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大魚大肉太多,小兒積食如何應對?

VIP-linxi


臨床上,很多家長來找我給孩子看病,說孩子平時胃口很好,什麼都吃,而且一吃就吃很多,不一會又喊餓,但就是怎麼吃都吃不胖,甚至越來越瘦,個子也長得慢,一眼望去,孩子臉色黃黃的,總感覺氣色不太好。這樣的孩子,很可能就是胃強脾弱,脾的運化功能不足,無法運化水溼而導致長期積滯,調理的重點在於消積食、補脾胃。

今天我就來說一說,如何用小兒推拿調理胃強脾弱的孩子。

什麼是胃強脾弱?

胃強脾弱是脾胃功能不和諧的體現。脾胃位於人體的中央,對臟腑氣機的正常運作起到交通樞紐的作用。脾與胃互為表裡,兩者的功能是緊密相連的,而這其中,脾是根本,它影響著整個脾胃的運作。胃的受納、消化功能,必須與脾氣的運化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孩子才能正常地消化吸收。

“胃強”其實是相對於脾弱來說的。胃的功能相對偏旺盛,脾的功能相對偏虛弱,所以自然就顯得胃強了。其實胃強是脾弱的一個結果。中醫認為,小兒“脾常不足”,容易積食,此時若不注意,仍然給孩子吃太多太雜甚或油膩難消化的食物,就會積食日久,鬱積日久就會化火,而出現胃火亢盛的情況,也就是我們稱作的“胃強”,胃強的孩子,吃得比沒生病時多,並不是胃的功能真的變強大了,而恰恰是因為胃的受納功能紊亂,出現胃受納功能亢進,才讓人產生“胃強”的錯覺。

生活中,絕大多數孩子的胃強脾弱,都可歸結為餵養不當導致的脾胃受損。脾是後天之本,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最終要靠脾來運化成營養物質,消化吸收,輸送至五臟六腑,即便吃得再多,孩子消化吸收不了,都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脾喜歡乾燥,如果長期飲食不當,過食生冷的、寒涼的、油炸鹹甜等不好消化的食物,脾的能力不足,無法運化水溼,導致溼邪滯留在體內,就會進一步損傷脾胃功能。

胃強脾弱的孩子有什麼表現?

胃強脾弱的孩子,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食積。有的孩子表現不明顯,家長只關注孩子胃口好不好,吃得多不多,有沒有長肉,而很容易忽略孩子積食這一過程。

如果不知道孩子到底是不是胃強脾弱,可以參考以下幾點來辨別:

✔ 消谷善飢,食慾強,容易餓,尤其喜歡吃煎炸油膩等食物;

✔ 脾氣煩躁,或精神萎靡;

✔ 吃不胖,越吃越瘦,尤其是四肢消瘦,體重低於正常值;

✔ 大便乾結,或大便先幹後爛;

✔ 面色黃,毛髮稀疏而黃;

✔ 嚴重的孩子出現異食癖,或睡覺吮指磨牙等;

✔ 抵抗力差,容易反覆生病,尤其是胃腸和呼吸系統方面的疾病。

胃強脾弱的孩子該怎麼調理?


  • 孩子胃強脾弱,首選小兒推拿來調理

胃強脾弱的孩子,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吃得多,但脾運化功能不足,根本不足以把胃裡的食物及時消化,所以這類孩子基本上都會有一段時間的厭食、食積,如腹脹、腹痛、食慾差、便秘等,因此,在調理時,應兼顧消積食和補脾胃。

而消積和補脾,是小兒推拿最著名的療效之一,且操作起來非常簡單,堅持給孩子做,就能看到效果。


下面我來講講具體怎麼操作:

清胃經、補脾經——兩者同時運用,根據孩子的虛實情況來確定次數。

● 消谷善飢明顯,即孩子很容易喊餓,但身體沒有明顯消瘦的,多為實證,以清胃經為主,補脾經為輔;

● 若孩子明顯身體消瘦,且精神較差,多為虛證,以補脾經為主,清胃經為輔;

● 主要手法操作200-300遍,輔助手法一般操作100-300遍。

清胃經

補脾經


清大腸——促進排便,將脾胃之熱排出。

● 胃強脾弱的孩子容易大便乾結,清大腸可將胃中亢進的陽熱之氣通過大便的形式排出體外;

● 一般操作100-300遍。

清大腸

運板門——板門為脾胃之門,是調理孩子脾胃功能之間協調性的重要手法。

● 孩子脾胃功能不協調引起胃強脾弱的,應多運板門,從健脾入手調理胃的受納功能,從而促進孩子的消化吸收能力;

