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乐山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

歌乐山地处沙坪坝区中部,是重庆市文物遗址富集区,在重庆市文物遗址空间结构中举足轻重。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歌乐山成为国民党众多军政机构所在地,为政府及其军政要员居住的"迁建区"而盛极一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陪都文化、抗战文化。同时,歌乐山承系了历史修就的巴人居民的生活劳动史,具有悠远的巴民族文化底蕴。

然而,由于缺乏统一规划,随着工业采矿业的发展,该风貌区内生态安全和历史肌理遗存受到了严重影响。在此背景下,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委员会携手浩丰规划设计集团,对歌乐山抗战风貌区编制保护规划。

在规划时,我们旨在保护现存文物遗址,整合遗址本体空间,显现真实历史线索,同时保护区域风貌特征,来构筑重庆抗战名城的印象。

一、规划对象

规划对象涵盖歌乐山——山洞地区62处不可移动文物,文物遗址类型丰富多样,包括重要史迹和重要机构旧址,外事机构,军事建筑及设施,名人故(旧)居,名人墓、烈士墓及纪念设施,交通道路设施,文化教育卫生建筑及附属物,石刻题记等。

二、现状研究和评估

根据文物的现状踏勘,我们从用地、建筑、历史文化要素、现状空间等几方面进行现状研究和评估。在现存的62处文物遗址中,有4处保存完好,20处保护较好,24处保护一般,14处保护差。

歌乐山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

主要以居住用地和工业仓储用地为主,另有部分教育机构、医疗卫生用地和少量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闲置地等。

歌乐山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

文物遗址量多面广,保护形势仍很严峻,规划区内大部分文物的保护只局限在档案记录和标志说明,缺乏规划指引

歌乐山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

歌乐山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

绮丽壮美的生态山水、休闲度假的旅游基地、多样富集的抗战遗迹、 特色浓郁的陪都风情。

三、保护规划分区

为确保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性、完整性,在整个文物的保护规划过程中,我们根据文物分布的密集程度,依据规划红线、现状道路、地形地貌等因素而划定核心保护区范围线,进而将规划区分为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确保歌乐山传统风貌区实现科学的保护性开发。

歌乐山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

核心保护区应真实、完整保护其传统风貌;建设控制区应延续传统风貌特征;风貌协调区应协调传统风貌特征。此外,观赏距离、角度、高度等也是设计时我们要考虑的要素。

四、部分建筑文物保护区划图

歌乐山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

▲蒋介石公馆、宋美龄公馆、马歇尔公馆,文物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级别:国家级。

歌乐山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

▲范绍增公馆,文物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级别:市级。

歌乐山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

▲林森官邸,文物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级别:国家级。

歌乐山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

▲何应钦公馆,文物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级别:市级。

歌乐山传统风貌区保护规划

▲孔祥熙、吴国桢、鹿钟麟公馆,文物类型: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保护级别:区级。

加强对抗战文物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是对中国人民伟大抗战精神的继承与弘扬,是对抗日战争这段悲壮而辉煌的历史的纪念和珍视。重庆作为国共合作、战时陪都的历史见证,凝聚了中华人民团结合作的抗战精神。我们有义务再现它们的容貌,让新时代的人们来缅怀、来解读;有义务让团结至诚的精神再次注入我们的机体,成为一条屹立于世的文脉支撑。

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歌乐山抗战风貌区保护规划

设计时间:2015年12月

委托单位: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委员会

设计单位:浩丰规划设计集团建筑设计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