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八校2019屆高三(下學期)第二次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2019年4月

湖北省八校2019屆高三第二次聯考

語文試題

(黃岡中學、華師一附中、襄陽四中、襄陽五中、荊州中學、孝感高中、鄂南高中、黃石二中)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准考證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

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後,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塗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

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域。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域均無效。

4.考試結束後,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併上交。

一、現代文閱讀(36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中國舊小說的第三人稱全知視角,是指敘述人並不進入作品,而是站在統攬全局的位置上,彷彿世間萬事萬物無所不知曉、無所不能表現。如此,雖便於展現廣闊的生活場景,自由地刻畫、剖析人物,但失掉了文學聯繫生活和讀者的最寶貴的東西:真情實感。

魯迅對全知全能的外視角敘事的突破和改造,運用的是限制敘述原則。所謂限制敘述,是指敘事者所知道的和書中的人物一樣多,這就從根本上破除了作者那種居高臨下妄斷一切的專制態度,以有限的職能和平等態度建立起作者與讀者的新型關係,從而賦予作品以真誠性和逼真感。

第一人稱小說在《吶喊》和《彷徨》中超過半數。第一人稱敘事的一種情況是內部第一人稱敘述,“我”是故事的主人公或當事人,如《狂人日記》。魯迅在必須真實的體裁——日記中去虛構一個“迫害狂”的文學故事。當狂人成了小說的敘述者後,立刻把讀者引入到他自己觀察和體驗到的世界,他對世俗社會、歷史文化的“吃人”本質的認識,他的濃重的“罪感”意識和容不得吃人的人、救救孩子的精神掙扎,在常人看來是語無倫次甚至荒唐的格調中顯示出驚人的真實性。以第一人稱敘述所沖淡和消解的文學故事的虛構性也許是《狂人日記》的最大藝術成功。

第一人稱敘事的另一種情況是,“我”雖是故事的講述人,卻以旁觀者的身份出現。這可稱之為外部第一人稱敘述。如《孔乙己》。《孔乙己》中的“我”只是咸亨酒店的一個很不起眼的小夥計,他對周圍的世界和社會世相沒有多少明確的冷暖感受和是非觀念,但孔乙己的窮酸、迂腐、落魄、善良和痛苦,以及這個世界對社會“苦人兒”的態度,都在他的帶有童真的眼光和心靈中被不動聲色甚至朦朦朧朧地折射出來。讀者自然會伴隨著敘述人,開始以一種超然的、調侃的態度對待孔乙己,說不定還會“附和著笑”。最後隨著孔乙己的慘死而“我”的敘述口吻反倒越發輕鬆、平靜起來時,表層敘述與真正意義的矛盾衝突也達到了高潮。這種矛盾所產生的壓力和張力往往能產生比正面的、直接的引導更強烈的藝術效果。最終必然會使讀者從表面的“誤導”中走出來,發現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和矛盾,感受到社會的不平以及建立在不平和矛盾基礎上的人心的“冷漠”,從而以內省的態度思考自己與悲劇故事的關係和應負的道德責任。

內部第一人稱敘述大多以充沛情感、激越語調和明確的思想傾向性構成直接作用於讀者的力量,外部第一人稱敘述則是藉助敘述者的超然的或近乎“無言”的存在,把作家自身的心理經驗經由完全中立的敘述間接轉移到讀者的靈魂波動中。無論“內部”或“外部”,第一人稱“我”的“當事人”和“在場者”的身份,使小說這種虛構的形式具有了極大的藝術真實性。

(摘編自姜振昌《:中國小說敘事方式的深層嬗變》)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中國舊小說的第三人稱全知視角的優點是便於展現社會生活,自由地刻畫人物形象,能統攬全局。

B.小說敘述者扮演的不是無所不知的角色,而是與作品中的人物一樣所知有限,這符合限制敘述原則。

C.《狂人日記》虛構了一個“迫害狂”的形象,“狂人”向讀者敘述了一個他體驗到的“吃人”的世界。

D.在作者看來,小說敘述者的敘述口吻越是輕鬆、平靜,就越能給小說帶來更大的戲劇張力。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以《狂人日記》和《孔乙己》為例,論述了內部第一人稱敘述和外部第一人稱敘述的區別。