●一般操作100-300遍。

運板門

順時針摩腹、逆時針摩腹——消滯健脾。

● 順時針摩腹可促進胃腸的蠕動,幫助積滯於脾胃的食物排出;

● 逆時針摩腹有健脾之效,疏理脾胃的氣機,促進脾的運化功能;

● 一般各操作1-2分鐘。

順時針摩腹

逆時針摩腹


  • 其次,做好日常飲食上的調護

日常生活中,家長照顧胃強脾弱的孩子,要特別顧護好孩子的脾胃,儘量不吃生冷、寒涼、油膩、鹹甜的食物;多吃熱的、軟的、煮熟的食物;烹飪方法上多以蒸、煮為主,少用煎炸、爆炒等方式。

脾是後天之本,顧護好脾胃,孩子90%的病都不用跑醫院了。今天介紹的幾個消積健脾手法都比較簡單,希望家長們認真地學一學,每天抽出幾分鐘,堅持給孩子按一按,推一推,孩子胃強脾弱的狀況就能得到明顯改善。


3分鐘邵瑛小兒推拿


胃強脾弱是胃的功能偏旺盛,脾的功能偏弱,能吃卻不被消化,故調理重點在消食健脾,每天3分鐘,堅持給孩子做,就能看到效果。

分享家長能學會的專業小兒推拿知識,讓寶寶少吃藥更健康。


邵瑛小兒推拿


天氣漸暖,孩子也開始慢慢換下來了厚重的衣物。但是最近欣欣媽媽發現欣欣睡覺的時候經常磨牙,摸一摸手心足心開始出汗,本以為是天氣熱了,還沒有給孩子換下來厚重的被子,欣欣熱的。沒想到沒過幾天,孩子就開始不吃飯,還喜歡趴著睡覺。其實這些情況都在暗示你孩子可能是積食了。

  春天來了,孩子藏了一冬的“貪吃食慾”開始了,看到好吃的東西,總是忍不住要吃上兩口,欣欣就是因為吃了太多辣條,積食了肚子難受,又不敢跟媽媽說,才死扛著,一直等到媽媽發現了她的異常。

  春季也是孩子最容易積食的時間,孩子食慾大開,因此,家長一定要多注意,並學會判斷,孩子體內是不是有積食了。這樣才不會給孩子的脾胃增加壓力,脾胃不堵,才不會影響孩子的春季發育。

  1.孩子臉上有“顏色”

  積食的孩子臉色沒有健康的孩子那麼紅潤,臉色發黃是最明顯的。另外,孩子的鼻樑上開始長出青筋,在孩子兩眼之間的地方,說明孩子的脾胃比較虛弱了。最後,孩子的眼袋開始變大,顏色加深。

  

  2.孩子的嘴巴“不說謊”

  建議家長每天都要留意一下孩子的舌苔,如果孩子的舌苔開始變厚,並且發黃,說明孩子體內有積食了。另外,孩子張嘴的時候,撲面而來的酸腐的味道,說明食物堆積在孩子的脾胃,胃氣上生導致的。

  

  3.孩子睡覺“翻來覆去”

  孩子睡覺的時候,喜歡趴著睡,跟上面提到的欣欣的情況相似。有的孩子還會出現磨牙、打呼嚕,有的孩子還容易尿床。晚上比較容易驚醒。這都是孩子體內有積食的情況,你會發現孩子的肚子鼓鼓,消化問題也比較多。

  4.脾氣暴躁,情緒不安

  孩子積食後,是沒有耐心的,肚子痛又不能表達,只有哭鬧來將信號傳遞給寶媽們。這個時候一定要引起重視,不要再給孩子的脾胃增加負擔,當孩子體內有積食了,學了兩個處理方法:

  

  第一:準備黃棘水。孩子在不同的階段,都會有積食問題,所以家長一定要準備一些黃棘末,當孩子出現我們積食的時候,用熱水給孩子衝一杯黃棘水喝,能夠減輕孩子的積食,減輕脾胃負擔,這樣一來孩子的體質也在慢慢變好。

  

  第二:幫助孩子摩腹。孩子積食後,消化問題很多,更多的時候便秘和腹瀉,因此家長要幫助給孩子摩腹。如果孩子出現便秘的情況就順時針摩腹,如果孩子出現腹瀉的情況就逆時針摩腹,這樣能夠緩解孩子的積食情況。


用戶103106677962


每天大魚大肉太多,小兒積食如何應對?

答:每天大魚大肉太多,孩子積食了,食慾減少?肚子脹?肚子疼?這都是孩子“積食”的表現。


如何應對?

