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公司裁员了,n+1赔偿也拿到了,但是两个月后公司缺人并通知我办理入职,该怎么办?

裂锦43983612


如果你已经找到了新的工作,并且新的工作要比这轻松,薪水又高,有前途,那可以对这份邀请置之不理!可如果新的工作还没有落实,或者不是十分理想,那还犹豫什么,回来呗!

回来之前首先要注意一些事项,尤其是一些涉及到自已切身利益的绝不能马虎!

第一点,回来之前一定要查查自己的社保如果在离职的这两个月时间里已经断了社保,无论如何要让公司补上。有公积金的,也一定要补上!

第二点,自己的工龄要续上。工龄涉及到很多方面,1.带薪休假的天数,工龄越长,休假天数越多,超过20年,带薪休假天数达到15天,2.医疗期的长短,工龄越长,相应的医疗期也较长,可以达到24个月到30个月。3.病假工资的高低,工龄越长,病假期间领取的工资越高。最高可达到100%的工资。4.领失业保险金的金额与时间长短,工龄越长,所领的失业保险金的金额越高,各省有各省的详细规定,所领取的时间也和工龄成正比,最多可以领24个月。5.辞退时领取补偿金,工龄乘以上一年的月工资,再加一个月的工资。6,年工工资。工龄较为重要,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第三点,补偿金已经装到自己的口袋里了,就不要再拿出来了!!

第四点,既然是公司对你发出的邀请,那么你就有点小资本!和自己的主管领导,适当的建议建议,能否加点工资!如果你想回来,一定要适度!!

以上仅仅是个人的一点小建议,如果有不成熟的地方,希望大家能够提出意见,共同探讨!!!别忘了点关注啊!



小流水123456


骁说职场观点:对于问出这个问题的你来说,此时面临的是个幸福的烦恼吧。如何选择,关键是看你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的下一步发展。

两个月之前,被公司裁员,你被裁掉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裁掉的是你?为什么现在又要邀请你入职?我想,做选择之前你有必要再重新梳理下这些问题的原因。

此外,建议你和原公司相关人员,比如部门领导、人力资源领导和主管领导进行几次深入沟通,你要确认下这个公司是否值得你回来,假如你选择回来后,会不会有其他后顾之忧?

1、你现在的工作是什么?

两个月前被解雇后,你现在找到工作没有?如果找到了,那相比原来的工作,薪酬、兴趣、充实性、成长性等等方面,哪一份工作更让你青睐?如果你现在还没找到工作,是因为你长远的打算,还是什么?如果暂时没有更好的选择,回前公司再续前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从原公司裁员后的表征看,公司做的还算不错。

从公司裁员后的n+1补偿来看,公司做的还算不错。如果经过上面对自己被裁的反思和工作规划的考虑后,觉得公司还可以接受,我建议你可以考虑回来。

但是,重新回来的定位,你该慎重考虑一下。上次公司是把你裁掉的,此时又邀请你回来,至少说明了你现在的价值,公司暂时还没有找到替代,那你就该对你的下一步发展做出更清晰的定位,有些东西该争取就要争取。

现在很多好公司,在人情味上做的越来越好。比如某巴,对辞职员工都会有一次重新求职的权力。你现在回来,也是给公司和自己多一个机会,也用实际行动感恩了公司对你的栽培。

欢迎订阅骁说职场,更多职场干货问答期待与你分享。


阅读阅深爱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基本情况,2015年大学毕业后入职一家电商公司,主要负责文案编辑,运营管理公司的微信、微博和头条号。

再简单说一下我们公司的情况,我们公司属于初创公司,有2个创始人,后来又加入了两个合伙人股东。我刚入职的时候,全公司加起来不到10个人。两年来,随着公司平台产品的不断丰富和业务板块的调整,我们的粉丝超过3000万,覆盖全国各地,并在各大省市成立了运营中心,公司内部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接近100人。但随着公司主营业务的转移,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公司的经济效益每况愈下。 9月份,公司开始裁员,第一批裁掉的是我们的业务员,将近20人。10月份接着裁掉了第二批人员,20多人。

