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鲁迅写尽人性的恶,沈从文道尽世间的善。时代相同,两人笔下为何如此不同?

醉卧西湖18


世界之所以如此美丽,不是因为有炽热的太阳,还因为它有温情的月亮,倘若只有太阳,每天热烈地炙烤大地,一天到晚只有激情燃烧,这将是一个多么残酷的世界?倘若只有朦胧的天空,只有月亮的盘移,这世界将是多么有阴冷。说到底,世界不能是单一的,必须是多元的,世界的多彩和命运的不可预测,这才是世界的魅力所在,这才是生活的追求所向,这才是世界美妙、人生精彩的根源。

鲁迅写人性的恶,是因为世界的黑暗和人性的本质之恶。有人总是以鲁迅的金刚怒目而说鲁迅偏执、恶毒,其实,这是求全之论,一个罪恶的世界,如果没有人揭开虚假的面纱,所有人都无视痛苦的挣扎和暴力的欺凌,在作恶者屠戮生灵、残害百姓时,我们还全民噤声、集体瞎眼,这将会是一个多么悲惨而令人失望的世界?!

所以,鲁迅以文字为画笔,向我们描绘了文化的丑和人性的恶,他以文字为利刃,划开了传统的仿善和权力的凶残。鲁迅先生有着极强的战斗精神,他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无论传统之墙是多么的厚实,无论阻挡的势力是多么的强大,鲁迅披荆斩棘,任我自行,他奔跑着,奋斗着,呐喊着,充满战斗激情。

他的《自嘲》一诗最能体现这种战斗精神,诗曰:“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还给我们指点迷津,他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又说:“饮食的结果,养活了自己,对于自己没有恩;性交的结果,生出了子女,对于子女当然也算不了恩。前前后后,都向生命的长途走去,仅有先后的不同,分不出谁爱谁的恩典。”这样的话语,对于传统伦理,足以惊世骇俗。这种力量,也是前进路上不可或缺的指引。

但在痛斥黑暗的同时,不能剥夺人们对于美好的向往和追求。沈从文,那个从湘西蛮荒之地走出来的农家小子,那个从凤凰古城走出的大兵,那个有着湘西山水烂漫、楚文化瑰丽的苗族汉子,那个内心善良、性格温存、内心宽容、追求女孩却特能拼命的柔情男子,他一出道,就给我们带来了湘西的美丽,自然的美丽,还有人性的美丽。

沈从文在《湘行散记》中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他还在《边城》中写道:“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常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躲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多么美妙的文字!

世界因为不同而多彩,命运因为难料而神秘。千篇一律、众口一词,才是真正的悲剧。


帝国的脸谱


我国现代文学奠基人、大文豪鲁迅(1881年——1936年)对文学的认识相当透彻,他说过这样的话,大意为:文学不仅要揭示苦难,更要从文学中体现出解决苦难的方法。

从鲁迅这句话,完全可以看出他对文学的职能和作用有着清醒认识,他的所有创作也是围绕着这两大艺术目的而展开的。

鲁迅

鲁迅1918年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的第一篇白话文短篇小说《狂人日记》,非常具有说明性,此小说奠定了鲁迅今后,或者说一生的文学基调。那就是,文学是武器,是一种批判和打击敌人的武器。在鲁迅眼里,封建主,被封建思想毒害的同胞都有可能是敌人,都是鲁迅批判的对象。

《狂人日记》4700余字,在宏观文学理念上,遵循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在具体写作手法上,则采用第一人称的日记体展开叙述,同时,把心理描写、象征、隐喻、对比、虚实相生的技巧融入其中,让整篇小说爆发出一种饱满的语言张力。

更重要的是,鲁迅在小说中展现出来的情感是悲悯而激愤的,悲悯是因为同情那些被封建礼教愚弄的受迫害者,激愤是因为对封建社会权贵阶层高高在上的姿态,以及封建礼教的腐朽思想大为不满。

沈从文

鲁迅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身上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逼迫着他必须从思想和精神上对民众对症下药。

在鲁迅生活的时代,三座大山压在老百姓头上,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都处在一种病态环境里,社会上开满了许多“恶之花”。作为一位有使命感的作家,鲁迅把这些全看在眼里,因此,他注定要“呐喊”,注定要写尽人性之恶,企图用“以毒攻毒”的方式来拯救和改变民众思想,希望他们做正常人。

