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與中國的故宮博物院,在歷史和建築等方面,哪個更有價值?

東北老胡1954


說到價值我們就來個對比吧

1.建造時間

紫禁城:北京故宮是明成祖朱棣於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下令開始建設,是基於南京故宮為藍本建造的,建築工期比較長,直到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歷時12年。

聖母院: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歷時180多年,

2.藏品價值

故宮:北京故宮公元1406年下令開始建設。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25年,建立在明清兩朝皇宮——紫禁城的基礎上。

現故宮藏品有186萬多件或套,以前就不知道啦,太多了。就不一一介紹了

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宮廷珍寶,大部分是出自紫禁城內掌管營造的機構——造辦處奉旨製作的,還有一些則是逢年節慶典時地方官吏的朝貢品。

這些珍寶大都選用金、銀、玉、翠、珍珠及各種寶石等名貴材質,並徵調各地著名匠師設計製造,竭盡巧思,不惜工本,一器之成往往經年累月,其工藝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

在應用上,廣泛涉及宮廷典章禮制、宗教祭祀、日用生活及休閒玩賞等各領域的活動,處處顯示出皇權的至高無上與尊嚴,皇家的雍容華貴與典雅,具體細微地折射出那個時代的風貌。

清代宮廷珍寶在今天所承載的意義,已遠遠超出了單純的材質與工藝的價值,它們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蘊,是那段歷史的傳神寫照,是民族精神凝結而成的璀璨瑰寶。


聖母院: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

巴黎聖母院藏品單一以下是比較出彩的

巴黎聖母院的屋頂被稱作“森林”,從13世紀保留至今,因為它是用一整片森林的木材來建造.

三組油畫

1716年《聖母往見日》

1630年至1707年間13幅巴黎聖母院《五月》系列巨幅畫作

1648年《聖托馬斯·阿奎那,智慧源泉》

五處雕像

14世紀中期《巴黎聖母》

《阿爾庫伯爵的陵墓》

《聖特蕾莎》

《聖安託萬雕像》

《祭壇木雕》

寶物:木刻聖經故事《天庫》,

耶穌受難“荊棘皇冠”,

路易九世的一件長袍,

管風琴《第一臺管風琴建於12世紀》

大鐘

總結:

1.建造

北京故宮建造12年,

巴黎聖母院建造180年.

北京故宮是大規模群體建築,

巴黎聖母院是個體建築,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的古代工匠是多麼的出色,但是法國人的堅持也是很厲害。

2.價值

北京故宮的藏品品種多而精.但大部分都是古代皇家把玩品。

巴黎聖母院藏品單一,但基本每件物品都有歷史價值。

注:大部分不是全部,也有很有歷史價值的東西。


如果非要分個可比性的話

1.建造沒有可比性,一個個體建築,一個群體建築。北京故宮大勝

2.藏品其實也沒什麼可比性,一個單一有歷史,一個多而精有歷史,算平手吧


隊長快訊


我認為中國的故宮博物院和巴黎聖母院這兩個建築物在文物的價值上都是一樣的,它們都是人類文明史上不可替代的文化瑰寶。但是從建築群的數量和規模上看,故宮九千多間屋子,十個巴黎聖母院都比不上一個故宮。

我們可以從建築物的屬性,它的歷史悠久性,以及它所館藏文物的價值性來進行探討和分析。

首先是這兩個建築的歷史悠久性。我們可以從這兩個建築物建造的時間,以及圍繞這個建築物建造的人物以及有關的歷史展開。

故宮博物院建立的歷史,是在近代1925年在故宮的基礎上建成了故宮博物院。故宮的歷史則可以追溯到1406年,明成祖永樂年間。

當時我們都知道,朱元璋一開始是把都城定在南京的,但是朱棣繼位後,他對於南京不是很感興趣,所以在永樂14年,就召見當時的大臣,然後和他們商量一起要遷都的事情,當時有很多固守祖宗祖訓的人不同意,於是朱棣就下令懲罰這些大臣,這樣的話,就沒有人再敢反對了。

到永樂15年的時候,朱棣就命令工匠模仿南京紫禁城的模樣,然後在北京開始建立一座新的都城,永樂18年,北京皇宮和北京城建成。北京皇宮以南京皇宮為藍本,規模稍大,新修的北京城周長45裡,成規矩的方形,符合周禮考工記中理想都城的形制。符合了儒家理念中中軸方圓的建築形制。

在都城建立之後,朱棣就下令正式開始遷都,然後就開始了北京作為全國政治中心的一個時代。

巴黎聖母院建造的時間要比北京的故宮見到的時間要早很多,1160年,當時巴黎的主教就開始規劃建立巴黎聖母院的計劃,到了1163年開始奠基,這樣的話,就正式開始了巴黎聖母院建造的時代,這個建築一共建設了有200多年,一直到1345年才開始竣工。