B.文章是在明確了概念的基礎上,通過舉例論證,論述了魯迅作品對中國舊小說的突破和改造。

C.文章重點論證了魯迅小說的藝術成就,即用第一人稱敘述賦予作品“真情實感”,消解了小說的虛構性。

D.文章的開頭兩段和結尾部分對概念進行了具體闡釋,以突出第一人稱限制敘述在小說中的作用。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只有讓小說中的敘事者所知有限,才能充分調動讀者去體會文學故事所表現的社會現實。

B.魯迅創作小說,把敘述的任務統統交給“我”這個第一人稱,“我”實則是作者抨擊社會的代言人。

C.以旁觀者的身份進行外部第一人稱敘述,更容易在故事中激發矛盾衝突,達到更好的藝術效果。

D.第一人稱敘述無論是“外部”還是“內部”,都會使虛構的故事具有藝術的真實性,讓讀者受到觸動。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材料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把人們身體健康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從維護全民健康和實現國家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全面部署、持續推進。2016年10月,國務院印發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我國主要健康指標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9歲。2017年10月,十九大報告提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城鄉居民提供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醫療衛生服務。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推進“健康中國”戰略被納入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重點工作。

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一要堅持預防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營造綠色安全的健康環境,減少疾病發生。二要調整優化健康服務體系,強化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理念,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三要堅持共建共享、全民健康,堅持政府主導,動員全社會參與,突出解決好重點人群的健康問題。四要加大政府投入,推動健康科技創新,建設健康信息化服務體系,擴大健康國際交流合作。

(摘編自“中國經濟網”2018年10月13日刊文)

材料二:

世界衛生組織(WHO)認為,亞健康狀態是健康與疾病之間的臨界狀態。雖然儀器不會檢測出病症,但人體卻會有各種不適感,這與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人們所承受的日益增大的壓力,以及普遍擁有的不良生活習慣有關。現代社會亞健康群體增多,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三高”等問題日趨氾濫。

隨著各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所帶來的隱患日益嚴重,一種富有全局性的健康理念——“大健康”應運而生。它倡導人們從透支健康、對抗疾病的方式過渡到呵護健康、預防疾病的新健康模式,樹立正確的健康消費觀念,接收科學的健康指導,讓人們“生得優、活得長、不得病、少得病、病得晚、提高生命質量、走得安”。“大健康”在保證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追求精神上以及家庭、社會、環境等方面的健康。當今醫學界,單因單病的生物醫學傳統模式逐漸向多因多病的“生物-社會-心理-環境”大健康模式轉變。大健康模式研究的不是病因,而是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其核心是通過個人健康管理,科學地排除或減少健康危險因素,達到保護和促進健康的目的。

(摘編自《中國現代醫學雜誌》)

材料三:

2013-2018年中國保健品市場規模情況

湖北省八校2019屆高三(下學期)第二次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數據來源:《2018年中國保健品行業分析報告——市場深度分析與發展趨勢研究》)

材料四:

巨大的市場份額和高額的利潤導致保健品市場魚龍混雜。從鴻茅藥酒到權健事件,暴露出的是整個保健品行業普遍性的問題——不少保健品生產企業打著“高科技”“祖傳秘方”等旗號,製假售假,甚至把產品吹噓成“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誘導消費者上當。一些保健品在銷售過程中,與消費者大套近乎、噓寒問暖,“專家免費會診”“免費體檢”“免費旅遊”,套路重重……種種亂象,坑害消費者,擾亂市場秩序。

針對保健品市場亂象,必須加速完善法律法規,儘快出臺保健食品監督管理的專項條例及配套實施細則,真正做到有法可依;要加強保健品國家標準體系建設,確保產品質量穩定可控;要建立從原料到生產再到市場流通的全過程監管體系,明晰相關部門審批、監督和處罰職責,建立常態化長效監管機制;出現問題,要露頭就打、一查到底,堅決打擊違法違規生產經營行為、取締違規企業;同時進行警示教育,要讓公眾客觀認識保健品的“療效”,以科學的理淪知識作正確的消費引導。

(摘編自“新華網”2019年1月10日)