而同时代大作家沈从文(1902年——1988年)跟鲁迅完全不一样。在性格上,沈从文不像鲁迅那样偏激和张扬,他的性格宛如秀气、绵长、温厚的湘江,这也注定了他的文学基调是朴实而温顺的。只有世间的真善美才符合他的审美标准。

鲁迅的文学语言如烈酒,味道苦涩霸道,叫人尝一口便无法忘记。而沈从文的文学语言象红茶,滋味甘醇细腻,叫人越品越舒服,逐渐会忘记杂念,只留下心平气和的状态。

如果说鲁迅是以社会医生角色,抱着救死扶伤的态度,以批判方式鞭策民众追逐自由精神和觉悟思想的话,那么,沈从文则是用人本主义的情怀,以慈悲、宽厚、温情、善意的信念,用理想主义的感化方式,来鼓励和引导民众追求光明,挥洒人性光辉。

在本质上,鲁迅和沈从文都是为了体现作家的良知和担当,一个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以强硬的打骂方式教育受害者。一个是在传统文化视野下,高举“人之初性本善”的智慧,以柔软的感化教育为主。


鸿鹄迎罡


鲁迅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出过国留过学,接受了西方现代思想。他是严厉理性的现实主义者,有点像现在的"海归",带着批判的笔触开启民智。



因此他笔下的人物,如医生动刀的都是病人,充满了恶。以启蒙的眼光看,中国的民众始终处于封建制度压迫下,处于野蛮、愚味、落后的生存状态,需要加以批判揭露,用犀利的文字作药,加以治疗。

我们看鲁迅的《阿Q》《狂人日记》《祥林嫂》《药》《风波》等,里面的人物可悲可恨可恶,也都呈现出面目可憎的"恶“,让觉得难过。

而沈从文同老舍萧红等,来自生活底层,带着浓厚的本土文化,与故乡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这使得沈从文的文字,非常贴近中国存在的现实。

他有着跟鲁迅的理性不一样的感性认识:作为被批判的那么"恶"的民间,为什么没有被淘汰,顽强生存下来?于是他看到了所有的"善"。

所以沈从文是个仁慈感性的浪漫主义者,有着诗一样的语言文字,细腻温情。正如《边城》里所言: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与众不同。

他不是从上而下的去悲悯笔下人物,而是带了自己丰富的感情,去发现人性的复杂性,为他们的真善美而感动。《边城》里的翠翠、与三三、夭夭三个不同的"娇女",在污泥浊世中的善良,更令人动容。



沈从文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他的文字虽不能医病,但能抚慰荒凉的心灵的粮食,愈久弥真。

何况鲁迅和沈从文,看见的也不尽是恶或善,有的只是不同人文关怀的表现形式。鲁迅也曾在《药》中,为烈士的坟上添上花环;沈从文亦言战乱流离。也许鲁迅真的不如沈从文的地方,在于爱情。


药,能救命;饭,也能活命。

一花🌸一世界,金沙江的小闲鱼🐠元元,期待你的关注点评。

元元的天下


鲁迅、沈从文,都称得上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上世纪末,香港著名的《亚洲周刊》曾经组织全球最有名的一些华人学者,评选20世纪的100部小说经典,鲁迅的《呐喊》、沈从文的《边城》分列第一和第二名。

紧随其后的还有老舍《骆驼祥子》、张爱玲《传奇》、钱锺书《围城》、茅盾《子夜》、萧红《呼兰河传》、巴金《家》、刘鹗《老残游记》以及白先勇《台北人》。

但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沈从文虽然同一时段生活在北京与上海,还在公开刊物上有过论辩,却从未谋面过,当然两人可能并没有见面的兴趣。

特别是在1935年,鲁迅负责选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第二集,竟然完全没有选录沈从文的作品,一度引起了人们的置疑。

两人虽然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均举足重轻,但由于生活经历、审美取向和写作风格上的迥然不同,两人作品呈现出的世界观也有根本区别。

鲁迅的乡土小说重在揭露“丑恶”,以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而沈从文所写的乡土小说重在彰显“纯美”,注重发掘、凸显边域山民们的传统美德和自然人性。