我是公司的老员工,又是我们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跟董事长还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裁员这种事,我压根就没想过会落到自己头上。

2017年11月6日,像往常的每个上班日一样,我伏案在电脑前码方案,这时上级突然转过来对我说“谢总找你呢。”这位领导是我们公司共享事业部的老大,主要负责公司对外宣传的统筹规划。那一段时间我们正准备推出视频营销,为此,公司还付费让我去参加了一个视频培训课程。这天,也正是我参加完培训回公司上班的第一天,我正在做的方案也正是关于如何推出视频营销的策划案。

我兴冲冲的来到领导办公司,领导跟我寒暄了几句培训感想与收获,紧接着,我兴致勃勃的跟他谈起了方案。领导几次欲言又止的样子,我停下来征询他的意见,他身体往椅背上一靠,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小丹啊,公司近来的情况你也有所了解了吧。”我一时没反应过来,他接着又说“公司现在的经济效益非常差,你也看到公司这一段时间来人员越来越少了,可能过两个月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你是个能干的姑娘,现在出去的话,过年前肯定还能找到好工作,但是你来公司这么久了,公司愿意补偿你一个月的工资,你把你手头的事交接给李哥(我上级)吧,今天能交接完,明天开始你就可以不用来上班了。”说完,拿出交接清单和离职表让我填好了再出去,补偿的事不要声张。当时的心像被屎糊了一样,没错,既恶心又难受。恶心的是公司对待员工的做法(我入职两年,只委婉的想补偿我一个月的工资),难受的是我满腔的工作热情就这么被无情地浇灭了。我说我去找董事长谈一下,便退出去了。

我们董事长是个85后,年轻有为,创业3年,在深圳买车(大奔)买房。公司效益衰减后,他和另外一个创始人放弃了打拼坚守了3年的产业,把所有的股份卖给了公司的另一股东,抽身而退。我去找他时,他也只是跟我含糊其辞,另一个股东不愿意赔偿,现在他们自己也不领工资,现在公司处于维稳状态,过两个月他也会离开公司。

虽然最后公司还是按n+1赔偿了我,我又重新找了一份工作,之前的董事长也出来重新创业了。现在,他邀请我去他的新公司上班,虽然不是原来的公司,但还是同一个老板。我还未考虑便义不容辞的拒绝了。之前我们公司也曾经历过几次大起大落,但每次我们那个不忘初心的董事长总能带我们看到新的希望,现在希望破灭了,初心也不再了,已经不是当初我欣赏的那个人。

所以,对于原公司返聘这件事,如果你还欣赏那里的人和事,重新回去上班或许是更好的选择,因为那里还有一群跟你一样志同道合的伙伴在等你一同去远方。


山鬼137939651


对于这个问题,我曾有过一个差不多的经历可以分享。

因为第二份工作特别特别的忙,想跳槽也没空去面试,只能再次选择裸辞找工作。

结果找了大概两个月,也没有找到特别合适的。虽然有几个稍显不错的offer,但还是觉得跟心理预期差了一截。

也挺迷茫的,感觉是不是又要经历一次裸辞的绝望(关于裸辞,我也曾经有过一次回答,大家可以去我的主页看~)

这个时候,就跟前同事聊天,结果他说我这个岗位也没有招到合适的人,还在空着。主管前几天还说想让我回来继续做。

那我还能怎么样呢?当然是联系主管拉拉家常啊,主管也旁敲侧击的询问了我一下回来继续做的意愿度。我也表达了一下虽然手上有offer,但有旧公司的情谊在,确实有点盛情难却,只是工资上有点问题。。。。


后面的事情就很简单了,主管跟我聊了一下工资,加30%的工资重新聘用我。顺理成章,第二天就去公司签了合同,又回到了我熟悉的工作岗位上。

那么现在回到这个问题上

既然已经拿到N+1的赔偿,说明公司正规、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并且与公司是已经终止合同的关系。

这个时候再通知你入职,公司的考虑是你熟悉工作、能迅速上手,而不用再渡过新人入职的适应期。所以,这是二次入职的天然优势,同样的工资,肯定是要找一个工作经验最丰富的人来。而曾经离职的你,才是100%匹配的工作经验。