4.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黨中央高度重視人民健康,把人民身體健康當做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和民族昌盛、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

B.快節奏的生活,日益增大的壓力,以及不良生活習慣導致業健康,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三高”等問題頻發。

C.材料三顯示,近五年中罔保健品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大,說明人民健康保健意識增強,保健品市場需求旺盛。

D.目前我國保健品行業亂象叢生,主要包括製假售似、虛假宣傳、欺騙性營銷等,嚴重擾亂了行業市場的正常秩序。

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和行動綱領,提出了到2030年我國主要健康指標應達到的水平。

B.“大健康”關注身體、精神以及家庭、社會、環境等多方面的健康問題,該理念順應時代的發展和醫學模式的改變。

C.鴻茅藥酒和權健事件暴露了整個保健品行業都存在的違規生產和虛假銷售的問題,尤其是用“療效”欺騙消費者。

D.保健品市場亂象叢生,原因是企業為了追求巨大的市場份額和高額的利潤而違規生產經營,與相關部門權責不清,監管不力也有關。

6.為推進“健康中國”建設,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請結合材料分角度概括說明。(6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

活著的儀式

王溱

聽說相親對象是位詩人時,我腦子裡快速湧現出很多關於詩人的負面形象:貧困潦倒,憤世嫉俗……

不過我還是答應見見——這人長得太帥了,你看那照片,勻稱的倒三角體形,臉部線條像用炭筆勾勒出來的,這簡直就是中國版貝克漢姆嘛。

約定的那一天很快到來,詩人從照片裡走了出來。他給我看他拍攝過的照片,或雄山峻嶺,或一江春水,或落葉飄忽,都是他去過的地方;他給我描述他與美景的對話,那些對話使他詩情滿溢;然後他把臉朝斜四十五度一仰,開始吟詩了。

我竊喜,不是所有的詩人都是窮光蛋嘛!你聽,那些詞從他嘴裡迸出來,在我耳邊繞一圈,兩圈,我輕飄飄地就把自己塞入那些詩和畫的意境中了。

我開始憧憬跟著他遊山玩水拍照作詩的生活。然而每次我在微信裡跟他提出見面,他都會以各種藉口岔開話題,或者乾脆打開語音功能吟起詩來。接下來的幾個星期我都活在他的詩中了。熬過幾十個不能自拔的夜晚後,我決定去找他。我沒有他確切的地址,只能天天到他所在的那個區去軋馬路,一邊走一邊在腦中想象著:偶遇那一刻,他會吟出怎樣一首令人驚喜的詩?

我忘了,馬路可不是一個詩情畫意的地方,一輛大貨車在距離我不到半米的地方剎停,揚起滿臉灰。

貨車司機噌噌下了車,張口就道:“不要命呀!”

我抬頭一看,亂糟糟的鬍鬚,發黃的T恤上沾著各種汙漬,褲子被灰塵潑出奇怪的圖案,大皮鞋已辨不清顏色,以致我盯著他看了半天才認出來,是詩人!

他也認出我來了,有些發慌,用最快的速度拍了拍褲子上的灰,拉拉衣角,臉向斜四十五度一仰,又擺出了詩人的姿態。

我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憤憤地問:“你到底是貨車司機還是詩人?”

他一字一頓,說了一句詩一樣的話:“開車,我活著的方式;詩,我活著的儀式。”

“活著還有儀式?”我驚訝地問。

“當然有!”他指了指副駕駛位說,“上車,我帶你去看看。”

車子開得很慢,他一路沉默,始終保持著那個半仰著頭的姿態,腰繃得筆挺,雙手優雅地左右扭動著方向盤。若不是那身裝扮,他還真像個優雅的指揮家。後面的車喇叭震天,有人伸出頭來罵:“你丫散步哪?!”

他置若罔聞,緩緩開了口說:“生活,不易。”

他嘆了口氣說:“以前,我也一樣,急,做什麼都急,急了就罵,前面車開慢了罵,有人超車了罵,趕不上綠燈,也罵。”

“然後我的生活就只剩下罵了。”

“那又怎樣?”我問。

“生活就不樂意了啊,人活一遭,怎麼都是件值得好好對待的事吧?它不樂意也是正常的。”他說。

我開始覺得他腦子不太正常了,我扒拉著車門把手,顫抖地說:“停,停車。”

他沒有停,繼續說著:“為了安撫生活,我決定給它舉行個儀式。”

“什麼儀式?”我問。

“寫詩呀!儀式的地點是很講究的,你看,必須是最純淨的場所,不被浮躁的人類所汙染的。”

我想起了他相機裡的照片,問:“所以你就到處去旅遊?”