分析其中原因,绝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清楚,甚至可以写出一篇洋洋万言的学位论文。但从笔者的理解看,至少有三方面的因素。

一、成长经历不同

鲁迅出生于文化氛围浓厚的绍兴城中的书香之家,经历过从一个小康之家而沦为困顿之家的变故,且经过严格的私塾教育,上过新式学堂,直至后来东渡日本,感受学习西方文化。最终由弃医从文,以笔代刀,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而沈从文出生于边野小镇凤凰城,祖上都是只求战功的军人之家。只读过高小就进入军队,五四运动爆发后到北京来闯荡人生,过着居无定所、衣食无着的生活。

在郁达夫的帮助下,才度过那段艰难岁月。后来得到胡适、朱光潜等文化名流提携,成为京城高等学府的国文系教授,专授小说写作。

二、审美取向不同

鲁迅的写作风格具有极强烈的战斗性的, 这种战斗性借助于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魅力而表现出来。

不管是《故乡》、《祝福》里对农民阶级落后、愚昧的揭示,还是《孤独者》、《狂人日记》,他的作品一直是以“战士”姿态带领读者“直面人生”,对知识分子生活状态的揭示,他的作品处处都是“淋漓的鲜血”。

反观沈从文,以美丽明慧的文字、蕴藉淡雅的色调,构成了独特风格,就像其家乡那条靓丽优美的小溪,使其小说在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别开生面,魅力无穷。

比如《边城》等作品,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与善”的湘西女神翠翠,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优美、自然、健康,而有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读他的作品,你想到的是明溪疏柳与湖光山色,而非波澜壮阔的大海与高耸入云的山峰。

三、思维方式不同

鲁迅作为启蒙主义思想家,“立人”是其思想的基石。他的“立人”思想是建立在批判否定的基础上的,而他的启蒙重心就放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上。正因为如此,鲁迅的整个创作,基本上围绕国民劣根性的批判这一重心展开。

他写的阿Q这个形象农民,几乎都是愚昧的落后的不觉悟的,是沉默的大多数;他写的《狂人日记》、《孔乙己》里的知识分子,都有人格缺陷;他写的革命者夏瑜等形象,若隐若现,面目不清。

鲁迅就是这样,“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通过对一些“社会相”如叭儿狗、苍蝇、落水狗、西崽等惟妙惟肖的精准勾勒,毫不留情地批判国民的劣根性。

但沈从文不同,他身上流淌着汉、苗、土混合的血液,吸引他的是长期游荡于沅水流域的生活体验。因此,记忆中的家乡湘西尽管洪荒野蛮落后,但湘西人却活得洒脱自在快活,诚实友善,勇敢豪爽。

因此他在《有学问的人》、《绅士的太太》、《八骏图》等小说里,对那些有知识、有学问、有派头的城里人,极尽挖苦讽刺之能事,称他们为阉人和阴性人格。

沈从文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小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对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所以有人说,鲁迅写尽人性的恶,沈从文道尽世间的善。

但是,尽管鲁迅和沈从文的这些不同,表现的都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与责任担当的可贵品质,他们是中国现代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家兼思想家!

(

P.S

打这么多字,累屎老子了。以上借鉴了若干专家观点,一并表示感谢)

青橙读书


谢敬!

鲁迅先生是蜚声文坛巨匠,是敢于发声的人民斗士,鲁迅有一颗家国情怀之心,虽然他和沈从文是一个时代的人,但他们的文学修养、见地、不能同日而语,鲁迅是为天下之忧而忧,为天下之乐而乐,他心装的是在黑暗的旧社会苦苦挣扎的老苦大众,因为善良的人,得不到好的结果,例如,祥林嫂的悲剧,鲁迅愤然的痛斥了那封建迷信万恶的旧社会,把单纯善良的祥林嫂逼疯,面对这些惨状,鲁迅只好拿起笔杆子,揭示所谓富人的丑恶嘴脸,进一步的告诉人们,不再让迷信思想愚昧无知来残害人们,在那千百年来一直被封建思想桎梏的人们,彻底醒悟,呐喊人们擦亮双眼,人性的丑恶,赤裸裸,啃噬着人们的灵魂,


鲁迅的文章是以唤起民众觉醒为目的,鲁迅的思想千年不朽,鲁迅是人民的勇士,这是我们精神层面永远需要的,所以是凡有良知的人都会喜欢鲁迅,鲁迅!里程碑式的人物!那在民众的心里是相当有地位的,若提起鲁迅无人不景仰,一代大文豪鲁迅万古流芳!