那么此时的情况是,虽然是旧主,但是已经终止合同的旧主,就是新公司。在没有更好的选择的情况下,是可以同意回去继续工作的,前提是要增加工资。在合理范围内,公司都会同意增加工资的,最起码是要按照现在新入职的市场价来给工资。

最后一个考虑就是,如果你不爱适应新的工作、新的环境以及新的人,旧的公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公司不会因为你是吃了“回头草”而轻视你的。



以上


51job职升机


少年,这是一个愉快的烦恼啊,至于该怎么办,我想题主心里一定有答案。

讲道理之前,特别想来段回忆杀——

虽然没有被裁过员,但是经历过类似的事件。2015年,作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门心思考第一的“废柴学霸”,我毕业了。

由于交不起房租水电,穷到老干妈就馒头一天早晚两顿饭饭,果断入职某大公司市场部,闯过重重关卡,成为一名十项全能的搬砖工。一年后公司变革,不堪压榨撂挑子走人。

几个月后,我在另一家公司过着积(醉)极(生)奋(梦)斗(死)的日子时,老东家发来急电:

同学你好,我们xxx岗位(另一个部门)急缺人,请问愿意重新入职吗?

我:请问小姐姐这个岗位工资多少呀?

对方:3000-5000

=============昏割线=============

其实对于公司再次邀请你入职这回事,我个人觉得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吧:

第一,是否非你不可?

大公司,同岗位成百上千人,聘你真不一定是因为你能力多么好,而是因为你便宜。只要能干事儿,不捅娄子就够了,公司财政不好时裁员重招,压缩成本,这种事太常见了,你既然没有不可替代性,那裁的时候必然裁你,重新聘回来也不是因为有什么阴谋,只是因为你是个熟练工,上手快,而且你便宜。

第二,你是否喜欢这个工作?

某收费站大姐被下岗,哭诉自己一辈子只会收费不会干别的。拜托,你想成为这样的人吗?

后来我选工作的时候,钱一直不是放在第一位的,因为我知道,如果真的盯着钱去的话,凭我的实力尚且匹配不上我想要的工资,而那些稳定的、能满足我温饱的岗位必然会将我从这个时代淘汰掉。

给人打工跟自己创业是一样的,首先要问自己,是否真的喜欢做这件事,如果你的答案是喜欢,那么你才是在有价值的岗位上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否则,就是浪费彼此的时间。很多创业公司最后资金链断裂,其实究其原因,他们只是在做他们认为能赚钱的事,而不是在做他们真正想做的事。

那他们能赢过那些投入了十万分精力和热情的人吗?

这世界上打工的人多了去了,真正能做事的人有几个?

第三,没有第三,推荐一本我个人觉得非常有帮助的书吧。

推荐阅读《掌控力》,反复读,反复运用,会发现自己上一个阶梯,不再被这个问题困扰。

有谁不曾被职场绑架过呢?


小生谢吟风


那你赚大了,不用纠结,赶快入职!

看到很多让你分析裁员原因的,我不由得笑出了声,公司裁员是怎么回事,大家还没有数吗? 我操刀过裁员,我给你说说裁员怎么回事。在很多企业,裁员就是一出闹剧,越大的公司越搞笑。

首先决定裁员了,就是往各个部门分名额,这个跟分销售指标一样,那简直就是摊派啊,跟大老板关系好的,强势的部门就少分点;跟大老板关系差的,弱势的部门就多分点,甚至整个部门裁掉。当然,内部分配好了,通知前要拼命找出来各种数据支撑、各种报告分析、各种理论支持的,面子工程还是要做足的。

你被裁员了,百分之九十的原因和能力无关,而仅仅和与老板的关系,甚至整个大部门头头的地位有关。很有可能你被裁后,原来裁你的,或者原来的领导也被裁走了。等到补偿金拿掉,被裁的人员离开公司后,公司才发现,有些活没法干了。

不要觉得搞笑,现实中的大公司就这样,所以这个时候,老板急得团团转,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把原来的熟手找回来,你不但可以回来,你甚至可以要高一点的工资,相信我,他们会给你的。

孙悟空闹天空,玉皇大帝十万天兵拿不住他,因为这些天兵都是给玉帝打工的,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公司的头头脑脑,一事当前,都会先为自己的利益打算,至于公司的利益怎样,他们是放在第二位的。归来吧,归来呦,被裁员的人!