“幹嗎要去旅遊?”他奇怪地看著我說,“我開著車,每天都在旅遊。”

“快看快看,夕陽!”他興奮地指著前方說。

沒等我回過神來,他已經開始吟詩:“落日!紅了臉,躲起來,它要躲起來……”

不躲才一怪!我趁機跳下了車,頭也不回地往人多的地方躲去。

“神經病!”這是我留給他的最後一句話。

幾個月後,我如願跟一個算是事業有成的相親對象結了婚。婚後生了第二個孩子之後,我辭去了工作,做起了全職家庭主婦。

這是世界上最難的職業了,大娃搗蛋,二娃哭鬧,鍋裡的菜燒焦了,我蓬頭垢面,呵斥著大娃,哄著二娃。當我手忙腳亂地解開二娃的尿褲,被一泡溫潤的童子尿噴得滿臉都是的時候,忽然,我嘴裡迸出了一句詩。

(選自《微型小說選刊》2016年第19期,有刪節)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人”拒絕和“我”再見面,是想維護自己的尊嚴;“我”罵他“神經病”,是因為“我”無法接受“詩人”對“我”的欺騙。

B.文章多次寫到“詩人”“臉朝斜四十五度一仰”這個細節,突出了一個卑微困窘的貨車司機內心深處隱藏著的自尊與倔強。

C.小說中的“我”在與“詩人”相親前、相親時、相親後、馬路相遇,直到“我”做了母親後,心理經歷了複雜的變化過程。

D.小說以“我”的視角,採用抑揚結合的藝術手法,使“詩人的形象”前後形成反差,從而掀起波瀾,收到強烈的藝術效果。

8.請從不同角度賞析小說結尾的劃線句子。(6分)

9.“詩”是本篇小說的一個重要元素,在小說中有什麼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上官均,神宗熙寧親策進士,擢第二。元豐中,蔡確薦為監察御史裡行。時相州富人子殺人,讞獄為審刑、大理所疑,京師流言法官竇莘等受賕。蔡確引猜險吏數十人窮治莘等慘酷無敢明其冤均上疏言之乞以獄事詔臣參治坐是,謫知光澤縣。

元祐初,議者請兼用詩賦取士,宰相遂欲廢經義。均言:“經術以理為主,而所根者本也;詩賦以文為工,而所逐者末也。今不計本末,而欲襲詩賦之敝,未見其為得也。”自熙寧以來,京師百司有謁禁。均言:“以誠待人,則人思竭忠;以疑遇物,則人思苟免。願除開封、大理外,餘皆釋禁,以明洞達不疑之意。”遂論青苗,以為有惠民之名而無惠民之實,有目前之利而為終歲之患,願罷之而復為常平糴糶之法。又言官冗之弊,請罷粟補吏,減任子員,節特奏名之濫,增攝官之舉數,抑胥史之倖進,以清入仕之源。

又言:“治天下道二,寬與猛而已。寬過則緩而傷義,猛過則急而傷恩。術雖不同,其蠹政害民,一也。間者,監司務為慘刻,郡縣望風趣辦,不暇以便民為意。陛下臨御,務從寬大,為吏者又復苟簡縱弛,猛寬二者胥失。願明詔四方,使之寬不縱惡,猛不傷惠,以起中和之風。”詔下其章。

蔡確弟碩盜貸官錢以萬計,獄既上,均論確為宰相,挾邪撓法,當顯正其罪,以厲百官。張璪、李清臣執政,與正人異趣,相繼擊去之。監察御史張舜民論邊事,因及宰相文彥博,舜民左遷。均言:“風憲之任許風聞,所以廣耳目也。舜民之言是,當行之;其言非,當容之。願復舜民職。”不從。

