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25岁,我的25岁


别人的25岁,我的25岁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浮生如此亦堪老”,


大学毕业至今,不为情愁为钱愁。

我很在乎钱,一直认为,能够靠自己赚钱养活自己的人最有说话和选择的底气。我渴望早日实现财富自由,也幻想过最虚无渺茫的一夜暴富。不过最终知道,还是要老老实实地工作。因为像我这种毫无经济头脑的人不适合走捷径,如果入了股市绝对是被割的韭菜。

我并不耻于谈钱。钱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钱能够解决很多问题。我努力赚钱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不会再来烦自己。比如我不会计较今天吃顿20块的饭会不会太贵,我不会计较我想学习的技能是不是要花很多钱。

昨天看了这篇文章,一下子就被这两三行字抓住眼球:

2014年,25岁的蒋方舟在清华附近买了房,付完首付,账上还剩14块。而她录制的某档综艺节目一期三万,录一期马桶有了,录两期可以添置一件家具。


“25岁”、”清华附近买了房”、”付完首付”,怎么看蒋姑娘都是人生赢家。25岁快到了,周边条件好点的人已经买了车,买车难度还不算大,但是我们从来不敢奢望买得起一套房,光是首付对我们而言就是天文数字,更别提在北上广买学区房了。

真心羡慕蒋姑娘赚钱的能力。她录制的某档综艺节目一期三万,我花4、5个月才能赚到这样的钱,如果是存这笔钱的话,少则8个月,多则10个月。

但是呢,她能够得到综艺节目的前提是,她确实很厉害。她少年成名,9岁出版第一部著作《打开天窗》,11岁发表《正在发育》,到2017年为止出版了11本书。

我想了想,我小时候在干什么?9岁,我家好像连本正儿八经的书都没有。10岁,我仅有的书籍是学校发的《第二课堂》,还有学生周报,最多加上一两本作文选。11、12岁,我开始知道附近有新华书店,偶尔周末会和小伙伴一起去书店看书。那时候,我看的书籍还停留在希腊神话和脑筋急转弯上。名著对那时候的我来说简直是闻所未闻。所以呢,像我这种没啥能力的人,现在这样的处境是很正常的。

赚钱的多少,一方面跟个人能力有关,一方面跟行业有关。我知道程序员动不动都是年薪30万以上,甚至还有年薪百万的,更别说最吸金的互联网大佬了。但是,像我们这么普通的人,年薪十几万已经是顶天了,再多钱就不敢想象了。

不过行业问题最终可能还是归结为能力问题。计算机的入门之难真的超乎想象,光是要学的编程语言就分这么多种:c++,Java,JavaScript,python,Go语言……其他的恕我想不起来了。学计算机的前提是数学要好,什么代数、微积分都要学。中文系的我觉得入门心理学很容易,但是我根本不敢夸海口声称自己能够一个月学会计算机。学计算机对我而言简直是跨越知识的鸿沟,不是想学就能一下子学会的。所以程序员赚这么多钱,也是理所当然的。

然而,像我这么爱钱的人,分分钟陷入思维陷阱。比如看到程序员这么赚钱后,我会想:要是我大学读计算机专业就好了。这种想法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反事实思维。这种思维是对可能发生的事情的心理模拟,对当前发生的事情设想另一种结果,可能会带来遗憾(或欣慰)。且人们通常对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比自己做过的事情产生更多的遗憾。

比如,我就后悔我读了中文系,没读其他专业。中文系毕业后,发现一无所长。要说写文章吧,也不见得写得好,要说读书吧,也没比其他人看得多。但几年前,我选专业的时候是非中文系不报的。我爸妈叫我去学英语,我拒绝了,现在属于被打脸的状态。

另外,金钱的差距一对比就会产生伤害,尤其是和自己周边的人比较。“约翰·林池和同事( Lynch& others,1998,2000)发现,人们若是居住在有巨大收入差距的地区,那么处于各收入水平的人早逝的危险都比较大。不仅仅是贫困,而是与周围的人相比感觉贫困,这才是致命的。”

与自己身边的人相比感觉贫困,会让我们觉得现实很不公平,我们理所应当得到更多的东西,比如更高的工资,从而因为觉察到不公正而产生冲突。

什么才是“公正”呢?“根据社会心理学家的理论,人们将公正理解为公平——或者说是付出与获得之间要成比例(Walster & others,1978)。如果你和我有某种关系(例如雇主一雇员、老师一学生、丈夫一妻子或是同事关系等),当我们的付出和所得满足下列等式时,我们之间是公平的:


别人的25岁,我的25岁



如果你的贡献比我大而获得的收益却没我多,你就会感到不满和恼火;而我可能觉得冒犯了你并感到内疚,不过你可能比我对不公平更加敏感(Greenberg,1986;Messick & Sentis,1979)。”

我以前拼命想从临聘老师转为编制老师,就是因为觉得不公平,凭什么我和编制老师做一样的工作,我拿到手的钱、得到的待遇却差距那么大呢!这种比较真的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很多不满和抱怨都源自于此。

但是能咋办呢?拼命提高自己的能力呗。大多数情况下,待遇和能力是成正比的。我不喜欢目前抱怨原生家庭的风气,说真的,我觉得我爸妈已经给了我他们能够给出的最好的待遇了,再多一点可能就是对他们的苛求了。以后想赚更多钱的话,只能靠自己努力了。祝我和我的朋友们早日实现财富自由。

注:参考书籍: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11版)

往期文章:

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浮生如此亦堪老

有酒有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