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演員該穿什麼?領導人建議過,馬季堅持過,德雲社漸成規矩

相聲演員的舞臺表演,除了使用語言形成風趣幽默的特點,還少不了服飾的包裝襯托。幾乎所有舞臺藝術都有符合自身特點的服裝,但相聲有沒有“職業裝”?卻少有理論上的探討研究,幾十年來,相聲演員的服裝似乎繞了一個大圈,又回到了“長衫大褂”的傳統樣式,網絡上甚至紛紛瘋傳以“德雲社”為主的相聲團體,有著“等級森嚴”的“大褂制度”,這是真的嗎?

相聲演員該穿什麼?領導人建議過,馬季堅持過,德雲社漸成規矩

陳毅建議:還是長衫好!周總理拍板:要保留傳統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期,中廣說唱團的相聲名家們經常到中南海為黨和國家領導人表演相聲,其中包括馬季。有一次馬季和於世猷到紫光閣演出。為了體現新社會新氣象,他們穿了新制作的服裝,緊身黃色對襟襯衫,外面套紫色的馬甲。表演完畢以後,陳毅老總特意到休息室找到他們,詢問為什麼穿這樣的服裝表演呀?馬季解釋說希望改革一下服裝樣式,試試效果。陳毅老總很嚴肅地說:你們又不是演雜技,不要搞這種短打扮,還是穿長衫,能顯出幽默的味道。告訴你們團長,這是我的意見。

過了一段時間以後,馬季和於世猷再來到紫光閣演出,就重新穿上了長衫,陳毅老總特意請來了周恩來總理,當著馬季和於世猷的面請示周總理:“我的意見要他們穿長衫,不要短打扮,你同意嗎?”周總理當即拍板:“我同意!長衫是相聲演員的習慣穿著,也是我們民族的服裝,你們相聲演員把它保留下來很有意義。”

相聲演員該穿什麼?領導人建議過,馬季堅持過,德雲社漸成規矩

但隨著“十年”的到來,相聲藝術受到了近乎毀滅式的衝擊,直到1972年《友誼頌》的問世,相聲才重返舞臺。但傳統相聲極少,偶爾會有長衫的出現,大多以中山裝和軍便服為主。在這種情況下,馬季仍然堅持“長衫為相聲演員的舞臺服裝”的理念。在1974年馬季在信件中提到過“中山裝過於嚴肅,和相聲的形式有矛盾。”即使到了1990年,馬季在評價一篇談及相聲演員服裝的文章時表態過:“文章所闡述的觀點我同意,並且在很多場合我帶頭穿了,這是前年出國後所下的決心,在國外介紹我們(相聲)這一民族形式往往依靠兩件東西,一是長衫,二是扇子,(能)使人覺得長衫是一種東方的美。”

相聲演員該穿什麼?領導人建議過,馬季堅持過,德雲社漸成規矩

社會審美影響相聲演員著裝趨勢,西裝一度成為舞臺主流。

可以肯定的是,長衫並不是相聲界公認的“職業裝”,自清末到建國初期,長衫是整個社會的服裝主流,並不為相聲演員所專屬。文革後,同樣受社會整體的審美,中山裝和軍便裝是相聲演員的常見服裝。八十年代隨著改革開放的開始,西裝在社會上越來越流行,相聲演員受其影響,也以西服取代了中山裝,並且在舞臺上的西服逐漸更注重設計性。比如“雙排扣、刺繡”等,使其顯得莊重。

相聲演員該穿什麼?領導人建議過,馬季堅持過,德雲社漸成規矩

在整個上世紀八十年代到本世紀初期,雖然也有一些傳統相聲恢復到舞臺上,並搭配長衫表演,但西裝仍然是相聲演員在舞臺上佔絕對優勢的服裝。這一方面是因為相聲行業的確沒有統一的著裝規則,完全出於相聲演員自身的審美意願來決定,二來也有從眾心理隨大流,大家都這樣穿,我也這樣穿好了。而且當時期相聲界流行“新相聲”理念,因此穿長衫表演者極為少見了,西裝成為絕對主流,而且為了推動“新相聲理論”,不斷開始有為西裝相聲挖掘完善理論依據的討論出現。