時傅堯俞為中書侍郎,許將為左丞,韓忠彥為同知樞密院。三人者,論事多同異。均言:“呂大防堅強自任,每有差除,同列不敢異,唯許將時有異同。(蘇)轍素與大防善,盡力排將。臣恐綱紀法令,自此敗壞矣。”紹聖初,召拜左正言。

(選自《宋史·列傳第一百一十四》,有刪改)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蔡確引猜險吏數十人/窮治/莘等慘酷無敢明其冤/均上疏言之/乞以獄事詔臣參治/

B.蔡確引猜險吏數十人/窮治莘等慘酷/無敢明其冤/均上疏言之/乞以獄事詔臣參治/

C.蔡確引猜險吏數十人/窮治/莘等慘酷無敢明/其冤均上疏/言之/乞以獄事詔臣參治/

D.蔡確引猜險吏數十人/窮治莘等慘酷/無敢明/其冤均上疏/言之/乞以獄事詔臣參治/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親策,古代科舉考試殿試中以寫策論方式進行考試,上官均在皇帝親自主持的策試中考取了進士第二名。

B.經義,是古代科舉考試巾的一個重要科目,宋代經義文在題型、結構等方面已具備八股文的一些特徵。

C.風憲,是古代掌管風紀法度、檢舉彈劾百官、整治地方官吏作風和考核治績的官職,亦稱御史,隸屬吏部。

D.樞密院,古代官署名,宋代樞密院與中書省分掌軍政大權,其設置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帝對軍權的控制。

12.下列對原文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官均敢於直言進諫。他為法官竇莘之事上疏被貶為光澤縣縣令後,還進言阻止宰相廢除經義。

B.上官均主張為政考慮民生。對於青苗法,他認為沒有給了百姓真正的實惠,應該恢復為常平糴糶之法。

C.上官均決不徇私枉法。存審理蔡碩非法借貸官府錢幣的案件中,上官均不因其曾推薦自己為官而徇私。

D.上官均言論切中時弊。他指出謁禁讓人只想苟且免於罪罰,冗官之弊要從根本上整治,政令要有中和之風。

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今不計本末,而欲襲詩賦之敝,未見其為得也。(5分)

(2)呂大防堅強自任,每有差除,同列不敢異,唯許將時有異同。(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4~15題。

江城子

【金】元好問

醉來長袖舞雞鳴,短歌行,壯心驚。西北神州,依舊一新亭。三十六峰長劍在,星斗氣,鬱崢嶸。

古來豪俠數幽並,鬢星星,竟何成!他日封侯,編簡為誰青?一掬釣魚壇上淚,風浩浩,雨冥冥。

【註釋】“西北神州”二句:金朝曾佔有南宋西北疆域,當時又被元人所佔,詞人與金朝有志之士痛心國喪,欲救國而不能,只得聚會新亭,一灑憂國之淚。三十六峰:指嵩山。釣魚壇:在浙江富春山,相傳是東漢高士嚴子陵隱居垂釣之地。

14.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闋起句突兀,寫醉中聞雞起舞,表示正值國家多事之秋,自己心繫社稷,欲有所為。

B.“古來豪俠數幽並”一句承上啟下,既謂己尚存豪俠氣概,又引出對自身處境的感慨。

C.下闋“他日封侯”一句,捨我其誰的自信豪壯溢於言表,體現了詞人清雄豪放的風格。

D.全詞情感多處頓挫起伏,而貫穿其中的基調是理想與境遇的矛盾所帶來的深沉痛楚。

15.全詞兩處寫景,即上闋“三十六峰長劍在,星斗氣,鬱崢嶸”與下闋“一掬釣魚壇上淚,風浩浩,雨冥冥”。請從情景關係的角度分別加以賞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在《勸學》中說:“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韓愈則在《師說》中將這種認識直接表述為“ , ”的師生關係。

(2)《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 , ”兩句表達的感慨與《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類似。

(3)陸游在《遊山西村》中描摹當地風俗畫卷,讚美古老鄉土文化的一聯是“ ,”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上世紀90年代,中國在衛星導航定位系統依賴創始於美國軍方的全球定位系統GPS,無論是民用電力、電信等行業和軍用作戰飛機、艦艇、坦克等主戰武器,