一、飲食調整

如果寶寶是積食初期,只是食慾不好、肚子脹,沒有其他症狀,只需要及時在食物上作出調整即可,比如減少食量,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清粥、清湯麵等。


二、捏積“捏脊”

捏積,也是“捏脊”,適用於積食或消化不良的孩子,可消食健脾。其手法簡單好學、有佳效。

先讓寶寶俯臥在床上,讓寶寶背朝上。

父母輕輕撫摸寶寶背部,讓寶寶放鬆。

具體方法:手握空拳,但拇指伸直,家長用拇指和食指配合著,開始捏積,從尾椎處的長強穴開始,沿督脈,自下而上,兩手交替進行。

手法是先推,再捏、捻,再放和提的順序,一直到脊背上端的大椎穴。

一般捏拿4-6遍即可,每日捏一次。

三、推拿、按摩腹部

推拿、按摩腹部,也可以助寶寶除脹消積食。

一般來說,推拿是通過按脾經、揉板門及順時針摩腹等方式,來緩解寶寶積食的,根據寶寶自身情況,可每日推拿1次,每次30分鐘以內。

摩腹如圖所示意。


四、食療

消解積食的療方很多啊,但簡單,好取材的就有山楂麥芽開胃茶。

即取山楂、太子參各5克;炒麥芽、山藥各10克,蜜棗1/4粒煮茶飲。


五、蔥白+米醋貼臍

這個有點麻煩,但是如果有效,也可一試。

因大蒜,可促進消化液分泌。

米醋可消積、解毒。

兩者合用,就能夠促進腸蠕動、發汗行氣、散寒通便。

具體做法:把2000克大蔥白切成細絲,與米醋一起放鍋裡炒熱,這是兩包的量,用來互換,因為要趁熱寶寶肚臍上。

一旦變涼,再加米醋炒熱。如此反覆不間斷長達3小時左右,可讓寶寶腹脹消失。

我是小曉樣兒,擅長健康、真誠育兒心得分享,以及喜歡PS、塗繪。歡迎關注我。歡迎在評論區多互動。

小曉樣兒


魚和肉都屬於肥甘厚味,不易於消化。魚存活在冰冷的水裡,它的肉屬熱性,越是深海里的魚,熱性越大。吃得過多熱性大的食物,需要消化的時間長,在體內產生的熱量也大,給孩子腸胃造成負擔,容易引起積食。我們犬牙的能力退化,更多的是大牙的咀嚼力,我們的飲食結構不應該是大魚大肉,而是五穀雜糧、蔬菜佔80%,其他佔20%。所以,調整孩子日常的飲食習慣是根本。

平時多蔬菜少肉,養成每天大便的習慣。可以每天摩腹、揉擠、揉板門、揉足三里。


liqin1022


看來家長知道問題根源所在,每天大魚大肉,能不積食麼😳。魚肉每週吃幾次就可以,不需要每天都吃。每天必須的是各種時令蔬菜,五穀雜糧,不是魚肉。飲食結構要合理。來看看應對辦法。

1,清胃經,清大腸經,揉板門,揉二人上馬,清天河水,退六腑。

2,順時針摩腹,分推腹陰陽,揉中脘穴。

3,捏脊,縷後背。

做這些手法就可以了。空兩天腸胃,少吃點。


鈺喜小兒推拿陳國芳


每天大魚大肉太多,小兒積食如何應對?感覺這問題有點作,每天給孩子吃大魚大肉,是孩子偏食,還是父母只做大魚大肉?

不管什麼原因,每天吃大魚大肉都是非常不科學、不合理的飲食習慣,不僅會造成孩子積食,還會導致營養不均衡。


魚類肉類雖然富含蛋白質和微量元素,是孩子生長髮育必須的營養物質,但是,過量食用會導致消化不良,腸胃負擔加重,如何應對,應從改善膳食結構和飲食習慣做起,同時增加運動量,飲食改變,積食症狀也會減輕,並逐漸消失。

一是科學搭配,減少魚肉類在飲食中的佔比。


魚禽肉類在膳食結構中只佔一小部分,中國營養學會推薦的中國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膳食寶塔建議,5歲以下的兒童,每天魚禽肉類攝入量不要超過75克,其實就是3兩,這是生肉的重量,煮熟後會縮少。