世界500强经理,职场规划和转型专家,只分享跳跃性发展的干货,请点击【关注】,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职场再出发


你这真是天大的好事,实在可喜可贺!其喜有三:

  • 裁员喜拿“n+1”

被公司裁员,虽不是好事,但能顺利拿到“n+1”的补偿金,实属不幸中的万幸。想如今,多少职场中人,一旦派不上用场,就会被所在单位想方设法逼迫自行离开,或被劝退、或被穿小鞋,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很多人因不堪忍受不得不黯然离开,而顺利又痛快地拿到应得的补偿金,绝对是一种福利和安慰。



  • 失业后重新上岗

职场中人失业后,最期盼的,恐怕就是重新上岗了。一来失去了收入来源,就算有补偿金支撑,也难敌坐吃山空;二来长时间没有事做,内心也会倍受煎熬,成天浑浑噩噩,简直就是非人的待遇。


此时,前单位的上岗通知,犹如一声炮响,给失业人士带来了福音。

  • 个人不可替代性凸显

离开原单位两个月后,又被通知重新入职,说明自己仍然倍受原单位青睐,至于原因,是业务变化导致用人需求调整也好,还是找不到替代者也罢,多少证明了自己还是有价值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

这种感觉,对于职场中人而言,无异于是巨大的鼓励和鞭策,也为自己日后的升职加薪奠定了基础。

所以,职场中人碰到以上情况,应该毫不犹豫地接受原单位的邀请,重新入职上岗。

有人可能会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但我认为,回头草有时候也是一种机会,不懂得把握机会的人,一辈子都将是人生的Loser。

  • 不吃回头草的未必是好马

毫无疑问,吃回头草需要足够的勇气,就如同离婚后复婚一样,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敢于突破自我,走出心理阴影的才是强者;一味沉溺于过去,从不敢越雷池半步的人,将永远卑微一生。

  • 是好草,但吃无妨

有时候,不吃回头草,多半是因为“草”不够好,吸引力不够,只要“草”有营养且长势茂密,明智的人都知道不该拒绝。

失业后有机会做回以前的工作,比改行或重新开始,成功的几率要大得多,所谓做生不如做熟,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人担心,一旦重新入职,以后再碰到裁员,有可能重新被列入裁员对象,这个想法我更加不认同,因为背后完全没有合理的逻辑支撑。

所以,如果你自认为是好马,就应该大胆接受原单位的召唤,重新入职,毕竟钱也拿了,工作失而复得,这种两全其美的事不是人人都能遇上的。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职享营


咋一看是大悲大喜,拿了N+1赔偿,玩了两个月,又接着回去上班,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回去,但是我觉得还是要分情况而定。

公司怎么裁员后又开始招人呢?

一般公司发现今年的业绩不好,会进行开源节流,但是往往先做的是节流,缩减不盈利的部门,去掉不赚钱的板块,也就相对应地裁掉相对应部门的员工,这叫作经济性裁员。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 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向裁掉的员工支付N+1个月的工资作为补偿,通常能这样做的大多数是大公司,一方面是裁员的消息会引起一定的社会舆论,有一定舆论压力,公司得做好相对应的公关措施,不然会惹官司上身,另一方面大公司有一定的资金实力,就是给得起补偿金,安抚裁掉的员工。

等公司做完节流措施后,会开始着手开源,开发一些新的盈利项目,可能会新建几个部门,那就要开始招聘新人,这个时候领导肯定先想到之前的员工,毕竟彼此都有所了解,所以让HR通知一些之前工作表现还行的员工,愿不愿意回来工作,对于HR来说也是最高效的引荐。

或者是公司裁员后,留下的员工感到危机感,也想找好下个出路,万一再来一轮裁员呢?同时留下来的员工,可能有部分是申请裁员名额,没成功,自己也不想在公司继续工作了,就辞职了。这样的话就会多出一些岗位,HR又开始招新人了。

那你到底要不要回去上班呢?