都需要GPS導航定位授時,而我們只能接收到數據粗糙的民碼GPS信號,還存在被阻斷的危險。近年來,從“中國奇蹟”到“中國分享”,快速發展的北斗系統,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衛星導航系統建設道路。今年年初,北斗三號基本系統已完成建設。建設中國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不能,依循他國道路,而應自主創新。與之前發射的衛星相比,( )。近年來,北斗系統在智慧城市、減災救災、精準機控等領域,為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帶來技術創新和突破。開放的北斗,還與世界攜手共贏。北斗基礎產品已遠銷90多個國家和地區,為不少沿海國家的舵手們指引方向,贏得海內外。“2035年前,我國將以北斗系統為核心構建起覆蓋空天地海、高精度安全可靠、萬物互聯、萬物智能的新時空體系,從而為全球用戶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總設計師楊長風地說。

17.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無論是民用電力、電信等行業還是軍用作戰飛機、艦艇、坦克等主戰武器

B.無論是民用電力、電信等行業或者軍用作戰飛機、艦艇、坦克等主戰武器

C.無論是軍用作戰飛機、艦艇、坦克等主戰武器和民用電力、電信等行業

D.無論是軍用作戰飛機、艦艇、坦克等主戰武器還是民用電力、電信等行業

18.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更高精度氫原子鐘的配置,星載時頻無縫切換功能的實現,使北斗三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B.北斗三號配置了更高精度的氫原子鐘,實現了星載時頻無縫切換功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C.北斗三號更高精度的氫原於鐘的配置,星載時頻無縫切換功能的實現,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D.配置更高精度的氫原子鐘,實現星載時頻無縫切換功能,使北斗三號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19.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3分)

A.膠柱鼓瑟初露鋒芒交口稱讚毋庸置疑

B.膠柱鼓瑟脫穎而出拍手稱快信誓旦旦

C.邯鄲學步初露鋒芒交口稱讚信誓旦旦

D.邯鄲學步脫穎而出拍手稱快毋庸置疑

20.下面是一位高中生寫的請假條,在語言表達上有五處不得當,請找出並作修改。要求修改後語意準確,語體風格一致。(5分)

請假條

王老師:

昨晚我受涼感冒,貴體欠安。作為您的高徒,我本不應該耽誤學業,但病情嚴重,急需到醫院診治。故向您請假,務必批准,不得延誤。

學生:小明

×年×月×日

21.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將於2019年10月中下旬在武漢市舉行。假如開賽後某一天,來自外地的小明要從仁和路出發,依次觀看帆船、籃球和羽毛球比賽。請你依據“武漢市地鐵線路圖”編一條短信,告訴他如何乘坐地鐵前往觀賽。不超過150字。(6分)

武漢市地鐵線路圖(部分)

湖北省八校2019屆高三(下學期)第二次聯考語文試題及答案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新時代,要讓世界人民瞭解中國、理解中國,需要別人全面客觀地看,更需要我們生動準確地說。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講好中國故事”。

請以“講好中國故事”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語文參考答案

一、現代文閱讀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

1.D(應是:敘述口吻越輕鬆,矛盾衝突越激烈,才能帶來更大張力。也擴大了範圍,原文僅以《孔乙己》為例,並非所有小說如此)

2.C(誇大作用)

3.D(A.“只有……才能”太絕對B.範圍擴大。原文是“第一人稱小說在《吶喊》和《彷徨》中超過半數”C.無中生有)

(二)實用類文本閱讀

4.B(強加因果。“導致”錯,原文意思是說“與之有關”。)

5.C(“整個保健品行業都”以偏概全,“尤其是用‘療效’欺騙消費者”無中生有。)

6.政府(政策):政策導引,政府主導,加大投入,完善服務體系。理念:宣傳“大健康”理念,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行業(市場):對保健品行業要加強保健品國家標準體系建設,規範保健品企業主體行為,堅決打擊保健品市場亂象。(每點2分,答出角度給1分,分析給

1分。)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

7.A(“詩人”並沒有“拒絕”再見面,而是逃避見面。“我”罵“詩人”是“神經病”的根本原因是“我”理解不了“詩人”對生活的態度與體悟。)

