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寫錯了字叫“通假字”,而我們寫錯字叫“錯別字”呢?

寫字那些事兒


相信大部分人在學生時代都會對語文課本上的“通假字”產生迷惑——為什麼古人寫的就是通假字,而我們自己寫的就成了“錯別字”呢?其實,錯別字就是錯別字,通假字就是通假字,寫出通假字的古人也是很無奈的。

先來看一下錯別字吧:

清代有兩位著名學者對錯別字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位是王念孫先生,他表示:“訓詁之要,在聲音不再文字”,意思是文字就是表達思想的一個工具,其主要用途還是用來表達語言,所以只要念出來大家都能聽懂就行了,不管是不是錯別字。但是著名史學家趙翼先生就表示,丁是丁,卯是卯,別給錯別字找藉口。他說:“字之音同而異義者,俗儒不知,輒誤寫用,世所謂別字也”,意思是隻要出現了一個始作俑者,把錯別字當成規範字來用,就會誤導一大片人。錯字就是錯字,字確實是用來讀的,但是寫在書上,就是用來看的。

再來看一下通假字。國史君(國史通論)在之前文章中曾經解釋過,我們平時所說的通假字包含了三種情況,即古今字、異體字以及通假字。

第一、古今字

在“漢字六書”中有一種就是“假借”,比如“然”字下邊的四點水(灬)其實不叫四點水,而是火字底,它本來就讀作“火”,釋義也是“火”,所以“然”本來就是“燃燒”的意思。但是後來“然”的意思發生了轉變,成了“然後、然而”等意思。所以後世就不得不畫蛇添足地在“然”字左邊加了個火字旁,用“燃”來表示燃燒的意思。而我們後世再讀古書的時候,就把“然”當成“燃”的通假字來解釋了,這就是“古今字”。

第二、通假字

之所以出現通假字的情況,還有另一種情況就是因為咱老祖宗生活的時代,漢字數量太少,就會用字形或者讀音相似的字來表示另一個意思,比如“常與村人共”、“共其乏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共承其嘉惠”這四句話中都有“共”字,但是每個“共”的含義都不相同,根本原因就是因為作者生活的年代,只有一個“共”字,而沒有“供、拱、恭”等字。所以,在後世看來,“共”就是通假字,咱當然沒有理由說古人寫了錯別字。

第三、異體字

異體字的出現還是因為古代的知識普及率不高,儘管是同一個源頭,但是不同的地域就會讓漢字出現不同的發展,所以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就要統一文字。我們建國之後也頒佈了規範字,將“涙”規範為“淚”,將“群”規範為“群”等。

當然,古人也會寫錯別字,比如清朝已經有了“座”,但是咱中學課本中的《口技》寫的卻是“滿坐寂然”,這就明顯是錯別字而不是通假字了。

所以,古人寫“通假字”有一定的不得已之處,而現在再寫錯別字就不能以自己寫的是“通假字”來當藉口了。


國史通論


古代沒有紙質書,當然不會有標準的,如到清朝才有的《康熙字典》之類工具書。《說文解字》據說漢代編制,真本早已失傳,現在看到的是清代的版本。

總之,紙發明前,讀書人寫字,沒有標準的字典工具書可查閱,寫文章時,有的字想不起來如何寫,找個相似的字代替。其實就是錯別字。通假,假即借的意思。如孔子曰,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假我數年,借我數年。

但是,朱自清考證,另一個本子:五十以學,亦可已無大過矣。

亦,易,音同,但不通假,故意改寫,變成了孔子學易。

說及《易》,即《周易》、《易經》,其中第三十一卦卦名,鹹。五行配五味,五味之一。

孔子《易傳,彖》解“鹹”卦,《彖》曰:鹹,感也。,,天地感而萬物化生。

這裡,鹹,感,通假。所以解出個天地感應。

然而,七十年代出土馬王堆西漢帛書周易,六十四卦卦名多有異字,且卦序不同。其中,鹹,帛書為,欽,卦序第四十四。欽差大臣的欽。欽,無論如何也通假不了感。

《易傳》解易經,其中之一,根據卦名的漢字字意解釋卦的含義。但是,帛書裡許多卦名的漢字不同,意義也就不同了。所以,望字生義解易經,卦名漢字不同,就有不同的意義了。


有話少說


先從一個故事說起吧:

畫家齊白石老先生愛吃烤羊肉,經常去宣武門一家叫“清真考羊宛”的烤肉店吃飯,去的次數多了,雖然眼睛看不太清楚,但總是感覺店家的招牌彆扭。恰好有一天,老闆邀請齊白石老先生題字,齊白石這才看清原來是“考”字出了問題。烤肉要和火有關才對呀,沒“火”算什麼?於是給“考”字前面加個“火字旁”,就寫了一個“烤”字。唯恐人們不認識,便在下面加了一行小字“諸書無烤字,應人所請,自我作古。”可先生獨創的這個字風靡大江南北,獲得國人認可。1946年86歲的齊白石又重新為之題寫了“清真烤肉宛”五個字。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信息量還是挺豐富的。

書歸正傳:“通假字”在古代文獻中常見,為什麼會出現通假字?記得上學時,我的中文老師王教授說過一句話:通假字是“只有其聲,未有其字。”再說明白一點,就是古時候本來沒有這個字,只有這個音,怎麼辦,只好借用其音相同的字了,這就是”通假字“。

回到前面的故事中,在當時“考”字,只有這個音,沒有“烤”這個字。當時吧,“考肉”是對的,”考“字就是”通假字”。現在因為已經出現了新字”烤“,再那麼寫當然就是錯的了,

朋友,明白沒?