1.如果你还没找到新工作,处于待业状态,我建议你回去,一方面公司挺可靠的,能做出N+1补偿的公司挺值得信任的,另一方面做生不如做熟,既然你还没有找到新工作,就当做休息两个月的假,放完假回去上班嘛,不吃亏。

2.如果你已经找到新工作,同时觉得新公司的发展还不错的情况下,我建议就不要回去了,因为新部门不一定盈利,到最后第一个想到裁的还是你。

3.如果觉得新公司不如前公司,那就看你怎么想了,分析了这么多,你的心中应该有数了。

如果觉得有所帮助,希望能关注下我,支持下职场领域的原创回答,谢谢。

职场的小世界


首先明确一点,公司这样做只是履行法律义务。当然,是否回去的决定权完全在你。借着这道题目,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劳动法上的几点知识。

n+1补偿

何谓n+1补偿?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公司在对劳动者“无过失性辞退”的情形之下,应当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所谓的“无过失性辞退”指的是劳动者没有过错,但公司根据特定情形依法辞退劳动者。比如经济性裁员、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劳动者患非职业病而丧失劳动能力等情形。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式为,劳动者的工龄每满一年就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此外,因为法律规定公司辞退劳动者还要支付一个月的工资。因此,加起来就总共需要向劳动者支付n+1个月工资。(n代表工龄)

经济性裁员

当公司面临经营困境、破产重整、转型升级等特殊情形时,可以依法裁减人员。但是,为了充分保障被裁减人员的合法权益,法律同时规定,如果公司在六个月以内重新招用员工的,先前被裁减的劳动者享有被优先录用的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41条第3款 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这就是为什么公司缺人时会主动联系你了,因为这是他必须履行的法律义务。当然,这样操作其实是个双赢局面,毕竟你作为老员工,更加熟悉公司的日常运作,相比新员工会有更多优势。

当然,是否回去的决定权仍然在你,这就要结合你的职业规划审慎考虑了。


冰焰


俗话说得好,好马不吃回头草,被公司裁员了,并且拿到赔偿,但是两个月之后,公司因为缺人并通知你办理入职手续。一般技术岗位发生这种情况比较多。比如某个人掌握着一些企业的高精尖技术,虽然离职了,但是事后发现,离职后对公司造成重大影响,以及经济损失,所以返聘相关员工。

在我身边就有这样的现实例子今天要给大家说一说

1995年的时候,公司引进德国设备。其中有一位姓王的老师傅是搞设备维修的,因跟领导发生个人争执,所以合同到期后没有续签合同。这位王师傅,一个月之后收到单位通知想让其返回公司继续工作,并且可以提出薪资要求。

在九几年的时候,一年工资也就一万多元,这位老师傅一口价6万。低于6万不考虑入职问题。因为当时95年信息缺乏,没有更好的人选,所以公司只能返聘老王。

这就是真实发生身边的事情,可以说全场工资他是最高的,包括领导在内。后期因为设备淘汰,几年后老王师傅也离职。



既然我们离职了,还有必要在回去原来的工作单位吗?

我们考虑这个问题,首先要考虑公司是因为缺人需要我们才会去要求我们回去入职,这时候我们要把握好主动权谈薪资条件,出来工作无非就是想多赚点钱,所以符合我们提出的条件,就完全可以在入职继续工作,毕竟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都比较熟悉。

当然了这也跟个人性格有关系,我的朋友肯定是不愿意回去的,所以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利害关系去衡量是否在返回公司入职。

最后总结:

人力资源部门天天没事,闲着就研究人事这点事儿,还是那句话,排除个人感情部分,回不回去看自身利益衡量,如果条件满足,回去也无所谓。

大家对被裁员后公司返聘的情况还有哪些不同的想法?欢迎在下面评论留言。

关注一晨妈妈,帮助大家解决社保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