相聲演員該穿什麼?領導人建議過,馬季堅持過,德雲社漸成規矩

雖然相聲沒有固定的職業裝,但從審美上來看也不是隨便可以穿什麼,在全行業盲目地流行西裝,甚至不顧及相聲幽默特點的藝術規律的時期,仍然有對相聲服裝的選擇是否符合舞臺審美的思考。根據相聲內容搭配穿著就是很好的嘗試。比如在1996年的春節晚會上,姜昆表演的相聲《超級球迷》,就穿著一身顏色鮮豔的運動衫登臺。這是一個以中國足球為主題的節目,其穿著與舞臺的氣氛搭配合理,加上身上掛滿了啦啦隊使用的號子,能使觀眾投入到作品主題所表現的生活原型中去,且不論這段相聲本身的質量如何,在服裝的選擇上無疑是成功的。

相聲演員該穿什麼?領導人建議過,馬季堅持過,德雲社漸成規矩

德雲社相聲帶來傳統審美的迴歸,長衫大褂沒有規矩卻有“潛規則”

近十多年來,隨著相聲小劇場的興起,和相聲商演市場的紅火,長衫似乎又成為了相聲演員的“標配”。這其中不得不提到德雲社的功勞。德雲社作為本世紀初最先崛起的民間相聲班社,可以說在最大範圍和深度上,復甦和傳播了傳統相聲的巨大魅力,讓“買票看相聲”重新成為了社會共識。德雲社不敢說“救活”了相聲,但事實上的盤活了相聲市場。同時讓長衫再度在相聲演員身上流行了起來。

相聲演員該穿什麼?領導人建議過,馬季堅持過,德雲社漸成規矩

相聲界再度穿起長衫,這股風氣可以說是由德雲社而起,但未必是德雲社主動的審美輸出。畢竟在德雲社早期的演出中,長衫也並不是嚴格的必須,西裝,中式等也是時常所見。那麼漸漸發展到統一長衫,也是隨著德雲社的紅火壯大和商演等大型演出的需要。一是演員經濟上能夠負擔,二是讓演員的舞臺形象更加符合相聲藝術的需要。畢竟長衫的傳統審美魅力,更加符合傳統相聲藝術規律的需要。而整個相聲界逐漸統一了長衫裝扮,一是整個社會對傳統相聲藝術的認可度的需要,再也是當初流行西裝同樣的原因:隨大流。

相聲演員該穿什麼?領導人建議過,馬季堅持過,德雲社漸成規矩

隨著德雲社的舞臺形象深入人心,尤其是封箱等大型演出動輒上百演員同場登臺,開場、謝幕,德雲社的長衫大褂也成為了觀眾熱議的焦點。甚至一度盛傳德雲社的長衫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那麼真相到底如何呢?

德雲社演員鄭好在某檔音頻節目中回答了這個問題:德雲社沒有大褂穿著上的規定。而且還有一個大家普遍誤解的點:德雲社不發大褂!演員的演出服裝完全由個人喜好量身定製,顏色、款式完全由自己決定,費用也是由個人負擔的。于謙曾經在訪談中說過,德雲社對員工特別關懷,動輒就給演員發東西,羽絨服、旅行箱等等用都用不完,這些都是日常所需,而長衫作為舞臺上的演出服,由個人根據自身喜好定製,也更符合審美的需要。

相聲演員該穿什麼?領導人建議過,馬季堅持過,德雲社漸成規矩

可是雖然沒任何規定,但作為一種審美和舞臺包裝,逐漸也會形成默認的“潛規則”。這種“潛規則”並不是負面的強制制度,更多的是德雲社這種“相聲大會”形式和個人意願所決定的。

