份(重疾險)保險,能全部條款都看懂的業務員也沒幾個,因為病種和條件設計方面是真需要點專業性。那看什麼呢?看能看懂的。

看 保險責任,保險責任 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責任免,責任免除(非標準體承保的除外承保的另外說)

保險責任和責任免除受過義務教育的基本上都能看懂的,實在看不懂可以讓代理人給你解釋,代理人都講不清楚的,……。通過代理人購買的保險,一般在拿到保險合同的次日算起10天內退保返還保費(不記利息)


不後悔一次就夠252833069


哈咯,大家好⛱️

我是關注財務管理的小熊⛱️

今天這個問題很常見呢^_^

這個問題其實是兩個問題呢,提出問題的朋友給你點贊噢^_^

🤔第一個問題,買保險和30歲有啥關係?怎麼感覺30歲成了一個分水嶺?

🤔第二個問題,保險是不是騙人的?

我們來看第一個問題:我還不到30歲不用買保險吧? 這是一個什麼時候買保險的問題。毋庸置疑,當然年齡越小買越便宜咯。關於年齡和保費的關係這個任何一個保險代理人都是可以說清楚的呢。消費者朋友們也是可以理解的呢^_^

然後,就是提問者認為過了30歲才要買保險?這是為啥呢?我想反問反問提問者噢?

第二個問題,這個保險是不是騙人的?有耐心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前面的回答,我相信足夠讓我們清楚這個產品的真假了。

最後,談談為什麼對保險有這麼多問題。我希望通過我微小的力量能夠幫助大家解除一些不必要的疑慮^_^

保險這個產品實質上通過一個金融產品來解決我們在面對突發意外或疾病情況下的資金問題。那麼換句話說,只要能夠達成這樣的效果的產品都是對我們有利的,只是不同的人不同的方式罷了。

舉個例子:當家中有人發生和醫院打交道的事情(無論生死),這個事情需要的花費如果影響到家中其他人的生活水平和未來的生活,那麼我們就要有一個這樣的提前準備,這個準備就是來幫助我們解決這個“花費”的問題。這個準備可以是足夠多的存款,也可以是能夠馬上變現的其他東西。

而保險,也是其中一種,保險這個準備佔用資金比較小,能夠滿足大部分家庭的資金安排。簡單說,就是準備一萬元的保險費比準備一百萬的存款或者房產等要容易。

今天就交流到這裡,希望大家都平平安安^_^


小熊洛婷


您還沒到30歲,我個人認為買保險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年輕就是資本,因為您年輕,費用肯定也會更便宜,同樣因為您年輕,身體條件相比40多歲的中年人也更好,所以健康告知就很好過。這些都是有利條件。

第二、保險是不是騙人,真心得看那個給你推薦保險的人自己懂不懂保險,他不懂那您肯定會受騙回買到不適合自己的保險。他懂那麼就要看這個人心善良不善良。心黑想賺您錢,就往貴了推薦。

第三、買保險,您記得一個,保險只有一個功能,就是保障的功能。所以首先買保險買消費性的保險,價格便宜保額更高,性價比高。其次遠離年金險、教育險,這種類型保險沒有實質性作用。

第四、買保險,重疾險、意外險、醫療險、壽險起碼是4張保單,請您別買一份保險包含所有這些,同樣也是性價比不高。分開一樣一樣買,保障更全面價格說不定還能更便宜。


閒漫


快30歲的人了,也該能分辨出來好與不好。先來說說保險是不是騙人的吧,國家能允許保險公司遍地開花欺騙老百姓的血汗錢?近幾年哪一屆的人民代表大會上國家為了對全民保險意識提高而呼籲全民購買商業保險,減少家庭經濟負擔。央視宣傳“保險讓生活更美好”那不是一句空話。可以在網上搜下國家對保險宣傳的一個力度以及支持。我相信你會有你自己的判斷,騙不騙人也是由你自己來定位,至於有些人云亦云保險騙人的也無需辯解。

