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创业教父完全不同意马云的996观点,他认为创造力比工作时间更重要,你怎么看?

大街上漫步


话虽没错,但国情不同,马云的话虽不好听也不恰当,但当前真没什么办法。

事实上我国各行各业之中加班都很严重,互联网行业相对来说报酬还是比较丰厚的,其它一些行业不仅工作时间长,报酬还很微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自然是我国人口众多,你不愿做自然有人来做,劳动资源与工作岗位数量的不平衡是根本原因。而且我国虽然贵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事实上生产力还比较低,处于产业链下游,生产利润大多都交给了发达国家,如果不超时工作,那必然导致整体生活水平的下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这些大环境不发生根本改变,那靠立法也是无法解决的。

另外说到创新,的确让我们走向产业上游,获取利润大头的方法就是创新,但创新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难。强大的创新力要求有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比如数学,但我国长久以来注重的都是有直接变现能力的技术,对于基础科学至今仍不重视。“千人计划”中吸引回国的多是掌握先进技术的人员,研究基础科学的科学家依然不受重视,从中可见一斑。国家想在行业尖端占有一席之地,却不想在基础科学上发力,这是不行的,就好像想在足球上取得好成绩,只顾着引进外援,却不重视青训,那俱乐部取得再好的成绩也不过是虚有其表。再加上要统一思想什么的,创新更是遥不可及。

中兴事件已经过去一年,当时因为芯片引发的讨论今天已没人再提,除了A股的芯片概念股火了几天外,其它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中国人就是这样,三分钟热情,热情过后宁愿依然逆来顺受也不愿脚踏实地地改变些什么。想想还有件有意思的事,一年前马云在中兴事件后说了一句要搞芯片,网民们把马云捧上了天,然后一年后的今天,马云的芯片不知道到底搞没搞,却又因为一句话被网民们踩在了地上。等到明年这个时候,马云已经退休,也不会再有人提996,风头过后,该996的依然996地工作着。


Peckerrrr


我也是有疑问的,因为很多人都说“能够掌握好时间的人才能成功。”

而大多数人理解都是“掌握时间”就是用更多的时间去工作。

我想推翻这种概念。

我支持创造力的概念。

举个例子:

我的同事,每天准时准点到公司上班,很准时的那种,然后准时准点下班。但是,有个问题来了,闲着的时候她泡在各种电视剧里。

而我另外的同事,每天上班迟到,经常逃班,但是坐班时间一直在一丝不苟的埋头工作。

有人问她,为什么不能按点上下班。

她说,早上实在起不来,勉强早起也是可以的,但是因为没睡好,一整天工作效率就下降了,状态特别不好。

其实这跟996和创造力概念一样呀。

我们拿出大多数的精力去迎合996,更像为了应付考试考核而已,目的是完成996工作时间。而在996里,实际付出的精力或许有所保留。

而创造力是什么?是把一天的目光集中在工作的点上,不会拘泥于时间,拘泥于制度。


乞颜暮


硅谷创业教父完全不同意马云的996观点,他认为创造力比工作时间更重要,对于硅谷创业教父的观点,我个人是比较认同的,尤其是在这类型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中,能够让员工有更好的环境,那么一定会使用其能够发挥更多的潜力。

想必这段时间关于996的工作模式已经引发了大家对于这个的大讨论,在咱们国内目前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是互联网企业巨头,像马云,刘强东等对于996的工作模式还是比较认可的,认为年轻时是需要拼搏的,是需要奋斗的,而且这样的966的工作时间模式也是会给员工带来幸福的,还有就是广大的网友的声音了,反对长时间的,高强对的996工作模式,我们不能说是966这种工作模式就是错误的,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从其他的角度来谈谈对996工作模式的看法。

我们的国家在近四十年的高速发展之中,我认为是离不开勤劳,辛勤的劳动者的,发展和劳动者也是密不可分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我们不禁来考虑,我们的人生除了工作之外,还有什么,还需要珍惜什么,我们还有自己的家人,自己的生活,如果说我们坚持996的工作模式,也确实是一种奋斗的体现,但是我们陪伴家人的时间就会必然的减少。