中國第一部字典,是漢代著名學者許慎編著的《說文解字》,僅收錄漢字9353個漢字。可現在中國的漢字據說已有120000個。

隨著時代的進步,將來可能會出現更多的漢字,或許有那麼一天,我們的後人會把我們今天使用正確的漢字叫做“通假字”。

呵呵


天中照心


為什麼古人寫錯了字叫“通假字”,而我們寫錯字叫“錯別字”呢?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分析:

一、從漢字的起源和發展看。漢字起源於圖畫文字,有明確歷史事實的是殷代的甲骨文(這也是某些國家不承認我國夏朝存在的“藉口”)。其後經歷了多鍾字形的變化,發展到今天我國使用的簡體字。在海外、研究領域,人們還在使用繁體字。所以,不存在古人寫錯字的情況。

二、從請始皇統一六國來看,多國文字字形差異明顯,如果說有錯別字,屬於再正常不過,何況當時的標準是什麼?我們今天說的錯別字在當時可能是對的呢。

三、從文字的傳播來看,從絲帛、竹簡等傳播,極不方便,又不便於流行。何況,我國很長時間就是“學在官府”。即使孔子收徒,打破了官府的壟斷。但是,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大眾的文化程度算不上高。這也可能是我們推廣簡化字,消除文盲的一個原因。所以,不存在錯別字的情況。

四、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文獻的傳播,主要靠記憶,靠口述。這樣在記載時,到底字形是什麼?很難考證,這樣流傳下來,出現所謂“錯別字”,屬於正常。

五、應該用歷史的眼光看問題,這不是一句空話、套話。例如,《周易》64卦的卦名,哪個是正確的?首卦乾卦,在出土的漢簡寫作“鍵”,有的書籍寫成“幹”,不一而足。所以,用今天的眼光看,為了便於解釋,今人說成通今天的那個字。如果今天的你,違背了今天約定成俗的規則、定義、規範,那麼,就一定是錯別字了。


韓非子2019


我們得明確一點,新文字的誕生是一個過程。漢語詞彙有三個階段:原生、孶乳、合成。最後一波大量造字的階段是先秦時期,秦漢之際漢字開始轉向隸變,這時候也停止了大量造新字而是開始造詞了,這樣漢語的口語就開始向白話階段發展了。


說古人寫錯字了是缺乏知識

漢字在沒有定型的過程中,那麼就隨時會發生變化。像是“二”字,在先秦之前就有“上”的意思,倒過來寫還有下的意思。像是“燃”字,最開始的時候是“然”。這些能說古人寫錯了嗎?是古人為了把最早那一批字的部分意思用新字來賦予相應的意思,我們今天才不會把燃燒寫成“然燒”。但是在古代,“然”才是最早開始表示燃燒的意思。所以隨意的去說古人寫的是錯別字,那是典型的知識缺乏症引起的症狀。


今天的漢字標準是今天的標準

時至今日,我們基本上不會造新字了,而且用字也有了今天的標準,我們是按照今天的標準在使用著漢字。但是今天的標準是古代的標準嗎?很顯然,各個時代的標準都不一樣。所以先秦的經典到了漢代得用注本,漢代的人才能讀懂。到了唐朝之後,唐人的人得用疏本,唐朝人才能看懂。到了今天,我們得用白話文註釋本,我們今天的人才能看得懂。


誠然不能否認古人確實也有寫錯字的情況發生,但是不能以偏概全,說古人的“通假字”都是錯別字,真正要論對錯,到底是誰錯了還不一定。

至於為什麼說今天寫錯了字就是錯別字,相信很多人都是明明不知道古義是什麼,又知道今天的標準是什麼,再去把“上”寫成“二”,這樣怎麼不能算是錯別字?