8.(1)情節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間,引人深思。(2)結構上與前文“詩人”“生活不易”的感慨遙相呼應,突出當下人們普遍的生活狀態。(3)情感上,含蓄地表達了“我”對“詩人”生活態度的認可,使文章又生一層波瀾。(4)動作描寫,突出我生活的忙碌混亂,而“我嘴裡逬出了一句詩”含蓄地暗示主旨,面對紛亂糟糕的生活,尋求精神層面的寄託才是對待生活的正確態度。(5)語言含蓄蘊藉,讀來令人忍俊不禁,又意味深長。

(每點2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

9.(1)“詩”是推動情節發展的重要因素。比如“我”因為喜歡“詩人”的詩而急於去見他,才發現他的真實身份;我因被他開車時吟詩的舉動驚嚇而逃之夭夭。

(2)“詩”是理解人物形象的重要渠道。它是人物活著的儀式,也是對抗生活的方式,是超脫現實困境的出路,愛詩吟詩更是他們珍惜生活、熱愛生活的象徵。

(3)“詩”是表現作品主題的關鍵所在。它象徵著人的精神層面的追求,作品藉此告訴我們,面對生活的不易要善於發現其中的美與詩意,以此安撫生活,撫慰現實。

(4)在小人物平凡、忙碌、糟糕的生活中融入“詩”這個反差性很強的要素,在詩意的雅與生活的俗的交鋒中,讓人深思。(每點2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

二、古代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

10.B

11.C(御史不屬於六部)

12.C(曾推薦上官均為官的是蔡碩的哥哥蔡確)

13.(1)如果不考慮本末(的區別),而要承襲考試詩賦的弊端,我看不到這麼做可以得到什麼。(句意3分;“計”:考慮,1分;“敝”,弊端,害處,1分)

(2)呂大防性格強勢剛愎自用,每當任職官員,同僚都不敢表示異議,只有許將有時發表不同意見。(句意3分;“堅強自任”:性格強勢剛愎自用,1分;“差除”:官職任命,1分)

【參考譯文】

上官均字彥衡,是邵武人。神宗熙寧年間皇帝親自策試進士,選為第二名。元豐年間,蔡確推薦他為監察御史裡行。當時,相州富家子弟殺人,案件的審理受到審刑、大理寺的懷疑,京城中謠傳法官竇莘等人接受賄賂。蔡確安排猜忌陰險的官吏幾十人,殘酷地整治竇莘等人,沒有人敢申明冤情。上官均上疏說明情況,請求下詔讓大臣參與審理,但因此獲罪,被貶謫為光澤縣縣令。

哲宗元祐初年,有諫官請示兼用詩賦來考試錄取士人,宰相就想廢除考試經義。上官均說:“經學以理為主,使人得到的是根本;詩賦以文為主,使人追逐的是末梢小節。如果不考慮本末(的區別),而要承襲考試詩賦的弊端,我看不到這麼做可以得到什麼。”從熙寧時期以來,京城眾多官府禁止接待外人。上官均說:“以誠待人,別人就會竭力盡忠;用懷疑的態度待人接物,人們就會只想苟且免於罪罰而得過且過。”希望除了開封、大理之外,其它地方都取消禁令,以表明胸襟磊落,對人不疑之意。接著又評論青苗法,認為它只有惠及百姓的名聲卻沒有惠及百姓的實際,雖有眼前利益但卻成為常年的禍患,希望停止青苗法而恢復常平糴糶法。又進言說官吏冗多的弊端,請求停止入粟補官,減少任命子員,控制過多的"特奏名",增加代理官職的數量。抑制辦事人員做官,從根本上來整治冗官的現狀。又進言說:“治理天下無非寬和猛兩種方法,過於寬鬆則(好的)政令就會推行緩慢,太嚴厲就會過激有損德惠。方法雖然不同,但危害國家和人民是一樣的。近來,監司(監察官吏)用法嚴酷苛刻,郡縣等地方官員(也就)跟風催促辦理(強行推行政令),來不及把便利百姓放在心上。陛下親自主持朝政時,力求寬大為懷,官吏們就又草率簡略,放縱鬆懈,(這樣)政令在寬猛兩方面都有所失。希望皇上明令詔告天下,使政令寬鬆而不縱惡,嚴厲而不失恩德,以此來興起中正和順之風。”皇帝按他的奏章之意下詔書。

