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多年后发现,原来学习一般的同学好多都当了老师,大家怎么看这个现象?

在路上的老秦人


毕业多年发现很多学习一般的同学当了老师,我觉得这个现象没有什么很奇怪,但可以肯定的是,很多学渣同学肯定是当不了老师的。

学习非常好的学霸,特别是理科生,他可供选择的大学很多,可选择的专业也很多,相对来讲,学霸更不会考虑报考师范专业。从世俗功利的角度来看,当老师一没钱,二没权,且职业生涯一眼望到底,有更多更好的选择为什么要选择当一个一辈子都清贫的老师呢。工科热门专业多好,一来有技术,二来收入颇丰。正常来讲,名校毕业三五年,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收入就可达50万。你是学霸的话,你还会选择当师范生吗?

当然,学渣同学肯定也是当不了老师的。教师的准入门槛逐年提高。随着师范专业逐年走俏,高考考入师范大学就有一定难度。要上教育部直属的6所免费师范大学就要超过一本线60-70分;省属的师范大学一般也要超过一本线30分左右;即使地方性的师范大学一般也要达到一本线或超过一本线十来分。你说,学渣能当得了老师吗?进地级城市的重点中学一般都要6所免费师范大学的学生或者研究生,一线城市的重点中学有的还要博士研究生。我想,成绩很差的学生也当不了老师吧。

不过,话得说回来,一些偏远的地方或一些乡村学校对老师的要求就很低了,有些仅需要大专学历就够了,而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大专生文化成绩真的很一般。这些大专学历的教师经过非全日制的学历提升,也可拿到本科及以上学历。几年之后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这样的教师也可到县城一级的中小学任教。我想,这就是题主提到的毕业多年发现原来学习很一般的同学好多都当了老师的这种现象吧。

关注师范生活,一起交流学习方法和高考教育相关的话题。


师范生活


我们高中一个班七八十人,我在班级排名十来名。高考时我的分数高出二本线四十分左右,上的本地比较好的师范学校。毕业后,挤破了头,考上招教,成为一名正式老师。

等正式上班,发现身边的同事基本都是三本、专科,甚至有一部分老师不是普通高中毕业,而是职业高中毕业然后考的专科。

但是这并不影响她们的教学水平,有很多老师教学成绩好,教学方法得当,和学生家长关系都不错。


愿人人都善良


什么叫学习一般的同学?我所遇到的教师,大多数都是读书时偏科严重的,也许高考吃亏,但他所教的那一科,在他读书时,一般都是很拔尖的,只是由于偏科而造成他总分上不去,考不上理想的学校。就拿我自己来说,我现在所教的这一科,在我读书时一直是全年级前三名,班上第一名,常年当科代表,而当年高考,政治考的太差了,因为,那时政治是考的死记硬背,我们班政治考的特别好的,多数都是其他科差的一塌糊涂的,而自己又不太懂事,所以,当时就有些瞧不起政治,觉得那是靠死记硬背学的,我就搞归纳总结,结果考试时,这科成绩就拖了后腿,总分上吃了很大的亏。工作后,聊起这事,发现有很多同事都是这样的,偏科严重,高考时,总分吃亏;再和一些考上好学校的人聊,发现他们单科成绩并不如我们,就是总分高,所以,我不承认他们比我们优秀。你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好吃好做好学


【还原从教者真实情况。】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了我们那一批从教人员的真实故事。

1986年,我和许多同龄人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地考入中等师范学校。

那时候,初中毕业生可以优先考取中等师范学校和中等专科学校,而师范学校最先录取。因为师范学校四年就可以毕业,毕业就给分配工作,并且,师范学校是免费吃住,每学期只是象征性地收取30元左右的学费。师范学校条件非常好,因此报考的学生非常多,最难考,竞争力最大,所以师范学校招收的学生成绩最好。师范学校招生完毕,中专和高中才能招生。

有了好生源,再有师范学校教师的认真负责和师范生的不懈努力,才能保证顺利通过毕业考试。

当时,我们全体同学,也不上网,也不上街,不是上课就是看书,要么就是练习“小五门”(读、写、弹、唱、画)。“读”就是练习普通话朗读;“写”就是练习钢笔字、粉笔字和毛笔字;“弹”就是学习弹琴,脚踏风琴或者钢琴;“唱”就是音乐里的“唱功”;“画”就是练习画画,画素描、简笔画、水彩画等。大家心无旁骛,每天“三点一线”:就是围绕着教室、寝室和食堂转。确确实实,同学们经过四年的潜心修炼,最后一个个顺利通过考试,拿到毕业证,被分配到全县各个学校,加入到了教育行业,成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

现在,我们这一批从教人员依然活跃在教育教学的一线工作岗位上,我们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很多很多的人已经成为一名名名符其实的骨干教师,承担着各种各样的繁重的工作,为祖国建设事业培养了无数的优秀的人才。

这就是曾经的老中师生。也是目前学校里的中坚力量!