有时候,我们当然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一切的生活的基础都是来自有一个好的经济来源,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都不喜欢996的工作模式,却还是一直坚持着996的工作模式,因为我们背后所要承担的责任太大,逼迫这我们不得不进行996的工作模式。再来说说硅谷教父的观点,他认为一家企业的创造力比时间是更重要的,这个观点我也是认可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初代苹果手机的触摸屏技术,可以说是打开智能手机发展的开端,也使得人类进行智能手机时代。

我们不可否认的一件事情就是国外的企业的创造力确实要稍微的比国内企业的创造,创新能力高一些的,因为这是社会发展不同的阶段的一个体验,如果说我们的社会在发展一百多年,各类产业都发展起来的话,我们也可以注重质量,注重创新能力,但是没有啊,我们仅仅才发展几十年的时间而已。所以这就是需要在时间上超越对方,在时间上耗过对方。

最后,对于996的工作模式,我认为企业还是不要强制的执行,有上进心,有志向的人,可能其工作时间,要远远的超越996的时间,而注重生活,也希望能够过更加有品质的生活,这也未尝不可的,还有对于创造力来说,我认为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时间,自然会出现的事情,于马云等互联网企业家所说的996工作时间模式并不存在非常大的冲突,那么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留言,咱们一起探讨!


千帆辰


感谢您的阅读!

最近,996奋斗者们的日常的一组漫画既觉得好笑,又觉得心酸。其中两幅图,让我感触很深。

第一幅:调侃语气说,应届毕业生李大强连续996三年之后回到家乡,孩子们热心上前搀扶。这里针对的是健康。

第二幅:泪点。那个每天半夜才回家,一大早就出门的男人究竟是谁?一个小孩的沉思。这里说的是家庭。

如果工作抛弃了健康和家庭,这两个重要的因素,那么,工作是为了什么呢?辛辛苦苦工作,累垮了身体,最后每天向医院报道?失去了和孩子,家人在一起的机会,这样的工作又为了什么呢?

硅谷创业教父史蒂夫·霍夫曼 (Steven Hoffman)的看法:


  • 996工作制度是不健康的,应该花更少的时间去工作。
  • 在硅谷员工,希望周末休息他们晚上6:00下班很常见,可以回家陪伴家人。他们利用午餐时间进行信息的分享和锻炼,这是对公司更好更有意义的。
  • 工作重要的是质量而不是时间,我们在乎的是工作结果,而不是工作的时间。一味的工作导致的压力,心理问题和健康问题,到底谁来负责?

其实,我最喜欢他说的这句话,在记者问道马云和刘强东都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并一次来激励员工,你怎么看时,他说:

确实,马云,刘强东他们可以休假,他们只要感觉累的时候,就可以选择休假员工不可以。他们不能拒绝工作,他们必须选择服从或者失去工作,这就是企业者和员工的区别。当企业者和员工,所处的地位不同时,他们自然选择的路径不同,企业者应该更多的考虑员工的想法,而不是一味的强调,高强度的工作。


LeoGo科技


谢谢您的问题。我认为硅谷创业教父与马云、刘强东的话并不矛盾,各说一面。

马云言论的测重点。马云针对996工作制表达的中心意思是,互联网公司加班强度远超过996,希望做到996都没有机会,年轻人就应该多966、多奋斗。我理解马云的话包括几点:第一,互联网行业加班成为惯例,阿里巴巴、百度、腾讯等企业通宵达旦是常事,996工作制反而是减轻了员工强度。第二,马云不是完全针对正常工作时间的人,硬要往996上靠,而是站在自己这种没日没夜工作的互联网从业者说996其实是福报,说的是马云自己的感想,对于科技、互联网工作者,996真没什么害怕的。第三,马云提倡科技、互联网从业者多奋斗是对的、是定性的话,996只是定量、教条的标准,没必要认为奋斗就是996、牺牲自己健康和生命。马云解释的“不为996辩护,向奋斗者致敬”也是这个意思,是我们硬把996加班和奋斗联系在一起,学习、思考和自我提升也是奋斗,到底算不算996?