然而沈从文的文章就是小家子里的那点事儿,情情爱爱的,听说他文章中的女主人公总有他爱人的影子,诉不尽他对爱的相思。对爱的渴望!一味儿的施舍那颗善良的心,我怎么去爱!用一颗善良爱的心,总幻想唤回他可以认为对方也同样有他那样一颗善良的心!来写文章,沈从文笔下的出发点就是从善开始来唤醒沉睡的她,所以善的元素多了,善良的愿望多了,他文章中也就道尽了善念!

所以,个人认为,沈从文的文章没有太大的格局,更没有鲁迅的文章意义深远,名望更不能相提并论!鲁迅是没有硝烟战场上的英雄!英名永存!👍👍!这就是我的回答!(仅个人拙笔!)见谅!🙏🙏!

(谢题主!谢阅)🙏🙏!


转运中的幸福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里虽然说,这是他们两个人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的结果,但更要的是不同人的思想境界、立场、使命等在笔下的不同反映!

有太阳就有月亮,有光明就有黑暗!任何时候,这个世界上都会同时存在善与恶。

沈从文是一位富有情感和极具正义感的进步乡土作家,他的作品大多描写江南水乡风俗人情和朴实的乡村爱情,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沁人心脾令人向往……

伟大的文化先驱鲁迅先生不只是一位文人,他更是一位兼有历史使命的战士,他的眼光并不是看不到人间的善,而是他有意聚焦了世间的恶!这恶就是黑暗旧世界的罪恶!他清醒的认识到,如果不推翻这万恶的旧世界,所谓的“善”只是旧制度虚伪的产物,它只是束缚善良人们的精神枷锁!只有彻底砸烂旧世界,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国家才会有光明的前途!于是这位勇猛的斗士拿起了他锋利的投枪向着黑暗掷去……

横眉冷对千夫指!


早春记忆


我为什么这样说

说这话的这个人就是我。

我的原话是,“鲁迅看见中国人全部的恶,沈从文看见中国人全部的善”。

我只是从他们的作品得出印象,并没有严格的事实和理论的依据。

如果要深入思考,我想之所以他们的作品不同,是因为他们有以下几点不同。

首先,人生遭遇不同。

鲁迅12岁,祖父因科场案入狱,父亲病重,从小奔波于当铺与药店,受尽白眼,一家人曾经避难乡下,还被目为“乞丐”,他父亲去世后,家境益发艰难。16岁时,家族开会分房,分给鲁迅家的房屋既差且小,鲁迅被族长逼迫签字,他拒绝签字,竟遭到叔辈们当众斥责。由此鲁迅认为,“由小康堕入困顿”,更能看见世人的真面目。后来就连亲弟弟周作人,也把他赶出八道湾住所,他回去搬东西,竟被周作人夫妇殴打。

沈从文则小学文化,当兵出身,考北大不被录取,遂旁听,因他的天才和勤奋,后来竟在北大任教,第一堂课由于紧张,没上好,校长胡适还为他说话。他还曾是西南联大的教授,还曾经办杂志和出版社,编辑中小学生国文教科书。总之,生活对他不薄。

其次,周围环境不同,少年鲁迅周围,是精明刁钻的江浙小市民,少年沈从文周围,是淳朴善良的湘西山民和朴拙的士兵,后来鲁迅面对的是文人们的围攻和政府的通缉,沈从文则即使在西南联大教书时遇到刘文典这样特别瞧不起他的人,他的三观早已形成,所以不以为意。

后来沈从文被迫害,病中连连喊着“我要回湘西去,我要回湘西去!”