这就是从教人员的真实情况!


千万不要911


其实吧,学习好不见得能当好老师,当年学习差的不见得就当不了好老师,尤其是老师这行,是与人打交道,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如果能把知识点深入浅出的讲明白,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就是好老师,相反,虽然自己学问很高,但是讲不出来,也不会管理学生,那么肯定当不了好老师。所以老师不是以他(她)的学问高地,学习能力高地决定的,个人认为管理是主因。我大学毕业做过几年教师,深有体会,我没有做成优秀教师(当然也不是差的),最终我觉得我做不了优秀教师,还是继续深造,做了工程师,觉得轻松很多,所以评价一个人是否适合教师职业,不能以学习能力评价,要多方面考虑,尤其是管理学生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平凡201901


我是农村小学老师,根据我周围的现象和我本人的认识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习中等的学生当老师这是一个不争的现象。我1998年上师范,当时学校里的学生男女比例大概为1:3。且90%的学生都是从农村出来的。以后的师范分数逐年降低,中等生考师范学校,成为老师是一个不争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有教师的收入比较低的原因。导致学习好的同学会考一些前景更好的学校再择业。

也许听你的意思是想说老师素质下降了。当然当老师应该有门槛的,而且不能太低。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近些年一些高素质高学历的学生当老师后,眼高手低,不研究学生,不学习老教师。其教学和管理水平反而一塌糊涂!

教师这个行业并不要求有多高的学历。

而要求你入行以带一颗谦虚的心认真的去学习。去研究。


一介民衣观天下


我成绩不是一般,是较差。我现在教书教得挺好。那些比我学习成绩好的工作也没见有多少比我干得好的。人生是长跑,你不知道什么时候跑到什么路上。有机遇的原因,也有个人的追求。人是一个复杂的软硬件系统,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每一个瞬间都可能彻底改变你的一身。我上学的时候很少认真学习,教书的时候超爱学习。开新课程的时候,备课到夜里11点是常态。干人事的时候,偶尔加班到凌晨三点。有的人一辈子都不会努力,有的人却会洗心革面。谁知道那些成绩一般却当了老师的人,曾经付出过多少努力。你只是在拿久远的过去和他的当下在做比较。


亦非台2018


本人认为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对了一半又错了一半。中学阶段学习最好的人,特别是超级学霸级的人,都报考北大清华了,他们这一少部分人,大学毕业后大部分人却都选择了出国,这些人留在国内做教师工作的自然就少了。这些都是特例,却给了大家一个错觉,优秀的人才都不当老师。这也算是题主对了一半的理由。题主的错误是学习平平的去当了老师,这不是事实,难道学习平平的人能考上大学?特别是像我们八十年代初考大学的时候,学习平平绝对是考不上大学的,更不要说考上像北师大这类名校了。说他们学习平平只是相对于那两三个超级学霸而言罢了。再说了,教师工作要求教师本人终身学习不断提高,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题主是用固化的眼光都看待教师的群体,对教师有刻板印象。


除倭者


你说情况确实普遍!我84年初中毕业,以农村中学年级第一也是周边五乡第一的成绩差师范1.5分,落第。那时候,中专主要是师范都是录取名额下到各县的。县里发现不对啊,我县把尖子生都在本县内部竞争中送走了,将来高考全省竞争的时候,我县都拿什么去竞争呢?如是教育局规定各校前20名不允许考中专(师)。到我87年高中毕业保送湖师大也不愿意去,因为那个时候教书匠没地位,收入低啊!那时候教师奇缺,代课老师民办流行,后来教师收入地位有所改进,但依然有限,很难吸引学霸报考,教师队伍中很多代课民办教师转正的,你甚至可以看到当年学习成绩稀烂的同志在当老师!


迟暮英雄


这个也不好讲,因为能不能做一个合格的老师,不仅仅是光看大学期间的专业成绩,还要看你的基本道德素养,普通话质量,板书怎样,和人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啦……当年大学毕业那会儿,我的专业成绩在班上数一数二,英语6级,自学英语本科(我读的是师专院校)所有课程全过,但我就没信心去做一名教师,因为我黑板字一塌糊涂,普通话一般,讲话又太快,我的绝大部分同学现在都是奋斗在县城一线的老教师了,年纪越大,越羡慕他们,没办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