巴黎聖母院原址上,以前存在有數個教堂,但是由於維修不善,導致教堂破敗不堪,當時的主教,也就是1160年的昂希斯德蘇麗就開始修建了巴黎聖母院的計劃。

其次是這兩個建築的性質和作用。

從我們前面所談到的這兩個建築物他們建設的過程和他們之中有關建設的歷史事件來看,巴黎聖母院是一所公共性質的教堂,而故宮則是當時中國集權統治時代的統治者居住和生活的地方,前者是具有宗教性質,後者則是具有一定的統治功能。

以建築物的性質和它的作用和功能來看,巴黎聖母院雖然是屬於當時的教會,但是它是具有一定的公共性質的,也就是說,它是當時民眾們進行祈禱和宗教活動的一個場所,他在一開始的姿態就是面向廣大的民眾的,是一個關於民眾的宗教建築教堂。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他的親民性,以及它在當時法國和後來法國平民中的地位,所以當巴黎聖母院被焚燬的時候,才會引起那麼多的關注。

而中國的故宮,則是屬於當時皇帝的私人財產。

之所以這麼說,因為我們都知道有這樣一句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他的意思就是天下所有的東西都是皇帝的,天下所有的財產也都是皇帝的,天下所有的人才,也都屬於皇帝的。

那麼皇帝居住的地方,皇帝的房子當然就屬於皇帝他們家的私人財產了。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包括圓明園在內,它並不具有公共的屬性,是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和私密性的,是當時皇室的私家園林和皇室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我們都知道故宮又被稱為紫禁城,為什麼它就會叫紫禁城?

紫的意思,就是代表紫的顏色,而在古代,紫色是所有的顏色當中地位最高的,象徵著無限的皇權,如果說紅色是代表著權力的話,那麼紅的發紫的紫色則代表著至高無上的權力,禁就是禁止,之所以禁止,是因為這是皇帝居住的場所,是不允許普通的百姓和其他的平民到這裡生活,參觀遊覽的。

所以這一點和當時作為教堂性質的巴黎聖母院有非常大的不同之處。

而從1925年開始籌備建設的故宮博物院,雖然是在紫禁城的基礎上進行組織構建的,但是他從一開始的定位就是一個帶有文化教育以及展現歷史的博物館,所以它是屬於一個公共性質和具有親民性質、教育性質的場所,作為一個博物館,就在一定程度上把紫禁城所具有的私人性宅邸變成了屬於全體人民的共同文化遺產。

最後是從文物的價值上來看。

我們先從建築上的價值來說,故宮就不用說了,故宮一共是佔地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是15平方米,有9000多間屋子,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故宮建築群是中國、也是世界上最大規模、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建築群。

從數量上來看,十個巴黎聖母院也是比不上一個故宮。

故宮的建築群非常鮮明地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建築文化與儒家中庸的思想理念,突出了皇權的莊嚴尊貴以及不可侵犯。

而巴黎聖母院則是一個教堂,公共性質是作為最主要的表現對象的,它建造的時間是歐洲中世紀時期,所以它的建築風格是典型的哥特式風格,這種建築風格較為完美的展現了中世紀時期的文化和當時的建築水平。

因此,這兩個建築物,他們不管是在歷史的悠久性上,他們的對於當時民眾的價值以及後來在建築文物史上的意義上,它們都是人類歷史文明的瑰寶。


松風閣書法日講


這個問題提的很好。我認為兩者都很重要,聖母院在法國人的心中固然地位很高,但是對於我們國家來說故宮的地位一樣不可撼動,畢竟歷史文化不一樣。但兩者確實都是人類文明的產物,都應該珍惜


用戶70836009417


故宮經歷了那麼多朝代的變遷,見證了歷史的更迭,當然它也是歷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她是全中國最重要的歷史建築,跟巴黎聖母院相比重要性肯定是不言而喻的。


情暖夜歸人


中國,毫無疑問!!藝術的價值是情感的共鳴,這句話是我說的!沒有共鳴即便是大師畫的也是一坨狗屎,有共鳴,即便是小孩畫的也價值萬金!作為土生土長的人,毫無疑問我對自己片區的東西共鳴更多!說其他的都是扯淡!!


四公子君


沒什麼可比性,一個是建築群體,一個是建築個體,當故宮賦予了博物館的職能後,後者就難望其項背了。


竹樓聽雨78


價值觀更重要!只有一種選擇~故宮


潘愛斯


丈夫和老婆哪個更有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