第三,个性不同。由于人生遭际和家庭、社会环境,鲁迅和沈从文性格迥然不同,鲁迅比较刻薄猜忌,“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推测中国人”。沈从文则以武人出身,比较粗放。

鲁迅和沈从文都是中国顶尖的作家,都是可以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一个谢绝提名,可见其自信;一个应该说等同于得到了。他们对中国人的描写加起来,就是深刻的、全面的、真实的中国人。

配图为少年鲁迅和少年沈从文,他们那时的目光,都是那么清澈、善良。



大悔忆智冰


看了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些回答我真是不敢苟同。为什么非要贬低诋毁别人才显得自己更好呢?真是想不明白。好是唯一的吗?只有你的好才是好,别人都不是吗?还是不能是。

就像以前的一个综艺节目,某音乐制作人,为了抬高孙楠,恶意贬低其他选手,甚至给其他选手打零分。其他选手都一无是处,只有自己的是标准答案,音乐标榜,唱法的标杆。这种音乐制作人太可怕了!你想他都制作的什么音乐呀,影响多么的恶劣,不封杀他这样的,请问大众的审美何去何从?



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文学作品也是一样。我们需要百花齐放,懂得去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而不是牵强附会的去区分谁优谁劣。鲁迅先生是作家,思想家。沈从文先生是作家,是史学家。不说别的从这就可以看出不同了,他们文学作品风格不同是很自然的一件事。
记得那年有个100强的排名,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排名第二,仅排在鲁迅先生《呐喊》后面,这说明两位先生文学造诣都很高,都很受到大家的喜爱,只是他们的风格不同。我想不管看待怎样的事物,都应该多角度去欣赏,去思考。不要以偏概全,一叶障目。更不要信口雌黄,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别人。


山中笔记


现在出现了一种针对鲁迅的一种低俗的言论,而且这种低俗的语言成为风行,涉及到所有我们曾经信仰过的精神领袖。把所有的精神偶像拉下神坛,调查他们的日常生活,然后套入市侩的逻辑里庸俗化,进而彻底瓦解他们的精神形象。这套做法并不陌生,无非是因袭"打倒反动权威","破四旧"等等。"泼脏水"也是国人善用的传统谋略,上至士大夫,下至泼皮悍妇都是此中高手。



鲁迅先生对人性的洞悉是敲骨见髓的。几十年之后,他的文章仍不过时,却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真正读懂鲁迅,必定是在中年之后,并且,是乐于用自己的头脑去理性思考,乐于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每个人的人。 最近,有些人用低俗的绯闻攻击鲁迅,无非是企图将读者对鲁迅思想的注意力转移到一些低俗的事件中去。从影响读者的情感,而达到否定理性思想的目的。 有些文章不知出于何种目的,用指牛说马,混乱读者头脑的言论忽悠读者、操纵人心。并且此类文章还不仅仅只针对鲁迅,他们针对一切理性的思考,用扣大帽子、语言暴力压制真正的思考。 奥威尔说,思维的浅陋让我们的语言变得粗俗而有失准确,而语言的随意的零乱又使我们更容易产生浅薄的思想。在我看来,他们真正的目的是对思考的仇恨,是对思想者本身的恐惧。 正如,我们惧怕生病,从而讳疾忌医。我们不会心甘情愿承认并正视自己生理上的缺陷,而且更怕承认并面对自己精神及人格上的缺陷。 而将一切不利于我们苟且偷生的思想与言论推翻,其结果必然是将一切精神的信仰拉下神坛,践踏嘲笑。


苏西的天空


文学作品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区分,现实主义作品是对社会现实的揭露,以批判现实假恶丑来呼唤人性中的真善美,而浪漫主义作品以讴歌真善美来暗讽现实社会的假恶丑,在本质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鲁迅的小说,散文,杂文都是以揭露社会阴暗和人性的丑陋来进行批判性的描写,是文学基本价值的直接体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有力推手。”阿Q正传”以民族的劣根性来作为小说的基调,以手术刀的无情刮开人性中的毒瘤,是对国民的警醒,也是鲁迅先生的社会责任所在。其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是让人们在麻木中有所醒悟和反思。

沈从文先生以人性善良的一面作为写作的主体,是想呼唤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尚未泯灭的人性本真,用美好激发善良,是对社会做出人性的解读,试图以人文主义的情怀来表达某种希冀和期盼。

文学艺术价值在于人们阅读后的深思,这是文字的力量,也是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和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