硅谷创业教父言论的侧重点。硅谷创业教父史蒂夫·霍夫曼不赞成中国科技、互联网企业提倡的“996工作制”,中心意思是创新和创造力比工作时间长短更重要,加班时间长但效率未必高。特别是在科技、互联网这种知识经济密集型的行业中,创新和创造力就是竞争力,是第一位的,因此程序员、技术研发人员、科学家需要良好的工作环境,才能激发潜能。我认为,史蒂夫·霍夫曼的言论和马云的本意并没有产生直接交锋,而是从不同角度说了对996的看法。 两个侧重点结合才好。史蒂夫·霍夫曼和马云实际上从不同方面,诠释了科技、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如何处理好时间与效率、工作与提升的关系。马云、刘强东的初衷是付出才有可能回报,看重的是实际与精力的投入,可以是工作,也可以是学习、思考。史蒂夫·霍夫曼的初衷是付出要有尽可能多的回报,看重的是投入有限的时间、资金在研发中,争取有更大的收获,可以是技术、产品与服务。两方没有优劣和对错,不过对比硅谷科技公司员工,他们在工作之外有充分的时间陪伴家庭,国内的科技、互联网企业也应该分类施策,比如马云、刘强东、雷军等高层管理者,他们可以高强度工作,因为他们要激励员工、要承担更大责任。对于普通员工,应该更加灵活应对工作时间,无论是编程还是做技术,都以效率和结果优先,将加班时间选择权留给员工,鼓励他们思考和学习、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困于程序、算法、电脑、实验室无法自拔。不过,这一切都取决于科技、互联网企业的管理理念,从上到下做到很难。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追科技的风筝


马云已经编不下去闭嘴啦!还讨论什么?创造力需要充分的休息,你熬一晚上试试,狗屁创造,只想睡觉,为啥996人们都开始消极怠工,拖时间,因为他们熬不起,精神萎靡,如何创造?正常的工作时间与休息时间比例才能让人发挥最大能力!是否有创造力?是否高效率都和长时间工作无关,唯一有关的工作996,得病ICU!不管什么专家,国内国外的,只要全人类都认同的做五休二八小时工作制,就是经过多少年几代人试错后得出的最佳方案,甚至不是想提四天半吗?远点的化还在提公司形式消亡呢好么?996和007不值得被辩解,因为这TM违法,背德,逆时代潮流!


小面包219640538


这个现象说明了我国在规范管理工作制度上跟外国不一样,社会环境不一样,在世界上面临的危机也不一样,而且我们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崛起,所以在许多方面来说是需要付出一些相应的东西,这些代价换来的是国家的富裕,而付出却是很多方面的,只是这些付出买单的基本上都是普通大众而已。

当然在我们国内从传统文化来说,我们中国人都是最能忍耐和吃苦耐劳的,这种基因一直到今天都存在,当然对于这种为了生活的忍耐愿意接受一些无理的压榨,其实在很多时候都是社会环境导致的,毕竟钻牛角尖的做法我们最在行,内斗对自己人下狠手的事情也是我们最拿手的,利用机会耍小聪明的做法也是我们最拿手的。

这些都体现在社会的工作上面是最明显的,无限制的压榨其实都是从胁迫开始的,很好的利用了文字汉字的博大精深,强行的把不合理的东西解释成为合理的,不得不说一些人为了达到目的,都是经过精心研究过了说辞和应对的方法,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缺乏实质性的约束,也就是说很多东西只是名义上的约束,实际上根本就是摆设而已。

上面的默认导致了一些国内企业肆无忌惮,毕竟外来企业一般都有自己的做法和方式,而国内的企业就不一样了,因为太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国情了,所以在一些方面来说做起来毕竟自然和得心应手,而外国企业比较注重名誉,所以都是非常守规矩的,至少在一些方面是有底线的,不会因为一些小事情破坏了自己长期坚守获得的名誉。

但是国内企业就不一样了,非常注重自己眼前的利益,当然说白了就是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超过了外资,而这种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并不是从科技业务方面获得也不是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获得,而是通过压榨员工付出获得,也就是说在绝对的竞争实力上,国内的大部分企业基本上没有竞争力,因为创造力其实从上学开始基本上就已经失去了,到了进入社会参加工作,真正能提供创造力的已经很少,而且很多时候这些创造力并没有获得重视和很好的回报。