75克是最高推薦量,既然孩子已經積食,就要減量,待恢復正常後,每天50-75克即可。

二是增加蔬菜和主食佔比。

科學飲食的原則是搭配合理,添加輔食以後的孩子和大人一樣,每天的飲食中應該包括奶類、魚禽肉蛋類、水果蔬菜、穀物薯類。

題目沒有說孩子多大,一歲以上的寶寶,每天蔬菜和水果應該各50-150克,2-3歲增加50克,4-5歲再增加50克。



三是飲食要有規律,增加運動量。

儘量做到飲食定時定量,不要暴飲暴食,減少零食和甜食的攝入。同時增加運動量,每天至少兩個小時的戶外活動,運動能增加消耗,加快代謝,促進腸胃的蠕動,也能緩解積食。


嘟嘟寶貝


小兒稚陽之體,大魚大肉肯定會傷害身體陰血和中氣,如果膩味太多則會造成積食,中氣不運,土氣填實,舌苔白厚,嘴裡有酸臭傷食氣味。

小兒飲食一定要避開太多熱性食物,如果出現了積食,可以用淡豆豉五十粒,或者龍井茶加白糖泡水喝,消食而不傷中氣。

至於山楂,檳榔,神曲等都不適合小兒脾胃,力量大傷害小兒中氣,小兒病儘量用食品來治療。

黃豆,白糖,山藥,鴨蛋,淡豆豉,都是小兒至寶。




中國古中醫學派


孩子不需要每天大魚大肉

要想小兒安,必帶三分飢與寒

每天大魚大肉,小孩子容易脾胃失合

喝檸檬小貝膏和祛溼茶,健脾開胃,排溼消腫!




youngyln


既然知道吃太多的大魚大肉不好,易積食,就要注意調整飲食了,從源頭上解決問題,不可再吃過多油膩食物。

小兒積食,除調理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外,可配合藥物調理,如小兒消積口服液或保赤丸之類的消積中成藥。

另外多給小兒做做推拿按摩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推腹法,、捏脊法、四縫穴刺激、清脾經等等。


凡真堂健康管理師


↰↰點我頭像,關注我不然下次就找不到了,我是孕嬰健康醫療部的醫生媽媽,孩子3歲半,我來點兒專業知識。

過年期間,家長們帶著孩子幾乎每頓都是豐富大餐。然而,如此放肆很有可能會給寶寶帶來“積食”的困擾哦。

積食的表現症狀又不盡相同,家長們可能會被某些症狀誤導,比如大家經常以為孩子肥胖=積食,而消瘦只是營養不良而已,這就大錯特錯了。

消瘦與肥胖對於積食來說並不是一個矛盾體,它們都是積食帶來的一種病症。

孩子積食的表現症狀

1.食慾下降

過節時孩子胃口大開,過了幾天卻發現寶寶胃口明顯下降,食慾明顯沒有之前好了。

2.腹部不適

已經學會說話的孩子常說肚子不舒服,肚子漲、肚子疼。而這種不舒服排洩後會輕鬆些,然後過一會兒,再痛,再洩,如此反覆。

3.口氣不佳

積食比較嚴重的孩子,媽媽可以明顯聞到孩子呼出的口氣中有酸腐味。

4.臉容易發紅

孩子積食後臉容易出現發紅的情況,這種發紅,往往是比較凝聚的一塊,往往是在右側的顴骨部。

5.寶寶舌苔白且厚

寶寶舌苔變得比以前還要白且後,鼻樑兩側發青。

6.手足發燒

寶寶的手足比較燙,且皮色發黃,精神萎靡。

7.免疫力低

寶寶經常反覆感冒、咳嗽,甚至會引起肺炎。

8.消化功能不好

寶寶容易腹脹、大便硬結或腹瀉。

如果你的寶寶有上述症狀,那就是積食的表現了。積食會引起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厭食、腹脹、腹痛、口臭、手足發燒、皮色發黃、精神萎靡等症狀。

飲食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飲食結構,平衡膳食,不挑食偏食,不暴飲暴食。

2、偶然一餐吃得過多,接下來要遵循少量清淡的原則,直至積食症狀消除。

3、多吃易消化的軟食、半流質或流質食物,例如軟飯、米粥、爛糊面、小餛飩等。

4、必要時也可以補充益生菌來調節寶寶腸胃。/5、餐後不立刻坐下或睡覺,保證足夠的運動量。

6、做好胃部、腹部的保暖工作,避免因受涼導致胃腸道不適。

7、若多次反覆出現積食症狀,應及時就醫,鑑別排除是否有臟器器質性疾病。

8、如果寶寶確實非常難受,可以服用一些健脾胃助消化的藥物。或者吃一些緩解消化不良的蔬果,比如山楂、蘋果,胡蘿蔔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