再來說說有沒有必要買保險,保險是一個規避風險的工具,保險更是一種家庭責任的體現;對生你的人,對你生的人的愛與責任。既然能在這裡問保險的事情我相信你是一位有責任心的人,我更相信你很愛你的家人。至於有沒有必要買保險還是要看你對家庭責任的認知了。


保險經紀人159


一、保險他是屬於一份合同契約,受法律保護,保險責任也是白紙黑字公開的,所以不是騙人的!而為什麼會出現買了保險得不到理賠的情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購買前沒有了解清楚,很多客戶出於人情買了保險或者從眾買了保險,並沒有去做過具體瞭解,業務員說什麼也就信了,壓根就沒有看過條款也沒有人去給他分析他的這種情況應該怎麼去做保險配置,所以買來的保險產品不一定就是適合他的!

二、沒滿30歲需不需要買保險,答案是當然是肯定的,需要!我們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不可避免的面臨著意外,疾病的風險。隨著年齡的增加和家庭結構的變化還會面臨失業、斷流、傳承等風險。所以不管什麼年齡都需要保險,但不同年齡段保險配置的側重點又有不同,需要根據自身具體情況去分析規劃保障,才能實現買對產品,只有買對了產品才能更好的理賠!

再一點健康險和人的年齡、身體條件有關,以重疾險為例,年齡越小保費越低,身體異常情況較少,更容易投保;投保年齡越大保費越高,身體存在的異常可能越多,投保也就較困難!所以及早投保,才能更好的轉移風險!

三、購買保險的原則

1.先大人後小孩,先家中頂樑柱再其他成員

2.先保障後理財

3.科學配比,動態平衡

當然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同步進行!

另外,醫保是基礎,不管買不買商業險,都應有醫保,因為醫保對人的身體沒有要求,而商業健康險是有嚴格要求的!


保險諮詢師張勤


2、30歲的時候,年齡和健康都是最適合投保險的階段。

人身保險種類裡頭,健康險和人身壽險的費率對年齡的敏感程度都很高,且都對投保時的健康程度有要求,需要健康告知。年齡越大,同保障金額下的費用越高,且一旦健康出了問題,投保險的成功率就降低。

因此,2、30歲的時候,年齡和健康都是最適合投保險的階段。

投定期或終身健康險(重疾險),保額買年收入的5—10倍,分期交費,交20-30年,分散年保費負擔,保障到6、70歲或終身,避免購買短期險時,一旦身體出現問題,續保成為難題。如果身體出現風險,符合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公司賠付保額,減輕因病致窮的風險。

投定期壽或終身壽,交費和保額的原理與重疾相同,但壽險保的是身故,轉移人身後高責任高債務負擔(如父母養老,房貸車貨,兒女撫養培養)帶來的家庭經濟生命風險。

保險的作用是像晴帶雨傘,有備無患


識途瘦馬


請您放心,保險是騙人的話,早就關門大吉了。沒有騙人的保險,只有人才會騙人。現如今網絡普及,人們瞭解信息的來源越來越多,只有自己瞭解了保險就能保障自己不會被忽悠,雖然現在的保險相較於四五年前已經好了很多,但依然需要咱們自己去了解,不可盲目。

您可以這樣想:保險是咱們花錢買的東西,既然花了錢,那這個東西的功能性我們得直到吧,就好比你買電視機是用來看電視的,怎麼換臺,怎麼利用電視點播電視電影甚至於玩遊戲,這都需要我們消費者去了解,保險也是一樣,不要覺得是基於人情什麼的不好意思去了解,只要是我們花了錢的,那我當然要了解這個產品是幹嘛的,不然 不久好比用錢買了一堆空氣嗎?

保險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去了解一個方面就好,價格什麼的真的不重要,只要是產品都會有價格差,所以這個咱們不要去過分的關注,因為產品的責任才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比如你買重疾險:重大疾病有哪些對不對,這個你要知道。如果你買醫療險,什麼情況下住院可以報,這個你要知道對不對。咱們作為老百姓弄清楚這個就夠了。

有不明白的可以聯繫我,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