淡看天上月


記得1983年,人民日報刊登一篇文章,將【國事訪問】寫成了【國是訪問】。這個事情令人歎為觀止。一字之差而已。是與事而已。國事,就是國家的大事。國是,就是國家認可的事。民眾一片譁然。

隔日,人民日報又刊登一篇文章,是廣州中山大學的古文泰斗的文章。專門做了一次古文教學,對通假做了一次長篇大論。

而錯別字,則是教學時的用詞。

訓詁學,叫【通假】

教學時,叫【錯別字】


太素老道


字者,孳也。

我們中國漢字構成於“六書”,一字多意,多字一意。文字的書寫過程又伴隨甲金篆隸草楷行書寫的演變,許多經典文籍的流傳並不一定是通過竹簡紙張,還有許多是口傳心授,即使後來謄寫抄記過程中,也難免會有一些文字,因為書寫者的地域方言拿捏不同而導致字體的變形,比如我們現在的許多簡化字在過去都是草書的一種形式,此其一也。

有些字因為古今演變,字的形意發生了改變,換字更能準確表達原來的意思,或簡寫或他寫,方便而不失其意以為根本。此其二也。

三字經“披蒲編,削竹簡”,過去紙張匱乏,書籍短缺,活字印刷術那就是更後來的事,字為載體,毛筆書法裡講“結字因時相傳,用筆千古不易”,萬變不理其宗(綜),文以載道,字為顯明。

然則現在人們習慣了手機電腦的統一輸出模式,反而少了書寫的藝趣。



任緣中


這種懷疑一直都有,當下最多。

之前也回答過類似問題,絕不是有人故意要玩“雙標”。之所以是這個問題:

一、古人用通假字是歷史存在。通假字分本有其字和本無其字兩種情況。前者是因為古代本來字就不多,加上有的抽象概念很難造一個適當的字,就形成本無其字的情況。至於後者,請看下條。


二、古人的漢字規範標準和今天不一樣。今天的文字規範,和古代是迥異的。一方面,漢語的實際情況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需要不停規範來滿足一個時代的需求;其次,唐代的以來的書寫正字規則一直在嚴密。到了解放後,國家又制定了更為嚴密的字音、字形規範,並進行強制推廣。這種力度,在歷史上從未出現過。

三、今天的計算機處理語言文字的條件,改變了用字習慣,也加強了這個規範化程度的深化。今天手寫漢字的需求已經非常小了,一方面人們提筆忘字,一方面只要在終端上輸入拼音,就可以顯示正確的漢字。可以說,今人是撿了很大便宜的。


四、有的通假字已經形成了今天的用字習慣,如果把這些字改回去,那麼不少人要成為文盲。

當然,也有人覺得,通假字是個偽概念,認為大多數是不同時代的用字習慣問題,小部分是用字不規範問題,極少數是把漢字當拼音用的問題。

不過,不管怎麼說,要知道通假字在古代是非常常見的現象,古人這麼用在他們那個時代是正常的——大夥兒一起寫一個用錯的字,那就算正常用法。

你從中學課本幾篇文言文選中看到古人用錯了字,自己竟然還要背誦學習,覺得不服氣都很正常,畢竟這些作品的文學性是第一位的。但是,你不能回到古代,你是今人平時寫字就要按今天規矩的來,就像法律不允許你三妻四妾,你也不能不服氣一樣。


八磚學士


古人寫錯字為什麼叫"通假字",而今天我們寫錯字叫"錯八方字?

看了上面的回答,說的特別在理,而我覺得還有一點未說到。

在歷史早期,中國文字未經統一定形定義之時,中國也未統一國土,所以文化和文字也很難達到一制,而且中國的諸多小國就以自己的象形文字先做使用,在慢長的統一歷史過程中,難免參差不齊,文字被簡化和定義也很慢長,因而有些古的真跡就處在文字變化過程中,用了朝庭已做文字簡單統一後,而地方還未得知,現還在使用的文字,可文字統一後,古人已不在世,真跡也無法更改,所以,古時可說對,現今可說錯,就只能說是,曾地方通用的字,故稱為"通假字"。

再說,過的通訊和現今己無法比較,過去朝庭的政策昭書,都是用馬🐴傳遞,少則一個月,多則數月,再到在老百姓家,也得數年久,也不一定能做到家喻戶曉。而今分分鐘就能做到人人皆知。

因此,建國之後,對文字統一,實行簡化文字都幾十年了,再寫錯了,只能叫"錯別字",當然也省蔬乎大意,還有似似而非,或者年紀偏別大記意減退,所造成的錯別字,也屬"錯別"。文字的記意能力也很難達到一致,只是我們在看文章時能理解義意就好,


秦川農家


朋友古人的通假字是怎麼回事呢?大家分享一下我


的真實觀點和經驗吧!

古時候,咱們的老祖宗,創造所有的文字,沒有現在咱們所使用的多。

所以,就得利用一些讀音相同的丶意思差不多的文字來代替了!

比如,《易經》中的在《鹹》卦鹹字同感。元亨利貞的貞字同佔。桓同垣。磐同盤。匪同非。蒙同朦。哎呀,很多很多。

而現在的錯別字就和過去的通假字,完全不是一碼事了!

現在的錯別字出錯的原因,

1,就是不認識此字,不會寫此字。2,是寫作中馬虎了,自己都沒有發現。

3,中國漢字博大精深,就是一個專門研究文字的師傅,也有寫錯字的時候。比如,一些字同,而意不同的字。行、行,己、巳。未、末。長、卡。土、士。等等。一不小心,就叫它騙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