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應天時,健脾祛溼,疏肝清火


穀雨 | 順應天時,健脾祛溼,疏肝清火

#你好,穀雨#《群芳譜》記載:“穀雨,谷得雨而生也。”穀雨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最後一個節氣。中國古代將穀雨分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鳴鳩拂其羽;第三候戴勝降於桑”,其意思是說穀雨後降雨量增多,浮萍開始生長,接著布穀鳥便開始提醒人們播種了,然後人們可以看到戴勝鳥停靠在桑樹上。

穀雨後氣溫回升速度加快,降雨增多,空氣溼度大,這時,溼邪容易侵入人體,春季肝失疏洩也容易導致春季抑鬱的發病。中醫主張“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人要順應天道,此時宜健脾祛溼、疏肝清火以養生。

健脾祛溼

“清明斷雪,穀雨斷霜”,穀雨之後空氣溼度逐漸加大,容易讓溼邪進入人體內,造成胃口不佳、身體困重等症狀,各類關節性疾病患者,更要加以重視。


穀雨 | 順應天時,健脾祛溼,疏肝清火

脾喜燥惡溼,“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人折壽”,陰陵泉穴是脾經的合穴,也是祛溼要穴,每天堅持按揉陰陵泉穴,可以除脾溼。按揉時,將拇指指端放於陰陵泉穴處,先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再點按半分鐘,以酸脹為度。

刮痧這種傳統醫學療法也是常用來祛溼的方法之一,且可幫助生髮人體內部的陽氣。背部刮痧通常是有上向下刮拭,一般先刮後背正中線的督脈,再刮兩側的膀胱經。刮痧時切忌正方兩個方向來回刮。

穀雨 | 順應天時,健脾祛溼,疏肝清火

民間有諺語說:“穀雨夏未到,冷飲莫先行”。此時雖然氣溫雖已較高,但食用冷飲依然會刺激腸道,導致身體不適。穀雨時節的飲食上宜少食酸味食物,適量增加甘味食物,適當增加化溼健脾、利水滲溼之物,如薏苡仁、陳皮、茯苓、冬瓜等。可用薏苡仁30g,木瓜20g,大米100g一起熬粥喝,經常食用可健脾祛溼、散寒止痛。

另外,適量增加戶外運動,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排出體內溼濁之氣。此時北方柳絮飄飛,外出時要注意預防過敏。

疏肝清火

穀雨 | 順應天時,健脾祛溼,疏肝清火

穀雨時節的到來,預示著已經到了暮春時節,體內的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許多人春季抑鬱,主要是肝疏洩不及致使心情不好,因此可常按揉肝經的期門穴。期門穴為肝經的的墓穴,點按或點揉順時針或逆時針各30次,常按此穴可以健脾疏肝,理氣活血。

《黃帝內經》記載:“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現在很多專家發通過五音的聲波能量使人體的肌肉放鬆,增強人體內的紅細胞以輸送氧氣,增強白細胞與免疫細胞的作用,從而提升人體免疫力,抵禦和治療一些疾病。穀雨前後可以聽聽養肝的音樂,如《胡笳十八拍》《百鳥朝鳳》。

按照五運六氣的說法,今年上半年是厥陰風木司天,下半年是少陽相火在泉,整年都偏燥、偏熱,注意清火也是穀雨節氣養生方向之一。春季肝火盛,易導致牙痛、口腔潰瘍、腮幫腫、鼻出血等症。

穀雨 | 順應天時,健脾祛溼,疏肝清火

傳說穀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穀雨摘茶習俗,穀雨這天不管是什麼天氣,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以祈求健康。

穀雨 | 順應天時,健脾祛溼,疏肝清火

我們也可以按揉行間穴,先按壓5秒鐘,壓到有酸感後,休息5秒鐘再按壓,一共20次。多按揉行間穴,可助散火祛邪。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寒邪會讓血液瘀滯,雖然穀雨時節升溫較快,但早晚仍需注意增添衣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