蔡確的弟弟蔡碩非法借貸官府的錢幣數以萬計,他的案件呈上後,上官均抨擊蔡確身為宰相,卻夥同壞人犯法,應當揭露他的罪行,來告誡百官。張璪、李清臣等人掌權,與正直的人的志向不同,將正派的官員相繼排擠出朝廷。監察御史張舜民議論邊塞的事情,因為涉及宰相文彥博,張舜民被貶官。上官均說:“御史官員可以議論傳聞的事情,這有利於增長見聞。張舜民的話正確,就應當聽從;他的話不對,就應當寬容。希望恢復張舜民的官職。”但他的建議沒有被批准。

當時傅堯俞任職中書侍郎,許將任職左丞,韓忠彥任職同知樞密院。這三個人論事多有不同意見。上官均說:“呂大防性格強勢剛愎自用,每當任職官員,同僚都不敢表示異議,只有許將有時發表不同意見。蘇轍與呂大防交好,盡力排擠許將,我擔心國家的綱紀法令,從此敗壞了。”紹聖初年,被任命為左正言。

(二)古代詩歌閱讀

14.C(並非自信豪壯,而是壯志難酬,青史無名的憤懣不甘)

15.上闕寓情於景(或情景交融),將嵩山三十六峰比作劍氣直衝星斗的寶劍,渲染出豪壯的意境。(2分)體現詞人渴望大展拳腳,收復失地的凌雲壯志。(1分)下闕以景結情(寓情於景),描寫釣魚臺上風雨如磐,天地迷冥,營造出悲慼迷茫的氛圍。(2分)強調詞人壯志難酬,年華空老,不得已而隱逸的憂憤和感傷。(1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

16.(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2)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3)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每答對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該空不給分。)

三、語言文字運用

17.D(關聯詞搭配不當“無論”不能與“和、或者”搭配,排除B和C;邏輯不當,“軍用作戰飛機、艦艇、坦克等主戰武器”應放在“民用電力、電信等行業”之前,排除A。)

18.B(由前一句“與之前發射衛星相比”,此句主語應為“北斗三號”,故排除A、C和D。)

19.C(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丟掉。膠柱鼓瑟:現含貶義,比喻拘泥陳規,不能靈活變通。初露鋒芒:比喻初次顯示出稜角或剛開始表現出力量或才能。脫穎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顯示出來交口稱讚:異口同聲地稱讚。拍手稱快:多指正義得到伸張或事情的結局使人感到滿意。(拍著手喊痛快,多指仇恨得到消除)信誓旦旦:誓言說得極為誠懇。毋庸置疑:理事實明顯或理由充足,沒有什麼可以懷疑的。一般作謂語、補語,不作狀語)

20.“貴體欠安”改為“身體不適”;“高徒”改為“學生”;“務必”改為“請”;把“不得延誤”刪去;請假時間要明確,可改為“請假一天(或X天)”(每答對一處給1分,只指出錯誤,沒作修改或修改有誤,均不給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21.(小明,你可以)在仁和路站搭乘地鐵四號線,在岳家嘴站換乘地鐵8號線,於梨園站下車,前往東湖比賽場地觀看帆船比賽(2分);之後返回岳家嘴站,換乘(搭乘亦可)地鐵4號線,在洪山廣場站下車,到洪山體育館觀看籃球比賽(2分);最後在此站搭乘2號線,於廣埠屯站下車,至武大大學生體育活動中心觀看羽毛球比賽。(或答:最後在此站搭乘4號線,到中南路站轉乘2號線到廣埠屯站下車,至武大大學生體育活動中心觀看羽毛球比賽。)(2分)

四、寫作

22.(60分)

作文審題要點:

1.三個關鍵點:“講”、“中國故事”和“讓世界人民瞭解中國,理解中國”。

2.“中國故事”可以是個人的也可以是群體的;可以是歷史、文化、科技、體育、藝術等各方面的,但應是積極的、有意義的故事。

3.“講”指的可以是態度、方式、平臺、工具等等。

4.“講”“故事”的目的是為了讓世界人民瞭解、理解正面的中國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