相聲演員該穿什麼?領導人建議過,馬季堅持過,德雲社漸成規矩

比如郭德綱于謙、岳雲鵬孫越這種商演舞臺上的“角兒”,穿著均以深色刺繡面料華貴的長衫為主。這是為了在大劇場突出演員的舞臺存在,吸引觀眾注意力所考慮,並不是網傳的“最高等級服裝”。因為所有節目都是相聲,其他的演員就要考慮換場的搭配問題,比如高峰欒雲平組合,基本是在郭、於的後面出場,就不適合再穿同樣色調款式的長衫,顏色也是以鮮豔的純色為主,這樣能讓觀眾有新鮮感。

相聲演員該穿什麼?領導人建議過,馬季堅持過,德雲社漸成規矩

而“只有郭、於、嶽、孫才有資格穿深色刺繡,只有張雲雷才有資格穿雙排扣的大褂”也是誤傳。這一方面是演員個人審美的選擇,二是其他演員出於互相的尊重,就主動地避免與其他人的個性服裝產生衝突而已。

相聲演員該穿什麼?領導人建議過,馬季堅持過,德雲社漸成規矩

再就是比較容易理解的,同場的捧逗哏演員,儘量穿著顏色款式一樣的長衫。這在演員默契和舞臺形象上更加和諧。

而唯一能作為“規矩”的,就是“學員藍”的規定。初次登場的學員,必須穿著規定的藍色大褂。但也會有例外的情況,比如某一年德雲社到澳洲商演,因為飛機晚點的原因,演員趕到了現場,行李卻還在轉運中,整場演員只好在當地的相聲社借用大褂換著上臺,那晚於謙就穿了一身“學員藍”,全體謝幕的時候有些演員就只能穿便裝上臺了。

相聲演員該穿什麼?領導人建議過,馬季堅持過,德雲社漸成規矩

而這些“潛規則”,適用的也只是德雲社等這些“相聲大會”形式的商演。別的演員比如上電視晚會等,前後銜接的都不是相聲這種節目形式,那麼服裝儘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舞臺搭配來穿著,而不需要考慮其他因素。

長衫尚未成為相聲演員的唯一選擇,但首要考慮應該是符合藝術審美。

相聲藝術是一種集合了語言技巧、口技表演、服裝道具(如扇子、毛巾)等等於一體的審美藝術,合理的服裝搭配無疑是對演員形象的輔助促進。雖然傳統相聲的迴歸帶來了長衫風潮的流行,但到底什麼才是相聲演員的“職業裝”目前也不可能有一個讓整個行業接受的具體規定。唯一需要確定的是,必須依照相聲藝術的規律,符合相聲演出的特點。

從相聲的藝術形象上,長衫的確更符合演員舞臺形象。相聲演員在臺上,扮演的既不是戲劇一般的劇中角色,也不是完全的“自我”,而是大量跳出跳入的情節講述者,並且是以幽默語言為特色,而長衫更符合傳統“說唱藝術”表演者的形象。

相聲演員該穿什麼?領導人建議過,馬季堅持過,德雲社漸成規矩

而從相聲表演內容上,又需要考慮舞臺效果的統一。比如反映現實題材的新相聲,演員口中的故事、人物都是當下的人和事,再穿著長衫倒容易讓觀眾“跳戲”了。也許穿著西裝,或者更符合主題的服裝更利於表演效果。當然也要注重細節,既要符合內容,也要注重演員形象。太過譁眾取寵的服裝,或者完全跟著內容走,那就成了話劇小品,反而會脫離了相聲這種語言藝術的重點了。

相聲演員該穿什麼?領導人建議過,馬季堅持過,德雲社漸成規矩

最後,筆者從個人主觀出發,更加能夠接受的還是長衫大褂的傳統藝術形象。畢竟這樣仙衣飄飄的“神仙團體”,怎能不讓人心嚮往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