对于工作制上面,为什么国内的资本家都选择对员工洗脑付出呢,还不是因为想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多的回报,也就是说这些老板希望员工更多的为自己创造财富,而自己不愿意给员工付出相应的报酬,老板洗脑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能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要用一些方式去说服员工心甘情愿的付出,说白了就是忽悠和欺骗甚至威胁。

当然我们的国情不一样,人口比例太大,为了解决就业问题,很多时候竞争压力太大愿意接受这种剥削,而上面也对这种剥削保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认态度,没办法经济科技还没有达到能支撑十几亿人规范化就业享受福利的能力,所以很多时候一些东西并不是不知道,而是无奈管不了,毕竟如果太严了会导致很多企业活不下去,因为企业其实在很多方面负担也非常重,想要快速发展又想要获得正规待遇其实这个并不容易,整体来说是结构性问题导致的结果,企业要缴纳各种税费和钱还要对一些方面上供,这些开销全部都是从员工和消费者身上去获得的,这样的情况其实最苦还是员工和消费者。


无法超越的足迹


重提资本主义,重提资本家,重提剥削,重提极左革命,消灭资本家,消灭剥削。改革成果毁于一旦。千年机遇被迫放弃。美帝最高兴。你却求助于美帝证明你正确。你不愿996你可以不去。干马去干涉别人的工作状态。你不是救世主,你干马要充当救世主。

当代竞争是世界性竞争,不是国内竞争,竞争不过美帝。我们就可能被西方奴役,你不想为国奋斗,你却阻止别人为国奋斗。

从历史上看,劳资矛盾集中暴发,一个社会就会开始资本外流,经济开始下滑。你们加速了中国经济下滑。你们是历史罪人而不自知。

没有人想加班,没有人想过劳。但这一切都是中国历史阶段的产物,我们中国市场经济才几十年,西方一直在打压我们。我们如果象西方那样的工作时间,有哪家企业会成功超越西方?只能被西方打败。


月亮心902


站的位置不同,看法自然不同。

硅谷教父霍夫曼强调的是创造力,其实每个人一生的创造力都是有限的,大多数人都在机械的劳作,那么,工作时间显得更为重要。

比如我们写东西的,有创意有创造的文章,毕竟没那么多,努力地完成每天的任务,需要大把的时间。对我们普通人而言,对公司普通员工而言,一块块垒钻显得更为重要。

不过有创意的工作,比如谷歌说25%的时间,员工可自由安排,比如说那些需要不断汲取营养的工作,需要到处走,需要跟各种不同的人进行思想碰撞,局限在工作场合就不合适了。

马云的996,怎么说都看来是为自己辩解,是在洗脑。但也不能怪他,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么走过来的,马云肯定是007呀,哪有休息的时间,所有的安排都是为了推进事业。

我相信霍夫曼也会觉得奇怪:生活和工作不都是自己说的算吗?社会上有那么多不同的工种,有周游世界的,有兢兢业业工作一社区中的,只要自己热爱,怎么会在乎工作的时间呢?

所以,我认为两人的认识并没有太多的不同,马云肯定也会强调有创意的工作,霍夫曼也懂得一万小时的功效,二者相辅相成,忽略其中一方,都是傻瓜式工作。


财经作家邱恒明


创造的成本过高回收利润时间长不符合我国企业家赚快钱的心态。失败风险也比较高。

另外国情也不符,我国目前路线是:国外创造、我们墙之或不让过审、然后企业争相山寨之、争出一个寡头利用人口福利开始垄断、赚足了钱再超越原版公司或是将其收购、最终以达到某个产品在世界上有一定竞争力。

山寨成功产品不存在风险,捡成功者脚下的残羹冷炙多少也能赚到,不至于赔,还有成为寡头的机会。那么争相山寨这个过程就不得不996。

而国外是:花时间创造一款新的各方面品质都很好的成功产品,这就无须加班,因为没有公司跟你一起做同类产品。然后知识产权保护的很好,法律完善,即使山寨也不感太明显顶多借鉴,否则吃官司输的概率很大。这就鼓励整个社会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